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分属两个系统,它们在馆藏特色、服务对象与领域、馆员文化水平与技能上各有不同,这构成了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异性。差异性的存在,说明了两者之间需要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共同提高。只有在资源共建共享以及人员、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两者的功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交流合作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隶属于所属高校,主要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服务对象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而我国现行体制下的公共图书馆则是由政府的文化部门管理,地方财政部门拨款,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机构,其服务具有普遍性与普及性。在信息服务全球化的今天,两种类型图书馆的业务交流与合作显得十分有意义。
1交流合作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合作是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必然趋势。首先,在当今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更新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各类型图书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人们所需要;其次,随着城区的急剧扩张,市民对就近得到图书馆服务的渴求日益强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已逐步向社会拓展;再次,随着大学特别是民办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图书馆已难以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阅读需求,致使大量的在校生走进公共图书馆。新的社会环境、新的阅读与服务需要促使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这一新的变化,认真分析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以积极适应这一变化。
2交流合作的方式、内容与范围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各有特点,互有差异,相对来说,双方的互补性是很强的,双方交流合作的方式、内容与范围都有着很大的空间。
2.1参观学习,取长补短。参观学习有着很强的直观性,可以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和讨论,因而受到各方的重视。近年来,各类型图书馆派人外出参观学习已形成制度。
2.2馆藏资源的共建共享。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较为丰富,如果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就可解决高校图书馆部分资源重叠、使用率不高的问题,也可以打破原有的封闭运行机制,面向社会、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优势,从而进一步发挥其社会效益。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文化部门,与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会受到包括社区组织、居民及企业的欢迎。公共图书馆与社会的联系广泛而密切,高校图书馆通过公共图书馆可将社会文化部门的各类文化要素及各类社会信息直接引进大学校园,在营造大学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地方特色,通过共建共享,这些资源可成为高校师生方便利用的“准自有资源”,实际上扩大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范围。
2007年底,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在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启动了“人文强桂建设工程”。随之,“广西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该平台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文献数字化、服务远程化的现代信息手段,建设区内跨越地域、系统障碍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与共享网络平台。一是实现区内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总量、品种的迅速增长,实现区内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与系统收藏,避免区内资金的重复投入与文献的重复收藏;二是提升现有的文献保障与服务手段,实现区内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的统一跨库检索与迅速、高效、无障碍的获取,提高现有人文社科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强化“人文强桂”建设项目思想库、智力库的服务功能。该项目以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依托,联合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广西社科文献中心等单位共同建设。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建设,应该说是我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又一个成功合作的典范。
2.3打破服务范围限制。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经常“各据一方”,在服务范围上,两者各有局限。如果打破双方的服务范围限制,不仅方便了读者,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以推进社会文化建设、服务经济建设为出发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相互开展纸质文献互借服务,既可以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又能吸收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丰富高校图书馆“馆藏”。
2.4在人员方面的交流合作
2.4.1人力资源建设上的合作。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学历相对较高,可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专业办学优势,举办图书馆学知识培训班或函授班。
另外,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由于服务内容与方式、硬件设备、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差异,人员在业务技能上也各有所长。公共图书馆偏重于地方文献与大众化文献的建设,譬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在对桂林本土文化和抗战文化文献方面的收藏与服务上做得很好,其他高校(如广西师范大学)的教师、研究生在做相关研究的时候,常常需要到该馆查找资料。而高校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以及相关专业方面的信息资料收藏方面较公共图书馆要全面;其次,由于不同图书馆之间常常采用的是不同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合作时有可能需要使用到对方的管理软件,那就很有必要互相学习了;再次,双方在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的时候,为了提高信息咨询服务能力与水平,少走弯路,也应该在信息咨询与服务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2.4.2在科学研究项目上的合作。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不仅在业务方面需要加强合作,在科学研究方面也需要进行合作。1996年,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决定编辑《抗战时期桂林社会科学资料目录索引》,并把这个任务交给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编辑这本目录索引,并非易事。抗战时期桂林出版、发行的各种书、刊、报有近千种,分别收藏于桂林、南宁、北京、上海、广州、中山、南京、成都、重庆、昆明、长沙及山东、福建、香港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为此,我们走访了很多公共图书馆,并得到了他们大力的帮助,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更是无私地向我们提供了诸多珍贵的资料。如果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这本目录索引就不可能顺利完成。
总之,由于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各有擅长,双方存在很大的交流与合作的空间。为了全面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社会功用,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全方位地进行相互学习与合作,只有这样,双方的路才能越走越宽,整个图书馆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郜丽红基于创新文化的图书馆创新机制分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年第6期
[2]黄宗忠论图书馆创新《图书馆论坛》2010年第6期
[3]崔海峰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思考《图书馆界》2011年第1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交流合作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隶属于所属高校,主要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服务对象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而我国现行体制下的公共图书馆则是由政府的文化部门管理,地方财政部门拨款,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机构,其服务具有普遍性与普及性。在信息服务全球化的今天,两种类型图书馆的业务交流与合作显得十分有意义。
1交流合作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合作是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必然趋势。首先,在当今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更新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各类型图书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人们所需要;其次,随着城区的急剧扩张,市民对就近得到图书馆服务的渴求日益强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已逐步向社会拓展;再次,随着大学特别是民办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图书馆已难以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阅读需求,致使大量的在校生走进公共图书馆。新的社会环境、新的阅读与服务需要促使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这一新的变化,认真分析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以积极适应这一变化。
2交流合作的方式、内容与范围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各有特点,互有差异,相对来说,双方的互补性是很强的,双方交流合作的方式、内容与范围都有着很大的空间。
2.1参观学习,取长补短。参观学习有着很强的直观性,可以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和讨论,因而受到各方的重视。近年来,各类型图书馆派人外出参观学习已形成制度。
2.2馆藏资源的共建共享。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较为丰富,如果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就可解决高校图书馆部分资源重叠、使用率不高的问题,也可以打破原有的封闭运行机制,面向社会、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优势,从而进一步发挥其社会效益。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文化部门,与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会受到包括社区组织、居民及企业的欢迎。公共图书馆与社会的联系广泛而密切,高校图书馆通过公共图书馆可将社会文化部门的各类文化要素及各类社会信息直接引进大学校园,在营造大学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地方特色,通过共建共享,这些资源可成为高校师生方便利用的“准自有资源”,实际上扩大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范围。
2007年底,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在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启动了“人文强桂建设工程”。随之,“广西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该平台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文献数字化、服务远程化的现代信息手段,建设区内跨越地域、系统障碍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与共享网络平台。一是实现区内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总量、品种的迅速增长,实现区内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与系统收藏,避免区内资金的重复投入与文献的重复收藏;二是提升现有的文献保障与服务手段,实现区内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的统一跨库检索与迅速、高效、无障碍的获取,提高现有人文社科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强化“人文强桂”建设项目思想库、智力库的服务功能。该项目以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依托,联合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广西社科文献中心等单位共同建设。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建设,应该说是我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又一个成功合作的典范。
2.3打破服务范围限制。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经常“各据一方”,在服务范围上,两者各有局限。如果打破双方的服务范围限制,不仅方便了读者,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以推进社会文化建设、服务经济建设为出发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相互开展纸质文献互借服务,既可以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又能吸收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丰富高校图书馆“馆藏”。
2.4在人员方面的交流合作
2.4.1人力资源建设上的合作。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学历相对较高,可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专业办学优势,举办图书馆学知识培训班或函授班。
另外,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由于服务内容与方式、硬件设备、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差异,人员在业务技能上也各有所长。公共图书馆偏重于地方文献与大众化文献的建设,譬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在对桂林本土文化和抗战文化文献方面的收藏与服务上做得很好,其他高校(如广西师范大学)的教师、研究生在做相关研究的时候,常常需要到该馆查找资料。而高校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以及相关专业方面的信息资料收藏方面较公共图书馆要全面;其次,由于不同图书馆之间常常采用的是不同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合作时有可能需要使用到对方的管理软件,那就很有必要互相学习了;再次,双方在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的时候,为了提高信息咨询服务能力与水平,少走弯路,也应该在信息咨询与服务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2.4.2在科学研究项目上的合作。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不仅在业务方面需要加强合作,在科学研究方面也需要进行合作。1996年,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决定编辑《抗战时期桂林社会科学资料目录索引》,并把这个任务交给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编辑这本目录索引,并非易事。抗战时期桂林出版、发行的各种书、刊、报有近千种,分别收藏于桂林、南宁、北京、上海、广州、中山、南京、成都、重庆、昆明、长沙及山东、福建、香港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为此,我们走访了很多公共图书馆,并得到了他们大力的帮助,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更是无私地向我们提供了诸多珍贵的资料。如果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这本目录索引就不可能顺利完成。
总之,由于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各有擅长,双方存在很大的交流与合作的空间。为了全面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社会功用,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全方位地进行相互学习与合作,只有这样,双方的路才能越走越宽,整个图书馆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郜丽红基于创新文化的图书馆创新机制分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年第6期
[2]黄宗忠论图书馆创新《图书馆论坛》2010年第6期
[3]崔海峰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思考《图书馆界》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