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课文是由字词句段所组成的,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句子。因为词语是表意的基本单位,句子才是用于交际的基本单位。不管多么复杂的文章都是由一系列的句子组成的,不管多么复杂的内容,都得由句子来表达。句子于下可以使词语的意思得到确定。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所言:“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但如果将字放入句子中,使之处于具体的语言环境,这个词的意思也就被“确定”下来。句子于上可以构成段,再形成篇。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可见一斑。尤其是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语句,更能突出表达文章的情、理、意,在作者谋篇布局中也承担重要作用。因此,引导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应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语文课标在各学段的具体目标中,都提出了对词句理解的要求。
一、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词语的意思须在具体的句子中得到落实,但同时句子的含义也因关键词语而深刻。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句之清英,字不妄也。”刘琪《助字辨略》中也说:“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古人通常所谓的练字,其实强调的就是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我们在理解句子含义的时候应反其道而行,须得引导学生去把这个表达效果捕捉到。课标在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的意义。”
(1)在改中品味。词语除了在词典中可以查到的一些基本的意义之外,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会增加一些新的意义和表达效果。比如感情色彩等。我们理解语句的意义,得将这种词典之外的意义和效果抓住。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强弱的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附带语省略去了(朱光潜《咬文嚼字》)。从朱光潜老先生的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词语在表达意思方面的特殊的作用,这种作用,只要我们一改就体味出来了。
(2)在省略中体会。“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银镜。我看到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师出示省略重点词语“没戴银镜”、“乱蓬蓬”的句子,让学生比较省略前后意思的变化。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组交流后得出:前句让我们看出的是父亲在法庭上的表情态度。从省略掉的词语中学生意识到李大钊受到了重刑。因为没戴银镜是眼镜被打掉了。头发“乱蓬蓬”,也说明父亲受了刑罚。但父亲确是平静而慈祥。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平静?对谁慈祥?在重型下还平静而慈祥,说明什么?学生得出“平静”因为他很坚强做好了准备,“慈祥”是对家人的爱。
(3)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理解这句话关键在“又”字上,提问学生省掉“又”字可以吗?引导学生注意还有哪些高潮?学生看课文探究。得出高潮有三个:“除夕真热闹。”“初一拜年逛庙会。”“ 正月十五集市上卖元宵。”那么这个“又”字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学生结合文章所记写的三个高潮,体会到这个“又”字体现文章一波三折,高潮迭起。体现了作者结构文章的匠心独运。
(4)注意语句中的关联词语体味思维的逻辑层次美。语言表达是思维的逻辑的体现。作者在表达思维的时候,往往使用许多表现思维逻辑层次的关联词。我们把握住了这些关联词,也就理清了句子的结构层次和思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弄清作者的表达意图。
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
课标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1)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古人写诗有首颔颈尾之分,作文有八股之别。各部分之间有个起承转合。现代文章也有个结构。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这些起承转合的部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结构的妙处。如:“小女孩說:‘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有一个人快要死了,谁要死了?”“小女孩。”“你怎么知道。” “那关奶奶什么事?”“第五次擦燃火柴奶奶出现啦”“你明白了吗,这段话秒在哪里?”“这段话既暗示了小女孩的死,又为在下一次擦燃火柴时奶奶的出现做了铺垫。作者安排这句话是颇有用心的。”
(2)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对情感的披露。有些语句,看是不经意的说出,但细心的你会发现课文中有好几处与之类似的地方,将这些类似的语句找出来,比较品味,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作者的感情。比如,“他叹了一口气,跪在桌台前面,把那张纸铺在桌台上。”如果这句话谈理解,学生恐怕理解不够深刻,教师引导学生,课文中这样的描述还有,找出来,比较一下是在什么情况下如这样的描述?学生通过读课文查找,分别汇报还有两处也是写叹气的。“凡卡叹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凡卡伤心地叹了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9岁的凡卡写一封信谈了三次气,为什么?抛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在结合课文,学生明白了,因为生活凄惨,连狗都不如。
(3)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揭示。“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地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学生质疑,思考,信能收到吗?引导学生读课文。起初学生可能会从表面上指出,因为信封没写清楚地址所以爷爷收不到。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凡卡祖孙俩的实际生活思考,就算收到信,他们有没有办法?再读课文,在思考学生明白了凡卡的美好愿望就如梦一样,梦醒之后,悲惨的生活依旧,甚至更加悲惨。
三、结合背景理解语句
有许多课文,由于时代的原因,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语句时应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对语句进行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对“四周围黑洞洞的”“碰壁”起初学生会从字面去理解,信以为真。对字面背后的含义学生绝然不知,原因是学生对鲁迅先生所出时代的背景不清楚,对鲁迅先生受到的迫害不明白。教师应指导学生弄清当时的时代背景再作进一步的理解。“突然她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的方向的右方,在一棵高达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要能真正的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一样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当时边疆建设的景况作了解,在了解当时新疆建设的背景后再来理解这句话就容易多了。
四、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语句的启示
作者作文总是希望这样那样,但作者总是将自己的这样那样的意图、希望淹没于字里行间。我们在理解语句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语句描述的现象与现实联系起来,将作者的这样那样的意图抓住,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像地球一样供我们居住的地球了。”我们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要能联系生活实际,看看我们周围的环境怎么样了,做这样的的联系之后,我们再来体悟就会更深刻了,对这句话的理解就会带着情感了。我们也就会真正的体验到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刻不容缓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的心。”理解此话关键也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不确定”怎么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来。将理解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绝对比字面的理解深刻得多,有意义得多,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得多。
总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教师应抓住句子的核心部分,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同时,尊重学生合情合理的个性化的理解。教师穿针引线,释疑问难激,励点拨,归纳提炼。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与评价能力。
一、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词语的意思须在具体的句子中得到落实,但同时句子的含义也因关键词语而深刻。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句之清英,字不妄也。”刘琪《助字辨略》中也说:“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古人通常所谓的练字,其实强调的就是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我们在理解句子含义的时候应反其道而行,须得引导学生去把这个表达效果捕捉到。课标在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的意义。”
(1)在改中品味。词语除了在词典中可以查到的一些基本的意义之外,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会增加一些新的意义和表达效果。比如感情色彩等。我们理解语句的意义,得将这种词典之外的意义和效果抓住。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强弱的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附带语省略去了(朱光潜《咬文嚼字》)。从朱光潜老先生的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词语在表达意思方面的特殊的作用,这种作用,只要我们一改就体味出来了。
(2)在省略中体会。“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银镜。我看到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师出示省略重点词语“没戴银镜”、“乱蓬蓬”的句子,让学生比较省略前后意思的变化。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组交流后得出:前句让我们看出的是父亲在法庭上的表情态度。从省略掉的词语中学生意识到李大钊受到了重刑。因为没戴银镜是眼镜被打掉了。头发“乱蓬蓬”,也说明父亲受了刑罚。但父亲确是平静而慈祥。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平静?对谁慈祥?在重型下还平静而慈祥,说明什么?学生得出“平静”因为他很坚强做好了准备,“慈祥”是对家人的爱。
(3)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理解这句话关键在“又”字上,提问学生省掉“又”字可以吗?引导学生注意还有哪些高潮?学生看课文探究。得出高潮有三个:“除夕真热闹。”“初一拜年逛庙会。”“ 正月十五集市上卖元宵。”那么这个“又”字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学生结合文章所记写的三个高潮,体会到这个“又”字体现文章一波三折,高潮迭起。体现了作者结构文章的匠心独运。
(4)注意语句中的关联词语体味思维的逻辑层次美。语言表达是思维的逻辑的体现。作者在表达思维的时候,往往使用许多表现思维逻辑层次的关联词。我们把握住了这些关联词,也就理清了句子的结构层次和思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弄清作者的表达意图。
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
课标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1)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古人写诗有首颔颈尾之分,作文有八股之别。各部分之间有个起承转合。现代文章也有个结构。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这些起承转合的部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结构的妙处。如:“小女孩說:‘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有一个人快要死了,谁要死了?”“小女孩。”“你怎么知道。” “那关奶奶什么事?”“第五次擦燃火柴奶奶出现啦”“你明白了吗,这段话秒在哪里?”“这段话既暗示了小女孩的死,又为在下一次擦燃火柴时奶奶的出现做了铺垫。作者安排这句话是颇有用心的。”
(2)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对情感的披露。有些语句,看是不经意的说出,但细心的你会发现课文中有好几处与之类似的地方,将这些类似的语句找出来,比较品味,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作者的感情。比如,“他叹了一口气,跪在桌台前面,把那张纸铺在桌台上。”如果这句话谈理解,学生恐怕理解不够深刻,教师引导学生,课文中这样的描述还有,找出来,比较一下是在什么情况下如这样的描述?学生通过读课文查找,分别汇报还有两处也是写叹气的。“凡卡叹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凡卡伤心地叹了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9岁的凡卡写一封信谈了三次气,为什么?抛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在结合课文,学生明白了,因为生活凄惨,连狗都不如。
(3)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揭示。“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地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学生质疑,思考,信能收到吗?引导学生读课文。起初学生可能会从表面上指出,因为信封没写清楚地址所以爷爷收不到。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凡卡祖孙俩的实际生活思考,就算收到信,他们有没有办法?再读课文,在思考学生明白了凡卡的美好愿望就如梦一样,梦醒之后,悲惨的生活依旧,甚至更加悲惨。
三、结合背景理解语句
有许多课文,由于时代的原因,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语句时应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对语句进行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对“四周围黑洞洞的”“碰壁”起初学生会从字面去理解,信以为真。对字面背后的含义学生绝然不知,原因是学生对鲁迅先生所出时代的背景不清楚,对鲁迅先生受到的迫害不明白。教师应指导学生弄清当时的时代背景再作进一步的理解。“突然她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的方向的右方,在一棵高达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要能真正的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一样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当时边疆建设的景况作了解,在了解当时新疆建设的背景后再来理解这句话就容易多了。
四、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语句的启示
作者作文总是希望这样那样,但作者总是将自己的这样那样的意图、希望淹没于字里行间。我们在理解语句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语句描述的现象与现实联系起来,将作者的这样那样的意图抓住,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像地球一样供我们居住的地球了。”我们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要能联系生活实际,看看我们周围的环境怎么样了,做这样的的联系之后,我们再来体悟就会更深刻了,对这句话的理解就会带着情感了。我们也就会真正的体验到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刻不容缓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的心。”理解此话关键也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不确定”怎么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来。将理解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绝对比字面的理解深刻得多,有意义得多,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得多。
总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教师应抓住句子的核心部分,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同时,尊重学生合情合理的个性化的理解。教师穿针引线,释疑问难激,励点拨,归纳提炼。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与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