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 可见一斑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dero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笔者的想象中,汉字的复杂多样,应该让外国人望而却步。可跟他们交流后,才意外地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一是千变万化的汉字是让外国人对汉语着迷的一个主观原因,在他们看来,长一点或短一点就变个字,“太神奇了”、“太有魅力了”;二是同一个字竟有不同的读音(多音字问题)常常让他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头都大了”、“都不敢念了”,这也是国人觉得外国人发音“怪里怪气”的一个根本原因。
  多音字是汉字特有的文化现象,最常见的一类多音字,是相对固定的,即跟特定的词构成一个词组,就会发特定的音。如:
  A.瞧他那快乐的样子,都是时下正流行的都市音乐给惹的!
  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多音字:“乐”和“都”。显然,第一个“乐”由“快乐”决定发lè音,第二个“乐”与“音乐”组合发yuè音。同样,根据规则,两个“都”由前向后的发音依次为“dōu”和“dū”。
  可见,多音字所表达的意义不同,读音当然也就不同了。又如:“蓄”表示“禽兽,多指家畜”义时,读 “chù”音,如:畜生、畜类等;表示“蓄养”义时,读“xù”音,如:畜牧、蓄养等。
  只要注意加以区别,就能避免出错。话虽这么说,但真正能掌握得不出丝毫差错的,国人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如:
  B.你这个累赘还累?一天下来,连累我成这样了。
  这句话中,出现了三个“累”,其正确发音依次为“léi”、“lèi”和“lěi”。此句话也不见得人人都能读得准确。
  部分多音字构成的词组在不同的场合发不同的音。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笔者结合“好”字来展开。通常情况下,“好”作形容词或副词时发“hǎo”,如“美好”、“好东西”、“准备好了”等,作动词表示喜欢时发“hào”,如“爱好”、“不好玩耍”。问题来了,“好吃”中的“好”发“hǎo”还是“hào”?词语解决不了,只能靠句子了:
  C.这道“抱得美人归”(菜名),色、香、味俱全,太好吃了,拿一等奖保准没问题!
  D.才这么大年纪,整天好吃怕做的,将来怎么活下去?
  这个问题小学生也能轻松自如地回答:C中“hǎo”音,D中“hào”音。说到此,有必要顺带另一个与“好”相关的词语——“三好学生”。传统意义上的“三好(hǎo)学生”是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近来,随着网络文化的介入,这个词被偷换成“三好(hào)学生”了,特指学生中的另类——“好吃怕做、好无事生非、好不顾场合表现自己”。作为老师,至少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千万别在学生“检讨”时被蒙了。
  发音跟语境密切相关的,“啊”是当之无愧的“王中王”。据普通话培训测试的同志研究,它在不同的场合,竟有十种,这里列举的几种,就值得揣摩好一阵子了。
  E.啊(ā),祖国,我们永远热爱你! (表赞叹)
  F.啊(á),怎么搞成这样?非要法庭上见?(表遗憾)
  G.啊(ǎ),竟会是我们的头儿?(表意外)
  H.啊(à),我就去。等半分钟就行。(表应声)
  I.我的天啊(na),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J.你们到底走不走啊(wa)?
  多音字与词语的词性关系也较为密切。如“缝”,作动词用时,读“féng”音,如:缝补、缝衣、缝纫等;作名词用时,读“fèng”音,如:缝隙、裂缝、门缝等。
  汉语中还有一种变调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如“一”在去声前,一律读阳平音,如:一律、一样、一定、一向等。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字,在去声前,一律读阳平音,如:不怕、不够、不像等。这样的变调情况在日常口语交际中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
  多音字有时还与整个文章的结构或韵味相关联。国人中,《关雎》全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能说全的不多,但能脱口而出“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却比比皆是。可如果有人打破砂锅——缝(问)到底,“好”发什么音,你怎么回答?
  “好(hào)逑”,喜欢的配偶,好像有道理。一,下文的“寤寐求之”、“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都是男子喜欢而采取的措施,从文章结构上分析,比较合理;第二,从八个字的发音上,根据平仄规律,发“好(hào)逑”更有理,何况发“好(hào)逑”,更有味,更劲道;第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中,标注的也是“好(hào)”;第四,平时,人们十之七八发这个音。
  “好(hǎo)逑”,美好的配偶,也对。第一,从“好、求、友、乐”四个字的搭配上,读好(hǎo),确实合理一些;第二,大多数教材,都采用了好(hǎo)这个发音……
  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定论。争论着,研究着……多音字的魅力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多音字本就“剪不断,理还乱”,再加上原本不算多音的词的干扰,就更加纷繁复杂了。有不少词语,本来只有一种读音,它们的另类读音却有着广泛的“人缘”,渐渐地人们也就模棱两可地认可了。比如,关于“华而不实”中“华”的发音,在一次学生的辩论会上,无意中对其进行了一次争辩:
  甲方:主张“华(huá)而不实”。理由是“华丽却不殷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在场观看辩论的佳宾中有七层以上的人支持甲方。)
  乙方:主张“华(huā)而不实”。依据是“华”同“花”,本意“开花而不结果实”,引申为徒有其表,内容虚无。(感觉挺别扭的吧?)
  当时,没有一方能说服对方,只是辩论会上的一个插曲,大家也没怎么在意。直到一查词典,乙方的观念更准确。《汉语成语词典》上是这样描述的:“华而不实”,huā ér bù shí 华:开花。花长得好看,却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左传·文五年》曰:“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瞧瞧,为了准确,引经据典来了。跟外国友人聊到这件事时,本以为他也会感慨一番,他却给了笔者一个意外的回答:“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啊!”(当然,这里的啊(nga)他没能发准确)一次次的思维冲突,不禁让笔者产生了疑问:是不是中国的教育考试模式,决定了国人对多音字的烦躁?外国人,也深受其扰,为何却饶有兴趣地探究着?
  对多音字的掌握与运用,只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多留心,多比较,注意总结一些多音字的读音规律,掌握一些辨析方法,就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运用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职业教育中心校(226500)
其他文献
《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一段情节曲折、跌宕起伏、重要而又精彩的文字,它叙述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霸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准备除掉刘邦,最终刘邦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逃离楚营。其中的许多人物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历来为人所称道。两大军事集团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各具风貌;两个对立营垒的谋士范增和张良的权谋策略也各有千秋;尤其是“勇士”樊哙
期刊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佳作。朱自清先生以细腻婉约的笔触,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淡雅素洁而又美丽多情的月下荷塘图,营造了朦胧静谧幽深的意境。文章所表现的清秀的风格、优美的语言、精巧的修辞深受后来作家的好评。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对这篇散文表示质疑。笔者在备课时,查阅了钱理群、余光中等名家的评论文章,深受启发。但是,对于台湾学者余光中关于《荷塘月色》中比喻的评论不敢苟同。对于《荷塘月色》中的比喻,
期刊
先秦诸子散文《逍遥游》作为庄子的代表作,历来受到重视,是高中语文教材必选篇目。但是各种版本的教材所作的注释及翻译多处引起争议。苏教版有一处注释,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却不见有人解答,兹不揣浅陋,提出商榷意见,供各位同仁参考,亦望方家不吝指教。  苏教版第五册第95页有“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一句。注释对“犹然”的解释是:“喜笑的样子。犹,同‘繇’,喜。”人教版在第四册第158页对这句也有注释:
期刊
所谓例证法,是指议论类文章中根据一定的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是学生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此法被运用的频率最高,出现的问题也最多。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选例、叙例、析例三个层面来谈谈例证法的使用。   一、选例——精其选   材料纷繁多义,论点却鲜明存在,要精心筛选材料,以期能为论点服务。所举事例,要具备以下特征。   1.向心力   事例要围绕论点而
期刊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这是语文课程资源观的一次蜕变,对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由原来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色逐渐转变为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拓展延伸。可以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并正确理解与运用是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之一。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上存在着“两多两少”的现象,即“教师不着边际拓展与
期刊
《雨巷》这首诗作于1927年夏,于1928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这首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为这首诗,戴望舒有着“雨巷诗人”的称号。当时的戴望舒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法国象征派的特点是极富象征色彩,意向朦胧含蓄,戴望舒的这首诗运用象征这一表现手法,传递着一种浓郁、阴柔之美。同时作者也深受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影响,使其意韵深远、意味深长。百人读雨巷,有百种身心感受,这正是诗歌及《雨巷》的魅力所
期刊
“废池荞木,荠麦青青,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心中的古扬州因诗的描绘而凄清了千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心中的感慨因词的抒发而悲凉了千年。柳永将心中伤感化作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毛泽东把自己的理想化成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些普通人也会有的情感因诗意的表达而深刻、美丽,让人难忘。这就是诗词的魅力——让平凡的东西焕发异样的光彩。   作为语文老师,多么希望他的学生也能像自己
期刊
有人把写文章比喻成“带着镣铐跳舞”,你可以尽其所能,跳出优美的舞蹈,但不可以挣脱枷锁。这里,“舞蹈”就是作文的语言、构思、文采等等;“枷锁”就是文章的主题,意思就是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能离开文章的主题。如一篇好的记叙文叙事要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又要文采斐然,扣人心弦,但不能天马行空,随意挥洒,必须要切题;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仅要求观点正确,旁征博引,有较强的说服力,而且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发人深省,但始终要
期刊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多倾向于要求考生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因而散文越来越受到考生的青睐。但不少考生的文章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充斥着虚假造作的矫情。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将“感情真切”列为基础等级中的重要一条。鲁迅先生说,写文章要“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三闲集·无
期刊
许多参加过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几十万考生同写一题,千文一面,材料雷同,观点相近,格式相仿,相同或相似的语言随处可见,让人眼前一亮、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的佳作很难发现。究其原因是考生们大多从讲求“规范”的课堂作文训练中走来,他们带着雷同的烙印走进了考场。   例如,面对2008年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好奇心”,有十几万考生同时“把苹果砸在了牛顿的头上”。十几万考生同时用这样一个启迪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