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一直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活动能力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针对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教师的重要任务。
我校是一所开发区完全小学,学生基础不一,主动参与性差,动手能力令人担忧。不少二年级的学生不会系鞋带,一部分四年级的学生不会正确穿衣,2/3的学生不会自己洗碗筷,洗衣、梳头、整理书包等生活小事都要父母代劳。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与道德、情感、思想的形成之间有一条强有力的纽带。结合学生的实际,发挥学校特色,通过先学后导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对促进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及劳动实践能力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一、把课堂搬到校园
首先,拓展综合实践课程。学校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阵地。综合实践课程是学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把综合实践课中的作业变成作品的方式,能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自立意识。我校将综合课里学生的作品进行校内展示,用来装饰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校园的走廊上、橱窗里、教室里、生物角、门框上等,都放置了一幅幅纯朴、充满童趣的学生作品。讲台上摆放着学生自制的笔筒、笔袋。学生制作的风车、沙包,放在文艺柜里,以供课余玩耍。学生精心设计的窗花、花边及小灯笼则可以装饰教室,增加喜庆气氛,而栩栩如生的纸花、丝网花、纸动物又可以补充生物角。这样一来,学生劳动的兴趣增强了,动手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明显的提高。
其次,促进日常习惯的养成。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除了要认真上好实践课外,还可从学生的日常管理抓起。我认为抓好学生的值日生管理和公共卫生保洁区的管理是学生劳动习惯养成的关键。学校在校园内划定明确的清洁责任区,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校的保洁工作。老师不是袖手旁观者,而是成为手把手教、个对个导的劳动导师,让学生掌握劳动的技巧,培养劳动的习惯,如楼道卫生应该如何保持、花坛清洁怎么搞等。当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动手实践,然后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
二、把课堂搬进家庭
在加强校园劳动实践的同时,学校不断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家校联系密切的优势,把劳动教育的学习和引导搬进家庭。
1.加强家校联系,深化学生的劳动实践。劳技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没有家长的配合,没有家庭的参与,就会成为一句口号。家长是孩子的生活导师,孩子的吃穿住用行,哪一件都离不开家长的指导。我接触过一些家长,他们不太愿意让孩子做家务,认为让孩子做家务,不但不省力,反而添麻烦。如让孩子自己洗澡,孩子会搞得“水漫金山”,家长还得收拾半天。但我们要明白,孩子的动手能力不是天生的,是要从小培养和锻炼出来的。为此,学校要积极地为家长创造条件,经常举办家长教育讲座,让家长明白孩子的未来要靠他自己去开创,独立的生活能力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明确家长的职责,让他们根据孩子的特点适当安排家务劳动,如在双休日放手让学生洗衣做饭、扫地洗碗、买菜购物等。老师结合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表现和家长的评定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劳动课成绩,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搭建家校平台,促进亲子劳动实践。教师可组织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各种劳动实践活动。2012年春节,学校组织了“年夜饭,我掌勺”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做一道年夜菜。家长、学生积极参与了这项活动,有的用红辣椒和胖头鱼做成剁椒鱼头,取名“红红火火,年年有鱼”;有的将白菜(意为清白)、蒜苗(意为生机勃勃)、茴香(寓意回乡)等食物入锅煮熟,取名“长长久久”,寓意一年到头完完整整,清清白白,来日方长;有的将西芹炒百合取名为“和和美美”;还有的把红豆、绿豆、小米、豌豆和玉米炒制成一道“五谷丰登”。学生们还将做菜的过程、感受以及家长的评价记录下来,并制作了菜谱,收获了动手的快乐。通过活动,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成长,更关心孩子的未来。
三、将课堂融入社会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锻炼和积累。课堂教学有其时空上的局限,将课堂融入社会,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在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让学生参加一些义务劳动,如给孤寡老人贴春联、清扫车站和天桥、修补隔离栏等,使学生感受到为社会劳动的光荣。
教师还应促进课堂内容与重要节日的融合。如学习《植树》一课后,利用植树节开展“感恩大自然,爱绿护绿”的主题动手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一、二年级的学生参观绍三公路两旁的绿化带,培养劳动意识;三、四年级的学生清理垃圾,培养动手能力;五、六年级的学生护绿除草,培养劳动习惯。学生们在护绿实践活动中,积极亲近自然,用行动来呵护自然,明白劳动的价值。如在重阳节,教师可开展孝敬卡制作比赛,并将孝敬卡送到敬老院,顺便为敬老院打扫卫生、晒被子,美化环境。
四、确立载体,把课堂延伸到社团
“你听来的很快就会忘掉,你看见了就能记住,你做了就能学会。”这是教育界广为流传的话。所以,综合实践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而应通过学生社团等活动载体,努力把课内活动延伸到课外,实现“学”和“习”的真正融合。
学生社团是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体会、提高、创新的重要载体。学校通过开展民风民俗社团活动,在清明节组织社员开展“清明前后话艾饺”的实践活动。首先,社团老师带社员在美丽的镜湖湿地公园采摘艾草,让社员们在大自然中分艾草、黄花果,社员们别提有多高兴了。然后,社员们自己炒芝麻、买粉,在社团活动基地制作艾饺。社员们做出一个个艾饺,简直比吃蜜还甜。更让社员们难忘的是在火炉旁品尝艾饺。艾饺碧绿碧绿的,煞是好看,几个小馋鬼迫不及待地把艾饺塞进嘴里,被烫得舌头起了大泡,芝麻立马就流得满嘴都是。通过社团实践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子女体会到了劳动创新、合作分享之乐,勤于动手,乐于实践。
总之,学生是21世纪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发展状况对21世纪的中国社会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用现代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设一条阳光大道。
(责编 莫彩凤)
我校是一所开发区完全小学,学生基础不一,主动参与性差,动手能力令人担忧。不少二年级的学生不会系鞋带,一部分四年级的学生不会正确穿衣,2/3的学生不会自己洗碗筷,洗衣、梳头、整理书包等生活小事都要父母代劳。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与道德、情感、思想的形成之间有一条强有力的纽带。结合学生的实际,发挥学校特色,通过先学后导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对促进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及劳动实践能力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一、把课堂搬到校园
首先,拓展综合实践课程。学校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阵地。综合实践课程是学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把综合实践课中的作业变成作品的方式,能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自立意识。我校将综合课里学生的作品进行校内展示,用来装饰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校园的走廊上、橱窗里、教室里、生物角、门框上等,都放置了一幅幅纯朴、充满童趣的学生作品。讲台上摆放着学生自制的笔筒、笔袋。学生制作的风车、沙包,放在文艺柜里,以供课余玩耍。学生精心设计的窗花、花边及小灯笼则可以装饰教室,增加喜庆气氛,而栩栩如生的纸花、丝网花、纸动物又可以补充生物角。这样一来,学生劳动的兴趣增强了,动手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明显的提高。
其次,促进日常习惯的养成。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除了要认真上好实践课外,还可从学生的日常管理抓起。我认为抓好学生的值日生管理和公共卫生保洁区的管理是学生劳动习惯养成的关键。学校在校园内划定明确的清洁责任区,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校的保洁工作。老师不是袖手旁观者,而是成为手把手教、个对个导的劳动导师,让学生掌握劳动的技巧,培养劳动的习惯,如楼道卫生应该如何保持、花坛清洁怎么搞等。当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动手实践,然后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
二、把课堂搬进家庭
在加强校园劳动实践的同时,学校不断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家校联系密切的优势,把劳动教育的学习和引导搬进家庭。
1.加强家校联系,深化学生的劳动实践。劳技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没有家长的配合,没有家庭的参与,就会成为一句口号。家长是孩子的生活导师,孩子的吃穿住用行,哪一件都离不开家长的指导。我接触过一些家长,他们不太愿意让孩子做家务,认为让孩子做家务,不但不省力,反而添麻烦。如让孩子自己洗澡,孩子会搞得“水漫金山”,家长还得收拾半天。但我们要明白,孩子的动手能力不是天生的,是要从小培养和锻炼出来的。为此,学校要积极地为家长创造条件,经常举办家长教育讲座,让家长明白孩子的未来要靠他自己去开创,独立的生活能力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明确家长的职责,让他们根据孩子的特点适当安排家务劳动,如在双休日放手让学生洗衣做饭、扫地洗碗、买菜购物等。老师结合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表现和家长的评定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劳动课成绩,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搭建家校平台,促进亲子劳动实践。教师可组织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各种劳动实践活动。2012年春节,学校组织了“年夜饭,我掌勺”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做一道年夜菜。家长、学生积极参与了这项活动,有的用红辣椒和胖头鱼做成剁椒鱼头,取名“红红火火,年年有鱼”;有的将白菜(意为清白)、蒜苗(意为生机勃勃)、茴香(寓意回乡)等食物入锅煮熟,取名“长长久久”,寓意一年到头完完整整,清清白白,来日方长;有的将西芹炒百合取名为“和和美美”;还有的把红豆、绿豆、小米、豌豆和玉米炒制成一道“五谷丰登”。学生们还将做菜的过程、感受以及家长的评价记录下来,并制作了菜谱,收获了动手的快乐。通过活动,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成长,更关心孩子的未来。
三、将课堂融入社会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锻炼和积累。课堂教学有其时空上的局限,将课堂融入社会,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在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让学生参加一些义务劳动,如给孤寡老人贴春联、清扫车站和天桥、修补隔离栏等,使学生感受到为社会劳动的光荣。
教师还应促进课堂内容与重要节日的融合。如学习《植树》一课后,利用植树节开展“感恩大自然,爱绿护绿”的主题动手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一、二年级的学生参观绍三公路两旁的绿化带,培养劳动意识;三、四年级的学生清理垃圾,培养动手能力;五、六年级的学生护绿除草,培养劳动习惯。学生们在护绿实践活动中,积极亲近自然,用行动来呵护自然,明白劳动的价值。如在重阳节,教师可开展孝敬卡制作比赛,并将孝敬卡送到敬老院,顺便为敬老院打扫卫生、晒被子,美化环境。
四、确立载体,把课堂延伸到社团
“你听来的很快就会忘掉,你看见了就能记住,你做了就能学会。”这是教育界广为流传的话。所以,综合实践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而应通过学生社团等活动载体,努力把课内活动延伸到课外,实现“学”和“习”的真正融合。
学生社团是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体会、提高、创新的重要载体。学校通过开展民风民俗社团活动,在清明节组织社员开展“清明前后话艾饺”的实践活动。首先,社团老师带社员在美丽的镜湖湿地公园采摘艾草,让社员们在大自然中分艾草、黄花果,社员们别提有多高兴了。然后,社员们自己炒芝麻、买粉,在社团活动基地制作艾饺。社员们做出一个个艾饺,简直比吃蜜还甜。更让社员们难忘的是在火炉旁品尝艾饺。艾饺碧绿碧绿的,煞是好看,几个小馋鬼迫不及待地把艾饺塞进嘴里,被烫得舌头起了大泡,芝麻立马就流得满嘴都是。通过社团实践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子女体会到了劳动创新、合作分享之乐,勤于动手,乐于实践。
总之,学生是21世纪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发展状况对21世纪的中国社会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用现代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设一条阳光大道。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