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在培养小学生良好文学素养方面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近年来,主题阅读以其积累性、感悟性、创新性等特点受到了诸多一线教师的认可和青睐。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主题阅读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阅读教学枯燥乏味,且模式化严重,这导致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阅读质量一直未能获得实质性的突破。而主题阅读则是以“主题”为引领,通过对大量文本的阅读去引导学生收获知识与能力的一种方式。而以下,便是对该方式进行应用的一些策略与实践。
主题教学重在“主题”二字,要想将主题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就要优先抓好主题,明其方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主题进行确定,并通过主题将教材阅读内容结合到一起,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同题材的阅读方法。同时,在抓好主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具体的明确,要保证学生能够有目标的展开主题阅读,以防止小学生进行毫无目的的泛读,造成对主题阅读教学质量的降低。只有抓住了主题,明确了方向,才能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才能使学生带着目标集中到阅读过程中,进而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使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教材中的每一章节都具有一定的共性,我在主题阅读教学中往往会优先寻找他们的共性来明确主题的方向。以《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麋鹿》这几篇阅读为例,为了使学生能根据他们之间的共性来展开阅读,并在阅读中对他们形成各自的深刻的认识,我在上课前便将主题定为“人与自然”,柳、草原、麋鹿这几个物象本身就象征着大自然的精神与品质,他们或坚韧、或奇丽、或神秘,同时他们又与人类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主题确定之后,我便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他们进行了分组,随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三篇文章展开阅读,并找出它们与人都有哪些联系,以及他们三者之间的异同。显然,主题的确定将这三篇文本联系到了一起,这对于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整体性的感知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主题阅读便是将两种方式进行了结合,使学生在阅读与主题相关的文本时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获得知识、开阔眼界的目的。主题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有着很强的迁移性,而广泛阅读的性质能够直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积累,并有利于学生对其进行内化和吸收,这对于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和阅读能力地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在主题阅读课中,为了实现小学生的广泛阅读与厚积薄发,教师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大胆的分享与交流,从而实现对阅读以及主题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广泛阅读是基于课文内容之外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师所确定的主题所展开了一种广泛性阅读,主要目的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以“寓言故事”的主题的阅读教学为例,该主题的确定是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展开的,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课下的搜集和阅读,而教学的重点则是学生的自主讲述。在教学过程中,我开展了一场阅读讨论会,讨论会的主题便是“寓言故事”,讲述方式选择了自我推荐、随机抽取、教师指定等。在讨论会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积极的讲述自己感兴趣的寓言故事,并与他人一起进行了评价,这些故事涉及到了《风车与小溪》《糊涂的建筑师》《白纸与花纸》等,他们都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而学生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显然,这一主题阅读使学生们接触到了大量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主题阅读所涉及到的阅读内容较多,所以不可避免就需要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因此,教师在主题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阅读的篇目进行对比性鉴赏,让他们对文本进行自主分析。实际上,对比鉴赏的过程是主题阅读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主要在于主题阅读的广度很大,对单篇阅读抠细节显然是不可取的。同时,在比较鉴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对比在最大程度上掌握主题阅读内容和方式上的异同点,从而实现对学习规律的自主总结,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当然,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基本鉴赏方法的教授,如此才能做到“一篇通,篇篇通”。
唯有对比鉴赏,方能做到触类旁通。主题阅读中的篇目虽然都具有很大的共性,但共性之中也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寻找其差异性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所在。在《卢沟桥的烽火》《半截蜡烛》《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的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极为重视对比鉴赏在其中的应用。因此,我首先要求学生带上“三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包括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去展开阅读,并引导学生从内容、时间、情感等角度进行对比。一段时间过后,我邀请了几位学生对此进行了回答。在适当的引导以及对比鉴赏的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这三篇所表达的分别是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对伯诺德母子三人勇敢的称赞、对聂将军博大宽广胸怀的赞颂三种情感。
教材知識终究是有限的,想要快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仅仅依靠教科书,更应该由内而外的对其进行拓展。而主题教学是拓展延伸的有效方式,它能够依靠主题的确定去有目的的选择与其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从而在延展阅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集中在“我要读”之上,要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所以,在利用主题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选择符合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需求的文本,并给予学生以具体的引导和促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实现对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
由内而外进行拓展延伸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教材文章的一种扩充,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以“民俗风情”为主题来学习《姥姥的剪纸》《安寨腰鼓》时,我还提前为学生准备了《吹糖人》《风筝》等阅读,带学生进一步领略了传统民俗风情的韵致,继而有效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具体的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将打印好的阅读内容发放给大家,并要求他们在默读的过程中了解其内容。在阅读结束后,我邀请了几位学生讨论了自己最喜欢哪篇文章,其原因又是什么?通过学生的主动阅读和思考,他们的知识切实得到了拓展延伸,这对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主题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因此,作为当代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主题阅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1]丁丛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报,2018.
[2]李国荣.主题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8,(25).
[3]姜璐.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报,2017.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主题阅读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阅读教学枯燥乏味,且模式化严重,这导致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阅读质量一直未能获得实质性的突破。而主题阅读则是以“主题”为引领,通过对大量文本的阅读去引导学生收获知识与能力的一种方式。而以下,便是对该方式进行应用的一些策略与实践。
一、抓好主题,明其方向
主题教学重在“主题”二字,要想将主题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就要优先抓好主题,明其方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主题进行确定,并通过主题将教材阅读内容结合到一起,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同题材的阅读方法。同时,在抓好主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具体的明确,要保证学生能够有目标的展开主题阅读,以防止小学生进行毫无目的的泛读,造成对主题阅读教学质量的降低。只有抓住了主题,明确了方向,才能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才能使学生带着目标集中到阅读过程中,进而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使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教材中的每一章节都具有一定的共性,我在主题阅读教学中往往会优先寻找他们的共性来明确主题的方向。以《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麋鹿》这几篇阅读为例,为了使学生能根据他们之间的共性来展开阅读,并在阅读中对他们形成各自的深刻的认识,我在上课前便将主题定为“人与自然”,柳、草原、麋鹿这几个物象本身就象征着大自然的精神与品质,他们或坚韧、或奇丽、或神秘,同时他们又与人类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主题确定之后,我便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他们进行了分组,随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三篇文章展开阅读,并找出它们与人都有哪些联系,以及他们三者之间的异同。显然,主题的确定将这三篇文本联系到了一起,这对于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整体性的感知具有重要作用。
二、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主题阅读便是将两种方式进行了结合,使学生在阅读与主题相关的文本时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获得知识、开阔眼界的目的。主题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有着很强的迁移性,而广泛阅读的性质能够直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积累,并有利于学生对其进行内化和吸收,这对于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和阅读能力地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在主题阅读课中,为了实现小学生的广泛阅读与厚积薄发,教师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大胆的分享与交流,从而实现对阅读以及主题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广泛阅读是基于课文内容之外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师所确定的主题所展开了一种广泛性阅读,主要目的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以“寓言故事”的主题的阅读教学为例,该主题的确定是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展开的,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课下的搜集和阅读,而教学的重点则是学生的自主讲述。在教学过程中,我开展了一场阅读讨论会,讨论会的主题便是“寓言故事”,讲述方式选择了自我推荐、随机抽取、教师指定等。在讨论会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积极的讲述自己感兴趣的寓言故事,并与他人一起进行了评价,这些故事涉及到了《风车与小溪》《糊涂的建筑师》《白纸与花纸》等,他们都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而学生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显然,这一主题阅读使学生们接触到了大量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比鉴赏,触类旁通
由于主题阅读所涉及到的阅读内容较多,所以不可避免就需要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因此,教师在主题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阅读的篇目进行对比性鉴赏,让他们对文本进行自主分析。实际上,对比鉴赏的过程是主题阅读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主要在于主题阅读的广度很大,对单篇阅读抠细节显然是不可取的。同时,在比较鉴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对比在最大程度上掌握主题阅读内容和方式上的异同点,从而实现对学习规律的自主总结,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当然,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基本鉴赏方法的教授,如此才能做到“一篇通,篇篇通”。
唯有对比鉴赏,方能做到触类旁通。主题阅读中的篇目虽然都具有很大的共性,但共性之中也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寻找其差异性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所在。在《卢沟桥的烽火》《半截蜡烛》《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的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极为重视对比鉴赏在其中的应用。因此,我首先要求学生带上“三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包括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去展开阅读,并引导学生从内容、时间、情感等角度进行对比。一段时间过后,我邀请了几位学生对此进行了回答。在适当的引导以及对比鉴赏的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这三篇所表达的分别是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对伯诺德母子三人勇敢的称赞、对聂将军博大宽广胸怀的赞颂三种情感。
四、由内而外,拓展延伸
教材知識终究是有限的,想要快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仅仅依靠教科书,更应该由内而外的对其进行拓展。而主题教学是拓展延伸的有效方式,它能够依靠主题的确定去有目的的选择与其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从而在延展阅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集中在“我要读”之上,要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所以,在利用主题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选择符合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需求的文本,并给予学生以具体的引导和促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实现对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
由内而外进行拓展延伸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教材文章的一种扩充,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以“民俗风情”为主题来学习《姥姥的剪纸》《安寨腰鼓》时,我还提前为学生准备了《吹糖人》《风筝》等阅读,带学生进一步领略了传统民俗风情的韵致,继而有效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具体的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将打印好的阅读内容发放给大家,并要求他们在默读的过程中了解其内容。在阅读结束后,我邀请了几位学生讨论了自己最喜欢哪篇文章,其原因又是什么?通过学生的主动阅读和思考,他们的知识切实得到了拓展延伸,这对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主题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因此,作为当代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主题阅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丁丛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报,2018.
[2]李国荣.主题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8,(25).
[3]姜璐.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