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生心理调适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教学管理中的许多问题追根溯源都在学生心理方面。我们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把文化教育和心理调适结合起来,使学生改变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成为对于社会、人生有适应性的人。
关键词:校园文化;调适;学生心理;渠道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3-0001-001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s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bstract: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tudent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without delay, teaching management Tracing the source of many of the problems ar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students. We must mobilize all aspects of the power of an in-depth and meticulous work,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o enable students to change the unhealthy state of mind as for social life adaptive people.
Keywords:campus culture; adjustment; students in psychology; channel
一位美国心理医师断言“随着中国‘后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困扰中国人的生理疾病”,这是一个基于对中国人现状有着切实了解的带有前瞻性的断言。“后商业化”时代的竞争,“后商业化”的时代中竞争而引发的种种变化,加上严重的官僚腐败等等,使人们的心理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扭曲,当然在校的学生也并不能脱离这种生存境遇,社会竞争表现到学生身上,成为日常学习中的排名。中考、高考以及就业的压力等等,加上学生们在有限的社会生活中感受到了种种不公、不平,使他们的人生坐标发生了严重的倾斜,教育对于个性化的消解,使他们认同于官方对于未来的设计,而家长的经历及他们不多的社会经验,又使他们认同显得过于虚幻,由此导致了他们种种心理上的失衡。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则有一层更深的心理积淤,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完全认识、认可职业学院的现在,他们许多人是因为高考不理想而来到这里,因此他们的心中始终挥之不去高考竞争失败者的角色,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对自己的失望,使他们情绪低落、思想阴郁。于是,不如意的感受充满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心理迫切地需要调整。换一句话说,目前,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存在着问题,这既要归结于变动的社会使人产生飘浮感和陌生化,更要归结于不变的高考制度,使人在变动的社会中稳定的一隅并没有找到心灵的安居之所。单调、枯燥的考试剥夺了他们成长着的年轻心灵和对于个性的张扬以及对于丰富的渴望,于是在医治他们心灵伤痛的时候,文化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是打开学生封闭心理大门的钥匙
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内心封闭是最为典型的,现在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父母的娇惯,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独生子女玩伴的缺乏又使他们养成了孤独自立的特性,唯我独尊使他们无法接受挫折,而孤独自立又使他们不习惯于与人交往,这就造成了他们先天的自我调节方面的不足。而应试教育又使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承受挫折,于是自我逃避便成了唯一能够平衡心理的方式。当然自我封闭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多样的,除了以沉默的封闭进行逃避之外,还有以对抗的形式表达封闭的感受,他们总是以一种愤慨、过激的形式不容于物,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其成因和表达内容都是相关和相近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正对应了对这种心理状态的缓解和消除,这里我们必须首先交待一下文化的品格。文化的品格对于我们来说是人文修养的根本的内容,首先它是动态的,文化的概念是一个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增加内涵的概念,它绝不囿于某个权威的标准化定论,也不会定格于某个层面,它的动态性的特征为我们以灵活的、变化的、发展的眼光认识事物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方案,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学生对文化的具体理解和感悟,他们就会逐渐地改变已有的成见,而以文化的方式去重新审视环境、审视自己,获得对于坐标的重新认定。其次,文化的品性是开放的,它的开放表现在他的兼融性特点。无论古今中外也不论学理和人文,都成为大文化观念中的构成部分,作为文化品格你无法泾渭分明地划清其中包含的各种因素的归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完整融洽的一体,这一点对于改变学生封闭的心灵意义尤为重要,对于任何一种心理的上的定势的消解,理论说教和行政规范其意义都是有限的,而只有以这种文化的方式,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才能够真正地获得改变,因此,文化的开放性特点是打开学生封闭心理最重要的内容。再次,文化的品性是宽容的,文化的品性在兼融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绝不会因为其有不足和弊端而置之不理,甚至对待反动的文化,在批判的同时他会寻找和吸收其中有益成分为我所用,这种宽容对于我们学生走出封闭同样是有意义的,在我们心理封闭的学生当中,有许多是因为不够宽容。因此,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学会宽容的文化品格,那么由此而引发的封闭,就会减少或消除。从上述的文化品格与封闭心理因素的对应关系来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是使学生走出封闭的一把钥匙。
二、校园文化是学生在孤独中进行言说的对象
无论是沉默无言的自我封闭还是对抗形式的封闭,甚至是以自戕形式的封闭,其原因就是感到自己的孤独和对处境的无奈和反感,没有或缺少交流和沟通的对象,没有能够真正理解自己和体谅自己的人,因而能够交流的便只有自己,而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不但无法缓解孤独,反而增长了孤独的程度。因此为他们寻找走出自我封闭的心理世界,找到面对外界的表述契机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这是对他们进行救度的最有效的途径。而校园文化活动正为他们提供了这种机会,自我封闭的学生,除了心理上不与他人沟通之外,在生活学习中,也往往拒人于千里之外。所谓的封闭往往直接表现为不与人交往,不与人沟通的孤身只影,因此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适合于青年学生特点消闲娱乐性的文化活动,吸引他们进行参与,使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好在校园文化活动是一种丰富的文化活动,在消闲、娱乐的舞会、歌舞表演、猜谜测字、各种球类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中,在严肃的演讲比赛、书画展览、征文活动、读书研讨等文化活动中总能发现与他们兴趣爱好相近和吻合的项目,引导他参与其中,使他们获得解脱自我约束的契机。一般说来,作为青年学生,既使他再封闭,总不会完全脱开特定年龄所决定的必然特点,所以对于通过文化活动给他们的心灵之门送去一道阳光、一丝温暖是完全可以办到的,这是一种对话,是孤独的学生除了与自己对话之外的一次对话,它的意义就在于从这样的对话中他能够看到自我对话以外的一些内容,他可以感受到与人交往中的生活内容的丰富,甚至逐渐地认识到自己的狭隘,从而在文化的视角重新确定自己的价值标准,再造自己的人生。因此文化的最初意义和价值在于吸引孤独者参与其中,之后通过与具体活动的对话和人的对话,切实地认识自己的处境,从而确定走出自我的努力方向。
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直接服务于学生心理调适
校园文化活动对于调适学生的心理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化自身的动态性特征。开放性品格和包容性的内涵对于封闭心灵构成种种因素的自然的调适作用。而对于高校学生一般心理不健康现象来说,其表现形式集中地表现在封闭性上,假如一个人心理不是封闭的,他随时随地地放开心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那么他的心灵在与他人和社会的沟通中,就会消解因封闭而带来的对于现实的拒绝。因此,对于学生心理的调适主要也就是改变学生心理的封闭状态,其活动和作法除了上一节谈到的用具体活动激活他们的兴趣的切入点之外,还必须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活动,进行深层次的、具体的调整。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的成因除了有些基本的、共同的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具体的原因。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内容,只能解决学生心理不健康中带有普遍性的因素,而要根治心理疾病,还必须要抓住个性特点对症下药,诸如创办校园文化心理咨询中心,平日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一部分,搞一些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出板报、发宣传材料搞活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使心理健康内容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确的认识,养成和保持健康心理,同时能够关心和调整同学不健康心理。在此基础上,校园文化心理咨询中心设专业人员(心理医生)坐班,接待学生的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问,由此形成的普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个别诊断和调适相结合的局面。学校定期通过问卷和行为试验来对学生的心灵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早发现、及时调整,搞一些类似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大学生心理健康征文活动使校园文化真正地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并成为调适大学生心理疾患的有效手段。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调适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又反证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在当前的各类大学教育中,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生心理调适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教学管理中的许多问题追根溯源都在学生心理方面。在高职院校,学生除了高考之后所感受到的失败心理之外,没有这种心理的一般都在高中期间学习一般,没有更大期望的学生,他们是高职院校的主体,但他们缺少进取精神,表现为一种消极的适应。而对口学生在初中以后就进入了中专或职业高中,他们中有一部分在初中就被视为问题学生。因此,职业院校对心理的调适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高考之后产生失败心理的是由偶然性的打击所致,因而通过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容易转化。而在初中就被视为问题学生的就有相当大的困难,而这些人既是应试制度的受害者又是应试制度的叛逆者,他们往往思维活跃、不拘定规、善做好动,这一点正与文化品性相对应,因此校园文化对这些最为困难的工作提供了解决的良好契机。当然,校园文化建设决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在进行学生心理调适中,我们还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把文化教育和心理调适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
[2]张福建.学校管理心理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10
[3]张岂之.中国文化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1
[4]高长梅.吴玉红.校园文化建设全书[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关键词:校园文化;调适;学生心理;渠道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3-0001-001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s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bstract: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tudent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without delay, teaching management Tracing the source of many of the problems ar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students. We must mobilize all aspects of the power of an in-depth and meticulous work,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o enable students to change the unhealthy state of mind as for social life adaptive people.
Keywords:campus culture; adjustment; students in psychology; channel
一位美国心理医师断言“随着中国‘后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困扰中国人的生理疾病”,这是一个基于对中国人现状有着切实了解的带有前瞻性的断言。“后商业化”时代的竞争,“后商业化”的时代中竞争而引发的种种变化,加上严重的官僚腐败等等,使人们的心理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扭曲,当然在校的学生也并不能脱离这种生存境遇,社会竞争表现到学生身上,成为日常学习中的排名。中考、高考以及就业的压力等等,加上学生们在有限的社会生活中感受到了种种不公、不平,使他们的人生坐标发生了严重的倾斜,教育对于个性化的消解,使他们认同于官方对于未来的设计,而家长的经历及他们不多的社会经验,又使他们认同显得过于虚幻,由此导致了他们种种心理上的失衡。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则有一层更深的心理积淤,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完全认识、认可职业学院的现在,他们许多人是因为高考不理想而来到这里,因此他们的心中始终挥之不去高考竞争失败者的角色,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对自己的失望,使他们情绪低落、思想阴郁。于是,不如意的感受充满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心理迫切地需要调整。换一句话说,目前,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存在着问题,这既要归结于变动的社会使人产生飘浮感和陌生化,更要归结于不变的高考制度,使人在变动的社会中稳定的一隅并没有找到心灵的安居之所。单调、枯燥的考试剥夺了他们成长着的年轻心灵和对于个性的张扬以及对于丰富的渴望,于是在医治他们心灵伤痛的时候,文化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是打开学生封闭心理大门的钥匙
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内心封闭是最为典型的,现在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父母的娇惯,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独生子女玩伴的缺乏又使他们养成了孤独自立的特性,唯我独尊使他们无法接受挫折,而孤独自立又使他们不习惯于与人交往,这就造成了他们先天的自我调节方面的不足。而应试教育又使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承受挫折,于是自我逃避便成了唯一能够平衡心理的方式。当然自我封闭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多样的,除了以沉默的封闭进行逃避之外,还有以对抗的形式表达封闭的感受,他们总是以一种愤慨、过激的形式不容于物,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其成因和表达内容都是相关和相近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正对应了对这种心理状态的缓解和消除,这里我们必须首先交待一下文化的品格。文化的品格对于我们来说是人文修养的根本的内容,首先它是动态的,文化的概念是一个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增加内涵的概念,它绝不囿于某个权威的标准化定论,也不会定格于某个层面,它的动态性的特征为我们以灵活的、变化的、发展的眼光认识事物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方案,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学生对文化的具体理解和感悟,他们就会逐渐地改变已有的成见,而以文化的方式去重新审视环境、审视自己,获得对于坐标的重新认定。其次,文化的品性是开放的,它的开放表现在他的兼融性特点。无论古今中外也不论学理和人文,都成为大文化观念中的构成部分,作为文化品格你无法泾渭分明地划清其中包含的各种因素的归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完整融洽的一体,这一点对于改变学生封闭的心灵意义尤为重要,对于任何一种心理的上的定势的消解,理论说教和行政规范其意义都是有限的,而只有以这种文化的方式,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才能够真正地获得改变,因此,文化的开放性特点是打开学生封闭心理最重要的内容。再次,文化的品性是宽容的,文化的品性在兼融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绝不会因为其有不足和弊端而置之不理,甚至对待反动的文化,在批判的同时他会寻找和吸收其中有益成分为我所用,这种宽容对于我们学生走出封闭同样是有意义的,在我们心理封闭的学生当中,有许多是因为不够宽容。因此,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学会宽容的文化品格,那么由此而引发的封闭,就会减少或消除。从上述的文化品格与封闭心理因素的对应关系来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是使学生走出封闭的一把钥匙。
二、校园文化是学生在孤独中进行言说的对象
无论是沉默无言的自我封闭还是对抗形式的封闭,甚至是以自戕形式的封闭,其原因就是感到自己的孤独和对处境的无奈和反感,没有或缺少交流和沟通的对象,没有能够真正理解自己和体谅自己的人,因而能够交流的便只有自己,而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不但无法缓解孤独,反而增长了孤独的程度。因此为他们寻找走出自我封闭的心理世界,找到面对外界的表述契机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这是对他们进行救度的最有效的途径。而校园文化活动正为他们提供了这种机会,自我封闭的学生,除了心理上不与他人沟通之外,在生活学习中,也往往拒人于千里之外。所谓的封闭往往直接表现为不与人交往,不与人沟通的孤身只影,因此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适合于青年学生特点消闲娱乐性的文化活动,吸引他们进行参与,使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好在校园文化活动是一种丰富的文化活动,在消闲、娱乐的舞会、歌舞表演、猜谜测字、各种球类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中,在严肃的演讲比赛、书画展览、征文活动、读书研讨等文化活动中总能发现与他们兴趣爱好相近和吻合的项目,引导他参与其中,使他们获得解脱自我约束的契机。一般说来,作为青年学生,既使他再封闭,总不会完全脱开特定年龄所决定的必然特点,所以对于通过文化活动给他们的心灵之门送去一道阳光、一丝温暖是完全可以办到的,这是一种对话,是孤独的学生除了与自己对话之外的一次对话,它的意义就在于从这样的对话中他能够看到自我对话以外的一些内容,他可以感受到与人交往中的生活内容的丰富,甚至逐渐地认识到自己的狭隘,从而在文化的视角重新确定自己的价值标准,再造自己的人生。因此文化的最初意义和价值在于吸引孤独者参与其中,之后通过与具体活动的对话和人的对话,切实地认识自己的处境,从而确定走出自我的努力方向。
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直接服务于学生心理调适
校园文化活动对于调适学生的心理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化自身的动态性特征。开放性品格和包容性的内涵对于封闭心灵构成种种因素的自然的调适作用。而对于高校学生一般心理不健康现象来说,其表现形式集中地表现在封闭性上,假如一个人心理不是封闭的,他随时随地地放开心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那么他的心灵在与他人和社会的沟通中,就会消解因封闭而带来的对于现实的拒绝。因此,对于学生心理的调适主要也就是改变学生心理的封闭状态,其活动和作法除了上一节谈到的用具体活动激活他们的兴趣的切入点之外,还必须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活动,进行深层次的、具体的调整。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的成因除了有些基本的、共同的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具体的原因。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内容,只能解决学生心理不健康中带有普遍性的因素,而要根治心理疾病,还必须要抓住个性特点对症下药,诸如创办校园文化心理咨询中心,平日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一部分,搞一些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出板报、发宣传材料搞活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使心理健康内容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确的认识,养成和保持健康心理,同时能够关心和调整同学不健康心理。在此基础上,校园文化心理咨询中心设专业人员(心理医生)坐班,接待学生的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问,由此形成的普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个别诊断和调适相结合的局面。学校定期通过问卷和行为试验来对学生的心灵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早发现、及时调整,搞一些类似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大学生心理健康征文活动使校园文化真正地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并成为调适大学生心理疾患的有效手段。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调适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又反证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在当前的各类大学教育中,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生心理调适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教学管理中的许多问题追根溯源都在学生心理方面。在高职院校,学生除了高考之后所感受到的失败心理之外,没有这种心理的一般都在高中期间学习一般,没有更大期望的学生,他们是高职院校的主体,但他们缺少进取精神,表现为一种消极的适应。而对口学生在初中以后就进入了中专或职业高中,他们中有一部分在初中就被视为问题学生。因此,职业院校对心理的调适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高考之后产生失败心理的是由偶然性的打击所致,因而通过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容易转化。而在初中就被视为问题学生的就有相当大的困难,而这些人既是应试制度的受害者又是应试制度的叛逆者,他们往往思维活跃、不拘定规、善做好动,这一点正与文化品性相对应,因此校园文化对这些最为困难的工作提供了解决的良好契机。当然,校园文化建设决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在进行学生心理调适中,我们还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把文化教育和心理调适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
[2]张福建.学校管理心理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10
[3]张岂之.中国文化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1
[4]高长梅.吴玉红.校园文化建设全书[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