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nary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七要素”引入民族概念;把发展引入民族问题的内涵;揭示当代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12-035-1
  
  
  我国自成立62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2年以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逐渐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新中国成立62年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就与我们党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这些正确认识是分不开。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概括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一次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在2006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上,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这是我们党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民族关系理论的重大发展。
  20世纪90年代,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及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新提法。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和完善阶段。胡锦涛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中加入‘和谐’的要素,这是中国共产党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出发,基于现实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对我国民族关系认识的重要发展,是新的理论突破,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使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内容更加完善、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提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主张。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主张。这一观点源于“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两个离不开”是党中央1981年在讨论和解决新疆民族关系问题时正式提出来的。1981年10月,胡耀邦在接见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负责人时进一步概括指出: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汉族离开少数民族不行,少数民族离开汉族也不行。这个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两个离不开”思想由于符合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很快为全国各族干部群众所接受和拥护。1981年7月,中央转发的《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指出:“在处理汉族同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非常慎重。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
  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工作时指出:
  “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江泽民在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各民族之间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携手奋斗。
  胡锦涛在2004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和巩固,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地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关于新形势下民族关系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党始终认为,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我们党始终注重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认识到民族和宗教问题中的矛盾,大量的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即使出现一些乱子,也始终立足于信任、争取和团结最大多数的群众。对于破坏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突发性事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消弭在萌芽状态,而对于各民族中的违法犯罪分子,尤其是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坚决依法予以打击。
  3 明确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最早的表述是2003年3月4日胡锦涛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接见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少数民族界委员时的谈话。他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更好地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阐述了这个主题的具体含义和这个主题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商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具建设基础。抓住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
  参考文献
  1金炳镐.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下)[DB/OL].中国机构网,2009-03-10. http://www.chinaorg.cn.
  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149.
  3胡锦涛.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N].人民日报,2004-10-23.
  4 胡锦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N].人民日报,2003-03-05(1).
  5 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5 年5 月27 日)[N],人民日报,2005-05-28(2).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对教学活动及其因素进行客观与微观统一的计划、评价和调控,以追求最佳教学效率的计策和谋略。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通过教学内容、方法、活动、速度等适应教学情境,特别是适应学生、课程所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
期刊
关键词:基层信访;信访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D6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12-042-2     信访是社会各种矛盾的客观集中反映,通过信访渠道提出意见、建议乃至投诉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在当前油田改革不断深入、形势环境不断变化的重要时期,受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影响,职工群众争取自身权益、反映利益诉求的意识日益强烈,导致信访总量居高不下,信访形式复杂
期刊
摘要:作为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77、78级”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的年龄跨度之大、人生阅历之丰富、思想之成熟,都是教育史上仅见的”。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术学院。“77、78级”的学子们,带着对当代意识形态和传统精神形态的反思,在两代人的紧张对话中,在学术纷争中,在革旧鼎新中对长达十年的“文革”中一直充当着重要的政治宣传工具的中国美术的现状发出了挑战,他们用青春和激情揭开了
期刊
摘 要:当我们站在当下“后现代”语境中重新回视西方美学历史的时候,尼采那幽灵般的思想横贯始终、震古烁今,他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将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炸成“碎片”,使柏拉图开创的传统形而上学陷入了重重困境,并预示了传统形而上学向“后现代”的多元化和异质性转化的前景。这也为诸如福柯、德勒兹、利奥塔等声名显赫的后现代思想家所承认。具体而言,尼采美学思想的后现代主义维度主要体现在其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以及对视角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建国后农村政治控制的变化对产权与民主演进的积极意义,简要总结了市场化过程中产权变革的民主含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民主化;农村;政治控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1)12-046-2       政治控制是国家运用政治力量控制社会的一种方式。它可以通过产权与民主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意识
期刊
摘 要:学英语就像盖楼房一样,砖瓦多了,楼房才盖得高,单词记得多了,英语才学得更好。对初中生来说,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要想学好英语只能是空想。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牢记所学的单词呢?(1)帮助学生学好语音;(2)掌握一些巧妙的记单词的方法;(3)重复记忆,克服遗忘。  关键词:单词;语音;秘密武器;遗忘;联想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
期刊
关键词:数学教学;启迪学生;多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训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12-059-1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门类之一,它来源于生活,升华为知识,反馈于生活,践行于生活。数学教学大纲中注重强调数学教学的全面性、系统性、操作性、应用性,这就要求数学人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多项思维。  1 加强
期刊
摘 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是一句响亮好听的口号,而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主张,一是要完善决策机制,坚持问政于民;二是要完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权为民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问政于民;权为民用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12-050-2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是一句响亮好听的口号,而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科学技术竞争激烈的时代里。21世纪的教育对提高民族的素质至关重要。为止,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势在必行。这也是深化当今教学改革的关键。我们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中,但教师在实施素质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们对学习化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无也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探索科学奥秘的内在动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积极稳妥的进行,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服务性政府的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以笔者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为例,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论述了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成就以及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