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倡导,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健康知识、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帮助他们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高中生物; 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使每个学生学会健康生活是学校的教育目标之一,是生物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高中生物新课程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健康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每一个教师包括生物教师的职责。学生进入高中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日益加重,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在生物课上进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什么是健康、健康教育
健康的定义: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在其宪章中给健康下了一个定义:"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完好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89年WHO又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健康教育的定义: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健康教育的定义为: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传播一定的健康知识,促进人们自愿的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健康的环境,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保护和促进健康并提高生活質量。
二、高中生物教学与健康教育并行
表现在:1、生物课的新课程理念与健康教育并行。2003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高中学科的课程标准。本次新课程最大的变革是课程理念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知识的现实意义,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最终实现新知识的构建、技能的获得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实现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
2、生物新教材包含大量健康知识,利用教材优势渗透健康教育。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健康知识,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增加健康知识的过程。如人教版模块一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一节中,教学目标特别突出情感教育目标:要求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致癌因子的介绍中分别列举了具体的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这些知识内容本身就是关于健康的知识。
三、高中生物课教学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1、不能脱离教材,不能仅仅为了健康教育而脱离教材,要完成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学生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内容,为升学等做准备,教师首先要考虑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适当的扩展或增加健康方面的教育。
2、联系生活
关照生活世界,注重生活的教育意义及教育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建构,成为目前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我国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把生活、教育与课程三者结合在一起,倡导教学联系现实生活,形成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充分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在联系,尽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渗透健康教育。例如,在讲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时,联系现在许多学生对早餐不重视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形成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好习惯。同时也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加深记忆。
3、丰富教学模式
例如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等。探究教学模式:例如讲细胞癌变的教学内容时,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关于癌症的资料。并且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主讨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查找资料并整理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报告。课堂上采用小组成果汇报,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其间穿插学生交流和全班讨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主动建构新知识。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不断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本节内容:课程开始以一段资料引入,考虑到学生对水的认识较丰富,许多概念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切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应在新课程教学观的指导下,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应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完成知识的构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太洋,韩秀英.健康新概念的内涵[J].中国健康教育,1998(01):28-2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8.
[3] 孟凡慧.问题驱动教学的课后反思[J].科技信息,2007(35):179.
【关键词】高中生物; 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使每个学生学会健康生活是学校的教育目标之一,是生物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高中生物新课程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健康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每一个教师包括生物教师的职责。学生进入高中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日益加重,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在生物课上进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什么是健康、健康教育
健康的定义: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在其宪章中给健康下了一个定义:"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完好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89年WHO又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健康教育的定义: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健康教育的定义为: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传播一定的健康知识,促进人们自愿的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健康的环境,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保护和促进健康并提高生活質量。
二、高中生物教学与健康教育并行
表现在:1、生物课的新课程理念与健康教育并行。2003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高中学科的课程标准。本次新课程最大的变革是课程理念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知识的现实意义,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最终实现新知识的构建、技能的获得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实现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
2、生物新教材包含大量健康知识,利用教材优势渗透健康教育。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健康知识,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增加健康知识的过程。如人教版模块一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一节中,教学目标特别突出情感教育目标:要求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致癌因子的介绍中分别列举了具体的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这些知识内容本身就是关于健康的知识。
三、高中生物课教学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1、不能脱离教材,不能仅仅为了健康教育而脱离教材,要完成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学生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内容,为升学等做准备,教师首先要考虑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适当的扩展或增加健康方面的教育。
2、联系生活
关照生活世界,注重生活的教育意义及教育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建构,成为目前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我国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把生活、教育与课程三者结合在一起,倡导教学联系现实生活,形成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充分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在联系,尽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渗透健康教育。例如,在讲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时,联系现在许多学生对早餐不重视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形成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好习惯。同时也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加深记忆。
3、丰富教学模式
例如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等。探究教学模式:例如讲细胞癌变的教学内容时,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关于癌症的资料。并且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主讨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查找资料并整理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报告。课堂上采用小组成果汇报,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其间穿插学生交流和全班讨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主动建构新知识。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不断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本节内容:课程开始以一段资料引入,考虑到学生对水的认识较丰富,许多概念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切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应在新课程教学观的指导下,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应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完成知识的构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太洋,韩秀英.健康新概念的内涵[J].中国健康教育,1998(01):28-2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8.
[3] 孟凡慧.问题驱动教学的课后反思[J].科技信息,2007(3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