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商品,它本身的质量问题是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关键,本文对与此有关的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际有效控制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检测
商品混凝土作为混凝土生产的一种形式,正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逐步取代现场拌制的施工形式。还以其计量准确、可批量生产、供应连续性强、质量稳定、可减少城区噪音污染等诸多优点而被建筑业广泛应用。但由于商品混凝土是当作商品出售的,供方和需方只是合同关系,往往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需方不对预拌过程进行监督,仅在混凝土由运输车运至现场后,才能根据规范要求取得试件,在28d后经过试验才知道供应商的产品是否合格,而工程进度不可能等到结果出来再继续施工,所以,经常会出现建筑物已施工几层后,才发现下部混凝土有问题,这样就给需方的产品质量造成了影响,进而影响经济效益、社会信誉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和检测已成为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
一、商品混凝土中原材料的控制和检测
商品混凝土拌和的主要原材料为水泥、黄砂、石子掺合料和外加剂,它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对材料的选择应该是严格而慎重的。①对水泥的选择要求使用质量稳定、信誉高的企业生产的水泥,严禁使用质量不稳定的水泥。厂方应建立严格的水泥试验制度,凡进厂水泥都必须进行安定性、凝结时间试验;散装水泥仓应密封,上面应有标志标明水泥品种和标号,防止水泥受潮和混料。②石子应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不宜大于10%,其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应根据泵送高度来决定。黄砂宜选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得少于15%,且两者的含泥量,不应超过规范规定。③粉煤灰的使用要慎重,一定要检测其细度和烧失量,达到一级灰方可使用。④掺加剂品种很多,质量差异也很大,选用时要特别慎重。
使用单位应要求商品混凝土厂家提供每一次砼浇筑时使用的水泥质保书和复试报告、砂石的复试报告、所有掺合物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报告。
监理方必须组织、会同施工方到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检查他们执行国家规程规范情况,重点检验他们的检验记录,检查原材料的外观质量、检查检测设备使用情况,并将试验任务量的30%对外送检。
二、商品混凝土拌制过程的控制和检测
商品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水泥、砂、石都是通过称重料斗下料的,因此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和检测:
①对掺加剂的掺量应加强控制和检测。
目前所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在外加剂使用方面,普遍未设置外加剂储料斗,也没有计量装置,通常用揪、勺、碗等近似的容积估量。有的甚至以一袋外加剂根据用量,人为地分几次加入,造成计量失控。因此对不同品种外加剂的掺量应根据环境气温的变化,以检测卸料口处的混凝土坍落度是否在控制范围进行监控和检测。
②含砂率的控制
商品混凝土的含砂率按泵送施工规范规定,一般控制在0.4左右。目前全国各地砂的来源不同,砂的粒径、级配等质量难以控制。粒径细小,含泥量高的砂子,影响实际含砂率。
③用水计量控制和检测
很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用水计量经不起检测,一经检查可以说100%不合格,容易造成加水量偏大,导致水灰比失控,坍落度增大。因为对混凝土集中搅拌站的计量装置要定期检测和校准。
④搅拌时间的控制和检测
搅拌时间不足会影响混凝土的匀质性,通常认为自落式搅拌机如搅拌时间少于25秒,强度变异系数将达0.35以上,容易导致强度判定不合格,如延长至100秒,变异系数可望控制在0.10左右,达到优良水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C20~C30取值为0.18~0.14)。
三、长距离运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长距离运送商品混凝土是过程检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主要检测拌和物的离析现象,坍落度和有没有过早凝固。一旦发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重大质量事故。
综上所述,商品混凝土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由于原材、搅拌过程、运距等多因素均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所以商品混凝土在生产和施工中遇到问题时,应仔细分析、及时找出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准确、高效的排除各种不利影响因素,确保优质、高效的生产商品混凝上。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检测
商品混凝土作为混凝土生产的一种形式,正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逐步取代现场拌制的施工形式。还以其计量准确、可批量生产、供应连续性强、质量稳定、可减少城区噪音污染等诸多优点而被建筑业广泛应用。但由于商品混凝土是当作商品出售的,供方和需方只是合同关系,往往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需方不对预拌过程进行监督,仅在混凝土由运输车运至现场后,才能根据规范要求取得试件,在28d后经过试验才知道供应商的产品是否合格,而工程进度不可能等到结果出来再继续施工,所以,经常会出现建筑物已施工几层后,才发现下部混凝土有问题,这样就给需方的产品质量造成了影响,进而影响经济效益、社会信誉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和检测已成为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
一、商品混凝土中原材料的控制和检测
商品混凝土拌和的主要原材料为水泥、黄砂、石子掺合料和外加剂,它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对材料的选择应该是严格而慎重的。①对水泥的选择要求使用质量稳定、信誉高的企业生产的水泥,严禁使用质量不稳定的水泥。厂方应建立严格的水泥试验制度,凡进厂水泥都必须进行安定性、凝结时间试验;散装水泥仓应密封,上面应有标志标明水泥品种和标号,防止水泥受潮和混料。②石子应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不宜大于10%,其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应根据泵送高度来决定。黄砂宜选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得少于15%,且两者的含泥量,不应超过规范规定。③粉煤灰的使用要慎重,一定要检测其细度和烧失量,达到一级灰方可使用。④掺加剂品种很多,质量差异也很大,选用时要特别慎重。
使用单位应要求商品混凝土厂家提供每一次砼浇筑时使用的水泥质保书和复试报告、砂石的复试报告、所有掺合物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报告。
监理方必须组织、会同施工方到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检查他们执行国家规程规范情况,重点检验他们的检验记录,检查原材料的外观质量、检查检测设备使用情况,并将试验任务量的30%对外送检。
二、商品混凝土拌制过程的控制和检测
商品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水泥、砂、石都是通过称重料斗下料的,因此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和检测:
①对掺加剂的掺量应加强控制和检测。
目前所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在外加剂使用方面,普遍未设置外加剂储料斗,也没有计量装置,通常用揪、勺、碗等近似的容积估量。有的甚至以一袋外加剂根据用量,人为地分几次加入,造成计量失控。因此对不同品种外加剂的掺量应根据环境气温的变化,以检测卸料口处的混凝土坍落度是否在控制范围进行监控和检测。
②含砂率的控制
商品混凝土的含砂率按泵送施工规范规定,一般控制在0.4左右。目前全国各地砂的来源不同,砂的粒径、级配等质量难以控制。粒径细小,含泥量高的砂子,影响实际含砂率。
③用水计量控制和检测
很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用水计量经不起检测,一经检查可以说100%不合格,容易造成加水量偏大,导致水灰比失控,坍落度增大。因为对混凝土集中搅拌站的计量装置要定期检测和校准。
④搅拌时间的控制和检测
搅拌时间不足会影响混凝土的匀质性,通常认为自落式搅拌机如搅拌时间少于25秒,强度变异系数将达0.35以上,容易导致强度判定不合格,如延长至100秒,变异系数可望控制在0.10左右,达到优良水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C20~C30取值为0.18~0.14)。
三、长距离运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长距离运送商品混凝土是过程检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主要检测拌和物的离析现象,坍落度和有没有过早凝固。一旦发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重大质量事故。
综上所述,商品混凝土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由于原材、搅拌过程、运距等多因素均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所以商品混凝土在生产和施工中遇到问题时,应仔细分析、及时找出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准确、高效的排除各种不利影响因素,确保优质、高效的生产商品混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