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治疗痤疮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f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 阳 敖俊红 樊 昕 宋克敏
  [摘要]目的:观察120例痤疮患者经407~420nm蓝光治疗后皮损及皮肤性质改变情况。方法:应用波长为407~420 nm的高强度窄谱蓝光照射痤疮患者皮损,每周治疗2次,每次15~18min,8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做皮肤性质测试,观察痤疮皮损消退情况及皮肤皮脂分泌、水分、弹力度及毛孔的变化。结果:痊愈95例(79.2%),显效12例(10%),有效8例(6.6%),无效5例(4.2%),总有效率95.8%。治疗后患者面部皮脂分泌明显减少,弹性增加,毛孔变细,面部水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波长为407~420 nm的蓝光照射治疗痤疮安全、有效,可以改善皮肤性质,减少痤疮的复发。
  [关键词]痤疮;蓝光;皮肤性质
  [中图分类号]R75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1—0080-02
  
  痤疮(Acne)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面、胸、背部,形成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并且迁延反复,病程缓慢。2005年6月~2006年1月,我们应用蓝光治疗了120例痤疮患者,并采用皮肤性质测试仪对治疗前、后皮肤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痤疮患者120例,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11~41岁,病程1~15年。病例选择排除以下情况:①使用过光敏性药物、患光敏性疾患、光敏性皮肤及精神病患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⑧有皮肤癌倾向者。参考痤疮国际分类法,120例患者,其中轻度(Ⅰ级)18例,中等度(Ⅱ级)52例,重度(Ⅲ级)38例,重度~集簇性(Ⅳ级)12例。所有患者治疗前未使用抗生素或已停用抗生素一周以上。
  1.2治疗仪器:采用Clearlight光子痤疮治疗系统(美国科医人公司),波长407~420 nm。Scalar Skin XP美容专用皮肤侦测软件系统(法国雅漾公司)。
  
  2 治疗及检测方法
  
  2.1治疗方法:每次治疗前彻底清洁皮肤,确定皮损程度及类型,拍照存档。照光前酌情给予针清治疗,尽量去除皮疹角质层、白头或黑头粉刺。对中、重度脓疱型皮损不做清理,避免炎症扩散。采用Clearlight光子痤疮治疗系统(为高强度窄谱蓝光),总能量为55mw/cm2,照射距患处25cm左右,照射时间15~18min,每周治疗2次,8次为一个疗程。
  2.2检测方法:在患者面部相同部位进行皮脂分泌、水分、弹力度及毛孔大小等皮肤性质测定。①皮脂分泌测定:应用油分测定海绵分别于面部T形区(额头,鼻周)及U型区(双侧面颊)的靶部位皮肤,轻按5秒钟吸取油脂,用皮肤性质测试仪测试,记录数据;②水分测定:应用电子水分笔测定靶部位皮肤的水分百分率数据,输入电脑并记录;③毛孔大小测定:以电子显微镜4cm2的面积为测试区,区域内测定可视的毛孔大小和数量,取其均数做记录;④弹力度测定:将皮肤性质測试仪的电子显微镜对准靶部位皮肤进行测定并记录。
  2.3疗效判定:以皮损减少率来判断治疗效果。减少率=(治疗前皮疹数-治疗后皮疹数)/治疗前皮疹×100%。痊愈:减少率≥90%;显效:减少率为70%~89%;有效:减少率为30%~69%1无效:减少率<30%。总有效率以痊愈+显效+有效计。
  2.4统计处理:应用SPSS软件对治疗前、后面部皮肤T形区和U形区的皮脂分泌变化量、皮损部位的皮肤水分、弹力度及毛孔大小变化量做配对t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3.1治疗结果:120例患者经8次蓝光治疗后,痊愈95例(79.2%),显效12例(10%),有效8例(6.6%),无效5例(4.2%),总有效率为95.8%。13例患者疗效不明显,其中4例为Ⅲ级痤疮,9例为Ⅳ级痤疮。对痊愈的80例患者随访半年,6例(7.5%)患者痤疮有复发,多为散在的粉刺,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日常精神压力大,工作或学习繁忙,睡眠无规律等有关。
  3.2皮肤性质变化:120例痤疮患者,经8次蓝光治疗后面部皮肤性质变化结果统计见表1。
  


  
  4 讨论
  
  痤疮的发生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痤疮丙酸杆菌感染为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有时也可伴发糠秕马拉色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痤疮丙酸杆菌为厌氧菌,可分解皮脂形成游离脂肪酸,促进皮脂腺分泌,而毛囊口上皮的角化过度,角质栓形成堵塞毛孔造成无氧环境,又为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致痤疮反复发作。研究表明,皮脂是痤疮丙酸杆菌生长的一种重要底物,其生成量与痤疮丙酸杆菌的数量呈正相关。由此可见,有效的抑菌方法和控制面部油脂分泌是治疗痤疮的关键。
  应用407~420nm波长的蓝光照射治疗痤疮,可以最大作用地刺激卟啉的光动力学变化,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效果显著。毛囊皮脂腺中的痤疮丙酸杆菌能产生内源性卟啉(主要为粪卟啉Ⅲ),粪卟啉聚集于细胞膜,类似色基,主要吸收波长峰值为320nm和415nm蓝紫色可见光,可被激活形成高能量的不稳定卟啉,再与三态氧结合形成单态氧,后者与细胞膜上的化合物结合后可损伤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死亡。Clearlight光子痤疮治疗系统,波长为407~420nm,能活化内源性卟啉,从而有效地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Scalar Skin XP美容专用皮肤侦测软件系统是利用皮肤专用电子显微镜(USB—M2 Scope)及电子数字水分笔,将图像及水分参数输入电脑,然后进行分析,可以反映患者皮肤油脂分泌、弹性、毛孔、水分等变化。
  临床观察显示,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痤疮效果更佳。此外,蓝光治疗痤疮的同时,可明显改善面部皮肤性质。8次蓝光照射后面部皮脂分泌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我们认为这可能与蓝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同时可收缩毛囊皮脂腺有关。面部高脂状态的降低,使痤疮丙酸杆菌失去了过度繁殖生长的基础,也导致糠秕马拉色菌失去高脂的生存环境,从而控制了炎症,减少痤疮的复发。蓝光治疗过程中,41例患者(34.2%)感觉面部皮肤稍有干燥,疗程结束后全部缓解。一个疗程后靶部位皮肤水分测试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蓝光治疗痤疮可加快皮疹消退,缩短病程周期,避免瘢痕产生。同时,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消除有毒物质及炎症等对皮肤的刺激,使皮肤弹性明显改善,毛孔变细,但无明显皮肤水分丢失。油脂和细菌反复填充毛囊,引起毛孔堵塞和炎症的发生,从而使痤疮频繁发作。应用蓝光照射治疗痤疮,不仅可以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同时整体改善了皮肤性质,降低了面部的高脂状态,可有效控制痤疮的频繁发作。因此,我们认为光学疗法治疗痤疮可临床推广应用。
  编辑/李阳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隋继强    1 临床资料    病例1:某女,55岁,已婚,陕西籍。主诉:左鼻翼肿物1月余。于2002年12月5日收入我院。入院前11天曾在外院活检,报告为“左鼻翼倾向内翻性毛囊角化病,局部上皮不典型增生,不除外癌变”。活检术后肿物增大较明显。入院时查左鼻翼基部及鼻底有1.5cm×1.5cm球形肿物,色红、质硬,中央部有黑色痂及缝线(如图1A)。全身情况好,各项检查均正常。于入院后5天在局麻下行
期刊
越 野  [摘要]目的:评价电压对烤瓷镍铬合金表面镀金层性能的影响。方法:按电压0.6~1.2V将试件分为7组镀金,目测淘汰色泽-不合格者。用划痕法测试镀金层结合强度,用扫描电镜观察镀金层截面。结果:电压0.6V、1.1V、1.2V组色泽不合格:0.7~1.0V组镀层结合强度随电压增大而增大;电压大者镀层致密均匀。结论:镀金时应使电压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镀层拥有令人满意的色泽:在此电压范围内,镀
期刊
杨卫东 肖剑峰  [摘要]目的: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髁突骨折,观察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3例骨折采用耳屏前切口,6例选择后下颌下切口,骨折断端复位后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X线检查髁突复位良好,无断端移位,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髁突骨折,手术可达到解剖式复位,固位效果可靠,短期内可行使下颌功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微型钛板
期刊
马慧军 综述,赵 广 审校  皮肤长期在外界环境的侵蚀下很容易出现老化,老化的皮肤真皮胶原变性,表皮变薄、细胞新陈代谢显著减慢,角质层的屏障功能失调。越来越多的文献资料表明稳定的皮肤角质层屏障功能是保持肌肤健康的关键。而要保持稳定的角质层屏障功能与常规的基础皮肤护理密不可分。基础皮肤护理通常包括皮肤清洁、皮肤保湿、皮肤防晒三个环节。合理的基础皮肤护理是维持角质层生理屏障功能的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
期刊
张君毅 马婷婷 范金财  [摘要]目的:对于烧伤后大面积面部瘢痕,探讨一种能最大限度达到面部特殊功能和形态要求的组织修复方法。方法:根据瘢痕的范围结合美容分区将扩张器置入真皮下血管网下;术后5天开始注水,间隔3~5天,平均约60天完成注水过程;瘢痕切除,扩张皮辦分叶或不分叶转移修复缺损,必要时辅以扩张后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到2年,38个病例转移后的皮辦不需
期刊
刘育凤 张 继 归 来  [摘要]目的:通过对下颌角肥大女性人群颅面结构进行三维测量,发现下颌角肥大人群与正常人群颅面结构的差异。方法:对102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中心行下颌角截骨整形的患者做三维CT检查,并对其颅面结构进行三维立体测量。结果:通过测量取得下颌角肥大女性群体颅面结构的三维数据,通过与文献中正常人群测量数据比较发现下颌角肥大与正常人群颅面结构的差异.结论:下颌角肥大女
期刊
李 杨  [摘要]目的:筛选胎兔皮肤组织无瘢痕愈合相关蛋白,并初步分析其在无瘢痕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胎兔背部切割伤模型,运用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筛选胎兔皮肤伤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进行质谱和数据库检索分析。结果:筛选出20个在伤后胎兔皮肤组织中特异高表达的蛋白质点,经过质谱和数据库检索分析后确定:伴侣素或线粒体蛋白P1前体、弹性蛋白(Vi-mentin,Vim)、微管蛋白β多肽、核不均一核
期刊
告作者    2005年和2006年以来在本刊发表的文稿,有获奖者,请反馈获奖证书复印件,再次投稿时,本刊将予以优先处理。  本刊编辑部    告作者读者  参考文献中英文作者名的著录要求    医学期刊中论文中引用中英文文献的比例较高,但有不少作者将英美人的姓、名或姓名写错。英美人姓名的习惯写法是:名-名-姓,“名”可以有、个、2个或3个,但“姓”只有1个。引用英文文献时,要将次序调整为:姓-名
期刊
劭 桢    1 病例介绍    某男,6岁。出生后即发现睑裂小,双眼睁眼困难,双内眦部出现倒向性赘皮,鼻梁低平,鼻根平坦。检查:患儿睑裂狭小,平视时双上睑缘遮盖角膜近瞳孔缘,双眼倒向型内眦赘皮,两眼内眦间距增宽大十一眼长度,鼻背增宽,鼻梁低下,鼻根平坦,余无特殊异常。    2 手术方法及步骤    2.1倒向型内眦赘皮的矫正(Mustarde法):标定切开线位置,用拇指向鼻侧牵拉皱襞,使皱襞消
期刊
樊芙蓉 综述,刘毅 审校  在脂肪组织工程中,前脂肪细胞是被公认的种子细胞,它是一类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特异化前体细胞,其作用持续于人的一生,与脂肪移植成活率有密切关系。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对体外构建脂肪组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获取足够多的组织并使获得的细胞有较强的增殖能力,是众多研究者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影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若干因素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1 生长因子类    生长因子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