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知识的普及,用人单位对办公自动化要求的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对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自身就业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分析在高等院校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现状,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入门课程,它兼顾计算机科普知识的普及以及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应用。现今的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大学生能信息化办公,还要求熟知各种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以便其在非专业领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目前,高等院校开展这门课程更多的是注重课堂教学,而非注重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针对这种现状,如何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相关需求,则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1 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现状描述
作者曾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做过关于自身对计算机文化及基本技能认知情况调查,从认知程度上说,情况分布为以下几种类型:
1.1.1 软件认知类
此类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能使用部分应用软件等。通过调查发现,这类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参差不齐,仅能对娱乐软件如QQ、视频播放器等进行简单操作,甚至个别学生对如何正常启动和关闭计算机存在操作失误。这类学生对计算机认知程度也最差,大约约占班级总人数的45%。
1.1.2 硬件认知类
这一类的学生对计算机几大主要硬件具有基本的认识,比如说能识别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条、硬盘、显示适配卡等硬件信息,但对于基本工作原理表现出知识缺失。这类学生往往在软件方面也较软件认知类学生有更多的使用经验,属计算机认知程度方面较好类别。这类学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约49%。
1.1.3 综合认知类
在调查中发现,有为数不多的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表现出极大兴趣,其计算机的硬件安装与调试、软件的安装、调试与应用达到相对熟练的程度。这类学生喜欢跟踪现今计算机软硬件发展潮流信息,对主流硬件、软件耳熟能详,对计算机基本的文化知识能较为轻松的掌握。这类学生约占总人数的6%。
1.2 课堂教学现状描述
(1)从课堂的教学模式上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将教师引到灌输法这个层面上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学生还是按照以往死记硬背的模式,忽略了该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属性。最终导致教师洋洋洒洒数万言,学生死记硬背无结果的局面。
(2)从学生认知层次上看,学生认知层次的不同,应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通常的做法是搞“通堂教学法”,即是教学中忽略学生层次的差别,采取无差别的教学方式;此教学法不能妥善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久而久之会引起“吃不饱”的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吃不了”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最后“消极怠工”,产生极大的学习障碍。
(3)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看,两个环节不能有机结合。本课程理论课时远大于实践课时,再加上大部分学生的习惯性学习思维,以及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视课堂的理论学习,忽视实验室中的实践操作。
3 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上述教学现状,基于课程特点,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放眼于学生未来就业能力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
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和谐的统一体,即要做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和谐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其一、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其二、引导学生知识入门;其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对本门课程的强烈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求,还表现在针对本门课程的特殊性积极主动地改进学习方法,自觉地动手实践。学生的主动性最终表现在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全面性。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现本门课程的新颖独到之处;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传授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或通过场景模拟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或独立解决;鼓励学生课外自学等手段全方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2 教学方法要兼顾不同层次,做到因材施教
传统的授课方法难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层次低一点的学生,应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浅显简略的实例操作等方法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丰富多彩的实际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中等层次和高层次的学生则可采取“任务驱动”等方式,发挥此类学生的能动性,加强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具体来说,在课堂上授课首先要照顾到层次低的学生,授课语言采用通俗易懂的“平民化语言”,避免生僻的专业术语,概念要解释清楚,原理要分析透彻,课堂实例操作过程要简单明了;面对中高层次的学生,可在课堂结束前5分钟时间布置2到3个拔高性质的任务或作业,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保持其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分层次教学方法可很好地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差异难题,从而避免“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发生。
3.3 从实践教学和考核模式改革入手,注重实践应用能力
(1)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手段。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其次,要采取分组实验、分层次实验、效果对比实验、综合实验、重点指导等方式丰富实践教学手段。
(2)改变考核模式,从目的上扭转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传统的考核模式是基于理论方面的笔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体现,从而人为地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变成“理论课”。针对这种情况,可将考试形式改革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考察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考试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操作方式上可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均放在期末进行,或将理论考试作为期末考试,实践考试作为上机测验,最后学生期末總分为考试分数按比例相加。
4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创新是一个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的过程,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体系,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薛以胜.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研究和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8):223-224.
[2]倪晓瑞.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73-75.
[3]郑良冰.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S1):27-28.
[4]黄刚.探索教学模式 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质量[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22(6):52-55.
[5]郭晓姝.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电脑学习,2010(1):69-71.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入门课程,它兼顾计算机科普知识的普及以及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应用。现今的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大学生能信息化办公,还要求熟知各种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以便其在非专业领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目前,高等院校开展这门课程更多的是注重课堂教学,而非注重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针对这种现状,如何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相关需求,则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1 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现状描述
作者曾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做过关于自身对计算机文化及基本技能认知情况调查,从认知程度上说,情况分布为以下几种类型:
1.1.1 软件认知类
此类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能使用部分应用软件等。通过调查发现,这类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参差不齐,仅能对娱乐软件如QQ、视频播放器等进行简单操作,甚至个别学生对如何正常启动和关闭计算机存在操作失误。这类学生对计算机认知程度也最差,大约约占班级总人数的45%。
1.1.2 硬件认知类
这一类的学生对计算机几大主要硬件具有基本的认识,比如说能识别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条、硬盘、显示适配卡等硬件信息,但对于基本工作原理表现出知识缺失。这类学生往往在软件方面也较软件认知类学生有更多的使用经验,属计算机认知程度方面较好类别。这类学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约49%。
1.1.3 综合认知类
在调查中发现,有为数不多的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表现出极大兴趣,其计算机的硬件安装与调试、软件的安装、调试与应用达到相对熟练的程度。这类学生喜欢跟踪现今计算机软硬件发展潮流信息,对主流硬件、软件耳熟能详,对计算机基本的文化知识能较为轻松的掌握。这类学生约占总人数的6%。
1.2 课堂教学现状描述
(1)从课堂的教学模式上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将教师引到灌输法这个层面上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学生还是按照以往死记硬背的模式,忽略了该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属性。最终导致教师洋洋洒洒数万言,学生死记硬背无结果的局面。
(2)从学生认知层次上看,学生认知层次的不同,应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通常的做法是搞“通堂教学法”,即是教学中忽略学生层次的差别,采取无差别的教学方式;此教学法不能妥善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久而久之会引起“吃不饱”的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吃不了”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最后“消极怠工”,产生极大的学习障碍。
(3)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看,两个环节不能有机结合。本课程理论课时远大于实践课时,再加上大部分学生的习惯性学习思维,以及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视课堂的理论学习,忽视实验室中的实践操作。
3 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上述教学现状,基于课程特点,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放眼于学生未来就业能力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
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和谐的统一体,即要做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和谐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其一、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其二、引导学生知识入门;其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对本门课程的强烈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求,还表现在针对本门课程的特殊性积极主动地改进学习方法,自觉地动手实践。学生的主动性最终表现在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全面性。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现本门课程的新颖独到之处;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传授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或通过场景模拟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或独立解决;鼓励学生课外自学等手段全方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2 教学方法要兼顾不同层次,做到因材施教
传统的授课方法难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层次低一点的学生,应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浅显简略的实例操作等方法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丰富多彩的实际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中等层次和高层次的学生则可采取“任务驱动”等方式,发挥此类学生的能动性,加强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具体来说,在课堂上授课首先要照顾到层次低的学生,授课语言采用通俗易懂的“平民化语言”,避免生僻的专业术语,概念要解释清楚,原理要分析透彻,课堂实例操作过程要简单明了;面对中高层次的学生,可在课堂结束前5分钟时间布置2到3个拔高性质的任务或作业,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保持其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分层次教学方法可很好地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差异难题,从而避免“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发生。
3.3 从实践教学和考核模式改革入手,注重实践应用能力
(1)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手段。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其次,要采取分组实验、分层次实验、效果对比实验、综合实验、重点指导等方式丰富实践教学手段。
(2)改变考核模式,从目的上扭转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传统的考核模式是基于理论方面的笔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体现,从而人为地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变成“理论课”。针对这种情况,可将考试形式改革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考察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考试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操作方式上可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均放在期末进行,或将理论考试作为期末考试,实践考试作为上机测验,最后学生期末總分为考试分数按比例相加。
4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创新是一个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的过程,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体系,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薛以胜.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研究和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8):223-224.
[2]倪晓瑞.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73-75.
[3]郑良冰.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S1):27-28.
[4]黄刚.探索教学模式 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质量[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22(6):52-55.
[5]郭晓姝.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电脑学习,2010(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