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实现这些目标,采取何种方式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就此提出一些基本尝试,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成绩只是学习成果表现的一个方面,思维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同步培养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学系统内部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于学生而言,有效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学生自主理解、探索、研究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有效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力求达到学生学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协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一种良性的、相互促进的作用体系,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回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否认确实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这些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为讲课而讲课,为板书而板书,一味的讲求“我讲你听”,将学生视作知识的“容纳器”。殊不知,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公式理论,训练学生如何做题,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要怎样学;二是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往往以“权威”姿态居高临下地进行讲解,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这样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才能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产生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观,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质疑发问的权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教学方法的转变上,要打破单一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不要让学生只做课堂上的“看客”。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可在一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纠正,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从源头上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或者兴趣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数学本身的枯燥使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数学课上不仅学到并掌握了相关基础性的数学知识,而且促进了小学生对数学产生求知欲望,并活跃了学习气氛。趣味教学可以很好地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释放积极思维的潜能,实现数学课听起来快乐有趣、学起来轻松易懂,用起来灵活自如的效果,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我在教学“元、角、分”时,原想如此贴近生活的知识,应该一点就通。可谁知到课堂上,这群聪明机灵的小家伙却处于发懵状态。经过思考,我发现学生不是没有听懂,也不是不会转换,而是面对教师干巴巴的授课形式,完全没有想要学习的意愿。于是,我转变教学策略,把生活中的常见情景引入课堂,将问题的设定引向生活,学生们会感到数学离我们生活很近,因此,学习起来就十分容易。
3.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良性互动
小学教学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模式一直延续“上所施,下所效也”的落后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依靠权力来调控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开导启发、循循善诱,而是一种“绝对命令”,学生只有“绝对服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做,师生关系紧张、陌生、僵硬,师生之间得不到有效的沟通交流,教师的教学思想不能完全被学生接受,学生的真实想法无法顺利传达给老师,师生之间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从而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友好互动的师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从心理上就会得到放松,上课时大脑会处于活跃状态,保持兴奋,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就会专心致志地接收,从而有所领悟,有所思考。为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对学生的充分尊重與肯定,对于学生的积极响应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要给予正确引导。在课堂中教师应及时倾听学生的反馈,以学生的反馈推动课堂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信任老师,做到“尊其师,信其道”。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能力发展”的目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作指导,不断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要有伯乐和点石成金的本领,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个体,要以他们为教学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丽荣;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5期
[2] 康宝贵;小学数学的实践与综合应用[J];教育评论;2007年0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成绩只是学习成果表现的一个方面,思维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同步培养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学系统内部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于学生而言,有效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学生自主理解、探索、研究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有效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力求达到学生学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协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一种良性的、相互促进的作用体系,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回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否认确实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这些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为讲课而讲课,为板书而板书,一味的讲求“我讲你听”,将学生视作知识的“容纳器”。殊不知,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公式理论,训练学生如何做题,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要怎样学;二是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往往以“权威”姿态居高临下地进行讲解,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这样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才能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产生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观,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质疑发问的权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教学方法的转变上,要打破单一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不要让学生只做课堂上的“看客”。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可在一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纠正,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从源头上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或者兴趣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数学本身的枯燥使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数学课上不仅学到并掌握了相关基础性的数学知识,而且促进了小学生对数学产生求知欲望,并活跃了学习气氛。趣味教学可以很好地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释放积极思维的潜能,实现数学课听起来快乐有趣、学起来轻松易懂,用起来灵活自如的效果,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我在教学“元、角、分”时,原想如此贴近生活的知识,应该一点就通。可谁知到课堂上,这群聪明机灵的小家伙却处于发懵状态。经过思考,我发现学生不是没有听懂,也不是不会转换,而是面对教师干巴巴的授课形式,完全没有想要学习的意愿。于是,我转变教学策略,把生活中的常见情景引入课堂,将问题的设定引向生活,学生们会感到数学离我们生活很近,因此,学习起来就十分容易。
3.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良性互动
小学教学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模式一直延续“上所施,下所效也”的落后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依靠权力来调控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开导启发、循循善诱,而是一种“绝对命令”,学生只有“绝对服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做,师生关系紧张、陌生、僵硬,师生之间得不到有效的沟通交流,教师的教学思想不能完全被学生接受,学生的真实想法无法顺利传达给老师,师生之间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从而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友好互动的师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从心理上就会得到放松,上课时大脑会处于活跃状态,保持兴奋,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就会专心致志地接收,从而有所领悟,有所思考。为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对学生的充分尊重與肯定,对于学生的积极响应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要给予正确引导。在课堂中教师应及时倾听学生的反馈,以学生的反馈推动课堂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信任老师,做到“尊其师,信其道”。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能力发展”的目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作指导,不断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要有伯乐和点石成金的本领,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个体,要以他们为教学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丽荣;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5期
[2] 康宝贵;小学数学的实践与综合应用[J];教育评论;200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