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人口呈现流动原因复杂化、流动方式多样化、居住小聚居化的趋势。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提高少数民族城市适应能力,必须积极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其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和制度化水平;通过各种手段,加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相互理解与融合;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5.008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339(2019)05-0040-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40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持续深入推进,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和城市融入,既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更关系到能否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加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使“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更加顺利推进并更能发挥出其应有的辐射作用。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少数民族同胞进入城市,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带动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三个不适应”,即进城的少数民族群众对城市的生活和管理方式、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某些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等都不能很好地适应[2]。如何解决好这“三个不适应”,是当前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就相关问题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进行了访谈调研,并就如何提升少数民族城市适应能力进行了探索。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全国2亿多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十分之一。这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大趋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条例》第二条规定,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其范围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城市又恰好处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位置,因此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从农村流向这片热土的城市。通过实际调查和翻阅资料文献发现这些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原因复杂化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增加经济收入是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他们所向往的城市工作生活的主要推动力。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基于这方面原因的比例占65%。在这些来到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主要的是务工经商,如经营民族餐馆等。开拉面馆的回族老板以及拉面师傅有些是从深圳、广州过来的,因为这些大城市的拉面馆太多了,市场饱和,竞争很激烈,生意不太好,所以搬到中小城市来开拉面馆。也有一些以前在家乡开拉面馆,因为生意不好,干脆就关门来到城市打工给别人当拉面师傅。这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还有一些人是沿街售卖民族特色产品或烧烤,比如烤羊肉串;有些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则把自己家乡种的核桃、红枣、葡萄干等干果沿街摆摊售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组织当地的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到内地城市的工厂;当然,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人口通过婚嫁、上学、作为随迁家属等方式流动到城市。笔者在访谈调研中遇到一个在东兴市商场卖玉石的京族妇女,其家住在江平镇的农村,丈夫是东兴市汉族人,通过婚嫁来到这里工作生活。目前,这位京族妇女的户籍还在农村。在东兴,类似此种情况非常多。如今,南宁的一些高校也招收了不少少数民族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西藏、青海、四川的藏族学生,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宁夏、甘肃的回族学生。笔者在访谈调研中还遇到一位40多岁瑶族门卫阿姨,她的情况则是由于丈夫病逝,家里没有劳动力,没有经济来源,因而只好到城市打工,这是由于家庭变故而流动到城市的。
(二)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方式呈现多样化
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来看,主要是广西区内跨市流动,其次是跨区跨省流动。在这方面有研究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从区外看,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西北五省(区),新疆和青海占的比例較高,云南和贵州两省也有相当部分,涉及民族主要有维吾尔族、苗族、藏族、朝鲜族;从区内看,多为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流动来的壮族、瑶族、侗族等民族”[3]。具体而言,在南宁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从事干果生意的维吾尔族主要来自新疆南部地区,其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呈现季节性,秋收后来到南宁,冬天在南宁做生意,春天开始陆续返回家乡。笔者通过对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来源地进行分析,发现许多都是亲戚朋友以及老乡一起流动到城市,呈现出集体流动的特点。防城港东兴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则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即跨国流动比较多。由于京族使用京语,京语与越南语基本相同,京族与越南主体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许多京族人就利用语言上的便利,与越南人做边贸生意,到越南务工等。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的这种跨境流动也更加频繁。笔者在访谈调研中还发现,在钦州开拉面馆的回族人主要来自青海化隆,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市场旁、广场旁、车站旁以及小区门口,就分布了许多家清真拉面馆。北海市是一个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来北海旅游、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越来越多。比较明显的是,近些年来到北海的穆斯林群众逐年增多,北海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呈现频率高、速度快的特点,与此同时也带来管理的难题。
(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住呈现小聚居的趋势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农村来到城市,主要通过亲朋好友、老乡等介绍,或者结伴到城市务工生活等,这些也是城市中的主要人际关系。由于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以及语言相通,有困难可以互相帮助和照应,他们在城市选择居住地时,往往是小聚居,出现内卷化的现象,本民族之间交流的比较多,与其他民族来往的比较少,在城市遇到矛盾纠纷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容易“抱团”处理问题。城市中的一些社区也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的地方,比如,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华中路社区、良庆区银海社区、防城港市港口区桃花湾社区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住都是这种小聚居。 二、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因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离开了熟悉的家乡,来到文化、生活工作方式差异都十分大的陌生城市,其工作生活肯定会面临如何适应的问题。结合实地访谈,笔者对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因素进行如下分析。
(一)经济方面的因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到城市,大部分都是为了谋生,改善自身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更好地发展。在笔者的访谈调研中,当问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工作适不适应时,有的被访者用十分朴实的话回答:“在城市挣到钱就适应,挣不到钱就不适应。”由此可知,在他们看来,能不能适应城市,首先要考虑经济收入,要在城市立足,经济因素是关键。可以说,在城市打工的收入比在农村老家多,这是他们来到城市工作生活的动力。当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着许多民生问题,比如看病就医、养老、住房、子女上学、就业问题等,这些问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影响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程度,是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问题的难题。由于“一带一路”建设给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政策的宽松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也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
在南宁火车站附近,有一对打馕的维吾尔族父子,父亲58岁,来南宁生活工作20多年;儿子30多岁,来南宁生活工作9年多。笔者在与该对父子访谈时,他们说已经适应南宁的生活了,现在主要是靠打馕及卖老家种植的葡萄干、核桃、大枣等为生。父子俩觉得南宁这边的人非常好,与邻居相处得也非常和睦,平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困难,打馕的摊位还是社区帮解决的。现在租房住,一间房每月要支付700—800元,想在南宁买房,但现在的房价太贵了,买不起。最烦恼的问题是看病不能在当地报销医疗费,因为没有医疗保险。想把家里的户口迁过来,但是一直无法迁到南宁,所以很多福利待遇无法享受到,现在孩子只能在老家上学。
广西河池都安县一名男性韦某,壮族,初中文化,是一名复员军人,从20岁到54岁期间,只有两三年在农村家里,30余年的时间都在城市打工,主要从事建筑行业。他曾经去贵州打工,大部分时间则在广西区内的城市流动打工,去过柳州、桂林、来宾、隆林、东兴等地,现在钦州市从事建筑业。韦某来城市打工主要为了赚钱谋生。在城市打工偶尔也会遇到老板拖欠工钱,还曾经求助过劳动仲裁,寻求法律援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平时在生活上遇到困难,一般都是找工头。韦某在城市打工,烦恼的也是看病贵问题,医疗费无法报销。谈到最大的愿望时,他说,就想把自己从一个农村户籍的人变为一个城市户籍的人,定居在城市,再也不需要在不同的城市漂泊不定,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城市的房价太贵了,买不起房。显然,韦某并不知道2014年7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里已经明确取消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而韦某的例子反过来也说明,我们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表面上虽然已不存在,但这种制度至今还通过由其造成的难以弥合的城乡差异,仍然在不少方面使得韦某这样的少数民族人口很难适应远离家乡的城市生活。
(二)文化习俗方面的因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到城市面临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也影响着族群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些人口的城市适应。有学者认为,“影响族群关系的‘文化因素’主要指表现于各族群在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他看来,“两个族群如果在这些方面存在着重大而且十分显著的差别,对于族群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障碍”[4]480。笔者通过个别访谈,也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流入城市除了出现语言沟通障碍问题,以及气候、饮食不太适合的问题之外,由于文化风俗习惯与当地人差异大,也容易在交往中出现矛盾与摩擦,成为影响他们城市适应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城市工作与生活,都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文化适应过程。
一位来自青海化隆的拉面馆回族女老板,30多岁,初中文化。据她介绍,他们一家来钦州开西北拉面馆已经9年了,因为这里的拉面馆比较少,所以一家人到这里开餐馆做生意,同村的人还有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西安、合肥等地方开拉面馆。刚来时觉得这里天气太炎热了,饮食也不习惯,而且当地人说本地话,他们听不懂,语言沟通困难,只有说普通话才可以听懂,平时和本民族交流用方言。
同樣一位来自青海化隆的男孩小谢,19岁,初中文化,出生在西藏拉萨,后随家住在青海化隆县,6岁时跟父母来到广州,在广州上的学。小谢家在广州开拉面馆有四五年,在深圳开拉面馆又有三四年,由于在广东长大,所以他现在既会说一些粤语,也会说普通话。据他介绍,现在他们在回族之间一般说地方方言来交流(青海方言)。至于在城市里生活,最主要的是吃饭不太方便,有时找一家清真餐馆需要走七八里路。现在日常不戴回族的小白帽了,因为天气太热,在回老家化隆县时一般戴一下小白帽。
来自新疆伊宁的哈萨克族女孩小娜,21岁,2017年9月来南宁读大学,她说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一些从新疆其他地方来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刚来到南宁就出现了城市适应性的问题。首先就是气候不太适应,夏天天气炎热,经常下雨、空气潮湿,而冬天室内又无暖气供应,感觉天气很冷。在饮食方面,牛肉面放的盐比较少,拉面拉的比较细,清真伙食还是比较少。在风俗习惯方面,由于存在文化差异,有时候也和当地人发生一些摩擦。
(三)宗教信仰方面的因素
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有部分人是有宗教信仰的,而陌生城市的工作环境以及这些城市的宗教活动场所与他们的家乡又很不相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不仅缺乏,而且分布不均匀,离他们的住所往往也比较远,这些方面的诸多不便使得他们深感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此外,宗教因素还影响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笔者通过访谈发现,正是以上情况的存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开展宗教活动的方式和频次都发生了变化,部分少数民族年轻人的宗教责任感逐渐减弱。正是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流动人口的城市族际通婚也比较少,这反过来也影响了其城市的融合程度。正如有学者指出,“人们把族群间的通婚情况看作是测度不同族群相互关系和深层次融合程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4]437。 三、提高少数民族城市适应能力的路径
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必须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能力。这当然需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本人、城市管理者以及国家政策制定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一)积极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其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和制度化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真正做到利益共享。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积极解决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面临的民生问题。在这方面,南宁市创新构建了“13456”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也被称为“南宁模式”。其中,“6”即指整合推进外来经商就业、住房租赁、子女入学、法律援助、困难补助、清真食品等六大服务。同时,还建立“六必访”制度,做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及其家庭有矛盾纠纷的必访、有重大疾病的必访、有重信重访的必访、有生产生活困难的必访、有家庭重大变故的必访、有重要节日和重要活动时必访[5]。这些制度机制,注重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到城市后切实面临的民生问题,着眼于为此提供优质服务,并通过制度安排,努力提高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及时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实际困难,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这些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的适应度、融入度和满意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着力点,有专家为此建议,“首先是将这部分人口统一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现同一般异地务工、流入城市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化;然后逐步实现其中具备落户条件的人口同户籍市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化,使他们能够同城市原有市民一样,共同为城市发展出力,共同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6]。“南宁模式”很好地诠释了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城市民族工作的精神,即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二)通过各种手段,加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相互理解与融合,促进其城市文化适应
在城市建设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相互理解与融合的文化适应尤为重要。笔者在钦州市一家回族同胞开的拉面馆调研时看到,店内墙上挂着“关于清真饮食文化”“关于本店禁止饮酒”等的详细解释说明,这种关于民族文化的介绍既有助于穆斯林清真饮食文化在城市的宣传,也可以让吃饭的客人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配合店内饮食的规则,避免或者减少无意的冒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误解、矛盾和冲突。一些地方也注意充分利用各民族的节庆,组织各民族共同欢度,把民族节庆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如汉族的春节,壮族的“三月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过的“古尔邦节”,京族哈节,等等,通过各民族间加强交流,增进互相了解,增进了感情。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还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组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民族之间进行汉语、民族政策、当地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这主要是考虑到有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学习汉语的愿望很强烈,因为汉语水平提高后有利于他们务工经商,提高经济收入,减少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语言障碍。为了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学习和交流,社区还订一些少数民族文字的期刊杂志和汉语书籍,并建立了以“民族桥”命名的微信群,把本社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这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事项,如不能占道经营,对其加以双向沟通式管理和加强彼此交流,平时也发一些视频如“我和我的祖国”,鼓励他们学着唱,群友们还可以把自己喜爱的民族歌舞视频发上去,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积极传播正能量,进行思想引领,增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四个认同”。
(三)加強城市社区建设,推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管理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7]。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到城市后,首先找的是社区,接触的是社区的工作人员,社区服务是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的根基。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利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社区各民族的广泛接触,相互了解,增进感情,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彼此之间的友好互信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当前,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社区要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工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缺乏社会关系的支持,因而在陌生城市往往选择与本民族同胞聚居在一起。如果城市的各项服务能够跟上去,这种状况就会有所改变,“抱团”的现象就会不断减少。有研究表明,如今一些社区采取网格化管理,社区干部经常到负责的片区进行走访,倾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诉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完善社区基层公共服务功能,把民族事务纳入社会基层治理和服务体系之中,使一部分服务工作不用出社区就能得到圆满解决。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困难帮助等服务”[8]。这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1]49。二是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尊重差异,增强相互间的认同。城市社区不仅要尊重各民族,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对待,而且还要经常组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依法参与本社区的管理,调动其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让其树立社区主人翁的意识,增强对城市社区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各民族群众在城市生活中相互嵌入地共居,相互欣赏地共学,相互帮助地共事,团结友爱地共乐”[9]。通过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适应城市、融入城市,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王正伟.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求是,2014(20).
[3]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统战部课题组.统战系统参与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社会管理工作的做法及启示——以广西南宁市为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4]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热烈祝贺南宁市获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再接再厉 让民族团结之花盛放八桂大地[EB/OL].(2017-01-03)[2019-06-30].http://gxrb.gxrb.com.cn/html/2017-01/03/content_1350277.htm.
[6]朱维群.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重在交融[EB/OL].(2016-12-15)[2019-07-05].http://tyzx.people.cn/n1/2016/1215/c372373-28953092.html.
[7]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EB/OL].(2014-09-29)[2019-07-25].http://www.gov.cn/xinwen/2014-09/29/content_2758816.htm.
[8]武汉市民宗委课题组.创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考[N].长江日报,2015-12-17(06).
[9]郝时远.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N].人民日报,2016-07-28(18).
责任编辑:潘宏纹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5.008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339(2019)05-0040-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40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持续深入推进,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和城市融入,既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更关系到能否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加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使“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更加顺利推进并更能发挥出其应有的辐射作用。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少数民族同胞进入城市,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带动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三个不适应”,即进城的少数民族群众对城市的生活和管理方式、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某些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等都不能很好地适应[2]。如何解决好这“三个不适应”,是当前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就相关问题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进行了访谈调研,并就如何提升少数民族城市适应能力进行了探索。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全国2亿多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十分之一。这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大趋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条例》第二条规定,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其范围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城市又恰好处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位置,因此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从农村流向这片热土的城市。通过实际调查和翻阅资料文献发现这些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原因复杂化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增加经济收入是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他们所向往的城市工作生活的主要推动力。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基于这方面原因的比例占65%。在这些来到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主要的是务工经商,如经营民族餐馆等。开拉面馆的回族老板以及拉面师傅有些是从深圳、广州过来的,因为这些大城市的拉面馆太多了,市场饱和,竞争很激烈,生意不太好,所以搬到中小城市来开拉面馆。也有一些以前在家乡开拉面馆,因为生意不好,干脆就关门来到城市打工给别人当拉面师傅。这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还有一些人是沿街售卖民族特色产品或烧烤,比如烤羊肉串;有些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则把自己家乡种的核桃、红枣、葡萄干等干果沿街摆摊售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组织当地的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到内地城市的工厂;当然,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人口通过婚嫁、上学、作为随迁家属等方式流动到城市。笔者在访谈调研中遇到一个在东兴市商场卖玉石的京族妇女,其家住在江平镇的农村,丈夫是东兴市汉族人,通过婚嫁来到这里工作生活。目前,这位京族妇女的户籍还在农村。在东兴,类似此种情况非常多。如今,南宁的一些高校也招收了不少少数民族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西藏、青海、四川的藏族学生,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宁夏、甘肃的回族学生。笔者在访谈调研中还遇到一位40多岁瑶族门卫阿姨,她的情况则是由于丈夫病逝,家里没有劳动力,没有经济来源,因而只好到城市打工,这是由于家庭变故而流动到城市的。
(二)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方式呈现多样化
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来看,主要是广西区内跨市流动,其次是跨区跨省流动。在这方面有研究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从区外看,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西北五省(区),新疆和青海占的比例較高,云南和贵州两省也有相当部分,涉及民族主要有维吾尔族、苗族、藏族、朝鲜族;从区内看,多为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流动来的壮族、瑶族、侗族等民族”[3]。具体而言,在南宁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从事干果生意的维吾尔族主要来自新疆南部地区,其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呈现季节性,秋收后来到南宁,冬天在南宁做生意,春天开始陆续返回家乡。笔者通过对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来源地进行分析,发现许多都是亲戚朋友以及老乡一起流动到城市,呈现出集体流动的特点。防城港东兴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则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即跨国流动比较多。由于京族使用京语,京语与越南语基本相同,京族与越南主体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许多京族人就利用语言上的便利,与越南人做边贸生意,到越南务工等。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的这种跨境流动也更加频繁。笔者在访谈调研中还发现,在钦州开拉面馆的回族人主要来自青海化隆,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市场旁、广场旁、车站旁以及小区门口,就分布了许多家清真拉面馆。北海市是一个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来北海旅游、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越来越多。比较明显的是,近些年来到北海的穆斯林群众逐年增多,北海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呈现频率高、速度快的特点,与此同时也带来管理的难题。
(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住呈现小聚居的趋势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农村来到城市,主要通过亲朋好友、老乡等介绍,或者结伴到城市务工生活等,这些也是城市中的主要人际关系。由于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以及语言相通,有困难可以互相帮助和照应,他们在城市选择居住地时,往往是小聚居,出现内卷化的现象,本民族之间交流的比较多,与其他民族来往的比较少,在城市遇到矛盾纠纷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容易“抱团”处理问题。城市中的一些社区也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的地方,比如,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华中路社区、良庆区银海社区、防城港市港口区桃花湾社区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住都是这种小聚居。 二、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因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离开了熟悉的家乡,来到文化、生活工作方式差异都十分大的陌生城市,其工作生活肯定会面临如何适应的问题。结合实地访谈,笔者对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因素进行如下分析。
(一)经济方面的因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到城市,大部分都是为了谋生,改善自身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更好地发展。在笔者的访谈调研中,当问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工作适不适应时,有的被访者用十分朴实的话回答:“在城市挣到钱就适应,挣不到钱就不适应。”由此可知,在他们看来,能不能适应城市,首先要考虑经济收入,要在城市立足,经济因素是关键。可以说,在城市打工的收入比在农村老家多,这是他们来到城市工作生活的动力。当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着许多民生问题,比如看病就医、养老、住房、子女上学、就业问题等,这些问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影响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程度,是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问题的难题。由于“一带一路”建设给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政策的宽松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也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
在南宁火车站附近,有一对打馕的维吾尔族父子,父亲58岁,来南宁生活工作20多年;儿子30多岁,来南宁生活工作9年多。笔者在与该对父子访谈时,他们说已经适应南宁的生活了,现在主要是靠打馕及卖老家种植的葡萄干、核桃、大枣等为生。父子俩觉得南宁这边的人非常好,与邻居相处得也非常和睦,平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困难,打馕的摊位还是社区帮解决的。现在租房住,一间房每月要支付700—800元,想在南宁买房,但现在的房价太贵了,买不起。最烦恼的问题是看病不能在当地报销医疗费,因为没有医疗保险。想把家里的户口迁过来,但是一直无法迁到南宁,所以很多福利待遇无法享受到,现在孩子只能在老家上学。
广西河池都安县一名男性韦某,壮族,初中文化,是一名复员军人,从20岁到54岁期间,只有两三年在农村家里,30余年的时间都在城市打工,主要从事建筑行业。他曾经去贵州打工,大部分时间则在广西区内的城市流动打工,去过柳州、桂林、来宾、隆林、东兴等地,现在钦州市从事建筑业。韦某来城市打工主要为了赚钱谋生。在城市打工偶尔也会遇到老板拖欠工钱,还曾经求助过劳动仲裁,寻求法律援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平时在生活上遇到困难,一般都是找工头。韦某在城市打工,烦恼的也是看病贵问题,医疗费无法报销。谈到最大的愿望时,他说,就想把自己从一个农村户籍的人变为一个城市户籍的人,定居在城市,再也不需要在不同的城市漂泊不定,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城市的房价太贵了,买不起房。显然,韦某并不知道2014年7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里已经明确取消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而韦某的例子反过来也说明,我们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表面上虽然已不存在,但这种制度至今还通过由其造成的难以弥合的城乡差异,仍然在不少方面使得韦某这样的少数民族人口很难适应远离家乡的城市生活。
(二)文化习俗方面的因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到城市面临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也影响着族群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些人口的城市适应。有学者认为,“影响族群关系的‘文化因素’主要指表现于各族群在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他看来,“两个族群如果在这些方面存在着重大而且十分显著的差别,对于族群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障碍”[4]480。笔者通过个别访谈,也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流入城市除了出现语言沟通障碍问题,以及气候、饮食不太适合的问题之外,由于文化风俗习惯与当地人差异大,也容易在交往中出现矛盾与摩擦,成为影响他们城市适应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城市工作与生活,都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文化适应过程。
一位来自青海化隆的拉面馆回族女老板,30多岁,初中文化。据她介绍,他们一家来钦州开西北拉面馆已经9年了,因为这里的拉面馆比较少,所以一家人到这里开餐馆做生意,同村的人还有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西安、合肥等地方开拉面馆。刚来时觉得这里天气太炎热了,饮食也不习惯,而且当地人说本地话,他们听不懂,语言沟通困难,只有说普通话才可以听懂,平时和本民族交流用方言。
同樣一位来自青海化隆的男孩小谢,19岁,初中文化,出生在西藏拉萨,后随家住在青海化隆县,6岁时跟父母来到广州,在广州上的学。小谢家在广州开拉面馆有四五年,在深圳开拉面馆又有三四年,由于在广东长大,所以他现在既会说一些粤语,也会说普通话。据他介绍,现在他们在回族之间一般说地方方言来交流(青海方言)。至于在城市里生活,最主要的是吃饭不太方便,有时找一家清真餐馆需要走七八里路。现在日常不戴回族的小白帽了,因为天气太热,在回老家化隆县时一般戴一下小白帽。
来自新疆伊宁的哈萨克族女孩小娜,21岁,2017年9月来南宁读大学,她说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一些从新疆其他地方来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刚来到南宁就出现了城市适应性的问题。首先就是气候不太适应,夏天天气炎热,经常下雨、空气潮湿,而冬天室内又无暖气供应,感觉天气很冷。在饮食方面,牛肉面放的盐比较少,拉面拉的比较细,清真伙食还是比较少。在风俗习惯方面,由于存在文化差异,有时候也和当地人发生一些摩擦。
(三)宗教信仰方面的因素
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有部分人是有宗教信仰的,而陌生城市的工作环境以及这些城市的宗教活动场所与他们的家乡又很不相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不仅缺乏,而且分布不均匀,离他们的住所往往也比较远,这些方面的诸多不便使得他们深感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此外,宗教因素还影响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笔者通过访谈发现,正是以上情况的存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开展宗教活动的方式和频次都发生了变化,部分少数民族年轻人的宗教责任感逐渐减弱。正是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流动人口的城市族际通婚也比较少,这反过来也影响了其城市的融合程度。正如有学者指出,“人们把族群间的通婚情况看作是测度不同族群相互关系和深层次融合程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4]437。 三、提高少数民族城市适应能力的路径
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必须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能力。这当然需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本人、城市管理者以及国家政策制定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一)积极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其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和制度化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真正做到利益共享。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积极解决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面临的民生问题。在这方面,南宁市创新构建了“13456”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也被称为“南宁模式”。其中,“6”即指整合推进外来经商就业、住房租赁、子女入学、法律援助、困难补助、清真食品等六大服务。同时,还建立“六必访”制度,做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及其家庭有矛盾纠纷的必访、有重大疾病的必访、有重信重访的必访、有生产生活困难的必访、有家庭重大变故的必访、有重要节日和重要活动时必访[5]。这些制度机制,注重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到城市后切实面临的民生问题,着眼于为此提供优质服务,并通过制度安排,努力提高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及时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实际困难,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这些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的适应度、融入度和满意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着力点,有专家为此建议,“首先是将这部分人口统一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现同一般异地务工、流入城市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化;然后逐步实现其中具备落户条件的人口同户籍市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化,使他们能够同城市原有市民一样,共同为城市发展出力,共同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6]。“南宁模式”很好地诠释了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城市民族工作的精神,即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二)通过各种手段,加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相互理解与融合,促进其城市文化适应
在城市建设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相互理解与融合的文化适应尤为重要。笔者在钦州市一家回族同胞开的拉面馆调研时看到,店内墙上挂着“关于清真饮食文化”“关于本店禁止饮酒”等的详细解释说明,这种关于民族文化的介绍既有助于穆斯林清真饮食文化在城市的宣传,也可以让吃饭的客人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配合店内饮食的规则,避免或者减少无意的冒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误解、矛盾和冲突。一些地方也注意充分利用各民族的节庆,组织各民族共同欢度,把民族节庆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如汉族的春节,壮族的“三月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过的“古尔邦节”,京族哈节,等等,通过各民族间加强交流,增进互相了解,增进了感情。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还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组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民族之间进行汉语、民族政策、当地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这主要是考虑到有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学习汉语的愿望很强烈,因为汉语水平提高后有利于他们务工经商,提高经济收入,减少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语言障碍。为了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学习和交流,社区还订一些少数民族文字的期刊杂志和汉语书籍,并建立了以“民族桥”命名的微信群,把本社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这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事项,如不能占道经营,对其加以双向沟通式管理和加强彼此交流,平时也发一些视频如“我和我的祖国”,鼓励他们学着唱,群友们还可以把自己喜爱的民族歌舞视频发上去,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积极传播正能量,进行思想引领,增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四个认同”。
(三)加強城市社区建设,推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管理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7]。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到城市后,首先找的是社区,接触的是社区的工作人员,社区服务是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的根基。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利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社区各民族的广泛接触,相互了解,增进感情,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彼此之间的友好互信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当前,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社区要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工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缺乏社会关系的支持,因而在陌生城市往往选择与本民族同胞聚居在一起。如果城市的各项服务能够跟上去,这种状况就会有所改变,“抱团”的现象就会不断减少。有研究表明,如今一些社区采取网格化管理,社区干部经常到负责的片区进行走访,倾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诉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完善社区基层公共服务功能,把民族事务纳入社会基层治理和服务体系之中,使一部分服务工作不用出社区就能得到圆满解决。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困难帮助等服务”[8]。这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1]49。二是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尊重差异,增强相互间的认同。城市社区不仅要尊重各民族,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对待,而且还要经常组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依法参与本社区的管理,调动其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让其树立社区主人翁的意识,增强对城市社区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各民族群众在城市生活中相互嵌入地共居,相互欣赏地共学,相互帮助地共事,团结友爱地共乐”[9]。通过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适应城市、融入城市,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王正伟.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求是,2014(20).
[3]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统战部课题组.统战系统参与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社会管理工作的做法及启示——以广西南宁市为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4]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热烈祝贺南宁市获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再接再厉 让民族团结之花盛放八桂大地[EB/OL].(2017-01-03)[2019-06-30].http://gxrb.gxrb.com.cn/html/2017-01/03/content_1350277.htm.
[6]朱维群.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重在交融[EB/OL].(2016-12-15)[2019-07-05].http://tyzx.people.cn/n1/2016/1215/c372373-28953092.html.
[7]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EB/OL].(2014-09-29)[2019-07-25].http://www.gov.cn/xinwen/2014-09/29/content_2758816.htm.
[8]武汉市民宗委课题组.创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考[N].长江日报,2015-12-17(06).
[9]郝时远.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N].人民日报,2016-07-28(18).
责任编辑:潘宏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