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目前我国房地产调控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房价已经开始松动,但仍处于调控的关键时期。要坚持实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必须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
无独有偶,同年12月4日,住建部对地方政府发表声明:“对于限购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的城市,当地政府必须在限购政策到期之后予以延续。”限购令将延续的消息非常明确地表示,中央政府在2012年房地产调控这一问题上,绝对不会有丝毫的放松。
■ 四大政策,造就楼市真正“拐点”
近一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政策的调控。作为史上最为严厉的调控政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限购”、“税收”、“加息”、“限贷”。政策的多管齐下和坚定不移,为之带来显著的成效。
“限购”作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其根本原理是调整市场供求关系。限制投资性需求,杜绝投机性需,对于调整市场供求关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从目前市场供求情况来看,“限购”只是调整了市场的供求关系,如果仅仅只是限购还不能使市场达到完美平衡。
而房产税在四大政策中所起到的作用,就目前而言还是相对有限一些。因为它涉及的纳税人群有限,其主要针对的人群为高收入群体,这部分群体相对普通的工薪阶层而言,有着不同的购买力,对房价的敏感程度也相对要小一些。但是不能排除在今后,房产税的征收范围进一步扩大,房产税的征收结构进一步合理,会对调控房地产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息”在之前一阶段对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普通百姓所施加的压力都特别大,这一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开发商的贷款成本增加了,另一个是购房者的贷款的成本也增加了。因此可以说“加息”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对房屋成交量的增长,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影响最大,效果最明显的政策则是“限贷”,实际上这是四大政策中最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今年1到6月,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之维持在罕见的21.5%的高位。一方面,银行大量资金被冻结,导致资金层面上无款可贷,开发商资金链日趋紧张,迫使其为了缩短资金回收周期,降价出售库存从而折现套现。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日后楼市“着陆”所产生的信贷风险,普通购房者的贷款门槛随之提高,并且淘汰了一部分潜在风险较大的刚性需求,这部分需求的流失,也对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出手“抄底”,还是继续持币观望?
近日,何先生与她的妻子吴小姐的关系有点微妙,原由是两人就岁末年初是否购置新房产生了较大的分歧。
同为“80后”的何先生与吴小姐在前不久刚领证登记,购买婚房与否成为最近半年两个人的头等大事,虽然购房首付款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基本备齐,心仪的楼盘着实也看了不少,但当前的市场形势却让他们在购房时机这一问题上难以抉择。
从去年年中到现在,被他们相中的房源降价幅度甚微,但这并不妨碍何先生的观望心理。新闻财经媒体的报道与周围同事朋友的议论,在何先生看来似乎都有道理,他认为,既然已经等了这么久,不妨再等等看,万一现在出手购买之后房价下跌,那自己势必将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而且房屋涉及的金额巨大,小小的跌幅都会造成对普通百姓来说为数不小的损失。吴小姐对他的想法却并不认同,她担心的是:春节前一直以来都是开发商优惠幅度较大的时候,如果现在不出手,万一春节过后市场回暖,房价再次反弹,那么俩人的购房计划或将继续搁浅。
在市场已经进入深度博弈的时刻,像何先生这样持币观望的潜在购房者,不在少数。现如今房屋的属性早已超越了生活必需品这一本质,而是作为保值乃至增值的避险投资产品,成为了每个家庭的“最大资产”。出手,就要面对房价下跌资产缩水的风险,未必真就能“抄到底”;观望,又要面对市场回暖房价反弹的担忧。显然,对未来房价走势的不确定,正在成为让众多购房者举棋不定、进退两难的最主要因素。
岁末年关,巨大的库存滞销以及空前的资金压力,使得以往从不差钱的地产开发商使出各种手段,以完成销售指标,回笼投入资金。除了常规的折扣、总价优惠及赠送额外面积以外,开发商还使出了不少新奇招式以应对购房者持币观望的心态。不少楼盘以“保值”为促销策略,打响岁末酬宾的第一枪。承诺交房时或交房后一定时间内,如果该楼盘以更低的成交价格成交,将补偿购房者差价,以期待拉动低迷的楼市。
■ 政策虽稳,楼市依然
扑朔迷离
一线城市房产成交量依然处于冰冻状态,以12月首周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例,上海在11月末出现了成交波峰后,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再度跌回一万平方米,环比前周下跌37.1%。在深圳,新房成交套数为505套,环比下降了9.66%;二手房则成交559套,环比下降了9.84%。一线城市中仅北京上周由于特殊因素成交量出现阶段性反弹,商品房住宅4483套、二手房住宅8502套,创限购后新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出现总成交量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有几点:首先是二手房政策末班车集中过户,其次是限价房等政策性住房签约增加。因此,北京上周的成交量突增并不能反映市场真实状况。而杭州与去年同期相比,跌幅更是达到了60%之多。
二线城市房产成交量更是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12月首周,某研究机构监测的35个城市中,27城市楼市成交量同比下降,13城市成交量降幅在50%以上,其中贵阳同比降幅最大,达到74.09%。其次是蚌埠,同比降幅达72.10%。从监测情况来看,成交量跌幅居前的无一例外是二三线城市。
显然,房地产的滞涨,已经达到了此次房地产调控的预期,而中央政府看到了近一年以来政策调控所取得的成绩,也着实承受着房地产调控政策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通过住建部近日的声明不难看出,中央政府已经坚信,在中国经济被房地产行业绑架10年之后,有望得到松绑。继续坚持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可以使房地产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平缓地“软着陆”,对完成“十二五规划”中对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停止或放松政策,受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市场或购房者,其对社会稳定性的危害更是不可预计的。因此笔者认为,这些调控政策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势必会保持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这一紧要关头,不会出现政策的反复。即使有所松动,也只是针对刚性需求的首次购房者在首付比率及贷款优惠上予以适度的调整。而且从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来看,房地产市场在近几年,也不会出现大幅的快速的反弹。
如此看来,刚性需求在今后几年,将会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力量,也将会是个大地产商争夺的关键客户群体。当调控深入化、常态化之后,苦苦等待房地产行业回暖的地产商将会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消耗库存,探索在新局面下如何发展上去。而对刚性需求的购房者而言,需要的是更规范的市场,更合理的价格,如果房地产行业果真能回到理性发展的道路上去,将过去几年泡沫逐步消化,健康而可持续发展的话,那此轮房地产调控,诚然是造福全体国民的,真正意义上的民生工程。
无独有偶,同年12月4日,住建部对地方政府发表声明:“对于限购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的城市,当地政府必须在限购政策到期之后予以延续。”限购令将延续的消息非常明确地表示,中央政府在2012年房地产调控这一问题上,绝对不会有丝毫的放松。
■ 四大政策,造就楼市真正“拐点”
近一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政策的调控。作为史上最为严厉的调控政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限购”、“税收”、“加息”、“限贷”。政策的多管齐下和坚定不移,为之带来显著的成效。
“限购”作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其根本原理是调整市场供求关系。限制投资性需求,杜绝投机性需,对于调整市场供求关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从目前市场供求情况来看,“限购”只是调整了市场的供求关系,如果仅仅只是限购还不能使市场达到完美平衡。
而房产税在四大政策中所起到的作用,就目前而言还是相对有限一些。因为它涉及的纳税人群有限,其主要针对的人群为高收入群体,这部分群体相对普通的工薪阶层而言,有着不同的购买力,对房价的敏感程度也相对要小一些。但是不能排除在今后,房产税的征收范围进一步扩大,房产税的征收结构进一步合理,会对调控房地产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息”在之前一阶段对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普通百姓所施加的压力都特别大,这一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开发商的贷款成本增加了,另一个是购房者的贷款的成本也增加了。因此可以说“加息”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对房屋成交量的增长,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影响最大,效果最明显的政策则是“限贷”,实际上这是四大政策中最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今年1到6月,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之维持在罕见的21.5%的高位。一方面,银行大量资金被冻结,导致资金层面上无款可贷,开发商资金链日趋紧张,迫使其为了缩短资金回收周期,降价出售库存从而折现套现。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日后楼市“着陆”所产生的信贷风险,普通购房者的贷款门槛随之提高,并且淘汰了一部分潜在风险较大的刚性需求,这部分需求的流失,也对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出手“抄底”,还是继续持币观望?
近日,何先生与她的妻子吴小姐的关系有点微妙,原由是两人就岁末年初是否购置新房产生了较大的分歧。
同为“80后”的何先生与吴小姐在前不久刚领证登记,购买婚房与否成为最近半年两个人的头等大事,虽然购房首付款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基本备齐,心仪的楼盘着实也看了不少,但当前的市场形势却让他们在购房时机这一问题上难以抉择。
从去年年中到现在,被他们相中的房源降价幅度甚微,但这并不妨碍何先生的观望心理。新闻财经媒体的报道与周围同事朋友的议论,在何先生看来似乎都有道理,他认为,既然已经等了这么久,不妨再等等看,万一现在出手购买之后房价下跌,那自己势必将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而且房屋涉及的金额巨大,小小的跌幅都会造成对普通百姓来说为数不小的损失。吴小姐对他的想法却并不认同,她担心的是:春节前一直以来都是开发商优惠幅度较大的时候,如果现在不出手,万一春节过后市场回暖,房价再次反弹,那么俩人的购房计划或将继续搁浅。
在市场已经进入深度博弈的时刻,像何先生这样持币观望的潜在购房者,不在少数。现如今房屋的属性早已超越了生活必需品这一本质,而是作为保值乃至增值的避险投资产品,成为了每个家庭的“最大资产”。出手,就要面对房价下跌资产缩水的风险,未必真就能“抄到底”;观望,又要面对市场回暖房价反弹的担忧。显然,对未来房价走势的不确定,正在成为让众多购房者举棋不定、进退两难的最主要因素。
岁末年关,巨大的库存滞销以及空前的资金压力,使得以往从不差钱的地产开发商使出各种手段,以完成销售指标,回笼投入资金。除了常规的折扣、总价优惠及赠送额外面积以外,开发商还使出了不少新奇招式以应对购房者持币观望的心态。不少楼盘以“保值”为促销策略,打响岁末酬宾的第一枪。承诺交房时或交房后一定时间内,如果该楼盘以更低的成交价格成交,将补偿购房者差价,以期待拉动低迷的楼市。
■ 政策虽稳,楼市依然
扑朔迷离
一线城市房产成交量依然处于冰冻状态,以12月首周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例,上海在11月末出现了成交波峰后,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再度跌回一万平方米,环比前周下跌37.1%。在深圳,新房成交套数为505套,环比下降了9.66%;二手房则成交559套,环比下降了9.84%。一线城市中仅北京上周由于特殊因素成交量出现阶段性反弹,商品房住宅4483套、二手房住宅8502套,创限购后新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出现总成交量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有几点:首先是二手房政策末班车集中过户,其次是限价房等政策性住房签约增加。因此,北京上周的成交量突增并不能反映市场真实状况。而杭州与去年同期相比,跌幅更是达到了60%之多。
二线城市房产成交量更是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12月首周,某研究机构监测的35个城市中,27城市楼市成交量同比下降,13城市成交量降幅在50%以上,其中贵阳同比降幅最大,达到74.09%。其次是蚌埠,同比降幅达72.10%。从监测情况来看,成交量跌幅居前的无一例外是二三线城市。
显然,房地产的滞涨,已经达到了此次房地产调控的预期,而中央政府看到了近一年以来政策调控所取得的成绩,也着实承受着房地产调控政策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通过住建部近日的声明不难看出,中央政府已经坚信,在中国经济被房地产行业绑架10年之后,有望得到松绑。继续坚持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可以使房地产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平缓地“软着陆”,对完成“十二五规划”中对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停止或放松政策,受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市场或购房者,其对社会稳定性的危害更是不可预计的。因此笔者认为,这些调控政策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势必会保持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这一紧要关头,不会出现政策的反复。即使有所松动,也只是针对刚性需求的首次购房者在首付比率及贷款优惠上予以适度的调整。而且从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来看,房地产市场在近几年,也不会出现大幅的快速的反弹。
如此看来,刚性需求在今后几年,将会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力量,也将会是个大地产商争夺的关键客户群体。当调控深入化、常态化之后,苦苦等待房地产行业回暖的地产商将会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消耗库存,探索在新局面下如何发展上去。而对刚性需求的购房者而言,需要的是更规范的市场,更合理的价格,如果房地产行业果真能回到理性发展的道路上去,将过去几年泡沫逐步消化,健康而可持续发展的话,那此轮房地产调控,诚然是造福全体国民的,真正意义上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