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拖星人”是对拖延症患者的昵称,也有人谓之“拖拉机”、“拖死拖活夫斯基”。拖延症(procrastination),简单说就是“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立下目标无数,可就是开不了头动不了手,一定要火烧眉毛的时候才会去做,有时眉毛胡子烧光事情还没做,这就是拖星人。 拖星人的自我救赎之路充满艰难,但是,积极面对拖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放弃未来的光明与希望,是拖星人乐观的战拖态度。
恶性循环
“作为一名文艺青年,你没有拖延症都不好意思,但拖起来很痛苦。”
Swan是一名杂志社的高级编辑,由于采编部门人手严重不足,她既要编又要写。到截稿前几天她就开始陷入极度焦虑状态,在电脑前一动不动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迟迟不能动手,哪怕只是一篇一千多字的评论。
最疯狂的时刻往往在半夜降临,稿子或许开了个头,或者没开,但她不停地刷微博、上淘宝或者浏览毫不相干的新闻,如果QQ或MSN上有同样抓狂的同事同行,还不时聊几句。头昏脑胀之时,Swan会从电脑前站起来,“你猜猜我都干过什么?我会去拖地、抹窗户、开着洗衣机洗衣服。衣服只有那么几件,洗完了就洗床单被罩窗帘桌布沙发套子。”每当半夜Swan家里传来隐忍的轰隆隆的洗衣机声,那就是她的deadline又到了!每个到过Swan家的人,都惊讶她家真是特别特别干净,而Swan只能咧嘴苦笑。她痛恨拖延,在洗衣机的隆隆声中她曾在镜子前崩溃地尖叫:“你这只猪!”下次仍然照拖不误。
相比Swan的痛苦、纠结,子涵拖延起来优雅得多。子涵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后,在一家日资化妆品公司做销售,公司每个女同事都打扮入时、妆容精致,这让以前从不化妆,总是T恤牛仔的子涵不得不对外表重视起来。每天早上化妆后,她确实变了个人似的。但随着时间增长,子涵每天出门前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头天晚上就想好了第二天穿什么,却迟迟出不了门。到后来面临繁忙的工作,子涵不再热心化妆,回复T恤牛仔,却还是天天迟到。最迟的一天,她到达公司时已是上午11:40,她干脆到便利店买好午餐回公司。公司规定迟到扣薪水,那个月子涵因迟到被扣掉了一千多元。她向心理医生求助,心理医生说,不断推迟出门,不想面对工作,是典型的拖延症。
我们身边那些严重的拖星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这样度过:推迟、延期、怠慢、逃避工作,在无法避免的时候才去正视工作,然后又重蹈覆辙继续这个恶性循环。
拖星人之养成剖析
在谷歌搜索“拖延症”,有4900000个相关条目,最热门的豆瓣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有75384个会员,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甚至还有一个叫“ZT(战拖)工作坊”的互助小组,专门帮助大学生们摆脱作为一个“拖星人”的痛苦。
即使求愈心切,战拖却是个艰巨的历程。“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几乎每天都有会员发表决心和信心,甚至发布“打卡帖”督促自己。但到了晚上,大多数人却又在帖子后面怒吼:“今天该做的事又没做!”战拖工作坊成立了一年多,真正战胜拖延的同学并不多。
为什么会这样?
不知如何下手:19世纪苏格兰经济学家约翰·雷(John Rae)如是说,“未来所展现的利益的前景,在这一刻看起来乏味可疑,并且倾向于被忽视,因为日光所强烈照耀的物品正在我们伸手可及之处向我们展示它们的勃勃生机。”我们不希望看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发生;如果我们的行动违背了自己的利益,那一定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下手。Swan对于自己是否能完成工作充满怀疑,而当下不管是去拖个地、吃个水果还是上个厕所都那么诱人,应该去做当下那件重要事情的时间就这么浪费掉了。我们不断安慰自己明天还有时间,直至一切为时已晚。我们痛苦挣扎并且忘记了——明天继续拖延的诱惑和今天一样强烈。拖星人经常用还没准备好去作为借口,拖着不去实施想法。还有部分原因是认为以我目前的技能水平,做得不好还不如停止糟蹋这个Idea。
错误估计:心理学家则认为,拖星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效率,对意外状况发生的可能估计不足。人们低估了完成一项特定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一部分是因为他们完全不去考虑过去完成类似项目花去的时间,另一方面他们存在侥幸心理,幻想事情总是顺利进行而没有意外。子涵从早上新建文件夹,准备在一天之内完成PPT,结果中间发生了总公司领导突来视察、帮同事送文件到银行、聊天这些“意外”的时间花费,使得下班时她的PPT只完成了第一部分。
虽然当中每件事情都是意料之外的,并且都占去了工作时间,但它们是你每天实际上真正必须处理的事情。假装认为自己的工作不会受到任何打扰是典型的计划错误。
分裂的自我:“如果相关资料已了解得差不多,采访完毕,心里有了大概框架,我就想,把我的工作扔给潜意识去做。这样过个几天,稿子在潜意识层面发酵成熟,我只要把它写出来就行。”一位记者说,但他的潜意识经常不听话,到了截稿时间也出不来,各个编辑视其为仇敌,催稿电话的铃声恨不得把他家房顶掀了。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所认为的我们还没有足够认知的神秘力量。在潜意识当中,存在着我们很难意识到的内在冲突。荣格认为,每个人的内在有许多个分裂的自我,为了得到控制权相互竞争、阻挠、争取自己那一部分的长短期利益并讨价还价。下命令的不一定会得到行动的那个我的认同,于是行动便被无限期搁置下去。
战胜拖延,真有那么难?
拖延并不只影响你自己。你拖了,其他人也会受影响。当你要完成一个紧急项目时,你的共事者不得不占用休息时间来帮你。客户也会因为你不能提供高质量服务而不爽。更严重的是,你的上级机构会因为你的工作不像在足够时间下做得那么好而遭受损失。而且,拖延是个恶性循环,它迫使你拖延其它任务直到你完成了你已经拖了很久的那个任务。它使你失去行动力,让你不能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而工作,寄希望于对模糊的明天的含糊承诺。
慢性长期的拖延行为,意味着潜在的心理及生理紊乱。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拖星人自制力差、习惯晚睡,喝酒和吸烟者也有不少。同时还伴随失眠、胃部问题,免疫力下降。同样,他们即便决定要戒烟、运动、减肥等,也很难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如此多的人战胜了自己,不是吗?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战胜拖延的:
基金经理 韩梦 奖励自己
这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却真的有用,看个电影,吃顿大餐都可以。也不是说要在每次完成主要任务后给自己买很昂贵的礼物。奖励可以很简单,比如只要完成了一个推迟了许久的事情,就让自己随后做特别喜欢做的事,感觉很棒啊。
行政管理 刘思 制定计划
我会制作详细的工作计划并设定相应的限期。如果工作只有一个最后限期,那就是拖延下去的诱惑。我会把工作、项目分解成小部分,然后对每个小任务按时间顺序设定一个限期。这样我就知道我必须在一个特定的日期内完成每一项任务。时间计划必须强制执行——如果我没有完成今天的计划,就会危及到往后的所有其他计划。这样的话就会产生必须行动的紧迫感。我的目标分成了每月、每周细致到每日任务列表,这些列表都是促使行动的召唤,否则目标就会被延迟。
研二学生 曾希 伙伴策略
我和同学互相督促对方。即使我们学的课程不一样,照样可以互相监督学习。隔一段时间询问对方达成学习进度的情况,有困难也可以相互支持。一定要找那种能激发你的同学/朋友,跟他们在一起,你会受到感染,拥有战胜拖延症的动机和动力。
培训中心主任 何克 运用时间管理
事分轻重缓急,运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为了完成一些高优先级的任务而推迟了一些低优先级的任务,这不算是拖延。四象限法告诉我们,不是每件事都同等重要。我会先划分好哪些是重要而紧急的,哪些是重要不紧急的,或者紧急不重要的。如果情况有变化,我也会修改更新优先级设置。如果推迟的都是些不太重要的事情,那就不用担心。但当一心想安排些舒服些的事务做时,就会发现高优先级的事务正好是你想要避开的很棘手的那些事务,这种情况就要结合其他办法来做。
心理咨询师 刘立辉 拥抱拖延
我也是个拖星人,但我乐观地看待拖延这回事儿。它是一种消解压力、心理排毒的自我防御机制,同时是一个重要信号,提醒我:是什么妨碍了你去做想做的事?或许你真的不该做那些你拖着不碰的事。另外,当你越抗拒一件事情,它就会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如果你同意它,反而可以发现它的积极面:你能看到拖延症意味着什么,带给你什么,这是极其重要的。你会发现在内心最深处,它其实就是你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你用来爱自己的一种方式。拖延症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拥抱的,拥抱它,就是拥抱希望,拥抱我们自己。
让你跟拖延症说拜拜的Mac应用:Write or Die
文字工作者是拖延症患者中数目最多的一群,他们总是担心自己写出来的文字不够优美,逻辑不够严谨,于是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地停顿、不断地继续。如果有这么一款应用,你在写作的时候,有个倒计时的工具在你旁边看着你,只要你稍微不用心,一分神就会将你之前写的内容全部删除,你还会那么不用心么?
真的有这么一款iPad应用,叫做Write or Die,督促你抓紧时间写作,它可以说是拖延症患者的梦魇。
这是一款9.99美金的iOS应用,共计有4种处罚模式:
gentle:你要是停了一小会儿,就会跳出一个弹窗提醒你继续写。
strict:要是你还这么顽固,会有一个声音来催促你,你不写,声音就不停。
kamikaze:还不写?那你完蛋了,先前写的内容全部自动删除。
nyancat:nyancat是一只可爱的、永远不会停下来的小猫,一段时间写不出来,它就会跑出来。不过,有用户抱怨,在这个模式下,应用除了显示这只猫以外,就毫无反应,除了重启 iPad 以外别无他法,但是之前完成的草稿全部丢失。很难说这是不是开发者有意设置的“惩罚”,如果是的话,这个惩罚够严厉的了。
只要你好好听话写完,文件会保存到Dropbox,邮箱或者写字板以及文本文件中去。
当然,除了iPad应用之外,还有web应用,不管是哪一端,应该都能够有效治疗各位拖星人。
恶性循环
“作为一名文艺青年,你没有拖延症都不好意思,但拖起来很痛苦。”
Swan是一名杂志社的高级编辑,由于采编部门人手严重不足,她既要编又要写。到截稿前几天她就开始陷入极度焦虑状态,在电脑前一动不动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迟迟不能动手,哪怕只是一篇一千多字的评论。
最疯狂的时刻往往在半夜降临,稿子或许开了个头,或者没开,但她不停地刷微博、上淘宝或者浏览毫不相干的新闻,如果QQ或MSN上有同样抓狂的同事同行,还不时聊几句。头昏脑胀之时,Swan会从电脑前站起来,“你猜猜我都干过什么?我会去拖地、抹窗户、开着洗衣机洗衣服。衣服只有那么几件,洗完了就洗床单被罩窗帘桌布沙发套子。”每当半夜Swan家里传来隐忍的轰隆隆的洗衣机声,那就是她的deadline又到了!每个到过Swan家的人,都惊讶她家真是特别特别干净,而Swan只能咧嘴苦笑。她痛恨拖延,在洗衣机的隆隆声中她曾在镜子前崩溃地尖叫:“你这只猪!”下次仍然照拖不误。
相比Swan的痛苦、纠结,子涵拖延起来优雅得多。子涵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后,在一家日资化妆品公司做销售,公司每个女同事都打扮入时、妆容精致,这让以前从不化妆,总是T恤牛仔的子涵不得不对外表重视起来。每天早上化妆后,她确实变了个人似的。但随着时间增长,子涵每天出门前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头天晚上就想好了第二天穿什么,却迟迟出不了门。到后来面临繁忙的工作,子涵不再热心化妆,回复T恤牛仔,却还是天天迟到。最迟的一天,她到达公司时已是上午11:40,她干脆到便利店买好午餐回公司。公司规定迟到扣薪水,那个月子涵因迟到被扣掉了一千多元。她向心理医生求助,心理医生说,不断推迟出门,不想面对工作,是典型的拖延症。
我们身边那些严重的拖星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这样度过:推迟、延期、怠慢、逃避工作,在无法避免的时候才去正视工作,然后又重蹈覆辙继续这个恶性循环。
拖星人之养成剖析
在谷歌搜索“拖延症”,有4900000个相关条目,最热门的豆瓣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有75384个会员,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甚至还有一个叫“ZT(战拖)工作坊”的互助小组,专门帮助大学生们摆脱作为一个“拖星人”的痛苦。
即使求愈心切,战拖却是个艰巨的历程。“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几乎每天都有会员发表决心和信心,甚至发布“打卡帖”督促自己。但到了晚上,大多数人却又在帖子后面怒吼:“今天该做的事又没做!”战拖工作坊成立了一年多,真正战胜拖延的同学并不多。
为什么会这样?
不知如何下手:19世纪苏格兰经济学家约翰·雷(John Rae)如是说,“未来所展现的利益的前景,在这一刻看起来乏味可疑,并且倾向于被忽视,因为日光所强烈照耀的物品正在我们伸手可及之处向我们展示它们的勃勃生机。”我们不希望看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发生;如果我们的行动违背了自己的利益,那一定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下手。Swan对于自己是否能完成工作充满怀疑,而当下不管是去拖个地、吃个水果还是上个厕所都那么诱人,应该去做当下那件重要事情的时间就这么浪费掉了。我们不断安慰自己明天还有时间,直至一切为时已晚。我们痛苦挣扎并且忘记了——明天继续拖延的诱惑和今天一样强烈。拖星人经常用还没准备好去作为借口,拖着不去实施想法。还有部分原因是认为以我目前的技能水平,做得不好还不如停止糟蹋这个Idea。
错误估计:心理学家则认为,拖星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效率,对意外状况发生的可能估计不足。人们低估了完成一项特定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一部分是因为他们完全不去考虑过去完成类似项目花去的时间,另一方面他们存在侥幸心理,幻想事情总是顺利进行而没有意外。子涵从早上新建文件夹,准备在一天之内完成PPT,结果中间发生了总公司领导突来视察、帮同事送文件到银行、聊天这些“意外”的时间花费,使得下班时她的PPT只完成了第一部分。
虽然当中每件事情都是意料之外的,并且都占去了工作时间,但它们是你每天实际上真正必须处理的事情。假装认为自己的工作不会受到任何打扰是典型的计划错误。
分裂的自我:“如果相关资料已了解得差不多,采访完毕,心里有了大概框架,我就想,把我的工作扔给潜意识去做。这样过个几天,稿子在潜意识层面发酵成熟,我只要把它写出来就行。”一位记者说,但他的潜意识经常不听话,到了截稿时间也出不来,各个编辑视其为仇敌,催稿电话的铃声恨不得把他家房顶掀了。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所认为的我们还没有足够认知的神秘力量。在潜意识当中,存在着我们很难意识到的内在冲突。荣格认为,每个人的内在有许多个分裂的自我,为了得到控制权相互竞争、阻挠、争取自己那一部分的长短期利益并讨价还价。下命令的不一定会得到行动的那个我的认同,于是行动便被无限期搁置下去。
战胜拖延,真有那么难?
拖延并不只影响你自己。你拖了,其他人也会受影响。当你要完成一个紧急项目时,你的共事者不得不占用休息时间来帮你。客户也会因为你不能提供高质量服务而不爽。更严重的是,你的上级机构会因为你的工作不像在足够时间下做得那么好而遭受损失。而且,拖延是个恶性循环,它迫使你拖延其它任务直到你完成了你已经拖了很久的那个任务。它使你失去行动力,让你不能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而工作,寄希望于对模糊的明天的含糊承诺。
慢性长期的拖延行为,意味着潜在的心理及生理紊乱。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拖星人自制力差、习惯晚睡,喝酒和吸烟者也有不少。同时还伴随失眠、胃部问题,免疫力下降。同样,他们即便决定要戒烟、运动、减肥等,也很难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如此多的人战胜了自己,不是吗?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战胜拖延的:
基金经理 韩梦 奖励自己
这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却真的有用,看个电影,吃顿大餐都可以。也不是说要在每次完成主要任务后给自己买很昂贵的礼物。奖励可以很简单,比如只要完成了一个推迟了许久的事情,就让自己随后做特别喜欢做的事,感觉很棒啊。
行政管理 刘思 制定计划
我会制作详细的工作计划并设定相应的限期。如果工作只有一个最后限期,那就是拖延下去的诱惑。我会把工作、项目分解成小部分,然后对每个小任务按时间顺序设定一个限期。这样我就知道我必须在一个特定的日期内完成每一项任务。时间计划必须强制执行——如果我没有完成今天的计划,就会危及到往后的所有其他计划。这样的话就会产生必须行动的紧迫感。我的目标分成了每月、每周细致到每日任务列表,这些列表都是促使行动的召唤,否则目标就会被延迟。
研二学生 曾希 伙伴策略
我和同学互相督促对方。即使我们学的课程不一样,照样可以互相监督学习。隔一段时间询问对方达成学习进度的情况,有困难也可以相互支持。一定要找那种能激发你的同学/朋友,跟他们在一起,你会受到感染,拥有战胜拖延症的动机和动力。
培训中心主任 何克 运用时间管理
事分轻重缓急,运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为了完成一些高优先级的任务而推迟了一些低优先级的任务,这不算是拖延。四象限法告诉我们,不是每件事都同等重要。我会先划分好哪些是重要而紧急的,哪些是重要不紧急的,或者紧急不重要的。如果情况有变化,我也会修改更新优先级设置。如果推迟的都是些不太重要的事情,那就不用担心。但当一心想安排些舒服些的事务做时,就会发现高优先级的事务正好是你想要避开的很棘手的那些事务,这种情况就要结合其他办法来做。
心理咨询师 刘立辉 拥抱拖延
我也是个拖星人,但我乐观地看待拖延这回事儿。它是一种消解压力、心理排毒的自我防御机制,同时是一个重要信号,提醒我:是什么妨碍了你去做想做的事?或许你真的不该做那些你拖着不碰的事。另外,当你越抗拒一件事情,它就会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如果你同意它,反而可以发现它的积极面:你能看到拖延症意味着什么,带给你什么,这是极其重要的。你会发现在内心最深处,它其实就是你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你用来爱自己的一种方式。拖延症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拥抱的,拥抱它,就是拥抱希望,拥抱我们自己。
让你跟拖延症说拜拜的Mac应用:Write or Die
文字工作者是拖延症患者中数目最多的一群,他们总是担心自己写出来的文字不够优美,逻辑不够严谨,于是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地停顿、不断地继续。如果有这么一款应用,你在写作的时候,有个倒计时的工具在你旁边看着你,只要你稍微不用心,一分神就会将你之前写的内容全部删除,你还会那么不用心么?
真的有这么一款iPad应用,叫做Write or Die,督促你抓紧时间写作,它可以说是拖延症患者的梦魇。
这是一款9.99美金的iOS应用,共计有4种处罚模式:
gentle:你要是停了一小会儿,就会跳出一个弹窗提醒你继续写。
strict:要是你还这么顽固,会有一个声音来催促你,你不写,声音就不停。
kamikaze:还不写?那你完蛋了,先前写的内容全部自动删除。
nyancat:nyancat是一只可爱的、永远不会停下来的小猫,一段时间写不出来,它就会跑出来。不过,有用户抱怨,在这个模式下,应用除了显示这只猫以外,就毫无反应,除了重启 iPad 以外别无他法,但是之前完成的草稿全部丢失。很难说这是不是开发者有意设置的“惩罚”,如果是的话,这个惩罚够严厉的了。
只要你好好听话写完,文件会保存到Dropbox,邮箱或者写字板以及文本文件中去。
当然,除了iPad应用之外,还有web应用,不管是哪一端,应该都能够有效治疗各位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