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在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关键词:和谐 语文 课堂教学
和谐,一个独具时代意义的字眼,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整个社会的追求,和谐同样也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课堂,是凸显新课改的主阵地,是彰显师生生命的场所。怎样的课堂才能让我们聆听到生命生长的声音,捕捉到生命绽放时最精彩的音符?奏响和谐课堂的琴弦,是每一位师生心中瑰丽的梦。
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因此,一堂和谐生动的课,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就低年级语文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运用和谐教学理论的。
一、心情舒畅待上课
为使学生精力集中、充满信心地上好下一堂课,在学习之前学生在身体、心理都该有个良好的准备,教师除提醒小朋友处理好大小便、准备好下堂课的书本外,还可帶动学生做一些简便的身体放松法,如让学生做转体、转头动作,做韵律操等,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己编创一些动作,配上音乐让学生做。另外,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疲劳或紧张了,也可用1~2分钟做放松练习,以消除学生们的疲劳和紧张,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兴趣盎然来上课
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导入新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与新知;导入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导入新课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可以说不胜枚举。许多优秀教师在教学中为我们创立了丰富多采的导课方式。留显国老师曾把导入新课的方法归纳为短(导语要简短、明白、易懂)、新(导语新颖有趣)、精(导语内容精练,讲解精彩,抓住关键,画龙点睛)、平(引入时的知识坡度不宜过大)、快(新课引入一般以1~2分钟为宜)、奇(导语要给学生留下一点奇妙、奇怪的悬念)、巧(导语设计要巧妙)、准(导语新旧衔接的知识点要准,不能漫无边际)八个字,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机会。如我在上《升国旗》一课时,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曲雄壮有力的国歌,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歌?”小朋友们异口同声说:“这是国歌。”“那我们什么时候会听到国歌呢?”小朋友们议论开了。这时,老师侧过身,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了“升国旗”三个带拼音的大字。就这样,教师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上来了。
三、其乐无穷学新课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的,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昏昏欲睡。教师的“独角戏”使课堂缺乏活力,严重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才能感到轻松愉快。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创设这种快乐的情景,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情感活跃起来。
(1)适时表演,自由地舞动想象的翅膀。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利用了儿童的这一特点。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想象的思维,自己来揣摩表演的具体动作,自由地发挥这种天性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例如:在教学《春笋》这篇课文时,我前思后想,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春光的美好和笋芽为了成长而奋发向上的这种精神呢?我犹豫着,同学们在读书,当读到“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这句话时,男同学不由自主地用稚嫩的小手在桌子上有节奏地敲了起来,他们的嗓音也因此变得粗重起来。我被学生的情绪所感染,趁势让他们入情入境地进行表演,学生们的自悟很强,表演得很精彩,如:娇滴滴地说:“是谁在叫我呀?”;有意地扭动着身子、双手慢慢地举过头顶,做出春笋努力向上钻的样子,当做春笋钻出地面时,他们的眼睛一片明亮,闪着兴奋的光芒;他们还把双手张开放在脸旁表示春笋迎着春风,在春风中笑……在表演到课文的最后,“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时,同学们的双臂用力向上伸展,嘴里大声喊到“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自豪的呼喊声和动情的表演牵动了我的心,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在这节课中,是表演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他们一边看书,一边读,小手还不停地舞动着,把春笋成长的过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自我陶醉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一节生动活泼、动量和谐的课堂教学在学生意犹未尽的微笑中结束。
(2)视听结合,在文与乐的交汇中得到美的熏陶。文美如歌,文学与音乐本来是一家。一首清丽的小诗,如一把二胡在低吟,一段哀婉的叙述,如一支铜箫在倾诉;一段激昂的道白,又像一架古筝在激鸣……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巧妙地配以和谐的乐曲,把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学生就会在文与乐的交汇中得到美的熏陶。例如《雨点》一文:“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此诗韵律很美。教学时,我配以柔和的乐声来渲染气氛。首先,我用富有节奏的范读把同学们带入美的意境。接着,在音乐伴随下,学生们合拍而诵,个个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宁静的池塘,涓涓的小溪,奔流的江河,翻腾的大海,无不跃然纸上,赏心悦目。然后,在音乐的渲染中让学生边读边议,互相交流自己对自然独特的感受,对美真切的理解,再次领悟“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大海里“跳跃”的情态,体会作者由静到动,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写法。课文所承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就在乐声中,时而变有形为无形,时而化无形为有形,不知不觉地进入学生的内心。人、文、乐浑然一体,使学生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到升华。
(3)以画促学,尽情地描绘感悟的天空。语文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识字诵文,更主要的还要让学生受到人文的教育,让学生入情入境,学会欣赏和品味,切身感受到文章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心智的启迪。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从学生感兴趣的画画入手,采用绘画的方式帮助学生展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画中感受风景的美丽神奇。如:在教学《日月潭》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它的秀丽风光,随着学习课文的步步深入,我让学生想象着在适当的位置画出一些相应的画面,学生的兴致极浓,日月潭的风光随即在学生的笔下应运而生,这样不仅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且“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等这些用来描写日月潭美景的词语也都在学生的笔下找到了相应的位置,无形中强化了对词的记忆和理解。在学到“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时,细心的学生还在不同的地方分别标上了“日潭”和“月潭”。在他们用自己的小手为日月潭每增添一笔风景时,也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用来诠释这美好风光的优美语句。如在教学《家》一文时,让学生随着音乐《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来到太空玩耍,跟星星、月亮、白云交朋友。拿出彩笔画一画“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学生们自始至终充满兴趣,课堂气氛生机勃发,轻松和谐。
总之,智慧的、自主的、体验的课堂才是最具有教学和谐美的课堂。也许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得近乎完美,但是只要我们心无暇庇,心无尘埃,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活力,注重学生的精神生命,用童心、童情和童稚,定能积极构建一个和谐的语文生命课堂。
关键词:和谐 语文 课堂教学
和谐,一个独具时代意义的字眼,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整个社会的追求,和谐同样也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课堂,是凸显新课改的主阵地,是彰显师生生命的场所。怎样的课堂才能让我们聆听到生命生长的声音,捕捉到生命绽放时最精彩的音符?奏响和谐课堂的琴弦,是每一位师生心中瑰丽的梦。
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因此,一堂和谐生动的课,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就低年级语文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运用和谐教学理论的。
一、心情舒畅待上课
为使学生精力集中、充满信心地上好下一堂课,在学习之前学生在身体、心理都该有个良好的准备,教师除提醒小朋友处理好大小便、准备好下堂课的书本外,还可帶动学生做一些简便的身体放松法,如让学生做转体、转头动作,做韵律操等,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己编创一些动作,配上音乐让学生做。另外,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疲劳或紧张了,也可用1~2分钟做放松练习,以消除学生们的疲劳和紧张,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兴趣盎然来上课
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导入新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与新知;导入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导入新课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可以说不胜枚举。许多优秀教师在教学中为我们创立了丰富多采的导课方式。留显国老师曾把导入新课的方法归纳为短(导语要简短、明白、易懂)、新(导语新颖有趣)、精(导语内容精练,讲解精彩,抓住关键,画龙点睛)、平(引入时的知识坡度不宜过大)、快(新课引入一般以1~2分钟为宜)、奇(导语要给学生留下一点奇妙、奇怪的悬念)、巧(导语设计要巧妙)、准(导语新旧衔接的知识点要准,不能漫无边际)八个字,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机会。如我在上《升国旗》一课时,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曲雄壮有力的国歌,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歌?”小朋友们异口同声说:“这是国歌。”“那我们什么时候会听到国歌呢?”小朋友们议论开了。这时,老师侧过身,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了“升国旗”三个带拼音的大字。就这样,教师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上来了。
三、其乐无穷学新课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的,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昏昏欲睡。教师的“独角戏”使课堂缺乏活力,严重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才能感到轻松愉快。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创设这种快乐的情景,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情感活跃起来。
(1)适时表演,自由地舞动想象的翅膀。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利用了儿童的这一特点。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想象的思维,自己来揣摩表演的具体动作,自由地发挥这种天性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例如:在教学《春笋》这篇课文时,我前思后想,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春光的美好和笋芽为了成长而奋发向上的这种精神呢?我犹豫着,同学们在读书,当读到“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这句话时,男同学不由自主地用稚嫩的小手在桌子上有节奏地敲了起来,他们的嗓音也因此变得粗重起来。我被学生的情绪所感染,趁势让他们入情入境地进行表演,学生们的自悟很强,表演得很精彩,如:娇滴滴地说:“是谁在叫我呀?”;有意地扭动着身子、双手慢慢地举过头顶,做出春笋努力向上钻的样子,当做春笋钻出地面时,他们的眼睛一片明亮,闪着兴奋的光芒;他们还把双手张开放在脸旁表示春笋迎着春风,在春风中笑……在表演到课文的最后,“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时,同学们的双臂用力向上伸展,嘴里大声喊到“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自豪的呼喊声和动情的表演牵动了我的心,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在这节课中,是表演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他们一边看书,一边读,小手还不停地舞动着,把春笋成长的过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自我陶醉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一节生动活泼、动量和谐的课堂教学在学生意犹未尽的微笑中结束。
(2)视听结合,在文与乐的交汇中得到美的熏陶。文美如歌,文学与音乐本来是一家。一首清丽的小诗,如一把二胡在低吟,一段哀婉的叙述,如一支铜箫在倾诉;一段激昂的道白,又像一架古筝在激鸣……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巧妙地配以和谐的乐曲,把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学生就会在文与乐的交汇中得到美的熏陶。例如《雨点》一文:“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此诗韵律很美。教学时,我配以柔和的乐声来渲染气氛。首先,我用富有节奏的范读把同学们带入美的意境。接着,在音乐伴随下,学生们合拍而诵,个个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宁静的池塘,涓涓的小溪,奔流的江河,翻腾的大海,无不跃然纸上,赏心悦目。然后,在音乐的渲染中让学生边读边议,互相交流自己对自然独特的感受,对美真切的理解,再次领悟“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大海里“跳跃”的情态,体会作者由静到动,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写法。课文所承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就在乐声中,时而变有形为无形,时而化无形为有形,不知不觉地进入学生的内心。人、文、乐浑然一体,使学生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到升华。
(3)以画促学,尽情地描绘感悟的天空。语文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识字诵文,更主要的还要让学生受到人文的教育,让学生入情入境,学会欣赏和品味,切身感受到文章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心智的启迪。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从学生感兴趣的画画入手,采用绘画的方式帮助学生展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画中感受风景的美丽神奇。如:在教学《日月潭》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它的秀丽风光,随着学习课文的步步深入,我让学生想象着在适当的位置画出一些相应的画面,学生的兴致极浓,日月潭的风光随即在学生的笔下应运而生,这样不仅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且“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等这些用来描写日月潭美景的词语也都在学生的笔下找到了相应的位置,无形中强化了对词的记忆和理解。在学到“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时,细心的学生还在不同的地方分别标上了“日潭”和“月潭”。在他们用自己的小手为日月潭每增添一笔风景时,也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用来诠释这美好风光的优美语句。如在教学《家》一文时,让学生随着音乐《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来到太空玩耍,跟星星、月亮、白云交朋友。拿出彩笔画一画“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学生们自始至终充满兴趣,课堂气氛生机勃发,轻松和谐。
总之,智慧的、自主的、体验的课堂才是最具有教学和谐美的课堂。也许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得近乎完美,但是只要我们心无暇庇,心无尘埃,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活力,注重学生的精神生命,用童心、童情和童稚,定能积极构建一个和谐的语文生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