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了两节同课异构的课——《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节是青年教师马老师上的,一节是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上的。孙老师的课好评如潮:大道至简,行云流水,机智幽默,真实有味,扎实高效……创设的课堂就是一个快乐、自由、智慧生长的园子。这一方面缘于他那练达的课堂驾驭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对“语文是什么”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语文的“园子”里应该“种”些什么,让我们走进两人不同的课堂,去比较、品位。
【片段一】“有趣”与“自由”的PK
马老师教学片段:
马老师:在作者与祖父的诸多事中,你觉得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请说说理由。
(而后马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着“有趣”展开的)
孙老师教学片段:
孙老师:自由读课文,会读书的孩子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个词语,读完后你想用哪个词概括呢?写在课题边。
(交流时,学生分别说出:自由、快乐、美好、幸福、有趣、天真、平凡、童趣、多彩等。孙老师一一记在了黑板上,比较后,认为“自由”最为恰当。而后抓住“自由”展开教学,让学生找找哪个段落写了自由,带着他们充分领略了那份自由。并追问:是谁给了作者自由?最后归为一个“爱”字,是祖父的爱给了萧红一颗自由的心,有了这颗自由的心才有了快乐、美好、幸福、有趣、天真、平凡、童趣、多彩……)
【评析】很多时候,语文公开课花架子摆得太多了,秀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小手林立、小脸通红,但真正有多少收益呢?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大气。首先是对教材的再建构,对教材的重组,这是立足于深入钻研的基础之上的。语文教师不能把课堂变成文本的复述,把原本学生会吞咽的东西嚼烂了让他们消化,让学生因此而感到索然寡味。其次是对学生基础的研读。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读懂“有趣”,但是对文中那份“自由”,即使是模仿着来写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境界,问题在于他们没有那颗自由的心,正所谓言为心声。只有解放心智,才有创新的活力。孙老师很快把课文上升到了这个层面,大胆地“舍”, 且又“舍”得其所,他的引导是如此不落痕迹,似乎无意,而又是有意之举。
【片段二】 “虚假”与“真实”的PK
马老师教学片段:
马老师:你有没有过这样快乐的童年经历呢?自己在心里组织语言,注意运用细节描写,等会老师请同学起来交流。
(交流时,一生讲了游泳时快乐的体验;第二名学生讲了捉麻雀的经历)
孙老师教学片段:
孙老师:你认为什么是你人生的幸福?可以结合你的童年生活来回答。
生:健康是幸福,因为有了健康,生活才有一切。
生:全家团聚是幸福,只要大家生活在一起平平安安就好了。
生:帮助他人是幸福,因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
孙老师:那么作家萧红认为什么是幸福呢?让我们打开课文,进行今天的学习。
【评析】每个人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教学中两位教者都挖掘了这个点,而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马老师让学生回忆童年快乐的经历,旨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仿照本课的细节描写,让练写更生动。但笔者认为,既然是细节描写,那么写作时要斟字酌句,仅凭学生脑海中的勾勒,怎么可能形成细致的细节描写呢?其次,第二个学生的叙述,显然是看过了鲁迅的《故乡》,在叙述鲁迅的经历和体验。因为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谁会有捉麻雀的体验?即使假期到乡下去住了段时日,也难有这样的体验。在课堂上,学生的真话越来越少了,值得我们深思。
孙老师把这一教学环节安排在导入部分,既是让学生感悟幸福的含义,也是激发他们阅读探究文本的兴趣。在孙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是敢讲真话的。尤其是课结束之前孙老师追问:“是谁让你的心不自由的?”一学生大胆地说:“是应试教育。”别看人小,心可不小。这样的话连听课的教师都不敢相信是出自孩子之口,这也道出了学生的心声。
【片段三】“漠视”与“倾听”的PK
马老师教学片段:
马老师:第13自然段,作者仅仅是在写景物吗?这样的写法叫什么?
生:不是,是在写自己的淘气,这样的写法叫托物言志。
马老师:还有谁有不同的看法?
生:不是,是在写自己高兴的心情,这样的写法叫点明中心。
马老师:老师告诉大家,这段文字是在借物抒情。
孙老师教学片段:
孙老师:为什么这些鸟、虫、花等都是自由的呢?
生:因为作者的心是自由的,所以在她眼里的这些景物也是自由的。
孙老师:是啊,借周围景物的自由来写自己内心的自由,这种写法叫——?
生:借物抒情。
【评析】同样是让学生领悟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马老师不断地“逼问”,学生似乎在猜谜,不知道老师心中要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始终答不出来。马老师缺失的是倾听,他的每一次问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不是立足于学生的回答再问。且对学生的回答没有作评价,当第一个学生回答“托物言志”显然是错误的答案时,教师应明确指出。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对话始于倾听。倾听是生命全方位的敞开,要为理解去倾听,而不是为评价去倾听。为了理解去倾听,把倾听和理解融合在一起,对话才有可能真正发生,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纷呈。这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从两位教师的课堂对比中,我感受到了倾听的重要,因为孙老师懂得倾听,所以课堂上不断生成新的智慧;因为马老师不懂得倾听,因而错失了很多可以引导的机会。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差距呢?一是与语文底蕴有关,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二是与教育观念有关,孙老师立足学生,而马老师立足教案。很多青年教师在公开课上都是这样,课堂跟着教案走,对学生的回答听而不闻。虽然这样的课堂是顺利的,但总觉得缺点什么,就像一个缺钙的人一样,不够硬朗。
【片段四】“要我读”与“我要读”的PK
马老师教学片段:
马老师:这篇课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茅盾对此书作了高度的评价: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课后同学们可以读一读,弄清为什么茅盾会说这本书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孙老师教学片段:
孙老师: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生:萧红是怎么死的?
孙老师:不告诉你,自己看她写的这本《呼兰河传》。还有谁有疑问吗?
生:茅盾评价这本书时说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读了本文后我们理解了确实是这样的,那为什么还要说是“一串凄婉的歌谣”呢?明明是快乐的。
孙老师:不告诉你,还是自己去看她写的这本《呼兰河传》吧。
【评析】试想,教师用告知与命令的口吻,布置学生课后去阅读,那么,又有多少学生会去主动阅读呢?这样做只是把大语文的教学观形式化了,而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孙老师明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何其重要啊,有了兴趣学生即使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去阅读。因此,孙老师对这一环节的处理既是立足于学生的学,也是在解放学生的大脑,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更是在调动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语文的“园子”里应该种些什么?让我们如孙老师那样,种上“自由、真实、倾听、我要读”,那么学生就一定会在语文的百花园里收获智慧与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城东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
【片段一】“有趣”与“自由”的PK
马老师教学片段:
马老师:在作者与祖父的诸多事中,你觉得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请说说理由。
(而后马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着“有趣”展开的)
孙老师教学片段:
孙老师:自由读课文,会读书的孩子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个词语,读完后你想用哪个词概括呢?写在课题边。
(交流时,学生分别说出:自由、快乐、美好、幸福、有趣、天真、平凡、童趣、多彩等。孙老师一一记在了黑板上,比较后,认为“自由”最为恰当。而后抓住“自由”展开教学,让学生找找哪个段落写了自由,带着他们充分领略了那份自由。并追问:是谁给了作者自由?最后归为一个“爱”字,是祖父的爱给了萧红一颗自由的心,有了这颗自由的心才有了快乐、美好、幸福、有趣、天真、平凡、童趣、多彩……)
【评析】很多时候,语文公开课花架子摆得太多了,秀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小手林立、小脸通红,但真正有多少收益呢?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大气。首先是对教材的再建构,对教材的重组,这是立足于深入钻研的基础之上的。语文教师不能把课堂变成文本的复述,把原本学生会吞咽的东西嚼烂了让他们消化,让学生因此而感到索然寡味。其次是对学生基础的研读。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读懂“有趣”,但是对文中那份“自由”,即使是模仿着来写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境界,问题在于他们没有那颗自由的心,正所谓言为心声。只有解放心智,才有创新的活力。孙老师很快把课文上升到了这个层面,大胆地“舍”, 且又“舍”得其所,他的引导是如此不落痕迹,似乎无意,而又是有意之举。
【片段二】 “虚假”与“真实”的PK
马老师教学片段:
马老师:你有没有过这样快乐的童年经历呢?自己在心里组织语言,注意运用细节描写,等会老师请同学起来交流。
(交流时,一生讲了游泳时快乐的体验;第二名学生讲了捉麻雀的经历)
孙老师教学片段:
孙老师:你认为什么是你人生的幸福?可以结合你的童年生活来回答。
生:健康是幸福,因为有了健康,生活才有一切。
生:全家团聚是幸福,只要大家生活在一起平平安安就好了。
生:帮助他人是幸福,因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
孙老师:那么作家萧红认为什么是幸福呢?让我们打开课文,进行今天的学习。
【评析】每个人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教学中两位教者都挖掘了这个点,而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马老师让学生回忆童年快乐的经历,旨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仿照本课的细节描写,让练写更生动。但笔者认为,既然是细节描写,那么写作时要斟字酌句,仅凭学生脑海中的勾勒,怎么可能形成细致的细节描写呢?其次,第二个学生的叙述,显然是看过了鲁迅的《故乡》,在叙述鲁迅的经历和体验。因为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谁会有捉麻雀的体验?即使假期到乡下去住了段时日,也难有这样的体验。在课堂上,学生的真话越来越少了,值得我们深思。
孙老师把这一教学环节安排在导入部分,既是让学生感悟幸福的含义,也是激发他们阅读探究文本的兴趣。在孙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是敢讲真话的。尤其是课结束之前孙老师追问:“是谁让你的心不自由的?”一学生大胆地说:“是应试教育。”别看人小,心可不小。这样的话连听课的教师都不敢相信是出自孩子之口,这也道出了学生的心声。
【片段三】“漠视”与“倾听”的PK
马老师教学片段:
马老师:第13自然段,作者仅仅是在写景物吗?这样的写法叫什么?
生:不是,是在写自己的淘气,这样的写法叫托物言志。
马老师:还有谁有不同的看法?
生:不是,是在写自己高兴的心情,这样的写法叫点明中心。
马老师:老师告诉大家,这段文字是在借物抒情。
孙老师教学片段:
孙老师:为什么这些鸟、虫、花等都是自由的呢?
生:因为作者的心是自由的,所以在她眼里的这些景物也是自由的。
孙老师:是啊,借周围景物的自由来写自己内心的自由,这种写法叫——?
生:借物抒情。
【评析】同样是让学生领悟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马老师不断地“逼问”,学生似乎在猜谜,不知道老师心中要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始终答不出来。马老师缺失的是倾听,他的每一次问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不是立足于学生的回答再问。且对学生的回答没有作评价,当第一个学生回答“托物言志”显然是错误的答案时,教师应明确指出。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对话始于倾听。倾听是生命全方位的敞开,要为理解去倾听,而不是为评价去倾听。为了理解去倾听,把倾听和理解融合在一起,对话才有可能真正发生,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纷呈。这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从两位教师的课堂对比中,我感受到了倾听的重要,因为孙老师懂得倾听,所以课堂上不断生成新的智慧;因为马老师不懂得倾听,因而错失了很多可以引导的机会。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差距呢?一是与语文底蕴有关,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二是与教育观念有关,孙老师立足学生,而马老师立足教案。很多青年教师在公开课上都是这样,课堂跟着教案走,对学生的回答听而不闻。虽然这样的课堂是顺利的,但总觉得缺点什么,就像一个缺钙的人一样,不够硬朗。
【片段四】“要我读”与“我要读”的PK
马老师教学片段:
马老师:这篇课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茅盾对此书作了高度的评价: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课后同学们可以读一读,弄清为什么茅盾会说这本书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孙老师教学片段:
孙老师: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生:萧红是怎么死的?
孙老师:不告诉你,自己看她写的这本《呼兰河传》。还有谁有疑问吗?
生:茅盾评价这本书时说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读了本文后我们理解了确实是这样的,那为什么还要说是“一串凄婉的歌谣”呢?明明是快乐的。
孙老师:不告诉你,还是自己去看她写的这本《呼兰河传》吧。
【评析】试想,教师用告知与命令的口吻,布置学生课后去阅读,那么,又有多少学生会去主动阅读呢?这样做只是把大语文的教学观形式化了,而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孙老师明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何其重要啊,有了兴趣学生即使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去阅读。因此,孙老师对这一环节的处理既是立足于学生的学,也是在解放学生的大脑,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更是在调动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语文的“园子”里应该种些什么?让我们如孙老师那样,种上“自由、真实、倾听、我要读”,那么学生就一定会在语文的百花园里收获智慧与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城东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