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全体成员有着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的总和。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立校之根基,对学校文化追本溯源,有利于增强学校文化自信的底气;融入本地区域文化思想,能体现学校文化自信的包容。
【关键词】学校文化;追本溯源;区域文化;融合
“学校文化”这个词最早由美国学者沃勒提出。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顾明远教授认为学校文化就是与教学相关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学校文化包括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它是学校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总和。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立校之灵魂,特色发展之根基,是学校发展动力之源泉。
每一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学校文化底蕴丰富与否,关系到一个学校文化自信的问题,关系到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社会对学校的认同度以及学校特色发展的自信心。树立一个学校的文化自信,必须要挖掘这个学校文化所根植的传统文化思想根源,以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同时要融入本地区域文化思想,体现文化自信的包容。
大岗中学源于学校名字以及引申的意义,确定以“刚正文化”作为学校文化。挖掘“刚正文化”的底蕴,要追本溯源,从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发现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夯实学校文化自信的基石,增强学校文化自信的底气。
“刚正文化”的底蕴是“刚”文化思想底蕴和“正”文化思想底蕴的融合。
“刚”文化思想底蕴之一就是刚健有为。“刚健有为”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华文化的源头,早在《周易》中已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周易》中“需”卦有“刚健而不陷,原义不困穷矣”的论述;“大有”卦说“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大畜”卦也说“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周易》第一卦“乾”卦最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就是君子所追求的品德,也就是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刚”文化的第二个思想底蕴是刚毅担当、不屈不挠。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刚、毅、木、讷近仁”,他认为刚毅代表君子品格的坚定性。刚毅品格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临大节而不夺志,他最欣赏的是“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同时,刚毅和有为也是密不可分的。仁人君子,既要刚毅,负起历史责任感,又要有为,担起时代使命感。正如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甚至于为了完成君子使命,宁可牺牲生命,也决不苟且偷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的弟子曾参十分注重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无穷,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儒家把君子刚毅担当的历史责任与不屈不挠的现实精神上升为一种独立人格的人生态度。
“刚”文化的第三个思想底蕴是正直充盈的人格精神。孟子“养浩然之气”以及“大丈夫精神”就是正直充盈精神的具体化。孟子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直养无害,塞于天地之间。孟子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富贵能做到节制而不挥霍),贫贱不能移(贫贱时不改变自己气节),威武不能屈(威武时,不做理亏的事)”,这就是独立的人格和气节。孟子把正直充盈的獨立人格精神确立为人生的行为和准则,是对刚文化内涵的创造性发挥。
“刚”文化蕴含了刚健有为、不屈不挠、正直充盈的人格精神,而“正”文化则体现出中正、大德的思想。
“正”文化思想底蕴核心是儒家文化的“德”。《周易》就明确表述“中正”是天德、圣德、君德、大人之德。“乾”卦有“龙德中正”“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的论述;“坤”卦有“黄中通理”“正位君体”的阐述,以及“需”卦、“讼”卦、“师”卦、“大壮”卦等卦辞中也表达了“位乎天位,以中正也”(作为天子,当以中正)“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作为大人当以中正)“能以众正,可以王矣”(教导民众以中正)“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以正为大)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借卦象说儒家之大德,明儒家之仁义。
并且《周易》体现的“中正”之德,超越了一般具体的道德伦理范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结晶。它包含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思想,也包含了“敬”“诚”“忠”“孝”“勇”“廉”的行为规范和“温”“良”“恭”“俭”“让”的待人态度等等,代表着整个中华文化的思想伦理道德体系。
曾子在《大学》中继承了孔子的“正”文化理念,认为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修身,而“修身在其正心”。正则持中,《中庸》里着重阐述了“持中”的重要性,“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也乎”。孟子继承了孔子“正”文化的思想底蕴,指出为人首先要“其身正”,然后“天下归之”,教育学子“必以正”。
不仅仅是儒家文化遵从“正”文化思想,道家的老子也是以中正为德,他主张“以正治国”,并对“正”的底蕴进行了进一步论述,认为“正”就是遵循大道。他在《老子》五十三章就曾说过:“行於大道,唯施是畏。”遵循大道行走,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走偏了道路。后来道家学派不断完善“正”的思想底蕴,《经法·四度》说:“正者,事之根也。”把正当作最高的标准以及万物运行的根本依据。《经法·论》说:“明以正者,天之道也。”“天贵正,过正曰诡。”强调正是天地万物的准则,用以调节自然秩序和人类秩序。
《周易·乾》最早把“刚”文化底蕴和“正”文化底蕴合二为一:“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所谓刚健而中正,即刚健而不过于刚,过犹不及,不走极端;中正即是能够坚持原则,以“中庸”的思想来为人处世。刚健以中正为前提和准则,中正也要持之刚健,这种“刚正”文化底蕴也是《周易》最为强调的精神。从这种精神出发阐发出后来仁人志士共有的忧患思想,即《系辞》所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忧患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中华儿女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追本溯源,学校“刚正文化”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在“刚正文化”价值观指引下,培养学生在校则学习刚健有为、刚毅担当、中正处事的精神,走出社会则奉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义担当。
每一个区域由于地理因素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与本区域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色。这个区域独特的文化底色影响着本地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甚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选址一个区域,很大程度上选择了这个区域的文化传统。挖掘校园文化底蕴要融入这个区域的文化,体现学校文化自信的包容精神。
学校文化底蕴挖掘与大岗区域英雄们的刚肠义胆精神相融合。
大岗中学所在的大岗镇位于南沙区西北部,虽然镇域地貌為典型的珠三角冲积平原,但也有不少地方山峦连绵,山岗众多且范围大,这是千万年前地壳变动,因海平面上升而形成的丘陵。十八罗汉山就位于镇的西南角,古称狮子山,是南沙中部一片茂密树林的丘陵,主轴长大约三千米,宽约两千米,总面积三百三十多万平方,海拔最高点不到一百五十米。学校就坐落于金屏山高岗之上,周围是壮丽的十八罗汉山麓,与蔚然而深秀的“摩天岭”对峙。校园自低至高,顺山势延绵而上。
相传楚汉相争后期,项羽乌江自刎之后,项羽最忠实的一批追随者誓死不降刘邦,一路南逃到广东南海郡狮子洋。有十八名将领面对刘邦追兵,情急之下便化装隐居于狮子山顶,不问世事,潜心修炼,观音菩萨为之所感动,点化为十八罗汉,从此狮子山也改名为十八罗汉山。十八罗汉为这山注入了宁折不弯的刚肠义胆精神。后人敬仰他们刚正忠义的行为,修建十八罗汉塔以纪念之。
刚肠义胆精神的根是刚正文化,刚正文化的具体实践之一就是宁折不屈的刚肠义胆行为。两者相互印证,互为表里。学校文化融入区域文化,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为学校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榜样,是学校文化实践社会的范本之一;区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提升了区域文化的整体品位,增强了学校在区域文化中的认同感。
学校文化底蕴挖掘与大岗区域先民们刚毅不屈的人格精神相融合。
古时候大岗盛产红石,人们因采石而聚集于此。虽是穷山恶水,但先民们走的是人间正道,凭借刚劲的体格、刚强的性格、刚毅的品格,自强不息,开山劈石,终于开拓出一片生长和生活的空间。大岗先民们的行为和精神一代代传承下来,采石先民们坚毅不屈的性格,对大岗民风形成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积淀。
山岗地带和刚毅民风孕育了浓郁的“刚正文化”,也正是这文化底蕴激励着大岗中学人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筚路蓝缕,艰苦耕耘,成就未来。
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融合,互相渗透和浸染,学校文化既根植于区域文化,融汇民风民俗,融通了理论与实践的隔阂,又提升和凝缘了区域文化,引导当地区域文化的先进潮流,使学校成为本区域文化荟萃之所,学校文化成为本区域的代言人。
现如今每一个学校的建设都越来越重视文化立校、文化育人,学校文化底蕴的深浅,直接决定着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方针。建设学校文化,从传统文化思想源头挖掘文化底蕴,并与当地区域文化相融合,这样学校文化内涵才越发丰富,学校才越有文化自信。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张东娇.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4]朱安群.周易解释[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
[5]徐书业.学校文化建设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学校文化;追本溯源;区域文化;融合
“学校文化”这个词最早由美国学者沃勒提出。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顾明远教授认为学校文化就是与教学相关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学校文化包括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它是学校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总和。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立校之灵魂,特色发展之根基,是学校发展动力之源泉。
每一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学校文化底蕴丰富与否,关系到一个学校文化自信的问题,关系到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社会对学校的认同度以及学校特色发展的自信心。树立一个学校的文化自信,必须要挖掘这个学校文化所根植的传统文化思想根源,以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同时要融入本地区域文化思想,体现文化自信的包容。
一、追本溯源,增强学校文化自信的底气
大岗中学源于学校名字以及引申的意义,确定以“刚正文化”作为学校文化。挖掘“刚正文化”的底蕴,要追本溯源,从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发现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夯实学校文化自信的基石,增强学校文化自信的底气。
“刚正文化”的底蕴是“刚”文化思想底蕴和“正”文化思想底蕴的融合。
“刚”文化思想底蕴之一就是刚健有为。“刚健有为”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华文化的源头,早在《周易》中已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周易》中“需”卦有“刚健而不陷,原义不困穷矣”的论述;“大有”卦说“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大畜”卦也说“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周易》第一卦“乾”卦最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就是君子所追求的品德,也就是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刚”文化的第二个思想底蕴是刚毅担当、不屈不挠。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刚、毅、木、讷近仁”,他认为刚毅代表君子品格的坚定性。刚毅品格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临大节而不夺志,他最欣赏的是“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同时,刚毅和有为也是密不可分的。仁人君子,既要刚毅,负起历史责任感,又要有为,担起时代使命感。正如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甚至于为了完成君子使命,宁可牺牲生命,也决不苟且偷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的弟子曾参十分注重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无穷,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儒家把君子刚毅担当的历史责任与不屈不挠的现实精神上升为一种独立人格的人生态度。
“刚”文化的第三个思想底蕴是正直充盈的人格精神。孟子“养浩然之气”以及“大丈夫精神”就是正直充盈精神的具体化。孟子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直养无害,塞于天地之间。孟子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富贵能做到节制而不挥霍),贫贱不能移(贫贱时不改变自己气节),威武不能屈(威武时,不做理亏的事)”,这就是独立的人格和气节。孟子把正直充盈的獨立人格精神确立为人生的行为和准则,是对刚文化内涵的创造性发挥。
“刚”文化蕴含了刚健有为、不屈不挠、正直充盈的人格精神,而“正”文化则体现出中正、大德的思想。
“正”文化思想底蕴核心是儒家文化的“德”。《周易》就明确表述“中正”是天德、圣德、君德、大人之德。“乾”卦有“龙德中正”“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的论述;“坤”卦有“黄中通理”“正位君体”的阐述,以及“需”卦、“讼”卦、“师”卦、“大壮”卦等卦辞中也表达了“位乎天位,以中正也”(作为天子,当以中正)“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作为大人当以中正)“能以众正,可以王矣”(教导民众以中正)“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以正为大)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借卦象说儒家之大德,明儒家之仁义。
并且《周易》体现的“中正”之德,超越了一般具体的道德伦理范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结晶。它包含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思想,也包含了“敬”“诚”“忠”“孝”“勇”“廉”的行为规范和“温”“良”“恭”“俭”“让”的待人态度等等,代表着整个中华文化的思想伦理道德体系。
曾子在《大学》中继承了孔子的“正”文化理念,认为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修身,而“修身在其正心”。正则持中,《中庸》里着重阐述了“持中”的重要性,“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也乎”。孟子继承了孔子“正”文化的思想底蕴,指出为人首先要“其身正”,然后“天下归之”,教育学子“必以正”。
不仅仅是儒家文化遵从“正”文化思想,道家的老子也是以中正为德,他主张“以正治国”,并对“正”的底蕴进行了进一步论述,认为“正”就是遵循大道。他在《老子》五十三章就曾说过:“行於大道,唯施是畏。”遵循大道行走,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走偏了道路。后来道家学派不断完善“正”的思想底蕴,《经法·四度》说:“正者,事之根也。”把正当作最高的标准以及万物运行的根本依据。《经法·论》说:“明以正者,天之道也。”“天贵正,过正曰诡。”强调正是天地万物的准则,用以调节自然秩序和人类秩序。
《周易·乾》最早把“刚”文化底蕴和“正”文化底蕴合二为一:“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所谓刚健而中正,即刚健而不过于刚,过犹不及,不走极端;中正即是能够坚持原则,以“中庸”的思想来为人处世。刚健以中正为前提和准则,中正也要持之刚健,这种“刚正”文化底蕴也是《周易》最为强调的精神。从这种精神出发阐发出后来仁人志士共有的忧患思想,即《系辞》所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忧患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中华儿女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追本溯源,学校“刚正文化”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在“刚正文化”价值观指引下,培养学生在校则学习刚健有为、刚毅担当、中正处事的精神,走出社会则奉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义担当。
二、融合区域文化,体现学校文化自信的包容
每一个区域由于地理因素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与本区域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色。这个区域独特的文化底色影响着本地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甚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选址一个区域,很大程度上选择了这个区域的文化传统。挖掘校园文化底蕴要融入这个区域的文化,体现学校文化自信的包容精神。
学校文化底蕴挖掘与大岗区域英雄们的刚肠义胆精神相融合。
大岗中学所在的大岗镇位于南沙区西北部,虽然镇域地貌為典型的珠三角冲积平原,但也有不少地方山峦连绵,山岗众多且范围大,这是千万年前地壳变动,因海平面上升而形成的丘陵。十八罗汉山就位于镇的西南角,古称狮子山,是南沙中部一片茂密树林的丘陵,主轴长大约三千米,宽约两千米,总面积三百三十多万平方,海拔最高点不到一百五十米。学校就坐落于金屏山高岗之上,周围是壮丽的十八罗汉山麓,与蔚然而深秀的“摩天岭”对峙。校园自低至高,顺山势延绵而上。
相传楚汉相争后期,项羽乌江自刎之后,项羽最忠实的一批追随者誓死不降刘邦,一路南逃到广东南海郡狮子洋。有十八名将领面对刘邦追兵,情急之下便化装隐居于狮子山顶,不问世事,潜心修炼,观音菩萨为之所感动,点化为十八罗汉,从此狮子山也改名为十八罗汉山。十八罗汉为这山注入了宁折不弯的刚肠义胆精神。后人敬仰他们刚正忠义的行为,修建十八罗汉塔以纪念之。
刚肠义胆精神的根是刚正文化,刚正文化的具体实践之一就是宁折不屈的刚肠义胆行为。两者相互印证,互为表里。学校文化融入区域文化,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为学校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榜样,是学校文化实践社会的范本之一;区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提升了区域文化的整体品位,增强了学校在区域文化中的认同感。
学校文化底蕴挖掘与大岗区域先民们刚毅不屈的人格精神相融合。
古时候大岗盛产红石,人们因采石而聚集于此。虽是穷山恶水,但先民们走的是人间正道,凭借刚劲的体格、刚强的性格、刚毅的品格,自强不息,开山劈石,终于开拓出一片生长和生活的空间。大岗先民们的行为和精神一代代传承下来,采石先民们坚毅不屈的性格,对大岗民风形成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积淀。
山岗地带和刚毅民风孕育了浓郁的“刚正文化”,也正是这文化底蕴激励着大岗中学人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筚路蓝缕,艰苦耕耘,成就未来。
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融合,互相渗透和浸染,学校文化既根植于区域文化,融汇民风民俗,融通了理论与实践的隔阂,又提升和凝缘了区域文化,引导当地区域文化的先进潮流,使学校成为本区域文化荟萃之所,学校文化成为本区域的代言人。
现如今每一个学校的建设都越来越重视文化立校、文化育人,学校文化底蕴的深浅,直接决定着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方针。建设学校文化,从传统文化思想源头挖掘文化底蕴,并与当地区域文化相融合,这样学校文化内涵才越发丰富,学校才越有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张东娇.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4]朱安群.周易解释[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
[5]徐书业.学校文化建设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