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对数学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的探究提问的技巧和策略,诱发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通过提出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启发其主动思考、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数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是沟通师生思想感情,活跃课堂气氛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方法,是诊断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反馈途径。教师教学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精彩迭出的提问技巧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提问适用于教学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方法,在新旧知识过度,直观演示,分析归纳,演绎概括,总结谈话,指导练习和学习方法时,都需要使用提问这一手段,去促使学生演好的自己的角色,加深知识理解和掌握,发展和提高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提问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益,值得大家探讨,下面就有关课堂提问技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提问
(1)课堂提问要目标明确,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设计提问时,首先应对教材进行详尽的分析,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知识块间的联系,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抓住本节中心问题并围绕该中心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个数学问题序列,做到心中有数。
(2)课堂提问要具备新颖性、启发性、灵活性,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思维的特点。问题设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由直观表象到具体形象,由形象识记到抽象识记,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脱离了学生实际的过高或过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的提问,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
(3)要把握好课堂中所问问题的度教师要根据学生易错、易失误的地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精心设问。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一起观察、类比、归纳、联想、猜想等,让学生“置身其中”;提问时特别要“偏爱”后进生,不能把提问的重点只放在优等生身上,要能利用提问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意以上几个方面以后,才能科学地拥有技巧的设计问题,才有助于实现提问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紧扣教学环节,把握提问的时机
围绕课堂教学一个个环节,根据提问的作用,在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提问。
(1)组织学生的注意定向提问,这类提问适用于新课或新教材教学的开始或演示实验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如“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通过让学生折三角形、圆以及平行四边形等活动,进行提问:“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吧?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在操作和答问中自然地引入轴对称概念。
(2)激发学生掌握知识本质的提问,能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例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设计如下一系列问题:①四边形内角和是指哪些角的和?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是怎样知道的?②n边形有几个顶点?几个内角?是否可“转化”为多个三角形的角来求得呢?如何“转化”?③还可以怎样做?通过教师的点拨启迪,明确了“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从而抓住了数学的本质。
三、结合教学内容,注意提问的方法
(1)直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发问。它属于叙述性提问,其表现形式为“是什么?”“有什么?”“怎么样?”等。
(2)曲问:即通过悬而未决的问题构成悬念,从问题另一侧面入问,寻找契机,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心理。
(3)反问:即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造成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例如:教学学生学习“三角形三个内角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度”时,正面说理很难也不易表达清楚,这时从结論的反面去提问就容易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层层提问:即围绕主题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例如: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1、2,求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中,先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1﹤X﹤3后,我逐次作如下变题:①若第三边为整数则x=______②若此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求X。③若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求X。④若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求X。⑤若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求X。通过变式,层层设问,由一般到特殊,由局部到全面使思维步步深化。
(5)追问:是对某一问题发问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针对问题的更深层次处发问,其表现形式为“为什么”“请解释其算法,推理依据?”这样便于顺竿而上,易中求深。
四、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按需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要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特征,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按需提问的注意点以下几点:①所提问题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②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应该为学生搭置一些合适的台阶按需提问,让学生循此台阶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得到,保证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所以设计问题时要考虑问题的跨度,注意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掌握好问题的难度,提出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把握好问题的梯度,循序渐进,采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方法,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按需提问。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技巧,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紧扣学生求知心理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精心地提问,就能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学习知识迁移和能力的养成,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庄琳.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J].中学数学教育,2004(5).
[2]陈科频.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伊利教育学院学报,2006(3).
作者简介:徐耀辉,浙江省兰溪市外国语中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通过提出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启发其主动思考、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数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是沟通师生思想感情,活跃课堂气氛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方法,是诊断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反馈途径。教师教学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精彩迭出的提问技巧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提问适用于教学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方法,在新旧知识过度,直观演示,分析归纳,演绎概括,总结谈话,指导练习和学习方法时,都需要使用提问这一手段,去促使学生演好的自己的角色,加深知识理解和掌握,发展和提高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提问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益,值得大家探讨,下面就有关课堂提问技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提问
(1)课堂提问要目标明确,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设计提问时,首先应对教材进行详尽的分析,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知识块间的联系,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抓住本节中心问题并围绕该中心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个数学问题序列,做到心中有数。
(2)课堂提问要具备新颖性、启发性、灵活性,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思维的特点。问题设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由直观表象到具体形象,由形象识记到抽象识记,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脱离了学生实际的过高或过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的提问,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
(3)要把握好课堂中所问问题的度教师要根据学生易错、易失误的地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精心设问。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一起观察、类比、归纳、联想、猜想等,让学生“置身其中”;提问时特别要“偏爱”后进生,不能把提问的重点只放在优等生身上,要能利用提问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意以上几个方面以后,才能科学地拥有技巧的设计问题,才有助于实现提问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紧扣教学环节,把握提问的时机
围绕课堂教学一个个环节,根据提问的作用,在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提问。
(1)组织学生的注意定向提问,这类提问适用于新课或新教材教学的开始或演示实验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如“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通过让学生折三角形、圆以及平行四边形等活动,进行提问:“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吧?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在操作和答问中自然地引入轴对称概念。
(2)激发学生掌握知识本质的提问,能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例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设计如下一系列问题:①四边形内角和是指哪些角的和?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是怎样知道的?②n边形有几个顶点?几个内角?是否可“转化”为多个三角形的角来求得呢?如何“转化”?③还可以怎样做?通过教师的点拨启迪,明确了“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从而抓住了数学的本质。
三、结合教学内容,注意提问的方法
(1)直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发问。它属于叙述性提问,其表现形式为“是什么?”“有什么?”“怎么样?”等。
(2)曲问:即通过悬而未决的问题构成悬念,从问题另一侧面入问,寻找契机,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心理。
(3)反问:即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造成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例如:教学学生学习“三角形三个内角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度”时,正面说理很难也不易表达清楚,这时从结論的反面去提问就容易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层层提问:即围绕主题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例如: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1、2,求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中,先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1﹤X﹤3后,我逐次作如下变题:①若第三边为整数则x=______②若此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求X。③若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求X。④若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求X。⑤若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求X。通过变式,层层设问,由一般到特殊,由局部到全面使思维步步深化。
(5)追问:是对某一问题发问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针对问题的更深层次处发问,其表现形式为“为什么”“请解释其算法,推理依据?”这样便于顺竿而上,易中求深。
四、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按需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要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特征,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按需提问的注意点以下几点:①所提问题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②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应该为学生搭置一些合适的台阶按需提问,让学生循此台阶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得到,保证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所以设计问题时要考虑问题的跨度,注意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掌握好问题的难度,提出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把握好问题的梯度,循序渐进,采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方法,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按需提问。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技巧,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紧扣学生求知心理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精心地提问,就能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学习知识迁移和能力的养成,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庄琳.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J].中学数学教育,2004(5).
[2]陈科频.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伊利教育学院学报,2006(3).
作者简介:徐耀辉,浙江省兰溪市外国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