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家明白潮汐的涨落可以产生能量,可以发电,而资本巨头则更为敏感——他们知道熙熙攘攘的人流、市场的交流以及发展的潮流就是商机,就是风水财源。
已经跻身于世界十大金融机构的汇丰银行,就是利用潮汐,抓住每次商机的成功例子。
汇丰在诞生之初就将自身立足于东西方资本交流的主航道上,扎根于香港中环。过去148年中环皇后大道1号的主人一直是汇丰银行,尽管在同一地点上前后建造、重建过3座汇丰大厦,每一次汇丰总部的新建都预示着一个新的资本时代的到来,汇丰新楼成为了加速东西方资本交流的助推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1845年3月,14名在华从事商贸交易的商人在香港和上海创立了汇丰银行。在香港,汇丰租用了当时位于皇后大道1号的获多利大厦(Wardley Building)作为总部。1883年,汇丰取得了整个获多利大厦的地皮开发权,开始着手兴建自己的第一个总部大厦。这期间汇丰在中国内陆的业绩飞速成长。19世纪末满清政府在数次对外战争中失利,汇丰都是战争赔款的筹办、监保和管理机构,汇丰还借此直接监督中国海关的日常运营,这一系列深入中国命脉的渗透,使汇丰获得国家央行和国库总监一般的地位。1886年,皇后大道上落成的第一座大理石穹顶的金融殿堂,亦是汇丰在亚洲雄起地位的写照。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一段极为短暂的黄金发展时期,汇丰在这段时期积极参与中国民营资本和海外金融资本的交往,在中国的资本家和民营企业赢得了声誉。1933年汇丰决定在香港兴建一个富于工业化气息的总部大楼,为内陆那些向往工业化、现代化的生意人、实业厂主们树立一个效率和现代金融的榜样。1935年落成的大厦采用了竖向简明的构图,内部采用了集中送风系统和快速升降梯。这些现代工业的手法、设计,为亚洲打造了“现代资本保险箱”的形象。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放大门,迎来了潮水般的海外资本。汇丰再次抓住机遇,在既有大厦的地址上兴建新楼。
这一次,汇丰给世人一个绝无仅有、卓越而另类的回答。整个建筑设计被冠名为后工业时代与后现代主义的结合。它不仅仅是宣告现代主义时代的结束,更是预示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楼采用全新的组装式概念,这种方式使得汇丰可以在全球采购最先进的设备和材料,然后在现场拼装。组装和配置代替传统建造方式,成为施工中最主要的过程。它体现了汇丰超前的眼光,也是汇丰和香港向世界做出的一个未来宣言:愿作世界资源配置的平台。
如果说这种醍醐灌顶前瞻式的设计思维为香港打开一扇天窗的话,那么,大厦对香港地域性民风的关注,则使汇丰在中环接了地气。
中环是香港岛上商务办公高度集中、人口稠密的区域。如潮的人流充斥在大街小巷之中,依附着山地的高低起伏。跟随高楼的疏密缓急,在巨大的人造构筑物和自然地形之间穿越、流动。自上世纪60年代后,香港逐步成为全球贸易、金融、文化交流聚集的热点。人流在香港街头的潮涌,一浪高过一浪,肤色多异的人群之间的交流、融合、碰撞从来没有停止过。
汇丰总部的设计敏感地捕捉了中环特有的地貌和人群气质。
首先,设计感知到了街道和公共广场生活对拥挤的香港的重要性,大厦主动地把首层的空间回赠给城市。高楼之下的广场把雕塑广场和政府山相连,使熙熙攘攘的人流很容易地穿过大厦,同时为汇丰带来财气。其次,设计中大量采用了中环山地上无处不见的自动扶梯,把不同性质的空间连接起来。汇丰把银行大堂放置半空之中,用玻璃天棚将其与首层的开放广场分开。两者之间设计了一组巨大的自动扶梯,进入大堂时,这些扶梯为顾客带来了一种特殊的穿越感:穿越玻璃天棚后,进入了一个高效、开敞的现代金融帝国。
这项细致的设计诠释了汇丰生于此的地域认同感,但又高于此的引领、助推作用,同时也奉献给人在时空之间梦寐以求的穿越。
(作者为HOK全球副总裁)
已经跻身于世界十大金融机构的汇丰银行,就是利用潮汐,抓住每次商机的成功例子。
汇丰在诞生之初就将自身立足于东西方资本交流的主航道上,扎根于香港中环。过去148年中环皇后大道1号的主人一直是汇丰银行,尽管在同一地点上前后建造、重建过3座汇丰大厦,每一次汇丰总部的新建都预示着一个新的资本时代的到来,汇丰新楼成为了加速东西方资本交流的助推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1845年3月,14名在华从事商贸交易的商人在香港和上海创立了汇丰银行。在香港,汇丰租用了当时位于皇后大道1号的获多利大厦(Wardley Building)作为总部。1883年,汇丰取得了整个获多利大厦的地皮开发权,开始着手兴建自己的第一个总部大厦。这期间汇丰在中国内陆的业绩飞速成长。19世纪末满清政府在数次对外战争中失利,汇丰都是战争赔款的筹办、监保和管理机构,汇丰还借此直接监督中国海关的日常运营,这一系列深入中国命脉的渗透,使汇丰获得国家央行和国库总监一般的地位。1886年,皇后大道上落成的第一座大理石穹顶的金融殿堂,亦是汇丰在亚洲雄起地位的写照。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一段极为短暂的黄金发展时期,汇丰在这段时期积极参与中国民营资本和海外金融资本的交往,在中国的资本家和民营企业赢得了声誉。1933年汇丰决定在香港兴建一个富于工业化气息的总部大楼,为内陆那些向往工业化、现代化的生意人、实业厂主们树立一个效率和现代金融的榜样。1935年落成的大厦采用了竖向简明的构图,内部采用了集中送风系统和快速升降梯。这些现代工业的手法、设计,为亚洲打造了“现代资本保险箱”的形象。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放大门,迎来了潮水般的海外资本。汇丰再次抓住机遇,在既有大厦的地址上兴建新楼。
这一次,汇丰给世人一个绝无仅有、卓越而另类的回答。整个建筑设计被冠名为后工业时代与后现代主义的结合。它不仅仅是宣告现代主义时代的结束,更是预示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楼采用全新的组装式概念,这种方式使得汇丰可以在全球采购最先进的设备和材料,然后在现场拼装。组装和配置代替传统建造方式,成为施工中最主要的过程。它体现了汇丰超前的眼光,也是汇丰和香港向世界做出的一个未来宣言:愿作世界资源配置的平台。
如果说这种醍醐灌顶前瞻式的设计思维为香港打开一扇天窗的话,那么,大厦对香港地域性民风的关注,则使汇丰在中环接了地气。
中环是香港岛上商务办公高度集中、人口稠密的区域。如潮的人流充斥在大街小巷之中,依附着山地的高低起伏。跟随高楼的疏密缓急,在巨大的人造构筑物和自然地形之间穿越、流动。自上世纪60年代后,香港逐步成为全球贸易、金融、文化交流聚集的热点。人流在香港街头的潮涌,一浪高过一浪,肤色多异的人群之间的交流、融合、碰撞从来没有停止过。
汇丰总部的设计敏感地捕捉了中环特有的地貌和人群气质。
首先,设计感知到了街道和公共广场生活对拥挤的香港的重要性,大厦主动地把首层的空间回赠给城市。高楼之下的广场把雕塑广场和政府山相连,使熙熙攘攘的人流很容易地穿过大厦,同时为汇丰带来财气。其次,设计中大量采用了中环山地上无处不见的自动扶梯,把不同性质的空间连接起来。汇丰把银行大堂放置半空之中,用玻璃天棚将其与首层的开放广场分开。两者之间设计了一组巨大的自动扶梯,进入大堂时,这些扶梯为顾客带来了一种特殊的穿越感:穿越玻璃天棚后,进入了一个高效、开敞的现代金融帝国。
这项细致的设计诠释了汇丰生于此的地域认同感,但又高于此的引领、助推作用,同时也奉献给人在时空之间梦寐以求的穿越。
(作者为HOK全球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