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后现代言说的总体特征是言说主体的离散,而约翰·巴斯的《迷宫》就具有这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作为一部后现代主义的先锋之作,《迷宫》留给我们太多值得思考的内容。本文将在后现代美学的视域下,重新审视巴斯的这部作品,深入剖析后现代言说的本质特征,以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作品的意义。
关键词:后现代小说 约翰·巴斯 美国文学 后现代美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迷宫》出版于1968年,这一年法国爆发了五月风暴。约翰·巴斯通过重写神话与经典的方式,暗示着五月风暴是一场无法言说的言说行动。而其关注的焦点是艺术究竟是如何宣泄焦虑,正如在五月风暴中行动的学生究竟是如何宣泄焦虑的一样。因此,要想理解巴斯对于文学传统的利用与借鉴,我们必须回到其创作的媒介与时代。巴斯在60年代经历一次严重的精神危机,他彻底失去了写作的勇气,他不知道该表达一些什么。正如小说的名称《迷宫》一样,当时社会所有的人都在这个时刻陷入了一个迷宫之中,并且彻底失去了话语的能力。对于巴斯而言,创作这部小说只能是一次高精度的自恋行动,细腻的语言所指向的是自身的敏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巴斯并不是在创作小说,而是在创作小说的创作。
一 约翰·巴斯的《迷宫》
约翰·巴斯的《迷宫》共收录了十四个短篇。《回音》是其中关于声音、记忆以及身份最为明显的一篇。《回音》的题材取自于希腊神话,回音经历了三个变形阶段,最终失去了自己言说的能力,而只能被言说,没有言说,其也就不存在。在变形的第一阶段中,回音仍旧保留着自己的声音,这是其存在的证明。在第二阶段中,回音向水仙求爱遭到拒绝,因此逐渐失去言说的欲望,最后一个阶段言说彻底消失了。声音已经不再有任何的内容,只是一种媒介。回音的言说已经不再代表其本身,而是为了继续存在而言,而赫拉对于其所施加的惩罚,是让其能够清醒地看到自身原本已经所处的困境,事实上在他被剥夺言说的能力之前,他已经无力言说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巴斯的《迷宫》是《回音》的回音,巴斯通过各种回音来展现一种解构主义的美学趣味。在不断地回溯过程中,言说已经不再有任何的意义,言说只是一种存在的方式。回音演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主题被抹杀、被消除、被淹没、被取代的过程。回音是主体弥散所留下的痕迹,在后现代的场域中主体彻底地消失了。因此,言说的可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言说必须要进行下去,这是主体存在的最后证明。回音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当代社会文学的话语丧失的标准,主体记忆已经不再迷恋于有意义的声音符号,而是在他人的言说中,重现自身的稳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巴斯的小说中,磁带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声音与文字同样是需要载体的,一旦载体消失,那么整体言说的装置就发生了破裂。这也是回音从主体变为他者的一个过程。
巴斯的《迷宫》彻底将现当代所有的事件通通清除了出去,对于他而言,这些都已经是不可言说的东西。因为,现代媒介已经把所有的事件彻底的编码,因此已经没有了言说的空间,同样他者化的过程已经完成,只有回到最初的状态才能够找回写作的意义。因此,巴斯的《迷宫》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当代艺术家创作焦虑与写作极限状态的真实写照。在奥维德的《变形记》中,回音最终离线到成为了没有主体的声音,但是这并不是回音的真实意义,更为可怕的是,回音本身不再具有言说的能力,正如现代录音机媒体,将大量的声音文本记录了下来,但是言说的主体已近消失了,这些声音不过是另一个回音而言,它们依靠这些媒介反反复复地言说,但是没有任何意义。一旦媒介工具出现问题,那么言说必然终止,而言说者最后的存在证明也将被彻底抹去。这是主体离散后所造成的自我障碍与自我丧失。因此,主体始终被放置在自我的边缘。
巴斯为了实现极限的写作状态,在《迷宫》中彻底放弃了主体的维度。主体一开始便不是言说的主體,言说也不再是主体的言说,主体始终处在一个离散的状态之中。当故事说完之后,主体就彻底消失了。因此,整个《迷宫》所要反映的正是一种主体离散的过程,在言说的过程中,主体不断地分崩离析,最后消失不见。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主体又是无处不在的,当言说变成回音之后,任何一种言说,都可能触发主体的幽灵,时时刻刻证明着主体曾经存在过。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写作,不过是在复述一个曾经存在过的主体,我们自身并不是言说的主体,也永远不可能是言说的主体。巴斯试图回归到元小说的状态,为我们展现那个已经离散的主体,那个在我们的言说中不断出现的主体,或者说我们只是那个主体离散后的结果。我们并不是真正地在言说什么,或许,这才是我们无法言说的真正原因所在。因此,巴斯认为当代艺术家与回音的困境是十分相似的,艺术与艺术家只是为了生存而进行言说,并不是为了言说而生存。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在复述主体的言说,而是不断地重构主体的言说,这样言说才能够继续下去,主体才能够继续的离散化。这也是当代艺术总是给人一种扑朔迷离之感,仿佛处在一座巨大的迷宫之中。
二 《迷宫》的不可言说的言说
1968年对于巴斯而言的确不能算是一个好年头,当窗外涌动着革命的浪潮时,巴斯的个人精神世界也随之崩溃。他无法继续从事小说的创作,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在他看来,小说的媒介,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谓的语言出了问题,它已经不再是表达的主要媒介了。语言的问题不再是话语权力的问题,而是话语能力的问题,这是话语作为思想本体地位的彻底动摇。小说家存在的意义发生了动摇,巴斯陷入了一种渴望言说却又无法言说的困境之中。因此,《迷宫》这部作品充满了吊诡的语言装置,巴斯试图通过这种变化莫测的语言机器,重新生产出令人着迷的语言镜像。虽然纵观整个60年代并非没有值得言说的事件,但巴斯仍一反常态,选择了神话与经典作为其言说的内容,这种举动令人感到诧异。不过,不难理解的是,大众传媒已经让所有的能够被言说的事件都彻底地被言说了一遍,留给作家的言说空间实在是太小了。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迷宫》是巴斯的一次反抗,这种无可奈何的反抗,我们甚至感觉不到巴斯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这是他最后的挣扎。但是,令人感到兴奋的是,评论界的误读反而给巴斯的创作一线生机,巴斯从一个已经绝望的边缘,一下子又成为了主流关注的焦点。 在巴斯看来,语言具有死亡的本质。语言一旦产生就意味着死亡。因此,言说必须不断地进行下去。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无法言说便意味着死亡。所以当巴斯发觉自己已经无法言说之时,他的恐惧是可想而知的。创作的枯竭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巴斯不得不进行反抗,但是他发现自己实在是脆弱了,根本就无力同新型媒介展开搏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文学之死已经是一种必然,但是文学的躯体仍旧被保留了下来,后现代主义已经不再以拯救世界为目的,因此巴斯的这种反抗,也并不是为了拯救文学。从另一个角度看,巴斯将所有能够利用的媒介彻底在小说中进行了一次运用,这是对后现代媒介的一次嘲讽,同时也是一次极限体验。巴斯的这次尝试显然是带有自杀式意味的。正如小说以《迷宫》为题,巴斯本身就陷在了一个巨大的媒介迷宫之中。
三 《迷宫》中的后现代主义美学
《迷宫》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后现代小说,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体现出一种焦虑。巴斯笔下的神话人物都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创伤,因此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创伤性美感。创伤性美感与悲剧性美感是不同的,创伤性一直伴随着生命的整个过程之中,具体表现为焦虑,任何事件都有可能触发这种焦虑,而悲剧性美感是爆发式的,最终以死亡为终止符号。《迷宫》中的主人公都是女性,叙述的同时意味着生命仍旧在继续,一旦叙述停止也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因此给人一种极大的压抑感,女性的话语成为了女性生命的象征,但是女性的话语又无法被表达出来,正如之前所言这不是一个权力的问题,真正让女性无法言说的是她们根本就找不到言说的媒介。在巴斯的笔下,每个故事有了独特的生命现象,并且在言说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了意义增殖。叙述是为了生存,而唯有无尽的言说才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因此,巴斯小说中的人物,只有不停地言说下去,为了言说而言说,但是永远不知道言说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或许重点已经过去了,或许重点还没有到来,正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样,言说是为了等待言说的意义,唯有言说才能够继续言说。
巴斯的这种美学思想是令人困惑的,这也激发了他与现实主义文化的矛盾。后者认为前者简直就是一种精神错乱的表现,但是巴斯从这种焦虑中获得了继续存在的可能。于是,在之后的岁月中与现实主义的论争成为了巴斯最为主要的工作,言说被一种必然与恐惧所驱使着,巴斯本身也无法停止这种言说。正如在《自传》中,叙述人不断地受到录音机的干扰,他试图摆脱这种媒介,但是又无法摆脱,因为这是他言说存在的证明,如果没有录音机,那么他的言说就消失了,这是他的焦虑所在。言说受到了媒介的控制,言说在媒介中不断地呻吟。巴斯通过声音、记忆以及身份重构了文本,为后现代作家在失语状态下重新确立了立足点。因而,巴斯的作品的美学不再是一种语言的美学,而是一个多元的话语美学体系。他的叙述显然具有多元性,但是更为主要的是声音与小说的二元区分。言说不再是文字的言说,而是回归到声音的言说,巴斯彻底放弃了意义,放弃了主体,放弃了统一与整体,进入了一个离散、分裂与畸形的话语空间之中。面对虚无、面对空洞,巴斯试图用神话与经典加以弥补,从而为说话者找到言说的位置,这是一种典型的后现代浪漫主义美学。但是,这种美学也并非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事实上,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生命与情感的体验,而不再是停留在表象上的描述。因此,巴斯的这种美学风格,可以被定义为是生命美学,而这种美学的核心在于生存体验。生命的意義正是在无尽的言说之中展现的,唯有这种言说才能够抵抗死亡。
结语
巴斯的《迷宫》将后现代作家置于一个改写深神话与历史的高度上,写作的任务不再是成为主体,而是不断地制造新的离散。因此,《迷宫》的意义在于话语已经不再是主体的标志,而是主体存在的证明。巴斯将神话赋予新的生命力就是为了突显出主体离散的过程。同时,叙事也通过神话得到了延续。因为,新的叙事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只是围绕着一个元叙事在不断地重构我们的话语,而没有诞生出新的话语。因此,我们的言说始终是不可言说的言说,我们的言说是没有内容的言说,但是我们又必须去言说,这是主体离散的要求。因此,巴斯将神话进行了变形,而且是将其不断地进行变形,神话的生命也在这种变形中被延续了下来。这种思想与罗兰·巴特存在着相似之处。神话的衰落是一种必然,因为神话本身失去了言说的价值。而对于巴斯而言,对于神话拆解与重构是无法回避的言说责任。言说已经成为了一种生存的状态,一旦言说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存的停止,所以言说是无法回避的。《迷宫》与巴斯早期的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倾向,代表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小说美学。站在一个宏观的历史维度,我们不难发现,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化是一种必然。巴斯试图找到一个元叙事或者说元言说的尝试,对于我们今天的写作仍旧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巴斯小说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情感的体验,而言说的过程是情感体验的表达过程,因此言说的内容并不重要,言说本身才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徐凯:《一场后现代盛宴论约翰·巴斯:〈迷失在游乐场〉》,《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
[2] 蒋道超:《当代美国实验小说家约翰·巴思在中国研究述评》,《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1期。
[3] 吴福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作者简介:任联齐,男,1970—,河南济源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工作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后现代小说 约翰·巴斯 美国文学 后现代美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迷宫》出版于1968年,这一年法国爆发了五月风暴。约翰·巴斯通过重写神话与经典的方式,暗示着五月风暴是一场无法言说的言说行动。而其关注的焦点是艺术究竟是如何宣泄焦虑,正如在五月风暴中行动的学生究竟是如何宣泄焦虑的一样。因此,要想理解巴斯对于文学传统的利用与借鉴,我们必须回到其创作的媒介与时代。巴斯在60年代经历一次严重的精神危机,他彻底失去了写作的勇气,他不知道该表达一些什么。正如小说的名称《迷宫》一样,当时社会所有的人都在这个时刻陷入了一个迷宫之中,并且彻底失去了话语的能力。对于巴斯而言,创作这部小说只能是一次高精度的自恋行动,细腻的语言所指向的是自身的敏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巴斯并不是在创作小说,而是在创作小说的创作。
一 约翰·巴斯的《迷宫》
约翰·巴斯的《迷宫》共收录了十四个短篇。《回音》是其中关于声音、记忆以及身份最为明显的一篇。《回音》的题材取自于希腊神话,回音经历了三个变形阶段,最终失去了自己言说的能力,而只能被言说,没有言说,其也就不存在。在变形的第一阶段中,回音仍旧保留着自己的声音,这是其存在的证明。在第二阶段中,回音向水仙求爱遭到拒绝,因此逐渐失去言说的欲望,最后一个阶段言说彻底消失了。声音已经不再有任何的内容,只是一种媒介。回音的言说已经不再代表其本身,而是为了继续存在而言,而赫拉对于其所施加的惩罚,是让其能够清醒地看到自身原本已经所处的困境,事实上在他被剥夺言说的能力之前,他已经无力言说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巴斯的《迷宫》是《回音》的回音,巴斯通过各种回音来展现一种解构主义的美学趣味。在不断地回溯过程中,言说已经不再有任何的意义,言说只是一种存在的方式。回音演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主题被抹杀、被消除、被淹没、被取代的过程。回音是主体弥散所留下的痕迹,在后现代的场域中主体彻底地消失了。因此,言说的可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言说必须要进行下去,这是主体存在的最后证明。回音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当代社会文学的话语丧失的标准,主体记忆已经不再迷恋于有意义的声音符号,而是在他人的言说中,重现自身的稳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巴斯的小说中,磁带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声音与文字同样是需要载体的,一旦载体消失,那么整体言说的装置就发生了破裂。这也是回音从主体变为他者的一个过程。
巴斯的《迷宫》彻底将现当代所有的事件通通清除了出去,对于他而言,这些都已经是不可言说的东西。因为,现代媒介已经把所有的事件彻底的编码,因此已经没有了言说的空间,同样他者化的过程已经完成,只有回到最初的状态才能够找回写作的意义。因此,巴斯的《迷宫》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当代艺术家创作焦虑与写作极限状态的真实写照。在奥维德的《变形记》中,回音最终离线到成为了没有主体的声音,但是这并不是回音的真实意义,更为可怕的是,回音本身不再具有言说的能力,正如现代录音机媒体,将大量的声音文本记录了下来,但是言说的主体已近消失了,这些声音不过是另一个回音而言,它们依靠这些媒介反反复复地言说,但是没有任何意义。一旦媒介工具出现问题,那么言说必然终止,而言说者最后的存在证明也将被彻底抹去。这是主体离散后所造成的自我障碍与自我丧失。因此,主体始终被放置在自我的边缘。
巴斯为了实现极限的写作状态,在《迷宫》中彻底放弃了主体的维度。主体一开始便不是言说的主體,言说也不再是主体的言说,主体始终处在一个离散的状态之中。当故事说完之后,主体就彻底消失了。因此,整个《迷宫》所要反映的正是一种主体离散的过程,在言说的过程中,主体不断地分崩离析,最后消失不见。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主体又是无处不在的,当言说变成回音之后,任何一种言说,都可能触发主体的幽灵,时时刻刻证明着主体曾经存在过。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写作,不过是在复述一个曾经存在过的主体,我们自身并不是言说的主体,也永远不可能是言说的主体。巴斯试图回归到元小说的状态,为我们展现那个已经离散的主体,那个在我们的言说中不断出现的主体,或者说我们只是那个主体离散后的结果。我们并不是真正地在言说什么,或许,这才是我们无法言说的真正原因所在。因此,巴斯认为当代艺术家与回音的困境是十分相似的,艺术与艺术家只是为了生存而进行言说,并不是为了言说而生存。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在复述主体的言说,而是不断地重构主体的言说,这样言说才能够继续下去,主体才能够继续的离散化。这也是当代艺术总是给人一种扑朔迷离之感,仿佛处在一座巨大的迷宫之中。
二 《迷宫》的不可言说的言说
1968年对于巴斯而言的确不能算是一个好年头,当窗外涌动着革命的浪潮时,巴斯的个人精神世界也随之崩溃。他无法继续从事小说的创作,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在他看来,小说的媒介,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谓的语言出了问题,它已经不再是表达的主要媒介了。语言的问题不再是话语权力的问题,而是话语能力的问题,这是话语作为思想本体地位的彻底动摇。小说家存在的意义发生了动摇,巴斯陷入了一种渴望言说却又无法言说的困境之中。因此,《迷宫》这部作品充满了吊诡的语言装置,巴斯试图通过这种变化莫测的语言机器,重新生产出令人着迷的语言镜像。虽然纵观整个60年代并非没有值得言说的事件,但巴斯仍一反常态,选择了神话与经典作为其言说的内容,这种举动令人感到诧异。不过,不难理解的是,大众传媒已经让所有的能够被言说的事件都彻底地被言说了一遍,留给作家的言说空间实在是太小了。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迷宫》是巴斯的一次反抗,这种无可奈何的反抗,我们甚至感觉不到巴斯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这是他最后的挣扎。但是,令人感到兴奋的是,评论界的误读反而给巴斯的创作一线生机,巴斯从一个已经绝望的边缘,一下子又成为了主流关注的焦点。 在巴斯看来,语言具有死亡的本质。语言一旦产生就意味着死亡。因此,言说必须不断地进行下去。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无法言说便意味着死亡。所以当巴斯发觉自己已经无法言说之时,他的恐惧是可想而知的。创作的枯竭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巴斯不得不进行反抗,但是他发现自己实在是脆弱了,根本就无力同新型媒介展开搏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文学之死已经是一种必然,但是文学的躯体仍旧被保留了下来,后现代主义已经不再以拯救世界为目的,因此巴斯的这种反抗,也并不是为了拯救文学。从另一个角度看,巴斯将所有能够利用的媒介彻底在小说中进行了一次运用,这是对后现代媒介的一次嘲讽,同时也是一次极限体验。巴斯的这次尝试显然是带有自杀式意味的。正如小说以《迷宫》为题,巴斯本身就陷在了一个巨大的媒介迷宫之中。
三 《迷宫》中的后现代主义美学
《迷宫》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后现代小说,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体现出一种焦虑。巴斯笔下的神话人物都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创伤,因此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创伤性美感。创伤性美感与悲剧性美感是不同的,创伤性一直伴随着生命的整个过程之中,具体表现为焦虑,任何事件都有可能触发这种焦虑,而悲剧性美感是爆发式的,最终以死亡为终止符号。《迷宫》中的主人公都是女性,叙述的同时意味着生命仍旧在继续,一旦叙述停止也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因此给人一种极大的压抑感,女性的话语成为了女性生命的象征,但是女性的话语又无法被表达出来,正如之前所言这不是一个权力的问题,真正让女性无法言说的是她们根本就找不到言说的媒介。在巴斯的笔下,每个故事有了独特的生命现象,并且在言说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了意义增殖。叙述是为了生存,而唯有无尽的言说才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因此,巴斯小说中的人物,只有不停地言说下去,为了言说而言说,但是永远不知道言说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或许重点已经过去了,或许重点还没有到来,正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样,言说是为了等待言说的意义,唯有言说才能够继续言说。
巴斯的这种美学思想是令人困惑的,这也激发了他与现实主义文化的矛盾。后者认为前者简直就是一种精神错乱的表现,但是巴斯从这种焦虑中获得了继续存在的可能。于是,在之后的岁月中与现实主义的论争成为了巴斯最为主要的工作,言说被一种必然与恐惧所驱使着,巴斯本身也无法停止这种言说。正如在《自传》中,叙述人不断地受到录音机的干扰,他试图摆脱这种媒介,但是又无法摆脱,因为这是他言说存在的证明,如果没有录音机,那么他的言说就消失了,这是他的焦虑所在。言说受到了媒介的控制,言说在媒介中不断地呻吟。巴斯通过声音、记忆以及身份重构了文本,为后现代作家在失语状态下重新确立了立足点。因而,巴斯的作品的美学不再是一种语言的美学,而是一个多元的话语美学体系。他的叙述显然具有多元性,但是更为主要的是声音与小说的二元区分。言说不再是文字的言说,而是回归到声音的言说,巴斯彻底放弃了意义,放弃了主体,放弃了统一与整体,进入了一个离散、分裂与畸形的话语空间之中。面对虚无、面对空洞,巴斯试图用神话与经典加以弥补,从而为说话者找到言说的位置,这是一种典型的后现代浪漫主义美学。但是,这种美学也并非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事实上,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生命与情感的体验,而不再是停留在表象上的描述。因此,巴斯的这种美学风格,可以被定义为是生命美学,而这种美学的核心在于生存体验。生命的意義正是在无尽的言说之中展现的,唯有这种言说才能够抵抗死亡。
结语
巴斯的《迷宫》将后现代作家置于一个改写深神话与历史的高度上,写作的任务不再是成为主体,而是不断地制造新的离散。因此,《迷宫》的意义在于话语已经不再是主体的标志,而是主体存在的证明。巴斯将神话赋予新的生命力就是为了突显出主体离散的过程。同时,叙事也通过神话得到了延续。因为,新的叙事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只是围绕着一个元叙事在不断地重构我们的话语,而没有诞生出新的话语。因此,我们的言说始终是不可言说的言说,我们的言说是没有内容的言说,但是我们又必须去言说,这是主体离散的要求。因此,巴斯将神话进行了变形,而且是将其不断地进行变形,神话的生命也在这种变形中被延续了下来。这种思想与罗兰·巴特存在着相似之处。神话的衰落是一种必然,因为神话本身失去了言说的价值。而对于巴斯而言,对于神话拆解与重构是无法回避的言说责任。言说已经成为了一种生存的状态,一旦言说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存的停止,所以言说是无法回避的。《迷宫》与巴斯早期的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倾向,代表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小说美学。站在一个宏观的历史维度,我们不难发现,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化是一种必然。巴斯试图找到一个元叙事或者说元言说的尝试,对于我们今天的写作仍旧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巴斯小说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情感的体验,而言说的过程是情感体验的表达过程,因此言说的内容并不重要,言说本身才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徐凯:《一场后现代盛宴论约翰·巴斯:〈迷失在游乐场〉》,《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
[2] 蒋道超:《当代美国实验小说家约翰·巴思在中国研究述评》,《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1期。
[3] 吴福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作者简介:任联齐,男,1970—,河南济源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工作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