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大学生现在与未来的价值取向,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面临的环境呈现出高度复杂性,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出现新变化,单纯依靠“孤岛式”思政课很难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现实发展需要和立德树人的目标实现,迫切需要深入挖掘各个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创新格局。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关键词:课程思政;方法;体系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的体现,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这里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实际探索,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教师“思政”素养,提升育人意识
(一)教师素质能力整体提升
首先,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决定了全体老师都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作为“课程思政”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衷心赞同党的理论,高度关注时政等,唯有如此,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课程思政”发挥最大化的效果。
其次,“课程思政”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素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其肩负的任务,才可能将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因此,在高校中应将教师德育意识的提升纳入日常培训体系中,进一步强化其立德树人的使命。
再次,“课程思政”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试问有多少教师做到有扎实学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对课程思政的深刻理解。
(二)提升育人意识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必须有育人意识,以适应“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目标指向要求。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认识偏差,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教好书就行了,育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甚至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传播不当或错误言论,没有做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二、抓准学生需求,综合评价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果
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因此,“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如何,最终必须以学生作为检验标准。一方面,高校要坚持“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德育和素质的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标准。比如目前国家推广的1+x证书制度。当前,许多高校正在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此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这种从学生毕业标准出发来制订并实施教学方案和计划的思路,值得“课程思政”改革借鉴。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批学生成长在一个思想舆论相对多元化的时代,网络和社交媒体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过程,因此与以往的在校大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来自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情况还体现在不同高校之间,适合一个学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未必十分适合其他学校。为此,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基于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生思想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是保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构建完善课程体系,抓好三大平台,开发课程资源
(一)立足育人使命,構建完善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对于非思想政治类的专业课程而言,应着力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专业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是传播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成为专业人才的主要课程。一直以来,专业教育通常被认为是“实”的,而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是“虚”的。这种“两张皮”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效。要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新要求,守好自己的“一段渠”,专业课程也应做出相应的变革。
其实,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艰涩,反而有其独特的优势。自然科学课程由于其课程内容有着客观真理性和实用性,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比较强,在这类专业课程教育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会使大学生更易接受,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指导作用。事实上,自然科学的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且值得挖掘的。例如,在大数据运维课程一开始时,播放“工匠精神”宣传片,使学生树立“敬业、精益、专注”的思想;在讲述尖端科学技术时,增加我国科学成就的相关研发背景,会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如此,大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内容,一旦形成协同效应,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便达到了。
(二)抓好三大平台,抓准课程思政融入点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利用三大平台,逐步渗透到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意识里接受课程思政给予的更深层次的教育。
第一,教学平台。即每个教师平常教学环节中固有的教学设计、签到点名、专业讲授,规章讲解、教师提问、小组讨论、小组发言、发言点评、布置作业、收缴作业、点评作业、单元总结、学情分析、教师身教、顶岗实习,等等。光一个“专业讲授”环节,该有多少和素养相关的思想和故事可以讲出来呀!
第二,潜在专业通道。即思政元素与教学要求存在联系、与教学环节可以贯通但以往教学没有显现的那些“潜在”平台,可以挖掘出来,如讲解专业规章与法治思维德关联、专业项目推进过程和物质运动理论关联、专业要领讲解和顺应事物规律关联、专业设备变迁史和事物发展观关联、专业学习难题和事物矛盾观关联、专业能力提高和实践出真知关联,等等。
第三,创新教学环节。即专业教师从个人阅历、知识结构、育人思考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推出教学规章中没有的新的育人载体和方法,如安排学生预习教材并准备答问、介绍学长艰难成长经历、鼓励学生对小组发言提出质疑、布置贯穿整个学期大作业(如园艺专业布置寝室整个学期观察绿植生长过程作业)、制订外出行为规范条例、对新生在教室乱丢纸屑现象拍照后作出分析等等。
(三)课程开发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前提
开发各学科课程的思政资源,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首先,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思政课教师参与多学科、各行业的课程设计,也会丰富传统思政课的教学素材,进而促进思政课与行业、社会结合得更紧密。课程标准的修订,应依据各学科课程的实际。其次,开发各学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要加强“课程思政”课程设计。课程的开发设计就要从大学生求知需求出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进行系统设计,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注重“术道结合”,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另外课程设计中要注意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在网络深度讨论,角色体验与情感模拟、翻转课堂等探索当中,引导大学生通过体验式思考,实现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与行为认同。
关键词:课程思政;方法;体系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的体现,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这里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实际探索,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教师“思政”素养,提升育人意识
(一)教师素质能力整体提升
首先,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决定了全体老师都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作为“课程思政”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衷心赞同党的理论,高度关注时政等,唯有如此,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课程思政”发挥最大化的效果。
其次,“课程思政”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素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其肩负的任务,才可能将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因此,在高校中应将教师德育意识的提升纳入日常培训体系中,进一步强化其立德树人的使命。
再次,“课程思政”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试问有多少教师做到有扎实学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对课程思政的深刻理解。
(二)提升育人意识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必须有育人意识,以适应“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目标指向要求。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认识偏差,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教好书就行了,育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甚至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传播不当或错误言论,没有做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二、抓准学生需求,综合评价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果
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因此,“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如何,最终必须以学生作为检验标准。一方面,高校要坚持“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德育和素质的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标准。比如目前国家推广的1+x证书制度。当前,许多高校正在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此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这种从学生毕业标准出发来制订并实施教学方案和计划的思路,值得“课程思政”改革借鉴。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批学生成长在一个思想舆论相对多元化的时代,网络和社交媒体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过程,因此与以往的在校大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来自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情况还体现在不同高校之间,适合一个学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未必十分适合其他学校。为此,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基于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生思想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是保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构建完善课程体系,抓好三大平台,开发课程资源
(一)立足育人使命,構建完善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对于非思想政治类的专业课程而言,应着力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专业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是传播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成为专业人才的主要课程。一直以来,专业教育通常被认为是“实”的,而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是“虚”的。这种“两张皮”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效。要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新要求,守好自己的“一段渠”,专业课程也应做出相应的变革。
其实,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艰涩,反而有其独特的优势。自然科学课程由于其课程内容有着客观真理性和实用性,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比较强,在这类专业课程教育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会使大学生更易接受,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指导作用。事实上,自然科学的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且值得挖掘的。例如,在大数据运维课程一开始时,播放“工匠精神”宣传片,使学生树立“敬业、精益、专注”的思想;在讲述尖端科学技术时,增加我国科学成就的相关研发背景,会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如此,大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内容,一旦形成协同效应,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便达到了。
(二)抓好三大平台,抓准课程思政融入点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利用三大平台,逐步渗透到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意识里接受课程思政给予的更深层次的教育。
第一,教学平台。即每个教师平常教学环节中固有的教学设计、签到点名、专业讲授,规章讲解、教师提问、小组讨论、小组发言、发言点评、布置作业、收缴作业、点评作业、单元总结、学情分析、教师身教、顶岗实习,等等。光一个“专业讲授”环节,该有多少和素养相关的思想和故事可以讲出来呀!
第二,潜在专业通道。即思政元素与教学要求存在联系、与教学环节可以贯通但以往教学没有显现的那些“潜在”平台,可以挖掘出来,如讲解专业规章与法治思维德关联、专业项目推进过程和物质运动理论关联、专业要领讲解和顺应事物规律关联、专业设备变迁史和事物发展观关联、专业学习难题和事物矛盾观关联、专业能力提高和实践出真知关联,等等。
第三,创新教学环节。即专业教师从个人阅历、知识结构、育人思考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推出教学规章中没有的新的育人载体和方法,如安排学生预习教材并准备答问、介绍学长艰难成长经历、鼓励学生对小组发言提出质疑、布置贯穿整个学期大作业(如园艺专业布置寝室整个学期观察绿植生长过程作业)、制订外出行为规范条例、对新生在教室乱丢纸屑现象拍照后作出分析等等。
(三)课程开发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前提
开发各学科课程的思政资源,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首先,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思政课教师参与多学科、各行业的课程设计,也会丰富传统思政课的教学素材,进而促进思政课与行业、社会结合得更紧密。课程标准的修订,应依据各学科课程的实际。其次,开发各学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要加强“课程思政”课程设计。课程的开发设计就要从大学生求知需求出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进行系统设计,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注重“术道结合”,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另外课程设计中要注意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在网络深度讨论,角色体验与情感模拟、翻转课堂等探索当中,引导大学生通过体验式思考,实现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与行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