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4月,教育部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新的育人目标和要求,现在,“核心素养”是我们教育领域关注度特别高的话题。那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所谓“核心素养”一定是具有生长力的素养,是种子素养,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基于这样的认识,他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可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那么,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落到实处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营造情意浓浓的氛围,使语文课堂流淌着和谐美
语文课堂是“人文”与“情感”的课堂,只有洋溢着人性之美的课堂,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我们要懂得以自己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相融合,使语文课堂情意浓浓,流淌着和谐美,使语文核心素养中“人文性”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1.课堂流淌着人文美
学生心中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课堂上,老师要用自身的人文修养去滋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人性美,受到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熏陶。如学习《阳光》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轻音乐中听课文录音朗读,再自己读读,说说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1:我读懂了小树因为有了阳光长得更高了。
生2:我读懂了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生3:阳光为什么能让小树长高?
师:有谁知道?
(一个男生站了起来,可是一时语塞,说不出来。)
师:我知道,你心里明白,嘴上说不出来,是吧?
(他点点头。)
(我摸摸他的头,微笑着请他坐下。)
师:先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好吗?
(其他同学说了很多,我做了小结,准备进入下一环节。)
刚才的男生:(突然把手高高举到我面前)我知道了,是阳光对小树的爱,就像老师爱我一样。
师:(欣慰地笑了)怪不得你刚才一时答不上来,这么与众不同,真了不起!
是呀,还有一种爱,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爱!阳光对禾苗、树木、花朵......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老师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每一句朴实的话语,都渗透着对学生深深的关爱。这样的课堂,流淌着人文美的暖流。
2.课堂流淌着情感美
语文教学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孙双金老师的课堂,就是一个充满情意和激励的课堂。“你提的问题老师都没有想到,是个小思想家”,“你和老师想到一块了,是老师的知音”,“你观察得真仔细,有一双慧眼”,“你很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对发言同学的尊重”……这些赞美如叮咚的泉水,如潺潺的溪流,在课堂和谐地流淌。
二、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使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突出,我们教师要运用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引导他们与课文对话,渐渐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荷叶圆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把课文美美地读了一遍后,我戴上荷叶的头饰,成了一片美丽的“荷叶”。“荷叶”蹲在那里,左顾右盼,说:“有哪些朋友会来我这里呢?”孩子们有的扮小鱼儿躲在“荷叶”下,开心地“游来游去”。有的扮演小水珠,眨着明亮的眼睛,笑着挨在“荷叶”身边。有的扮青蛙,蹦到“荷叶”上说:“荷叶是我唱歌的舞台。”接着学青蛙呱呱地唱起歌来……看到孩子们都兴趣盎然,我又请男孩子扮小动物,女孩子扮荷叶。“小动物”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片“荷叶”,互相进行对话表演。“小动物们”蹦的蹦,飞的飞,“荷叶们”或跟“小动物”嬉戏玩耍,或翩翩起舞,煞是多姿多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创设出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觉得课堂妙趣横生。这样,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就逐渐地提升了。
三、鼓励个性化的表达,使语文课堂充满着灵动美
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来说,语文课堂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化解读、独特的见解、创新的思维,让课堂充满着灵动美。学生的很多回答虽然有很多和你预设的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回答非常地富有创造性,展现了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使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的全面发展与语文学习和谐统一。
如《坐井观天》一文中,小鸟和青蛙就“天是大还是小”展开了争论。
师:你们认为谁说得对?
(很多同学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小鸟。)
生1:我反对,我认为青蛙说得对。
(孩子们窃窃私语。老师却投以欣赏的目光。)
师:你有自己的见解,真棒!能说说理由吗?
生1:(迫不及待)因为它住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它说的是实话。
(其他同学都跃跃欲试。)
生2:(胸有成竹)小鸟说得对,因为天确实大得很。
生3:它们都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所以都对。
(老师竖起大拇指,给孩子们点赞。)
师:大家再想一想,要是青蛙跳出了井口,它会说些什么?
(四人小组积极探究,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案例中,教师敏锐地抓住教学中生成的问题,让孩子们自我体味、自我表达,为他们创造个性与灵性表达的舞台,充满了鲜活和灵动,让语文课堂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创新境界。
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高,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在课内课外不断的积淀,特别是在今天“互联网 ”的背景下,语文学习要适应时代要求,要大胆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生长,语文课堂就会因学生的思想开放而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要努力做一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灵动的教育智慧的优秀语文老师,让语文课堂语文味儿十足,散发出浓浓诱人的清香,让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文化继续散发著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一、营造情意浓浓的氛围,使语文课堂流淌着和谐美
语文课堂是“人文”与“情感”的课堂,只有洋溢着人性之美的课堂,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我们要懂得以自己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相融合,使语文课堂情意浓浓,流淌着和谐美,使语文核心素养中“人文性”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1.课堂流淌着人文美
学生心中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课堂上,老师要用自身的人文修养去滋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人性美,受到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熏陶。如学习《阳光》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轻音乐中听课文录音朗读,再自己读读,说说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1:我读懂了小树因为有了阳光长得更高了。
生2:我读懂了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生3:阳光为什么能让小树长高?
师:有谁知道?
(一个男生站了起来,可是一时语塞,说不出来。)
师:我知道,你心里明白,嘴上说不出来,是吧?
(他点点头。)
(我摸摸他的头,微笑着请他坐下。)
师:先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好吗?
(其他同学说了很多,我做了小结,准备进入下一环节。)
刚才的男生:(突然把手高高举到我面前)我知道了,是阳光对小树的爱,就像老师爱我一样。
师:(欣慰地笑了)怪不得你刚才一时答不上来,这么与众不同,真了不起!
是呀,还有一种爱,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爱!阳光对禾苗、树木、花朵......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老师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每一句朴实的话语,都渗透着对学生深深的关爱。这样的课堂,流淌着人文美的暖流。
2.课堂流淌着情感美
语文教学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孙双金老师的课堂,就是一个充满情意和激励的课堂。“你提的问题老师都没有想到,是个小思想家”,“你和老师想到一块了,是老师的知音”,“你观察得真仔细,有一双慧眼”,“你很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对发言同学的尊重”……这些赞美如叮咚的泉水,如潺潺的溪流,在课堂和谐地流淌。
二、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使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突出,我们教师要运用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引导他们与课文对话,渐渐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荷叶圆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把课文美美地读了一遍后,我戴上荷叶的头饰,成了一片美丽的“荷叶”。“荷叶”蹲在那里,左顾右盼,说:“有哪些朋友会来我这里呢?”孩子们有的扮小鱼儿躲在“荷叶”下,开心地“游来游去”。有的扮演小水珠,眨着明亮的眼睛,笑着挨在“荷叶”身边。有的扮青蛙,蹦到“荷叶”上说:“荷叶是我唱歌的舞台。”接着学青蛙呱呱地唱起歌来……看到孩子们都兴趣盎然,我又请男孩子扮小动物,女孩子扮荷叶。“小动物”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片“荷叶”,互相进行对话表演。“小动物们”蹦的蹦,飞的飞,“荷叶们”或跟“小动物”嬉戏玩耍,或翩翩起舞,煞是多姿多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创设出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觉得课堂妙趣横生。这样,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就逐渐地提升了。
三、鼓励个性化的表达,使语文课堂充满着灵动美
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来说,语文课堂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化解读、独特的见解、创新的思维,让课堂充满着灵动美。学生的很多回答虽然有很多和你预设的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回答非常地富有创造性,展现了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使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的全面发展与语文学习和谐统一。
如《坐井观天》一文中,小鸟和青蛙就“天是大还是小”展开了争论。
师:你们认为谁说得对?
(很多同学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小鸟。)
生1:我反对,我认为青蛙说得对。
(孩子们窃窃私语。老师却投以欣赏的目光。)
师:你有自己的见解,真棒!能说说理由吗?
生1:(迫不及待)因为它住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它说的是实话。
(其他同学都跃跃欲试。)
生2:(胸有成竹)小鸟说得对,因为天确实大得很。
生3:它们都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所以都对。
(老师竖起大拇指,给孩子们点赞。)
师:大家再想一想,要是青蛙跳出了井口,它会说些什么?
(四人小组积极探究,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案例中,教师敏锐地抓住教学中生成的问题,让孩子们自我体味、自我表达,为他们创造个性与灵性表达的舞台,充满了鲜活和灵动,让语文课堂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创新境界。
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高,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在课内课外不断的积淀,特别是在今天“互联网 ”的背景下,语文学习要适应时代要求,要大胆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生长,语文课堂就会因学生的思想开放而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要努力做一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灵动的教育智慧的优秀语文老师,让语文课堂语文味儿十足,散发出浓浓诱人的清香,让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文化继续散发著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