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大渡口区已经逐渐探索到了创作、生产文艺精品的有效路径,伴随着各项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该区文艺百花园必将群芳吐艳、活力盎然。
在第十六届“群星奖”全国总决赛中,以大渡口本土文化元素为题材推出的声乐作品《跳磴石工号子》,获得该区有史以来文艺创作类的最高奖项“群星奖”。不仅如此,在文化部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中,男声独唱《三峡情》荣获金奖;在重庆市第六届乡村文艺会演中,女子群舞《忆绣》荣获舞蹈类一等奖……近年来,大渡口的文艺创作屡出精品,因为这些文化作品的承载,大渡口区文化改革创新道路上的累累硕果得以充分展现,进而成为一张张展示大渡口的名片。
注重原创
原创文艺成为隐形财富
根据“三贴近”原则,重庆市大渡口区创作了一大批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数百件文艺作品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表演唱《不老的风景》、小品 《夕阳醉了》参加了“群星奖”的评比并获奖;川剧小品《荷塘月色》获国家“丰收奖”;舞蹈作品 《门球乐》获第六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铜奖;组织编辑的《神奇的土地》、《神秘的源泉》和《钢城记忆》等书稿在中国文史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
在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元素方面,重庆市大渡口区开展了“唱响大渡口”原创歌曲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征集大渡口主题原创歌曲100多首,并于去年7月1日在钢花影剧院举办“庆七一唱响大渡口歌曲征集颁奖盛典”,评选出15首充分展示该区风采的歌曲并广为传唱。《悠悠渡口情》、《誓言》、《绣娘》、《马王场随想》等一批具有本土文化元素的歌舞作品被搬上舞台。清音《寻租》、小品《等待阳光》参加第三届重庆市“曲艺大赛”分获二等奖。女子群舞《忆绣》在重庆市第六届乡村文艺会演中,荣获舞蹈类一等奖。以大渡口为背景创作的文学作品 《义渡春秋》正式出版。此外,重庆市大渡口区还联合市民族文化促进会在三峡博物馆连续举办四届《水墨丹青》画展,推介本土优秀画家走出大渡口。
创新管理
最大限度发挥队伍潜能
艺术家通常具有桀骜不驯的 “特性”,天马行空的个性,曾经一度是规范管理的难题,特别是近年来人才的猛增。在管理方面,区文广新局创新提出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充分尊重艺术家创作激情的管理理念,将支部规范和业务管理相结合,实施面卡考勤、艺术采风特许制、成果作品规范等级等制度,顺利解决了这个难题。对内,面向全体职工公开竞聘分馆副馆长8名,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受聘的8名分馆副馆长每周分别下街镇辅导至少2次以上,2013年,帮助辖区群众编排舞蹈30个、合唱10个、诗歌朗诵5个,规范管理的前提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现今,焕然一新的文化馆已成为全区各界群众开展文艺活动最热闹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经常能看到机关干部自发开办的肚皮舞班、九宫庙街道新潮青年在馆内组织的第九街电乐团、春晖路街道组建的梅韵京剧团等等,还有练书法、学画画、看展览的人们,即便是周末时间,占地5000多平米的文化馆内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精品战略
打上自己的标签
在以往的作品中,能让观众一眼认出是大渡口区的作品并不多。而现在,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文艺作品中融入了浓厚的地域特色,打上了属于自己的标签,大渡口的文艺家们已经敏锐地把创作重心集中到把握时代变迁,反映人民的心声中来。满怀创业的豪情壮志和对大渡口转型崛起的深情憧憬,用文化反映全区人民做大、做优经济“蛋糕”,描绘全区发展进程中壮丽的画卷诗篇将是全体文化人下一步的共同目标。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大渡口区已经逐渐探索到了创作、生产文艺精品的有效路径,伴随着各项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该区文艺百花园必将群芳吐艳、活力盎然。
在第十六届“群星奖”全国总决赛中,以大渡口本土文化元素为题材推出的声乐作品《跳磴石工号子》,获得该区有史以来文艺创作类的最高奖项“群星奖”。不仅如此,在文化部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中,男声独唱《三峡情》荣获金奖;在重庆市第六届乡村文艺会演中,女子群舞《忆绣》荣获舞蹈类一等奖……近年来,大渡口的文艺创作屡出精品,因为这些文化作品的承载,大渡口区文化改革创新道路上的累累硕果得以充分展现,进而成为一张张展示大渡口的名片。
注重原创
原创文艺成为隐形财富
根据“三贴近”原则,重庆市大渡口区创作了一大批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数百件文艺作品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表演唱《不老的风景》、小品 《夕阳醉了》参加了“群星奖”的评比并获奖;川剧小品《荷塘月色》获国家“丰收奖”;舞蹈作品 《门球乐》获第六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铜奖;组织编辑的《神奇的土地》、《神秘的源泉》和《钢城记忆》等书稿在中国文史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
在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元素方面,重庆市大渡口区开展了“唱响大渡口”原创歌曲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征集大渡口主题原创歌曲100多首,并于去年7月1日在钢花影剧院举办“庆七一唱响大渡口歌曲征集颁奖盛典”,评选出15首充分展示该区风采的歌曲并广为传唱。《悠悠渡口情》、《誓言》、《绣娘》、《马王场随想》等一批具有本土文化元素的歌舞作品被搬上舞台。清音《寻租》、小品《等待阳光》参加第三届重庆市“曲艺大赛”分获二等奖。女子群舞《忆绣》在重庆市第六届乡村文艺会演中,荣获舞蹈类一等奖。以大渡口为背景创作的文学作品 《义渡春秋》正式出版。此外,重庆市大渡口区还联合市民族文化促进会在三峡博物馆连续举办四届《水墨丹青》画展,推介本土优秀画家走出大渡口。
创新管理
最大限度发挥队伍潜能
艺术家通常具有桀骜不驯的 “特性”,天马行空的个性,曾经一度是规范管理的难题,特别是近年来人才的猛增。在管理方面,区文广新局创新提出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充分尊重艺术家创作激情的管理理念,将支部规范和业务管理相结合,实施面卡考勤、艺术采风特许制、成果作品规范等级等制度,顺利解决了这个难题。对内,面向全体职工公开竞聘分馆副馆长8名,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受聘的8名分馆副馆长每周分别下街镇辅导至少2次以上,2013年,帮助辖区群众编排舞蹈30个、合唱10个、诗歌朗诵5个,规范管理的前提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现今,焕然一新的文化馆已成为全区各界群众开展文艺活动最热闹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经常能看到机关干部自发开办的肚皮舞班、九宫庙街道新潮青年在馆内组织的第九街电乐团、春晖路街道组建的梅韵京剧团等等,还有练书法、学画画、看展览的人们,即便是周末时间,占地5000多平米的文化馆内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精品战略
打上自己的标签
在以往的作品中,能让观众一眼认出是大渡口区的作品并不多。而现在,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文艺作品中融入了浓厚的地域特色,打上了属于自己的标签,大渡口的文艺家们已经敏锐地把创作重心集中到把握时代变迁,反映人民的心声中来。满怀创业的豪情壮志和对大渡口转型崛起的深情憧憬,用文化反映全区人民做大、做优经济“蛋糕”,描绘全区发展进程中壮丽的画卷诗篇将是全体文化人下一步的共同目标。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大渡口区已经逐渐探索到了创作、生产文艺精品的有效路径,伴随着各项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该区文艺百花园必将群芳吐艳、活力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