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美术教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590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学内容可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数字化、信息化的世纪,是竞争全球化的世纪,是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世纪。要把学生培养成符合这一时代要求的人才,教育就不能只是传授知识,也不能停留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应该着眼于学生整个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和能力培养外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引导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爆炸”的今天,任何学校都不可能教给学生他一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因此,美术教学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任意倾注,而应该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术”。所谓“生活中的美术”主要指与学生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美术活动,如欣赏绘画、装饰物的动手制作、设计、创作活动等等,这类知识具有很高的概括性、通用性和适用性,学生掌握和了解生活中的美术,在学习中就能以理带动实践,触类旁通。例如,学会欣赏身边美好的事物,进行合理、适当的评价,并可提出建议;与学生生活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的美术知识,如广告、海报、书籍设计等等,这类知识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往往具有辅助意义。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要告诉学生教材中的许多作品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需要学生进一步的探索、发现及适当的评价。第二,要树立“把问题看得比答案更重要”得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提出这些作品“是什么”或“有什么”的问题,还要学会提出“为什么”和“怎么左”的问题。第三,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只有敢于标新立异,才能突破思维定势的不利影响,才会有创新。第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的源泉,许多名家的作品就无从而来;没有想象就不会出现毕加索、马蒂斯这些名家的优秀作品。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情商和智商的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见知识和分数,不见人的激情和创造力,学生的智商得到了发展,情商却贫乏。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我们建立了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却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的情绪,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这种重智商、轻情商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激情和创造力,培养出的可能是高分的学生,却不可能是完整的“人”。因此,美术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加强师生间地情感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地情感体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四、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于对话。而传统教学重教不重学,师生之间缺少交往、缺少互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便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活动。在教学研究中,研究的内容也多是教师“怎么教”,而很少有人去研究学生“怎么学”。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变的被动、压抑、缺少自信,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从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呢?
  1、重新教育观念,重新进行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就美术学科而言,教师在课堂上着重要做好的是: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和学生一起共同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美术学习策略。
  2、改变课堂结构,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针对美术特点,应该建立“赏、问、议、讲、练”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互相之间并无固定顺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优化组合)相结合的新课堂结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这里,“问”可以是教师问,也可以是学生问;“赏”是美术学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方式;“议”的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讲”,指的是教师的针对性讲解;“练”,指的是课堂练习,这在美术课堂中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一般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
  3、加强学法的开发与创新。美术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如何发现美,更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去创造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笔者看来新课程中美术教学策略和转变是从重结果向既重结果又重过程转变,把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语文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所以语文教学、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同时还应给学生创造机会,多方交流,多接触好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喜爱交流和阅读中去感悟语文的魅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 开放 感悟    记得在课程改革伊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位家长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我更忘不了美国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
期刊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
期刊
课改以来,一段时间教师的课堂教学总是轻遮面纱、羞羞答答,朦胧了听说读写思的课堂实践,搞花样翻新的非语文活动,令人雾里看花,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未得到有效提升。在实践探索中,笔者常常思索:语文教育的特点究竟是什么,教师把握语文的特点怎样才能更好地教,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阅读这则案例,轻轻掀起语文教学的面纱!  多年前,曾在语文期刊上读到一节美国四年级阅读课《灰姑娘》,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
期刊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实践活动是综合应用的基础,综合应用是实践活动的归宿。在实践活动中往往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在“实践活动”中就自然蕴涵“综合应用”。
期刊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实现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思考教的问题。这就是要把教师
期刊
教学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教学中的重要过程,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初中课程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初
期刊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只有参与教学实践,参与问题探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下面笔者就在
期刊
托尔斯泰曾说“教学成功所需要的不是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堂结构,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近年来,我们探索将建筑美术与电化教育手段的运用相结合,上一些较为生动活泼的美术课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益。    一、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欣赏,陶冶情操    建筑美术属于视学造型艺术范畴,要更好地培养美术鉴赏力、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就离
期刊
高三学生经过两年多的高中学习,对教学大纲中的词汇、语法已全部接触或掌握,具备了一定的四会能力。一般说来,他们正处于从认得出到分析得出与运用得上这样一个理性化过程的交接点上。高考重点考查的是 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境化选择、阅读、表达的能力,总复习的任务是要将学生英语水平从知识为主的 层面提高到能力为主的层面上。通过建立知识网络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拓宽和加深,通过精练与泛练相结合 、专项训练与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