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关于学习指导基本理论的认识
1.1 学习指导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代末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一门以研究学习理论和学习实践的新学科——“学习科学”应运而生。学习科学所研究的内容十分浩繁,从教育教学的范畴内对教与学进行研究与实验的课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即:学法指导,学习指导和学习教育。
“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它的研究目标定位于学法,这是教与学研究的初期提法。
“学习指导”这一概念的内容更丰富了教育改革研究目标。学习是学习者个体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的复杂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仅仅对学习方法给予指导是远远不够的,优化学生的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学生学习全方位的指导。“学习指导”这一概念被中国学习学会在申报国家“八五”重点课题时所确认。从此,在我国教与学的研究由学法指导发展到学习指导,学习指导的实践研究充实了学习科学的内涵。
“学习教育”是在不断探索中提出的教育模式。它是学习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学习教育不仅涉及教学领域还推进到办学思想、学校管理等,是学校整体改革的指导思想。
“学习指导”是教与学的桥梁,是把学习理论直接转化为学习实践的研究和教学行为,而学习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所以,学习指导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
1.2 “学习指导”的涵义。在我国理论界和教育界对学习指导的实验与研究十分广泛,流派较多。因而对学习指导的概念的解释不尽相同,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通过学习与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1.2.1 “学习指导”应当是针对影响学习的诸多因素的全面(或全方位)的指导。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学习指导应当包括对学生学习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与反馈系统的全面指导。显然“学习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
1.2.2 “学习指导”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或者说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中心任务不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而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或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1.2.3 “学习指导”的目的是增强学习动力与动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归纳上述几点认识,笔者认为中国学习科学学会(筹)副主任,全国千所学习科学实验学校总校长陈俊忭先生对学习指导的解释是十分准确的,即:
“学习指导”是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力、学习心理、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环节、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使学生自觉而又透彻地掌握,以学会学习和发展为重点的教学综合性系统工程。
2 “学习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1 “学习指导”以全面性的素质教育为目标。“学习指导”的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方位指导,以优化学生的学习素养,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学习,有正确的学习方向,学习内驱动不断增强。能正确对待学习,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品质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让所有的学生不仅具备听、说、读、写、算基本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知、情、意、行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2 “学习指导”是以学生学会学习和发展为目的,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学习指导”是教与学的桥梁,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指导学生学习过程(或方法)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掌握知识的规律,学会如何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学生具有了自学的能力,就为未来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学习指导”的主体教育思想符合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学习指导”的概念确定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老师指导,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教师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需要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需要的是耐心和指导;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发展自我,让学生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厌学到愿学,由苦学到乐学,由拙学到善学,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与发展的氛围。
2.4 教育理论的新观点说明了人的素质发展离不开“学习指导”。近些年许多学习科学的学者对传统教育学理论中人的发展理论的三因素说法提出异议,提出影响人的发展遗传、环境、教育、学习四因素论,他们认为个体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基础作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促进或制约着人的发展,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只有学习者个体学习内动力在人的发展中才起决定作用。教育与环境的外因,只有内化为学习者的主体、自身的体验,人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需要指导,有了“学习指导”才能真正掌握学习,可见素质教育离不开“学习指导”。
1.1 学习指导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代末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一门以研究学习理论和学习实践的新学科——“学习科学”应运而生。学习科学所研究的内容十分浩繁,从教育教学的范畴内对教与学进行研究与实验的课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即:学法指导,学习指导和学习教育。
“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它的研究目标定位于学法,这是教与学研究的初期提法。
“学习指导”这一概念的内容更丰富了教育改革研究目标。学习是学习者个体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的复杂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仅仅对学习方法给予指导是远远不够的,优化学生的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学生学习全方位的指导。“学习指导”这一概念被中国学习学会在申报国家“八五”重点课题时所确认。从此,在我国教与学的研究由学法指导发展到学习指导,学习指导的实践研究充实了学习科学的内涵。
“学习教育”是在不断探索中提出的教育模式。它是学习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学习教育不仅涉及教学领域还推进到办学思想、学校管理等,是学校整体改革的指导思想。
“学习指导”是教与学的桥梁,是把学习理论直接转化为学习实践的研究和教学行为,而学习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所以,学习指导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
1.2 “学习指导”的涵义。在我国理论界和教育界对学习指导的实验与研究十分广泛,流派较多。因而对学习指导的概念的解释不尽相同,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通过学习与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1.2.1 “学习指导”应当是针对影响学习的诸多因素的全面(或全方位)的指导。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学习指导应当包括对学生学习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与反馈系统的全面指导。显然“学习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
1.2.2 “学习指导”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或者说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中心任务不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而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或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1.2.3 “学习指导”的目的是增强学习动力与动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归纳上述几点认识,笔者认为中国学习科学学会(筹)副主任,全国千所学习科学实验学校总校长陈俊忭先生对学习指导的解释是十分准确的,即:
“学习指导”是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力、学习心理、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环节、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使学生自觉而又透彻地掌握,以学会学习和发展为重点的教学综合性系统工程。
2 “学习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1 “学习指导”以全面性的素质教育为目标。“学习指导”的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方位指导,以优化学生的学习素养,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学习,有正确的学习方向,学习内驱动不断增强。能正确对待学习,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品质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让所有的学生不仅具备听、说、读、写、算基本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知、情、意、行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2 “学习指导”是以学生学会学习和发展为目的,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学习指导”是教与学的桥梁,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指导学生学习过程(或方法)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掌握知识的规律,学会如何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学生具有了自学的能力,就为未来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学习指导”的主体教育思想符合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学习指导”的概念确定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老师指导,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教师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需要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需要的是耐心和指导;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发展自我,让学生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厌学到愿学,由苦学到乐学,由拙学到善学,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与发展的氛围。
2.4 教育理论的新观点说明了人的素质发展离不开“学习指导”。近些年许多学习科学的学者对传统教育学理论中人的发展理论的三因素说法提出异议,提出影响人的发展遗传、环境、教育、学习四因素论,他们认为个体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基础作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促进或制约着人的发展,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只有学习者个体学习内动力在人的发展中才起决定作用。教育与环境的外因,只有内化为学习者的主体、自身的体验,人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需要指导,有了“学习指导”才能真正掌握学习,可见素质教育离不开“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