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点教学,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國情怀,让学生加深诗词感悟的同时,心怀国家大义,同时也对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于国家情怀下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要针对古诗词中的含义,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的思想,从而建设学生正确三观,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构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国家情怀;初中语文;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诗词本身就是一种思想和情怀的表达和传递,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结合当时社会的真实景象,通过诗词将自己的心情进行抒发,从而感染他人,引发大家的共鸣,这也是诗词独有的魅力所在。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但要引起重视,更要优化古诗词的教学方式。目前,教师对于古诗词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是过于传统,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词当中的深刻含义,自然也不能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切实加强古诗词教学,也通过古诗词当中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其民族大义。
1传递诗词内涵,培养国家精神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发育的关键时期,语文学习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通过语文当中的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国家情怀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要过于“抠字眼”,要向学生传递诗词内涵,培养学生的国家精神,同时也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沁园春·雪》学习中,教师要以传递诗词内涵为主要教学方向,切实通过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家国精神。比如,诗词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教师可以先提炼其中的生字词对学生进行解释,然后让学生根据生字词的解释,将诗词进行串联,而后对诗词的内涵进行理解。如,“惟余莽莽”其中的“莽莽”,联系上下诗词,可以得出,这句诗词是描写风景的,长城是我国的著名建筑,惟余就是“只剩下”,莽莽等同于茫茫的谐音。那么整句诗词理解下来就是看向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的的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也描写了当时冬日里长城上的壮丽雪景。这是诗词想要传递的内涵,同时也是想要传递给学生的正能量精神。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要热爱它,且为了这份美丽的风景,必须付出一切代价去保护它,捍卫它。这是国人必须有的精神,是国家情怀,更是民族精神。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悟,教师可以选择同名配乐,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诵读,从而加深诗词印象,了解诗词内涵,引发共鸣,培养学生的国家精神。
2拓展诗词背景,培养国家情怀
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其特有的创作背景,教师要引领领学生深刻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必须首先了解古诗词背后的创作背景,知人论世。在理解创作背景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将蕴含在古诗词当中的那份国家情怀,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和传递。
例如,在《岳阳楼记》的学习中,教师先不要急于对诗词进行解读,而是首先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导入诗词内容,也拓展了诗词的创作背景。比如,教师可以试问学生是否听过“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部分学生听到这句话,能够很准确的说出这句诗词的含义,也有部分学生表示,这句话很熟悉,但对其中的含义了解不深。那么针对学生的情况,教师要继续与学生进行互动,要让理解这句话含义的学生,说出诗词的出处以及创作背景,这样也可以让不了解的学生进行学习。但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出含义,却不能说出诗词的出处和背景,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渗透。首先,诗词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次,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处于北宋时期的“庆历新政”,而当时也处于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的特殊时期,一度让北宋处于外忧内患的紧急时刻。面对如此紧张的局势,范仲淹在得知好友重修岳阳楼时,创作了这首千古佳作,也就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通过这样的文学常识,可以让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要知道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一定要具备家国主义情怀,才能更好的建设国家。通过这样的互动,既加强了诗词学习,也培养了家国情怀。
3加强诗词学习,培养民族大义
教师针对所学诗词进行加强学习,更要从诗词学习中传递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大义。这也是诗词学习的重要目的。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要注重精神的传递,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让学生对诗词的印象深刻,从而加深理解,促进诗词学习的效率。因此,加强诗词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大义,对国家情怀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根据内容制作相对的诗词学习短片。让学生通过视频学习诗词内容,也更加直观的了解诗词当中所想要表达的中心情感。比如,诗词当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的豪情,也表达了作者保卫家国的坚毅之心。作者苏轼在此篇诗词中一改往日柔弱的格调,气势恢宏,完全将自己的家国情怀展露出来。在视频教学中,要将这份情感融入其中,既让学生了解战场的残酷,如果国破家亡所带来的危害,也要让学生了解我们捍卫祖国的决心,只要祖国有难,人人皆兵,要将这份民族大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渗透。同时也可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可以现场即兴作诗一首,既检验学生对诗词精神的领悟,也提高学生的语文创作能力。这样既对诗词进行了加强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大义。
结束语
基于国家情怀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诗词的加强学习很是关键。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切实结合课程让学生了解拥有国家情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大义。将这份情感与诗词的内涵形成共鸣,既有效学习了诗词,也培养了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从而促进语文诗词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朱燕.家国情怀教育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 2020, 000(006):31-32.
[2]何廷明,青朝波.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初探[J],社会科学(全文版), 2016(7):00224-00224.
关键词:国家情怀;初中语文;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诗词本身就是一种思想和情怀的表达和传递,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结合当时社会的真实景象,通过诗词将自己的心情进行抒发,从而感染他人,引发大家的共鸣,这也是诗词独有的魅力所在。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但要引起重视,更要优化古诗词的教学方式。目前,教师对于古诗词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是过于传统,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词当中的深刻含义,自然也不能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切实加强古诗词教学,也通过古诗词当中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其民族大义。
1传递诗词内涵,培养国家精神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发育的关键时期,语文学习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通过语文当中的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国家情怀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要过于“抠字眼”,要向学生传递诗词内涵,培养学生的国家精神,同时也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沁园春·雪》学习中,教师要以传递诗词内涵为主要教学方向,切实通过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家国精神。比如,诗词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教师可以先提炼其中的生字词对学生进行解释,然后让学生根据生字词的解释,将诗词进行串联,而后对诗词的内涵进行理解。如,“惟余莽莽”其中的“莽莽”,联系上下诗词,可以得出,这句诗词是描写风景的,长城是我国的著名建筑,惟余就是“只剩下”,莽莽等同于茫茫的谐音。那么整句诗词理解下来就是看向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的的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也描写了当时冬日里长城上的壮丽雪景。这是诗词想要传递的内涵,同时也是想要传递给学生的正能量精神。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要热爱它,且为了这份美丽的风景,必须付出一切代价去保护它,捍卫它。这是国人必须有的精神,是国家情怀,更是民族精神。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悟,教师可以选择同名配乐,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诵读,从而加深诗词印象,了解诗词内涵,引发共鸣,培养学生的国家精神。
2拓展诗词背景,培养国家情怀
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其特有的创作背景,教师要引领领学生深刻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必须首先了解古诗词背后的创作背景,知人论世。在理解创作背景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将蕴含在古诗词当中的那份国家情怀,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和传递。
例如,在《岳阳楼记》的学习中,教师先不要急于对诗词进行解读,而是首先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导入诗词内容,也拓展了诗词的创作背景。比如,教师可以试问学生是否听过“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部分学生听到这句话,能够很准确的说出这句诗词的含义,也有部分学生表示,这句话很熟悉,但对其中的含义了解不深。那么针对学生的情况,教师要继续与学生进行互动,要让理解这句话含义的学生,说出诗词的出处以及创作背景,这样也可以让不了解的学生进行学习。但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出含义,却不能说出诗词的出处和背景,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渗透。首先,诗词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次,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处于北宋时期的“庆历新政”,而当时也处于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的特殊时期,一度让北宋处于外忧内患的紧急时刻。面对如此紧张的局势,范仲淹在得知好友重修岳阳楼时,创作了这首千古佳作,也就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通过这样的文学常识,可以让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要知道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一定要具备家国主义情怀,才能更好的建设国家。通过这样的互动,既加强了诗词学习,也培养了家国情怀。
3加强诗词学习,培养民族大义
教师针对所学诗词进行加强学习,更要从诗词学习中传递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大义。这也是诗词学习的重要目的。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要注重精神的传递,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让学生对诗词的印象深刻,从而加深理解,促进诗词学习的效率。因此,加强诗词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大义,对国家情怀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根据内容制作相对的诗词学习短片。让学生通过视频学习诗词内容,也更加直观的了解诗词当中所想要表达的中心情感。比如,诗词当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的豪情,也表达了作者保卫家国的坚毅之心。作者苏轼在此篇诗词中一改往日柔弱的格调,气势恢宏,完全将自己的家国情怀展露出来。在视频教学中,要将这份情感融入其中,既让学生了解战场的残酷,如果国破家亡所带来的危害,也要让学生了解我们捍卫祖国的决心,只要祖国有难,人人皆兵,要将这份民族大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渗透。同时也可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可以现场即兴作诗一首,既检验学生对诗词精神的领悟,也提高学生的语文创作能力。这样既对诗词进行了加强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大义。
结束语
基于国家情怀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诗词的加强学习很是关键。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切实结合课程让学生了解拥有国家情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大义。将这份情感与诗词的内涵形成共鸣,既有效学习了诗词,也培养了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从而促进语文诗词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朱燕.家国情怀教育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 2020, 000(006):31-32.
[2]何廷明,青朝波.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初探[J],社会科学(全文版), 2016(7):00224-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