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底色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tear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期的品德课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我深感品德课教学单靠文本观点的灌输,缺乏活动和体验,缺少合作与交往,缺失班级与家庭的配合,难于奏效。由此,教师要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演绎灵动有序的课堂,促使教学各个层面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倾心打造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底色。
  
  1,在训练中养成
  
  在课改的今天,我们一方面强调营造课堂的民主宽松氛围,要尊重和关心学生,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纪律常规的训练养成。没有纪律的教学活动,是凌乱低效的。我们知道,播种习惯收获命运,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关系到每一个学生未来的就业生存以及生活质量。养成教育是小学品德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我们要把纪律常规训练作为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充分把握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这个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机,结合教材内容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堂、课间和课外的常规训练,训练好了,习惯成自然,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将终身受益。当然,养成教育不单单是品德课的教学任务,学校的全部教育过程也有渗透、训练和督促的要求。品德课有关纪律常规教育内容很多,教师除了教学内容的传授,要结合教育要点组织相应的训练,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坚持进行导行,从小处人手,训练到位,扎实训练,才有实效。如当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前先举手的时候,明白了礼貌的价值;当学生按时上学时,懂得了守时的价值;当学生在路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知道珍惜生命的价值;当学生认真做值日,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2,在探究中选择
  
  探究性学习是小学德育课程活动教学的基本形式。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道德发展的自主建构问题,它需要借助各种类型的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学生间彼此合作,互相启发,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实践尝试和有创造的思考,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从而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选择智慧的生活方式。品德课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不断获取富有个性的真切体验,提取蕴涵多重价值的生活经验,拥有理性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主动建构自己的生活经验。如《今天,你节约水电了吗?》的教学,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经历,对用水用电的一些生活细节进行细致分析和比较,交流整合经验,让学生认识家庭生活用水的循环合理利用和节能电器的使用,可以节约水电的道理。又如学习《牙齿刷得白又白》一课,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坚持刷牙的道理,组织“醋泡鸡蛋”实验,用蛋壳代替牙齿,通过蛋壳浸泡在醋里变软变黑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人的口腔里温度和湿度极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如果吃了东西不刷牙,食物残渣被口腔内的细菌分解、发酵,口腔中的酸度就会提高,酸性物质就会腐蚀牙齿,久而久之龋齿就形成了。要减少口腔酸度,防止龋齿,必然坚持勤漱口刷好牙。学生亲自探究的经验最直接,印象最深刻,也最有说服力。当学生掌握改进生活的方法后,在今后生活的日子里,他们就会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对生活细节产生探究的兴趣,处处留意生活,时时改善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3,在冲突中提升
  
  随着各种媒体的普及,多姿多彩的生活界面让学生应接不暇,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把学生的头脑装得满满的,他们认识问题有自己的视角,课堂上教师单纯的道德观点灌输,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令人难以信服。品德课教学,教师可借助主题观点的引入,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或某个生活事件各抒己见,通过相互交流看法,共同分析探讨问题,或通过不同观点的争辩、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以提高学生品德认识和能力。这也是品德课标倡导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合作互动过程给品性发展带来的好处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技能的提高,如对不同观点容忍度的提高、学会欣赏不同的人以及对合作的赞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他们的探讨、研究、争论和辨析,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判断、观点认同、情绪自控、包容合作、个人责任等品格的发展。这是学生自我教育反省提升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精心预设一些明确、具体、容易引起争论,能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的道德问题或两难问题,让学生自由辩论,如“你怎么看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学校?”“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吃亏吗?”“集体活动有事请假是不爱集体的表现吗?”“当清洁工光荣不光荣,为什么?”等等。提出议题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拟简要发言提纲,以便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教师要善诱引导,及时鼓励,让学生敞开思想,大胆发表意见,抓住分歧,敢于据理力争。对于辨明的问题,引导学生服从真理,修正错误,认同观点,在经常性的辩论冲突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
  
  4,在游戏中感悟
  
  儿童的活动和学习是从游戏开始的。游戏可以让儿童的机体在游戏中得到锻炼,情感在游戏中得到满足,智力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品德课作为一门综合性活动型课程,要以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通过游戏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投身于游戏活动之中,在轻松的气氛中领悟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激发儿童主体的道德要求,把德育目标真正内化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品德课的游戏形式多种多样,诸如下棋、剪贴、讲故事、猜谜语、事实展示等。在组织活动时,课前要充分考虑活动的时间和形式,因为课堂时间短,活动时间太长会影响其他教学任务的落实;在形式上不能为了图热闹,搞花架子。品德课的游戏活动要在趣味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寻找与教育主题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力求达到有效链接和最佳整合,提高实效。一位教师执教《生活中的规则》一课时,改变以往把概念硬塞给学生的说教式教法,而是先让学生讨论“生活中要不要有规则”,当部分学生持着“有规则多麻烦、玩不痛快”的观点时,教师没有强调文本观点,而是让学生玩游戏,学生在“传情报”的游戏中悟出生活离不开规则。当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出“游戏玩不下去”的理由后,情绪高涨的孩子们强烈地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最后让学生汇报交流生活的规则,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学生富有生命意义的道德认知得到延续。
  
  5,在实践中导行
  
  常说不如让学生多做。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希望尝试自己做事情,但家长包办代替,孩子渐渐就没有那份跃跃欲试的愿望,助长了孩子们的惰性。应该看到,品德课堂活动时间少,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达到教育要求,课外的拓展尤为重要。学生课堂上初步形成了一些道德观点,要重视生活触角的课后延伸,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反省,在反省中自律。如“孝敬父母”主题的深化延伸,启发学生参与研究制定践行活动方案,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长辈感激之情,孝敬之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为了督促学生实现承诺,要与少先队活动或班级教育结合,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度,督促学生践行孝举,将孝敬之心转化并落实在学生的日常行动表现中。
  当然,品德课还有其它的活动方式,教学方式选择的出发点在于适应不同课型。服务活动主题。迎合心理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为学生个体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奠定稳定的道德基础,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文献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其重点是要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不仅体现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更渗透到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    一、教学案的提出    新课改的今天,课堂教学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在课堂上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  其一是有些教师片面理解课改精神,过度强调综合性学习,摒弃接受性学习。一堂课中探究学习、体
期刊
2010年3月23日至2010年4月30日,不到40天的时间内,五起校园血案先后在福建南平、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发生。校园血案发生之频繁,令人触目惊心。分析这五起校园血案,多为校外社会人员闯入学校对无辜的学生行凶。可见,校园安全问题已经不再只是学校和家长的责任,它已经演变成为社会问题。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编织安全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对此,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
期刊
角色扮演法是美国心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首倡的。他认为角色是能动的,如果想帮助个体发展,戏剧情境般的扮演就显得很有必要,这样个体才能真正地认识生活,学习解决问题。莫雷诺首倡心理剧时,发现允许儿童自发性地选择扮演各种角色,不仅能表现创造性的自我,而且可因心理的开放,能发展积极的情感,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问题解决的能力。角色扮演就是莫雷诺在心理剧中所使用的技巧,因为“莫雷诺认为角色扮演就是设身处地,扮演一
期刊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小学课程改革的实施,探讨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2010年3月29 — 31日,我县举办了2010年小学青年教师赛教课评比活动,其中有10位英语科选手。  本次比赛采用团队研修、现场执教、课后反思三项内容进行综合评分,其中团队研修汇报(10分钟)占30分、现场执教(35分钟)占60分、课后反思(5分钟)占10分。  本次赛课活动,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我县小学英语教
期刊
德育新课程作业的三大转变指的是:德育课程作业目的的转变——即作业由追求对知识习得与巩固的单一目的,转变为作业既注意知识习得与巩固,同时更注重优化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习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多维目的;德育课程作业内容的转变——即作业内容由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转变为引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世界,让他们更多地去关注生活、反思生活和改变生活;德育课程作业节点的转变——即由作业的固时
期刊
在2010年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阅卷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学生失分中教师的责任,感受到提高高三政治复习的有效性、服务学生、造福学生的使命感。现从阅卷角度,对提高高三政治复习的实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把握模块共性点,以不变应万变  1.主观题阅卷给分特点  主观题阅卷给分既按高考参考答案,更按评分细则,竭力实现评分答案与学生实际作答的统一。得分的关键是找关键词、得分点。关键词、得分点是设问指向性中模块
期刊
有一天下去调研听课,正赶上某位教师上作文讲评课(小学五年级),从此改变了我作文课没有听课价值的观点。  这位教师的作文讲评课是以“一道菜”为主题展开讨论。上课伊始,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吃什么菜?”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菜名: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白菜豆腐、鸡蛋辣椒、番茄鸡蛋、辣椒鸡蛋、鱼香茄子……于是教师抓住时机引导:“看来大家都有自己喜欢吃的菜,那你喜欢的这道菜有什么特色?请举手告诉我。”学生纷纷举
期刊
【摘 要】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院校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传统培训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迄今为止仍未形成一套健全的保障机制。针对当今中小学教师院校培训出现诸如教师培训积极性不高、工作学习矛盾日趋尖锐、培训内容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有必要对零散的保障制度进行反思和重组,以保证中小学教师院校培训的顺利开展和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院校培训 保障机制 重组 
期刊
作为城乡交流的教师,我来到了乡镇一所村小,担任五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来到村小的第一天,到教导处报到后,正好第一节是数学课。孩子们听说来了一个新老师,都表现得很热情、很兴奋。我也怀着兴奋与激情,充满自信地走进课堂。  1.激情开场——先入为主  上课一开始,我深情地对全班学生说:“这是我们进入五年级的第一节数学课,都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因为缘分,才能相聚。首先用热情的掌声为我们的缘分和相聚欢呼吧!”接
期刊
一、质疑危机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质疑就是提出疑难的问题。  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等能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无质疑,何来探究?无质疑,何能创新?教育培养的不应是只会“相信”的人才,而是会“质疑”的人才。  我国的语文教学模式一向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外国老师以学生“会问问题”为傲,中国老师脱口而出的夸赞却是“回答得好”。对中国学生来说,“质疑”往往比“回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