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文”引领下的古代散文复习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三文”(文字、文章、文化)引領下的古代散文复习应该“化零为整”“化隐为显”“化点为面”,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复习的低效状态,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感知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更有应对试卷的能力与信心,并为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古代散文;化零为整;化隐为显;化点为面
  众所周知,复习课的一大宗旨就是温故知新。道理是朴素的,怎么操作呢?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汇聚了《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秋水》《非攻》等六篇古文。复习过程中抓住文言知识(文字),就能让学生有直面试卷的底气;抓住章法结构(文章),就能让学生更明晰作品的支架;抓住文化内涵(文化),就能让学生知晓文化的传承,个案背后是群体的文化思索。“三文”(文字、文章、文化)引领下的古代散文复习应该“化零为整”“化隐为显”“化点为面”,这样就能避开低效的“炒剩饭”,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感知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更有应对试卷的能力与信心,并为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文字“化零为整”:文言文复习的立足点
  古代散文让很多学生头疼的一大原因就是文言知识过于庞杂,零打细敲很费时间。复习课再把课文逐一回顾,也往往费力不讨好。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将相关文言知识进行有代表性的梳理与呈现,可以有提要概述、口头检测、书面整理等几种形式。
  譬如让学生自主整理本专题中的通假字。“乃”“而”“于”等虚词在本专题中多次出现,根据上下文理解它们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并归纳它们的主要用法。口头检测时,可以试着按照古代汉语的常设考点——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分类展开,并且有意识地打通文本之间的界限。对于学生搞不清楚的一些语言点,不能局限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时就需要教师提要概述,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像“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这样的句子就要讲透,以便学生举一反三。这里的“活”之所以是使动用法,就因为这个字从语境来看是对于宾语“之”有意义。如果作为一般动词,“项伯杀人”这一事件跟张良口中的“臣活”构不成逻辑关联。杀人偿命,这是古代刑法约定俗成的,也是老百姓普遍认同的处理方式。但张良居然让项伯逃过一劫,存活下来了,而这又是客观事实,不是停留于主观意愿,因此解释为“使……活下来”就特别精准。真正弄清楚了这一例子,就能以简驭繁,完成一系列类似的句子,如“臣请完璧归赵”“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等。再如倒装句式,就要适当讲清楚现代汉语的常规句式,一些必要的语法知识,诸如主谓宾定状补等语言成分。所谓倒装,是以今观古的一种表述。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子翻译过程就要注意定语后置的运用。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作为修饰语是放在中心语前面的,古代则习惯将修饰成分后置,构成定语后置,翻译过程中要将这一成分调整到前面来。像上例,可以翻译为“寻求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可适当回忆曾经学过的类似句子,如“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从而对定语后置有更深的理解。
  二、章法“化隐为显”:文言文复习的鉴赏点
  文本体式对于文本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专家们的推崇。从某种角度来说,“怎么写”最考验作者的写作素养的。文言文复习教学时,由于这块内容很少设置为考点,很多老师就不会在此花时间。其实,将章法拎出来进行交流,很有必要。一些篇目需要背诵默写,学生倘若不留心文本肌理,机械记忆,经常会突然断片,不知所云。再者,清楚文本的章法运用,也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匠心独运,明白经典是怎么造就的。这些技法对于学生的日常写作也会大有裨益。
  古文复习不要吝惜教学时间,仍要“因声求气”,以此感知文脉,建议采用短文齐读、背诵篇目齐背的方式。如《烛之武退秦师》相对简短,特别适合齐读。教材编者建议积累《谏太宗十思疏》有启发性的名句,但是这样句子实在是多,如“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等,因而要求全文背诵是明智的选择。考虑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差异,可以把齐背部分用投影展示出来。投影时可参照考试形式,将一些常考的句子挖空,并让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回想写法,毕竟考试是以书面检测的方式为主。背诵完毕,教师再将挖空部分的句子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投影出来,并对一些易错的字词句用大一号的字体醒目标识出来,以强化学生的记忆。
  说到体式,这一专题就涉及了编年体、疏、纪传体等。不同体式的观照,就能更好地看出这一篇的与众不同。《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而《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被后世文人冠以“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这一文学常识经常以选择、填空等形式出现在阶段性检测试题中。不少学生不清楚为什么必须要有“叙事详备”这一限定词。如果表述为“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那就不是《左传》,而是孔老夫子写的《春秋》了。因而,复习课可以出示《春秋》《史记》等典籍中对此的表述,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艺术,进而能够更好地感知《左传》的写作特色。《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面下功夫,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倘若仅仅满足于此,就会一叶障目了。复习课上,教师要结合语句交代清楚该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铺垫照应等叙事艺术。《谏太宗十思疏》是用“疏”的形式呈现了臣子对于国君的建议。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于此行文思路、言语措辞就显得格外重要。唐太宗《回魏徴手诏》提及“省频抗表,诚极忠款,言穷切至”,以此观之,《谏太宗十思疏》无疑是臣子进谏君王的成功案例。复习课可据此细加琢磨,勾起记忆。“言穷”可能对应的是运用修辞,曲情达意。巧设比喻,正反对比,暗用经典,间用反问,骈散结合;“切至”可能对应的是感情恳切,语言得体。放低姿态,抬高皇帝,为君分忧,给出方法,编织蓝图,打动皇帝。《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两篇同出于司马迁写的《史记》,都是节选文。《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着眼于人物传记,它的使命和任务就是赋予并确认这个人的历史价值。节选部分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事件来凸显人物的高光时刻。蔺相如不仅智慧超群,胆识过人,完成了很多难以完成的任务,更让人敬仰的是,他一切以国家社稷为重,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去捍卫赵国的尊严,随时做好了为国家牺牲自己的准备。廉颇高瞻远瞩,有胆识有魄力,以国家社稷为重,居功自傲、心胸狭隘、偏执鲁莽但又坦率真诚。汉朝班固《汉书》评论“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可见《史记》的特质。司马迁将两人合传又有什么特别的意图呢?除了都有胆识,更可贵的是能识大体,都敢于为国家拼命,以国家为重社稷为先。“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两人相得益彰,互相成就,“其势俱生”,使秦国忌惮赵国。《鸿门宴》可用“刘邦顺利逃脱鸿门宴,应该感谢谁?”这一问题,串联起全文内容,关涉一些人物与细节,如张良、项伯、樊哙等,从而让学生对于人物刻画的方式有更清楚的感知,一波三折的情节叙述有更深的认识。   三、文化“化點为面”:文言文复习的衍生点
  正如教材这一专题的前言表述:“阅读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觅得学习文言文的津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文言复习可在新授课的基础上,以群文阅读思维来审视编辑者人为地摆放在一起的这组文章,以新的视角冲击学生的头脑,引起更深层次的文化交响。
  如由《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提炼出劝说文化。劝说,从古至今一直有其存在的生命力。劝说的成功与否极大取决于劝说者的言语能力。如何使自己的观念被他人愉悦地接受,乃至让对方作出预期的积极回应,是每一个劝说人在言语前就应该想清楚的。而烛之武、魏徴面对的还是地位显赫的国君,一言不合就有性命之忧。两人的成功,也激励着后世者加强言语能力的培养,以期自我也能够有理有据、有礼有节地在劝说语境中胜出。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择要进一步推荐相关文章,强化对劝说文化的认知。如李密的《陈情表》(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教材有收录)《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还可引进西方学者的观点,使得学生在今后构思、撰写劝说文时有章可循。如西塞罗把演讲细致地分为5个部分,引言:包括情感和伦理诉诸;叙述:叙述有关议题的事实,虽然要显得很有逻辑性,但这个部分也不失为伦理诉诸的机会;陈述观点:从逻辑上作有利于演讲论点的论辩;反驳,从逻辑上作反驳论敌的论辩;结论,再次向听众作情感和伦理诉诸。以此再来验证烛之武、魏征的劝说文字,别有一番滋味。
  由《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可以提炼出信任文化。据文所述,廉颇、蔺相如俨然赵国的“黄金搭档”,有了两人的合力,才换来了赵国的太平。《史记钞》卷四九:“两人为一传,中复附赵奢,已而复缀李牧,合为四人传,须详太史公次四人线索,才知赵之兴亡矣。”从节选出发,看全文,更能参悟作者的深层意图。一兴一亡间,可见司马迁期待君臣之间、臣臣之间的信任,以国家社稷为重的胸怀。盘点鸿门宴前后的事件,刘邦团队:张良定计,樊哙闯帐,夏侯婴、靳强、纪信护主。项羽团队:范增有计不能用,项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项庄无可施展,陈平无为。以上种种,可以窥测两人的性格,其中也可以发现刘邦信任属下,善于建立良性的人际圈;项羽自大,不信任谋士,致使属下人心涣散。
  经典诸子散文文本(《庄子》《墨子》)转化后的学习文本《秋水》(节选)《非攻》(节选),侧重训练学生的翻译、断句能力。除了温习翻译的方法、断句的策略,安排一定的训练题强化,还可以在复习课就道家文化、墨家文化作适度补充。如在《秋水》里北海还这样对河伯说:“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何少何多,是谓谢施。”从北海的话中我们可以明白,《秋水》全文所宣扬的还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得失、成败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任其自然。可把《秋水》篇里的“钓于濮水”“惠子相梁”“游于濠上”三个寓言作一定的介绍。
  [作者通联: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正始中学]
其他文献
民调显示,工党在支持率方面相对于自由党的领先优势不断下降,从9月的18%下降到10月的12%,11月初又降为6%,可见霍华德的选战策略初告成功。但这一次他要战胜“中国通”陆克文,胜数却并不高。    在总理3年一任制、连任届数无限的澳大利亚,现任总理霍华德已经连任了4届11年。面对来自党内外要求他退休的巨大压力,68岁的霍华德仍然坚持由他自己而不是财长卡斯特洛率领自由党去争取“五连任”。  为了摆
对于目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内地经济专家们颇有分歧,这毫不奇怪,因为经济专家看经济形势通常十个人就有十个意见。但按照经济学的经典定义,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一次性或短期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个别商品或某个行业商品价格的上升都不是通货膨胀。  现在的情况是,一些商品价格上升非常突出,除了少数商品和水电等政府不让涨的商品,一般商品基本都在涨价。除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明显上涨外,今年上半年生产资
现在已经不适合仅仅用土地问题来概括农民问题,而所有的问题包括土地问题归结为一点,是农民的权利问题。在这个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农民的权利在制度安排上还有缺失疏漏,农民的权利还得不到平等体现,就必然有农民问题。     从收入结构看,土地在农民生活中的位置正在下降。在近两年的农民收入增量中,一半以上来自非农收入。大致可以说,农民生活的提升,今后将越来越不倚重于土地了。但是,我们还看到,现在农村中的
读写联动,即教师通过文章之载体,出发于文章内容,将教学设计与之相关的“读”与“写”的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从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维一体角度,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实施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课堂读写联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因此读写联动是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下面笔者以法布尔的《蝉》课例研究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构建读写联动课堂来培养高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种种不利和不顺因素下,共和党角逐白宫的局势始终无法明朗。    布什政府目前四面楚歌,在最新一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辩论中,居然所有问鼎白宫的“本党同志”,都异口同声地讨伐布什总统的伊拉克政策。但是华盛顿要发生军事政变,基本属于好莱坞的炒作范畴(1960年代有过描述美国未遂军事政变的轰动影片《五月的七天》;9·11事件之前华纳电影公司酝酿拍摄另一场华盛顿军事政变的影片),布什总统窝窝囊囊地混完剩下一
澳门之所以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与保留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文化并不一定存在着“殖民”或“被殖民”的问题,或者是所谓的“文化霸权”的问题,重要的在于“好”与“不好”。    “后殖民”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流行的学术符号。而澳门是葡萄牙管治400多年的地区,但无论是回归前还是回归后,澳门学界并没有对“后殖民”的论述,这究竟反映了什么?    澳门的文化底色是中华文化    我们或许可以说,
摘 要 培养文学性文本的读写素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以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从篇章读写实践、学生思维训练、核心素养培育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学生读写素养落地的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 文学阅读与写作;单元学习任务;文本读写实施策略  笔者在统编教材的使用实践中,感受到目前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在单篇文本或单元群文教学中落实学生读写综合实践能力。  一
批判性思维是以求真致理为目标、以多元反思为特征、以质疑评判为手段的高阶思维形式, 其终极价值指向是创造力的充分释放和弘扬。美国长期把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这一点在《美国语文》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它全面体现在该教科书的助读系统、选文内容、练习系统和写作系统的完整序列中。  下面选择表现美国建国理想的第二单元第三课《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的教学设计为例,予以具体的聚焦和深度透视。1.助
摘 要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是通向深度阅读的重要路径,在整本书阅读中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在阅读基础阅读、分析阅读、专题研读等不同阅读阶段,运用思维导图推进整本书阅读,能够体现学习主体独特、丰富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系统性,深刻性与独创性。  关键词 思维导图;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运用  《平凡的世界》这部百万字的鸿篇巨著,围绕着孙家、田家、金家三个家族的生活史,全景式地展现了19
台北市长是2008年台湾地方”领导人”大选的前哨战,台北市的选票相当程度上可以左右大选选情:对蓝军而言,此战是检验马英九路线能否持续的重要指针;对绿营而言,无论胜负这都是2008年选前的重要热身战;而不论何人当选台北市长,多少都有机会问鼎2072年台湾地方“领导人”之位。  2006年底台北市长的选举,对于台湾朝野主要政党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现状是北蓝南绿,民调显示,若“团结的蓝营”完整成形,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