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戏曲的唱腔是从徒歌开始发展的,经过无数代文化艺人的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戏曲从单一转变成多元化,出现了“帮、打、唱”、“吹、打、唱”、“弹、打、唱”以及“拉、打、唱”等等伴奏形式,在现如今社会说唱音乐广为流行,说唱音乐主要以“弹、打、唱”这一伴奏形式为主。本文将以中国传统戏曲渊源徒歌开始介绍,以当下较为流行的“弹、打、唱”为主介绍传统戏曲的唱腔与伴奏。
【关键词】传统戏曲 唱腔 伴奏
一、引言
中国传统戏曲的唱腔与伴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综合性越来越强,在声乐和器乐上都出现了很大的改革。首先在声乐上,最先从涂山氏女娇的“候人兮猗”这首情诗开始发展,其次出现的《诗经》、《楚辞》在创作上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之后在汉代演变出的“相和歌”在先秦楚声的基础上结合器乐发展而成,随后唐代变文的出现到北宋、金、元朝代出现的诸宫调、北曲、南戏,诸宫调是在揉和了唐代变文、教坊大曲以及杂曲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说唱文学,然后明末清初时期综合发展出高腔、弹腔,最后源自于宋代的乐器胡琴的出现而在清代发展出了琴腔;其次在器乐上,从先秦时期编钟击乐发展至汉晋时期的管乐,其次在隋唐时期出现了弹拨乐,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描述了弹奏琵琶带来的美妙享受,最后在宋元明清时期出现的拉弦乐,拉弦乐器是以胡琴为基础演变出现的二胡、马头琴、京胡等等乐器。综上所述的种种变化略于在明末清初时期发展出的“高腔”、“皮簧”、“梆子”等等,这其中伴奏形式也从最早的徒歌清唱出现了“帮、打、唱”、“吹、打、唱”、“弹、打、唱”以及“拉、打、唱”等等。
二、徒歌
所谓徒歌就是指清唱,没有乐器伴奏。唐朝是诗歌的朝代,能配合曲调并且当时就能演唱出的唐诗数不胜数,这类唐诗也称之为“唐声诗”,“唐声诗”起源于徒歌。唐诗可以诵、吟、唱,其中诵诗较之后两者音乐性较低,唱诗是其中音乐性表达最强的,唱诗结合乐器伴奏就形成了“琴歌”。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徒歌无处不在,例如传统喊号子,多为集体劳动者中的指挥者领唱,其余众人附和的表现方式,指挥者可以选择唱先辈流传下来的歌曲,也叫做“冷歌”,或者指挥者即时发挥,热血沸腾自创新歌曲调,这叫做“热歌”。当然除了喊号子,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徒歌表现方式,唱山歌、唱童谣、唱棹歌等等。徒歌清唱表现形式广泛,表达内容也是多种多样,江河山川、树木花朵等等都是徒歌歌唱的事物,徒歌正是由于清唱不需要伴奏,因此能更纯粹的来自于民众日常生活,也意味着能更快速的让百姓耳熟能详。中国传统戏曲中出现的很多戏曲曲目都是源自于百姓生活中徒歌的启发。
三、“弹、打、唱”
“弹、打、唱”这一伴奏方式是说唱音乐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弦索声腔”又称为“弦索腔”,它包含的戏曲剧种非常多,是由元明清时期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俗曲小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弦索腔”多用三弦、琵琶、筝等弦索类乐器进行伴奏,这也就是“弦索腔”名字的由来。在“弦索腔”中最为古老渊博的戏种就是柳子戏,柳子戏最为繁华的阶段就是在清朝乾隆帝时期。
3.1、柳子戏中“弹”
柳子戏的文场共有三人,分别是伴奏小三弦、笙、笛,这三种乐器也称之为“三大件”。一般三弦和小三弦比较有所不同,小三弦的弦杆较之一般三弦要细并且长度较长,在弦鼓中间位置小三弦需要有一个共鸣器。演奏时右手的食指上要用铜戒指套一骨质拨子,演奏中以单拨弹、挑以及滚奏为主要演奏手法。演奏出的音色尤为响亮,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具有鲜明的表现特色。在柳子戏中出现部分以叙述、说唱、口语表达较多的“吟诵体”唱腔部分则使用笙来伴奏,笙的出现衬托出三弦的鲜明色彩。
3.2、柳子戏中的“打”
柳子戏中的武场所使用的伴奏乐器为鼓、大锣、小锣、手镲。其中大锣使用的是低音苏锣,低音苏锣表现出的音色较为沉静稳重,略微厚重;小锣使用的是高音小锣,高音小锣表现出的音色较为尖锐响亮,表现性强;手镲左右撞击产生“扑扑扑”较为清脆的响声。武场使用众多打击乐器,而打击乐器表现出来的意境和其他戏种是不同的,打击乐器主要表现声势壮大、气势磅礴的场面,具有很强烈的色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曲目之间相互借鉴交流,曲目所使用的乐器也在不断的变化中,柳子戏借鉴了京剧中的部分打击乐器,并且将京剧中锣鼓经也吸收了进来。
3.3、柳子戏中的“唱”
柳子戏是明清时期民间中的俗曲小令发展而来的,这类俗曲小令和北杂剧、元散曲的曲牌名称相同,然而在所唱内容以及曲牌形式上却发生了变化,俗曲小令较之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更贴合百姓生活,为柳子戏的唱腔奠定了基础。柳子戏不仅仅只是吸收了民间俗曲小令,同时也结合了其他各式声乐,例如高腔、青阳、乱弹等等多个声腔。目前流传至今保存下来的戏曲曲目之中就有将近一半的剧目是以俗曲为主的。俗曲所唱内容表达出的音色是非常婉转动听的,能够将极其细腻的人物情感表达出来。
四、结语
当然,除了“弹、打、唱”,中国传统戏曲的唱腔和伴奏博大精深,还拥有众多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追根究底还是源自于徒歌,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发展,发挥各自所长,吸纳其他曲种的优点,可谓是百花齐放。在戏曲伴奏中所使用的乐器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然而不能一昧的接受新的转变而忘记传统的戏曲唱腔和伴奏,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戏曲唱腔和伴奏的传承还需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立足根本。
【参考文献】
[1]程虹.戏曲唱腔与民族声乐的比较[J].四川戏剧.2008(03)
[2]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名音乐出版社.2005
【关键词】传统戏曲 唱腔 伴奏
一、引言
中国传统戏曲的唱腔与伴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综合性越来越强,在声乐和器乐上都出现了很大的改革。首先在声乐上,最先从涂山氏女娇的“候人兮猗”这首情诗开始发展,其次出现的《诗经》、《楚辞》在创作上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之后在汉代演变出的“相和歌”在先秦楚声的基础上结合器乐发展而成,随后唐代变文的出现到北宋、金、元朝代出现的诸宫调、北曲、南戏,诸宫调是在揉和了唐代变文、教坊大曲以及杂曲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说唱文学,然后明末清初时期综合发展出高腔、弹腔,最后源自于宋代的乐器胡琴的出现而在清代发展出了琴腔;其次在器乐上,从先秦时期编钟击乐发展至汉晋时期的管乐,其次在隋唐时期出现了弹拨乐,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描述了弹奏琵琶带来的美妙享受,最后在宋元明清时期出现的拉弦乐,拉弦乐器是以胡琴为基础演变出现的二胡、马头琴、京胡等等乐器。综上所述的种种变化略于在明末清初时期发展出的“高腔”、“皮簧”、“梆子”等等,这其中伴奏形式也从最早的徒歌清唱出现了“帮、打、唱”、“吹、打、唱”、“弹、打、唱”以及“拉、打、唱”等等。
二、徒歌
所谓徒歌就是指清唱,没有乐器伴奏。唐朝是诗歌的朝代,能配合曲调并且当时就能演唱出的唐诗数不胜数,这类唐诗也称之为“唐声诗”,“唐声诗”起源于徒歌。唐诗可以诵、吟、唱,其中诵诗较之后两者音乐性较低,唱诗是其中音乐性表达最强的,唱诗结合乐器伴奏就形成了“琴歌”。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徒歌无处不在,例如传统喊号子,多为集体劳动者中的指挥者领唱,其余众人附和的表现方式,指挥者可以选择唱先辈流传下来的歌曲,也叫做“冷歌”,或者指挥者即时发挥,热血沸腾自创新歌曲调,这叫做“热歌”。当然除了喊号子,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徒歌表现方式,唱山歌、唱童谣、唱棹歌等等。徒歌清唱表现形式广泛,表达内容也是多种多样,江河山川、树木花朵等等都是徒歌歌唱的事物,徒歌正是由于清唱不需要伴奏,因此能更纯粹的来自于民众日常生活,也意味着能更快速的让百姓耳熟能详。中国传统戏曲中出现的很多戏曲曲目都是源自于百姓生活中徒歌的启发。
三、“弹、打、唱”
“弹、打、唱”这一伴奏方式是说唱音乐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弦索声腔”又称为“弦索腔”,它包含的戏曲剧种非常多,是由元明清时期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俗曲小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弦索腔”多用三弦、琵琶、筝等弦索类乐器进行伴奏,这也就是“弦索腔”名字的由来。在“弦索腔”中最为古老渊博的戏种就是柳子戏,柳子戏最为繁华的阶段就是在清朝乾隆帝时期。
3.1、柳子戏中“弹”
柳子戏的文场共有三人,分别是伴奏小三弦、笙、笛,这三种乐器也称之为“三大件”。一般三弦和小三弦比较有所不同,小三弦的弦杆较之一般三弦要细并且长度较长,在弦鼓中间位置小三弦需要有一个共鸣器。演奏时右手的食指上要用铜戒指套一骨质拨子,演奏中以单拨弹、挑以及滚奏为主要演奏手法。演奏出的音色尤为响亮,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具有鲜明的表现特色。在柳子戏中出现部分以叙述、说唱、口语表达较多的“吟诵体”唱腔部分则使用笙来伴奏,笙的出现衬托出三弦的鲜明色彩。
3.2、柳子戏中的“打”
柳子戏中的武场所使用的伴奏乐器为鼓、大锣、小锣、手镲。其中大锣使用的是低音苏锣,低音苏锣表现出的音色较为沉静稳重,略微厚重;小锣使用的是高音小锣,高音小锣表现出的音色较为尖锐响亮,表现性强;手镲左右撞击产生“扑扑扑”较为清脆的响声。武场使用众多打击乐器,而打击乐器表现出来的意境和其他戏种是不同的,打击乐器主要表现声势壮大、气势磅礴的场面,具有很强烈的色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曲目之间相互借鉴交流,曲目所使用的乐器也在不断的变化中,柳子戏借鉴了京剧中的部分打击乐器,并且将京剧中锣鼓经也吸收了进来。
3.3、柳子戏中的“唱”
柳子戏是明清时期民间中的俗曲小令发展而来的,这类俗曲小令和北杂剧、元散曲的曲牌名称相同,然而在所唱内容以及曲牌形式上却发生了变化,俗曲小令较之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更贴合百姓生活,为柳子戏的唱腔奠定了基础。柳子戏不仅仅只是吸收了民间俗曲小令,同时也结合了其他各式声乐,例如高腔、青阳、乱弹等等多个声腔。目前流传至今保存下来的戏曲曲目之中就有将近一半的剧目是以俗曲为主的。俗曲所唱内容表达出的音色是非常婉转动听的,能够将极其细腻的人物情感表达出来。
四、结语
当然,除了“弹、打、唱”,中国传统戏曲的唱腔和伴奏博大精深,还拥有众多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追根究底还是源自于徒歌,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发展,发挥各自所长,吸纳其他曲种的优点,可谓是百花齐放。在戏曲伴奏中所使用的乐器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然而不能一昧的接受新的转变而忘记传统的戏曲唱腔和伴奏,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戏曲唱腔和伴奏的传承还需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立足根本。
【参考文献】
[1]程虹.戏曲唱腔与民族声乐的比较[J].四川戏剧.2008(03)
[2]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名音乐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