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就会直接影响活动。本文就如何开展数学游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了具体的做法:教师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游戏;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让学生融入教学游戏之中;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游戏中等方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游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并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只有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开展怎样的数学游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数学游戏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苏霍母林斯基说过:“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而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游戏丰富多彩,新颖别致,情趣盎然,恰恰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开辟了良好的空间。在任教低年级的几年教学实践中,让我深深地感觉到游戏会让学生在动身的同时动脑,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轻松主动的学到知识。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当教学到“一元可以买哪几样东西”这一环节时,我没有“以本为本”干枯的介绍一元钱的价值,而是按新课程的精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这一环节设计一个数学游戏:准备了许多价值不等的小物品,让学生分组模拟小商店,有的叫唐老鸦商店,有的叫米老鼠商店等,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元钱,到“商店”购物,真买真卖,好似在超市购物一样。然后让学生介绍一下他们购物的情况。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争先恐后,亲切感受到人民币的价值以及数学游快乐,同时也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智能
所谓多“动手”,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探究发现,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对要领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建立起形和数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多安排学生动手做做、画画、量量、摸摸、数数,让他们通过摆弄和操作获取知识、理解知识,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智慧。
三、使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数学过程
在数学中要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它大部分学生充当小观众,那么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游戏之前,我给每一位学生的胸前戴上一张数字卡片,每一张卡片是0~10中的任意一个数。当“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10的就是好朋友。”小朋友就开始随着歌声找自己的好朋友,当歌声停止的时候,胸前的数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记住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找到好友而感到骄傲,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四、教师也要参与到教学游戏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的身份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一旦发生错误,教师不应马上打断,而应在游戏结束之后予以指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并不是“代替包办”。这样才不会抑制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孩子充满自信、充满热情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探索能力、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趣味性学习时,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看”、多“表达”。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和愉快的体验。在适当重视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更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五、结束语
如今,教改的春风已经吹遍神州大地,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何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如何使师生互动动态生成一个美妙的数学课堂呢?加强数学的趣味教学、应用教学应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求知需求,精心设计趣味化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激发求知欲,在寓学于乐中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位同仁,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李世海等.创新教育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游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并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只有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开展怎样的数学游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数学游戏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苏霍母林斯基说过:“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而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游戏丰富多彩,新颖别致,情趣盎然,恰恰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开辟了良好的空间。在任教低年级的几年教学实践中,让我深深地感觉到游戏会让学生在动身的同时动脑,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轻松主动的学到知识。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当教学到“一元可以买哪几样东西”这一环节时,我没有“以本为本”干枯的介绍一元钱的价值,而是按新课程的精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这一环节设计一个数学游戏:准备了许多价值不等的小物品,让学生分组模拟小商店,有的叫唐老鸦商店,有的叫米老鼠商店等,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元钱,到“商店”购物,真买真卖,好似在超市购物一样。然后让学生介绍一下他们购物的情况。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争先恐后,亲切感受到人民币的价值以及数学游快乐,同时也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智能
所谓多“动手”,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探究发现,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对要领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建立起形和数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多安排学生动手做做、画画、量量、摸摸、数数,让他们通过摆弄和操作获取知识、理解知识,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智慧。
三、使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数学过程
在数学中要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它大部分学生充当小观众,那么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游戏之前,我给每一位学生的胸前戴上一张数字卡片,每一张卡片是0~10中的任意一个数。当“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10的就是好朋友。”小朋友就开始随着歌声找自己的好朋友,当歌声停止的时候,胸前的数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记住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找到好友而感到骄傲,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四、教师也要参与到教学游戏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的身份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一旦发生错误,教师不应马上打断,而应在游戏结束之后予以指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并不是“代替包办”。这样才不会抑制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孩子充满自信、充满热情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探索能力、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趣味性学习时,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看”、多“表达”。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和愉快的体验。在适当重视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更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五、结束语
如今,教改的春风已经吹遍神州大地,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何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如何使师生互动动态生成一个美妙的数学课堂呢?加强数学的趣味教学、应用教学应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求知需求,精心设计趣味化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激发求知欲,在寓学于乐中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位同仁,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李世海等.创新教育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