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儿童的理智健全和人格完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不仅重视工具性,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期待着人文精神的回归。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使人们的观念、认识和情感得以保留和发扬,它包容了人类的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又反映了现代文化的要求。可见,教材本身便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这就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传统教育着力于传授知识,使科学知识受到应有重视的同时,却对人文科学采取了冷落的态度,导致学生的人文精神薄弱。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喝着流行文化的乳汁长大的,其文化特殊魅力吸引大量学生的注意力,加上学生平时形成的习惯和惰性,使学生们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造成对文学阅读的莫大冲击。更让人难过的是,现在的许多学生不是从唐诗宋词、文学名著中汲取营养,而是在流行歌曲、影视和报刊作品等娱乐消遣乃至庸俗作品中获得情感陶冶和人生慰藉。让这些流行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发育和个性的成长,这不仅是语文教育的失误,也是社会的莫大悲哀。人文精神更难得到体现。
应试教育模式之下,以考试选拔竞争为主线的教育机制,偏重升学率,偏重智育,作为升学考试科目主打科目——语文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会自觉不自觉围考试的指挥棒转。语文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被浓烈的功利色彩严重地替代。语文教育的人文特征也被工具特征所遮蔽。这样,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忽视人文精神培养;只能放弃了语文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为追求一时的成绩,只能导致语文课程本来具有的文化功能流失;把人文精神自觉或不自觉向自然科学靠拢,一切都用方法、规律、标准去规范,只能背离了语文教育特点。要知道,语文课程中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人们对语文作品德理解也是千姿百态的,正所谓“有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语文课程中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还很有必要性。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在课内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如,初中语文第三册的《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全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如果教师的教学仅将其作为一篇说明文进行分析,那么,学生除了掌握课文的结构及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外,永远无法理解作者对苏州园林倾注的情感。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让学生置身于园林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之间。从而激起一股热爱之情,自豪之情,赞美之情。那么,学生的心理品质及情感都将受到触动。
语文教材中那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感,那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都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义务感的良好的人文素材,教师应尽量挖掘出这些素材,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如其中去感染教育学生,这样,才能将作者的语言连同思想一起内化到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形成一种个性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中要把语言学习和学生的精神生活统一起来。如在初中语文第三册《老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老王“善”与“苦”两个方面,体会老王与作者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教育学生应像作者一样对不幸者、卑微者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再现人道主义精神,这也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照搬书本;要善于运用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既丰富学生的情感,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人文素质的养成有赖与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应情感。
其次,在课外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阅读。这样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
多读多写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铁的规律。文学是人学。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如果你喜欢苏东坡的词,便会向往他那自由豁达和乐观的天性,学习他无论富贵贫贱都始终保持亲切超脱的人生姿态和风范;你如果喜欢鲁迅,便因此敬仰他刚正不阿立场鲜明的品格,学习他对事业对生活的真诚投入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喜欢冰心的读者,无一不为她那博大的爱心所深深感动。 因此,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以感受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读屈原的《离骚》,可以感染他在君王不明,国势衰微,人民罹难面前的痛心疾首,悲愤难忍,泪水纵横,“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读李白,我们可以从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狂傲自负、放荡不羁、醉酒当歌中,读出他面对朝廷权贵当道,政治黑暗腐败的现实难以掩藏的内心深深的悲哀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患。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领略到保尔钢铁般的意志。我们应当让学生尽量多地阅读文学经典,用文学的养料来滋养下一代。
总之, 人文精神的回归,有赖于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新的世纪,新的环境下,人文精神的教育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妥善解决学生由“必学”到“乐学”的转变,而且能完善学生人格。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要求。也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然发展趋势。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使人们的观念、认识和情感得以保留和发扬,它包容了人类的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又反映了现代文化的要求。可见,教材本身便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这就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传统教育着力于传授知识,使科学知识受到应有重视的同时,却对人文科学采取了冷落的态度,导致学生的人文精神薄弱。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喝着流行文化的乳汁长大的,其文化特殊魅力吸引大量学生的注意力,加上学生平时形成的习惯和惰性,使学生们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造成对文学阅读的莫大冲击。更让人难过的是,现在的许多学生不是从唐诗宋词、文学名著中汲取营养,而是在流行歌曲、影视和报刊作品等娱乐消遣乃至庸俗作品中获得情感陶冶和人生慰藉。让这些流行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发育和个性的成长,这不仅是语文教育的失误,也是社会的莫大悲哀。人文精神更难得到体现。
应试教育模式之下,以考试选拔竞争为主线的教育机制,偏重升学率,偏重智育,作为升学考试科目主打科目——语文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会自觉不自觉围考试的指挥棒转。语文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被浓烈的功利色彩严重地替代。语文教育的人文特征也被工具特征所遮蔽。这样,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忽视人文精神培养;只能放弃了语文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为追求一时的成绩,只能导致语文课程本来具有的文化功能流失;把人文精神自觉或不自觉向自然科学靠拢,一切都用方法、规律、标准去规范,只能背离了语文教育特点。要知道,语文课程中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人们对语文作品德理解也是千姿百态的,正所谓“有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语文课程中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还很有必要性。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在课内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如,初中语文第三册的《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全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如果教师的教学仅将其作为一篇说明文进行分析,那么,学生除了掌握课文的结构及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外,永远无法理解作者对苏州园林倾注的情感。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让学生置身于园林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之间。从而激起一股热爱之情,自豪之情,赞美之情。那么,学生的心理品质及情感都将受到触动。
语文教材中那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感,那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都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义务感的良好的人文素材,教师应尽量挖掘出这些素材,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如其中去感染教育学生,这样,才能将作者的语言连同思想一起内化到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形成一种个性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中要把语言学习和学生的精神生活统一起来。如在初中语文第三册《老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老王“善”与“苦”两个方面,体会老王与作者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教育学生应像作者一样对不幸者、卑微者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再现人道主义精神,这也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照搬书本;要善于运用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既丰富学生的情感,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人文素质的养成有赖与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应情感。
其次,在课外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阅读。这样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
多读多写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铁的规律。文学是人学。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如果你喜欢苏东坡的词,便会向往他那自由豁达和乐观的天性,学习他无论富贵贫贱都始终保持亲切超脱的人生姿态和风范;你如果喜欢鲁迅,便因此敬仰他刚正不阿立场鲜明的品格,学习他对事业对生活的真诚投入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喜欢冰心的读者,无一不为她那博大的爱心所深深感动。 因此,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以感受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读屈原的《离骚》,可以感染他在君王不明,国势衰微,人民罹难面前的痛心疾首,悲愤难忍,泪水纵横,“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读李白,我们可以从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狂傲自负、放荡不羁、醉酒当歌中,读出他面对朝廷权贵当道,政治黑暗腐败的现实难以掩藏的内心深深的悲哀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患。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领略到保尔钢铁般的意志。我们应当让学生尽量多地阅读文学经典,用文学的养料来滋养下一代。
总之, 人文精神的回归,有赖于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新的世纪,新的环境下,人文精神的教育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妥善解决学生由“必学”到“乐学”的转变,而且能完善学生人格。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要求。也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