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能让我们的心灵沉寂下来的自由空间。物质的享受只愉悦于感官,而精神上的享受则在于诗意栖居思想的翱翔。“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仿佛我们的灵魂本就应该属于那无拘无束的诗意境界,我们的生活也应该属于那“桃花源”里的恬淡闲趣。我们从中国文化中找寻,从诗人的意境中回味,从他们的永恒意志中构建现代人的“诗意栖居”。
关键词:诗意栖居;儒家;道家;现代意义
中圖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15-01
现代人在探寻诗人的心灵世界,主要是通过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的生活描述。如人们对于陶渊明的诗意生活就是推崇备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短短的两句,闲情雅致的惬意生活就跃然纸上。诗中的意象“菊”、与“南山”如真真切切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仿佛二者就是这样惬意生活的象征。诗人赋予了平常事物不一样的生命特征,这种特征是诗人自身某种品质的体现,或是某种不可得到的事物的寄托。对于诗意的栖居的研究,自古有之,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引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著名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息于这块大地上”,他给予了这首诗以深刻的哲学诠释, 中国诗人对诗意栖居的理解则表现在一首首诗词中,通过直接的描写,展现诗意栖居的美好画卷。
一、“诗意栖居“里的儒道释思想
自先秦以来,道家老子的“无为守静”的思想以及庄子“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人为一的思想,促使与启迪无数人开始探寻思想的自由,回归自然,找寻自我。道家一再强调的自由究竟为何物?自由体现了人的本质,人们对自由的向往是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道家的伟大之处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诗意的精神世界,实现精神的自在与逍遥。唐朝诗人李白的人生标签必有他的豪放不羁,自由无束。“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他展现出的正是道家对人生的一种态度,饮酒赋诗,纵情山水、求仙访道。在他的诗歌中充满着天马行空般的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正是他这样的人生态度为他的诗歌赋予了鲜明的特色,他的人生就是在浊世中翩然独立的“诗意人生”。道家对于诗意的生活除了在精神上给予引导,在具体地生活形态也给予了描绘。“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道家眼中诗意生活的具象,也是陶渊明心中的桃花源,更是无数人内心深处的灵魂归宿。在这片小天地里,社会的秩序无需政治力量的干涉,依靠的是人们纯良的本性,无兵祸战乱、无苛政重赋、无诡谲人心、无尔虞我诈,有的只是民风淳朴、物美人善的田园栖居。与外界的隔离,尽管会脱离历史的发展,但保留的是人性的纯真与质朴。庄子《大宗师》谓鱼“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将这一份恬淡的诗意栖居增添一份逍遥之意。
《论语·学而》中说:“子曰:句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儒家以“入世”的观点影响着无数的读书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儒家比道家多了些世俗的羁绊,如何能达到诗意的栖居?也许我们可以从孔子对颜回的称赞中找到答案,“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儒家思想中,君子,当安贫乐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也应专心求学。换言之,儒家给予人们是面对困苦之境的意志支撑。它的作用则在于为诗意的生活提供现实的追求,使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联系。
禅宗作为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中国化的哲学思想,强调“明心见性“、”“ 空灵自在”的精神境界,追求超脱世俗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享受着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的智慧安乐的人生。这点可以从许多诗人的禅理诗中体现。诗人不仅从禅理中体会诗意的人生,以一份超然物外的姿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岁天外云卷云舒”。对心外之物保持着淡然、宁静。
二、“诗意栖居”的诗意化表达
受三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诗人在现实生活之外,通过自己的笔触描绘属于自己灵魂的精神居所。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再到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落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还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对于自然的那份空灵与寂静以淡雅的色彩抹在人生画卷上,我们不得不感叹诗人的蕙质兰心,世界从来不缺乏美,缺乏的往往只是发现美得眼睛。诗中充满了禅意,为自然之景蒙上了一道理性的面纱,表明了摆脱了世俗羁绊的诗人已触摸到人与自然浑然合一的玄妙之境。
让后人记忆最深的是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因为他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属于精神的伊甸园,它通过笔下的渔夫,穿过世俗牵绊的山洞,找到了灵魂深处的那片净地。身处于思想与社会动荡不安的东晋之世,陶渊明在继承儒家的入世有为思想的基础上,又继承了道家出世的逍遥人格。诗人的安居之处,在于构建一处不仅可供安身立命的生命场域,而且可以用诗意刻画人生的诗意栖居。
三、诗意栖居与现代社会的反思
高楼林立的都市森林取代了园林与田舍,寄情的山水已是人山人海。“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所谓的隐逸文化已渐渐地离我们而去,隐逸文化的断裂与缺失,但作为一种文化心态,却是永恒的,留在现代人的心底。除了缅怀文人们的高逸情怀外,在日益追求和谐的今天,精神与物质,自然与发展都需要诗意的调和,它与现代社会的商业消费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居住文化、审美文化。人们在建筑风格上效仿古代建筑,希望赋予那冰冷的建筑以文化内涵,希望家是如桃源般的归宿。其次,在审美的过程中我们对古典美学以现代化的注解,将“诗意栖居”中所代表的美学看作为“日常生活的美学”,虽向往着古人贴近自然、炊烟袅袅的生活,但并非如空中楼阁构建与虚无之上,而是将这种理想宛若天成的融入于现代的日常生活中,在现实和心灵之间留下一方净土。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演讲与论文集》,三联书店20()5年10月北京版
[3]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中华书局,1997年10月版.
[4]袁行需撰《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4月.
关键词:诗意栖居;儒家;道家;现代意义
中圖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15-01
现代人在探寻诗人的心灵世界,主要是通过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的生活描述。如人们对于陶渊明的诗意生活就是推崇备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短短的两句,闲情雅致的惬意生活就跃然纸上。诗中的意象“菊”、与“南山”如真真切切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仿佛二者就是这样惬意生活的象征。诗人赋予了平常事物不一样的生命特征,这种特征是诗人自身某种品质的体现,或是某种不可得到的事物的寄托。对于诗意的栖居的研究,自古有之,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引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著名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息于这块大地上”,他给予了这首诗以深刻的哲学诠释, 中国诗人对诗意栖居的理解则表现在一首首诗词中,通过直接的描写,展现诗意栖居的美好画卷。
一、“诗意栖居“里的儒道释思想
自先秦以来,道家老子的“无为守静”的思想以及庄子“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人为一的思想,促使与启迪无数人开始探寻思想的自由,回归自然,找寻自我。道家一再强调的自由究竟为何物?自由体现了人的本质,人们对自由的向往是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道家的伟大之处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诗意的精神世界,实现精神的自在与逍遥。唐朝诗人李白的人生标签必有他的豪放不羁,自由无束。“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他展现出的正是道家对人生的一种态度,饮酒赋诗,纵情山水、求仙访道。在他的诗歌中充满着天马行空般的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正是他这样的人生态度为他的诗歌赋予了鲜明的特色,他的人生就是在浊世中翩然独立的“诗意人生”。道家对于诗意的生活除了在精神上给予引导,在具体地生活形态也给予了描绘。“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道家眼中诗意生活的具象,也是陶渊明心中的桃花源,更是无数人内心深处的灵魂归宿。在这片小天地里,社会的秩序无需政治力量的干涉,依靠的是人们纯良的本性,无兵祸战乱、无苛政重赋、无诡谲人心、无尔虞我诈,有的只是民风淳朴、物美人善的田园栖居。与外界的隔离,尽管会脱离历史的发展,但保留的是人性的纯真与质朴。庄子《大宗师》谓鱼“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将这一份恬淡的诗意栖居增添一份逍遥之意。
《论语·学而》中说:“子曰:句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儒家以“入世”的观点影响着无数的读书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儒家比道家多了些世俗的羁绊,如何能达到诗意的栖居?也许我们可以从孔子对颜回的称赞中找到答案,“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儒家思想中,君子,当安贫乐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也应专心求学。换言之,儒家给予人们是面对困苦之境的意志支撑。它的作用则在于为诗意的生活提供现实的追求,使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联系。
禅宗作为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中国化的哲学思想,强调“明心见性“、”“ 空灵自在”的精神境界,追求超脱世俗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享受着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的智慧安乐的人生。这点可以从许多诗人的禅理诗中体现。诗人不仅从禅理中体会诗意的人生,以一份超然物外的姿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岁天外云卷云舒”。对心外之物保持着淡然、宁静。
二、“诗意栖居”的诗意化表达
受三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诗人在现实生活之外,通过自己的笔触描绘属于自己灵魂的精神居所。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再到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落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还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对于自然的那份空灵与寂静以淡雅的色彩抹在人生画卷上,我们不得不感叹诗人的蕙质兰心,世界从来不缺乏美,缺乏的往往只是发现美得眼睛。诗中充满了禅意,为自然之景蒙上了一道理性的面纱,表明了摆脱了世俗羁绊的诗人已触摸到人与自然浑然合一的玄妙之境。
让后人记忆最深的是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因为他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属于精神的伊甸园,它通过笔下的渔夫,穿过世俗牵绊的山洞,找到了灵魂深处的那片净地。身处于思想与社会动荡不安的东晋之世,陶渊明在继承儒家的入世有为思想的基础上,又继承了道家出世的逍遥人格。诗人的安居之处,在于构建一处不仅可供安身立命的生命场域,而且可以用诗意刻画人生的诗意栖居。
三、诗意栖居与现代社会的反思
高楼林立的都市森林取代了园林与田舍,寄情的山水已是人山人海。“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所谓的隐逸文化已渐渐地离我们而去,隐逸文化的断裂与缺失,但作为一种文化心态,却是永恒的,留在现代人的心底。除了缅怀文人们的高逸情怀外,在日益追求和谐的今天,精神与物质,自然与发展都需要诗意的调和,它与现代社会的商业消费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居住文化、审美文化。人们在建筑风格上效仿古代建筑,希望赋予那冰冷的建筑以文化内涵,希望家是如桃源般的归宿。其次,在审美的过程中我们对古典美学以现代化的注解,将“诗意栖居”中所代表的美学看作为“日常生活的美学”,虽向往着古人贴近自然、炊烟袅袅的生活,但并非如空中楼阁构建与虚无之上,而是将这种理想宛若天成的融入于现代的日常生活中,在现实和心灵之间留下一方净土。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演讲与论文集》,三联书店20()5年10月北京版
[3]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中华书局,1997年10月版.
[4]袁行需撰《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