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错配修复蛋白 正常子宫内膜免疫组化
资料与方法
2003年4月~2007年8月20例来本院就诊的正常子宫内膜患者,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正常内膜,其中增生期内膜10例,分泌期内膜10例。
本组24例子宫内膜癌标本,均取自收检的手术标本石蜡包埋组织。选取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病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任何治疗。根据1988年ISGP分类法:病理诊断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子宫内膜癌肉瘤(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1例;“子宫内膜腺癌”20例,其中Ⅰa 2例,Ⅰb 9例,Ⅰc 5例;Ⅱa 3例,Ⅲa 3例;GI 10 例,G2 3例,G3 7例。以上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所有切片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研究方法:石蜡切片常规脱蜡、水化,继以免疫组化试剂盒检测,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同一切片还进行PCNA的SP法免疫组化染色。所有切片一批完成,阳性对照显色后立即全部终止反应。
结果判定:用光学显微镜检查显色反应。hMSH2蛋白表达细胞核和细胞浆呈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高倍镜下每一张切片角及中央取5个高倍视野,各计算100个瘤细胞中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同法判定正常子宫内膜标本。判定标准:阳性(-):每张切片无棕黄色颗粒出现或阳性瘤细胞数≤10%;弱阳性(+);每张切片阳性瘤细胞数11%~30%;阳性(++):每张切片阳性肿瘤细胞数30%~50%;强阳性(+++):每张切片阳性瘤细胞数≥50%。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及四格表精确概率法进行资料数据处理。
结 果
hMSH2蛋白和PCNA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hMSH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增生期10例、分泌期10例,其中hMSH2和PCNA均为细胞核内着色。增生期腺体和间质细胞hMSH2蛋白和PCNA均呈阳性表达,分泌期腺体细胞中hMSH2和PCNA的表达有所减弱甚至消失,而间质细胞中则仍为阳性。HMSH2蛋白的表达与月经周期不同时期的相关性,HMSH2蛋白在增生期和分泌期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5)。
hMSH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MSH2蛋白表达强度,hMSH2蛋白的表达强度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有显著差异(P<0025)。
hMSH2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2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分化(G1)10例,hMSH2蛋白呈阳性表达者9例;中分化(G2)3例,hMSH2蛋白呈阳性表达者3例;低分化(G3)7例,hMSH2蛋白呈阳性表达者6例。高、中、低分化的子宫内膜组织中hMSH2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
hMSH2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hMSH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FIGO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
讨 论
子宫内膜组织学的周期性改变:子宫内膜在结构上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直接与子宫肌层相连,此层不受月经周期中激素变化的影响,在月经期不发生脱落。功能层靠近宫腔,它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呈周期性变化。一般而言,增生期子宫内膜腺上皮与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腺体数增多、增长。腺上皮细胞表现增生活跃,细胞呈柱状,有分裂相。到分泌期,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生停止,上皮细胞开始出现分泌功能,间质细胞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因此,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细胞的增殖活性也各不相同。本研究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正常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标记hMSH2,以观察其表达的规律。在正常的子宫内膜中,不论功能层中的腺体细胞,还是间质细胞在月经周期中的增生期,其细胞均活跃地进入细胞周期;而分泌期则只有基质细胞仍保持细胞的增殖性。
hMSH2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中,除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基因、抑凋亡基因外,还存在着另一类基因,即错配修复基因。对错配修复基因的发现和研究,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本研究中,在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中,875%的标本hMSH2蛋白呈阳性表达,其中583%的标本其恶性细胞中为强阳性~阳性表达,在这些标本中,hMSH2蛋白表达的强度明显强于正常增生期内膜腺体细胞或基质细胞。同时还发现:大部分癌症标本中,hMSH2蛋白有较强表达的,同样也存在较高的增殖活性,即PCNA呈强阳性表达(与正常增生期内膜相比)。在hMSH2阳性标本中,333%hMSH2蛋白表达强度与正常增殖的腺体细胞相一致,同样hMSH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PCNA的表达基本相同。这与Leach等人的报道相一致:即50%~90%的大肠腺瘤和散发的大肠癌中hMSH2蛋白有强阳性免疫活性。此外,JinTx等人曾报道75%的尿道转移癌有hMSH2蛋白的强阳性表达。而本试验结果也表明:与其他散发癌症相同,大部分散发的子宫内膜癌也保持较高的hMSH2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为了适应随着细胞增殖频率的增加,对DNA错配修复的需要也相应增加的缘故。
在子宫内膜样内膜癌标本中,hMSH2蛋白有292%呈现弱表达。而在一篇有关转移癌的研究中发现:hMSH2蛋白表达的减少仅发生于低分化肿瘤和进展期癌症。这表明:hMSH2蛋白表达的减少可能参与了癌症的进展。而且,hMSH2蛋白的表达是预测疾病复发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们的研究结果在某些范围内与之形成对比。即在7例hMSH2蛋白表达呈弱阳性的子宫内膜癌中,4例为G1,1例为G2,2例为G3,5例为ⅠA~ⅠC,2例为Ⅱa~Ⅲa,这些病例PCNA的表达也相对减弱。这说明,hMSH2蛋白表达强度较低的肿瘤,亦有较低的细胞增殖潜能。因此,在子宫内膜癌中,很可能hMSH2蛋白仅反映细胞增殖性,而与肿瘤发生发展无关。在子宫内膜和泌尿系统癌症中,这种癌症的发生和进展方式的不同可能导致hMSH2蛋白表达状态的不同。
本研究还发现,有3例癌症标本,hMSH2蛋白表达完全阴性,而在这些肿瘤组织中基质细胞和正常的内膜腺体则以正常强度表达hMSH2蛋白。我们猜测,这些肿瘤组织可能有hMSH2基因的突变,而且可能缺乏错配修复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一例为子宫间质肉瘤,而且我们一直认为其癌症发生的过程与子宫内膜样内膜癌的发生过程不同。在HNPCC家族中,60%的肿瘤在hMSH2基因的每一个等位基因上均存在突变,一种为源系突变,另一种为体细胞突变,这些突变导致hMSH2蛋白表达的缺失。相反,仅11%散发的结肠癌中有hMSH2基因突变,其中仅有1%表现为外显突变。这说明,在散发结肠癌的发生机制中,这种突变的发生率很低。就内膜癌来说,这一点可以从Katabuchi等报道的文献中推断出来:即仅有很少数的内膜癌,有hMSH2基因的突变,这些作者还发现:这些肿瘤同时缺乏hMSH2蛋白的免疫组化表达。总的来说:hMSH2基因的突变或hM-SH2蛋白表达的完全缺失在散发性子宫内膜癌中很少发生,特别是对于Ⅰ型子宫内膜癌,而且这一基因的突变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中可能不起很重要的作用(除了一些及少数的内膜癌)。
综上所述,在正常子宫内膜的腺体中,hMSH2蛋白的表达很可能参与维持其周期性改变。在大部分内膜癌标本中,hMSH2蛋白的表达强度和正常子宫内膜一致,或有所加强。这可能是为了适应随着细胞增殖的增加对DNA错配修复的需要也相应增加的缘故。
参考文献
1 Koshiyama M,Konishi I,et al.J Clin Endocrionl Metabol,1995,80:1106-12.
2 Leach FS,Polyak K,et al.Cancer Res,1996,56:235-40.
3 Leach FS,Polyak K,et al.Cancer Res,1996,56:235-40.
4 Jin TX,Furihata M,et al.Cancer,1999,85:478-84.
5 Burks RT,Kessis TD,et al.Oncogene,1994,9:1163-6.
6 Bubb VJ,Curtis LJ,et al.Oncogene,1996,12:2641-9.
7 Katabuchi H,van-Rees B,et al.Cancer Res,1995,55:5556-60.
资料与方法
2003年4月~2007年8月20例来本院就诊的正常子宫内膜患者,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正常内膜,其中增生期内膜10例,分泌期内膜10例。
本组24例子宫内膜癌标本,均取自收检的手术标本石蜡包埋组织。选取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病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任何治疗。根据1988年ISGP分类法:病理诊断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子宫内膜癌肉瘤(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1例;“子宫内膜腺癌”20例,其中Ⅰa 2例,Ⅰb 9例,Ⅰc 5例;Ⅱa 3例,Ⅲa 3例;GI 10 例,G2 3例,G3 7例。以上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所有切片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研究方法:石蜡切片常规脱蜡、水化,继以免疫组化试剂盒检测,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同一切片还进行PCNA的SP法免疫组化染色。所有切片一批完成,阳性对照显色后立即全部终止反应。
结果判定:用光学显微镜检查显色反应。hMSH2蛋白表达细胞核和细胞浆呈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高倍镜下每一张切片角及中央取5个高倍视野,各计算100个瘤细胞中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同法判定正常子宫内膜标本。判定标准:阳性(-):每张切片无棕黄色颗粒出现或阳性瘤细胞数≤10%;弱阳性(+);每张切片阳性瘤细胞数11%~30%;阳性(++):每张切片阳性肿瘤细胞数30%~50%;强阳性(+++):每张切片阳性瘤细胞数≥50%。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及四格表精确概率法进行资料数据处理。
结 果
hMSH2蛋白和PCNA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hMSH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增生期10例、分泌期10例,其中hMSH2和PCNA均为细胞核内着色。增生期腺体和间质细胞hMSH2蛋白和PCNA均呈阳性表达,分泌期腺体细胞中hMSH2和PCNA的表达有所减弱甚至消失,而间质细胞中则仍为阳性。HMSH2蛋白的表达与月经周期不同时期的相关性,HMSH2蛋白在增生期和分泌期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5)。
hMSH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MSH2蛋白表达强度,hMSH2蛋白的表达强度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有显著差异(P<0025)。
hMSH2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2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分化(G1)10例,hMSH2蛋白呈阳性表达者9例;中分化(G2)3例,hMSH2蛋白呈阳性表达者3例;低分化(G3)7例,hMSH2蛋白呈阳性表达者6例。高、中、低分化的子宫内膜组织中hMSH2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
hMSH2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hMSH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FIGO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
讨 论
子宫内膜组织学的周期性改变:子宫内膜在结构上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直接与子宫肌层相连,此层不受月经周期中激素变化的影响,在月经期不发生脱落。功能层靠近宫腔,它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呈周期性变化。一般而言,增生期子宫内膜腺上皮与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腺体数增多、增长。腺上皮细胞表现增生活跃,细胞呈柱状,有分裂相。到分泌期,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生停止,上皮细胞开始出现分泌功能,间质细胞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因此,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细胞的增殖活性也各不相同。本研究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正常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标记hMSH2,以观察其表达的规律。在正常的子宫内膜中,不论功能层中的腺体细胞,还是间质细胞在月经周期中的增生期,其细胞均活跃地进入细胞周期;而分泌期则只有基质细胞仍保持细胞的增殖性。
hMSH2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中,除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基因、抑凋亡基因外,还存在着另一类基因,即错配修复基因。对错配修复基因的发现和研究,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本研究中,在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中,875%的标本hMSH2蛋白呈阳性表达,其中583%的标本其恶性细胞中为强阳性~阳性表达,在这些标本中,hMSH2蛋白表达的强度明显强于正常增生期内膜腺体细胞或基质细胞。同时还发现:大部分癌症标本中,hMSH2蛋白有较强表达的,同样也存在较高的增殖活性,即PCNA呈强阳性表达(与正常增生期内膜相比)。在hMSH2阳性标本中,333%hMSH2蛋白表达强度与正常增殖的腺体细胞相一致,同样hMSH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PCNA的表达基本相同。这与Leach等人的报道相一致:即50%~90%的大肠腺瘤和散发的大肠癌中hMSH2蛋白有强阳性免疫活性。此外,JinTx等人曾报道75%的尿道转移癌有hMSH2蛋白的强阳性表达。而本试验结果也表明:与其他散发癌症相同,大部分散发的子宫内膜癌也保持较高的hMSH2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为了适应随着细胞增殖频率的增加,对DNA错配修复的需要也相应增加的缘故。
在子宫内膜样内膜癌标本中,hMSH2蛋白有292%呈现弱表达。而在一篇有关转移癌的研究中发现:hMSH2蛋白表达的减少仅发生于低分化肿瘤和进展期癌症。这表明:hMSH2蛋白表达的减少可能参与了癌症的进展。而且,hMSH2蛋白的表达是预测疾病复发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们的研究结果在某些范围内与之形成对比。即在7例hMSH2蛋白表达呈弱阳性的子宫内膜癌中,4例为G1,1例为G2,2例为G3,5例为ⅠA~ⅠC,2例为Ⅱa~Ⅲa,这些病例PCNA的表达也相对减弱。这说明,hMSH2蛋白表达强度较低的肿瘤,亦有较低的细胞增殖潜能。因此,在子宫内膜癌中,很可能hMSH2蛋白仅反映细胞增殖性,而与肿瘤发生发展无关。在子宫内膜和泌尿系统癌症中,这种癌症的发生和进展方式的不同可能导致hMSH2蛋白表达状态的不同。
本研究还发现,有3例癌症标本,hMSH2蛋白表达完全阴性,而在这些肿瘤组织中基质细胞和正常的内膜腺体则以正常强度表达hMSH2蛋白。我们猜测,这些肿瘤组织可能有hMSH2基因的突变,而且可能缺乏错配修复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一例为子宫间质肉瘤,而且我们一直认为其癌症发生的过程与子宫内膜样内膜癌的发生过程不同。在HNPCC家族中,60%的肿瘤在hMSH2基因的每一个等位基因上均存在突变,一种为源系突变,另一种为体细胞突变,这些突变导致hMSH2蛋白表达的缺失。相反,仅11%散发的结肠癌中有hMSH2基因突变,其中仅有1%表现为外显突变。这说明,在散发结肠癌的发生机制中,这种突变的发生率很低。就内膜癌来说,这一点可以从Katabuchi等报道的文献中推断出来:即仅有很少数的内膜癌,有hMSH2基因的突变,这些作者还发现:这些肿瘤同时缺乏hMSH2蛋白的免疫组化表达。总的来说:hMSH2基因的突变或hM-SH2蛋白表达的完全缺失在散发性子宫内膜癌中很少发生,特别是对于Ⅰ型子宫内膜癌,而且这一基因的突变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中可能不起很重要的作用(除了一些及少数的内膜癌)。
综上所述,在正常子宫内膜的腺体中,hMSH2蛋白的表达很可能参与维持其周期性改变。在大部分内膜癌标本中,hMSH2蛋白的表达强度和正常子宫内膜一致,或有所加强。这可能是为了适应随着细胞增殖的增加对DNA错配修复的需要也相应增加的缘故。
参考文献
1 Koshiyama M,Konishi I,et al.J Clin Endocrionl Metabol,1995,80:1106-12.
2 Leach FS,Polyak K,et al.Cancer Res,1996,56:235-40.
3 Leach FS,Polyak K,et al.Cancer Res,1996,56:235-40.
4 Jin TX,Furihata M,et al.Cancer,1999,85:478-84.
5 Burks RT,Kessis TD,et al.Oncogene,1994,9:1163-6.
6 Bubb VJ,Curtis LJ,et al.Oncogene,1996,12:2641-9.
7 Katabuchi H,van-Rees B,et al.Cancer Res,1995,55:55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