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6vi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围绕实验的‘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运用典型实验灌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灵活运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建展示平台”、“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等,从而在实验中训练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初中化学 思维训练 展示平台 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渗透到化学教学中,让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活泼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围绕实验的“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化学实验理论的主体内容可概括为:⑴实验原理;⑵装置原理;⑶操作原理。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对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终渗透着思维训练活动。
  首先是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1.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3.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1)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2)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3)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的连接位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二、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
  三、运用典型实验灌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为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效能,教师应当借助典型的化学实验来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宏观地把握大纲、教材的整体,知道通过哪些典型实验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思维训练的规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二是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提出实施方案,以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三是选用一些中考试卷的典型综合实验题,指导学生解题,乃至跟动手实验结合起来训练。中学教材和历届高、中考试题,不乏优秀的典型化学实验题型,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颇有作用。
  四、灵活运用演示實验、分组实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建展示平台
  我们在平时实施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为三种形式教学:1.对于重要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2.对一些要求不高的实验,可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要求学生设计或改进后上台演示;3.对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现象又不太明显的实验,教师先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的缺陷在哪里,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的思维状态,进而改进实验。
  五、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可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再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方案研究,并帮助实施。
  参考文献
  [1]高明生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新课程,山西新闻出版集团,2014,2。
  [2]刘叶盛 浅谈化学教学.教与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14,6。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以“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等标准来形容一堂好课。其实这样的课只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将教案完整演示出来,课堂上教师同时承担着“编剧”、“导演”、“演员”的角色,而学生没有自由和选择的权力。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  那么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寻求“预设”与“生成”的平衡呢?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课前精心预设
期刊
虽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是很理想,多数的政治课堂变成了学生接受式的课堂,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多数是机械的、被动的。如何促进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让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学习的承担者,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高效持续发展,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
期刊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大力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性学习。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呢?  一、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
期刊
我国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且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要用所学的语文做事情。”简而言之,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是运用它,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这样语文才有更强的生命力。快乐学习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应该秉承这个理念,在语文课堂上创造快乐、宽容、和谐的氛围。本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在导语、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
期刊
高效阅读课堂是教師、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心灵相通、情感相遇、智慧相生的一种课堂境界,是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的言语智慧得到最大提升、健康人格得到最有效涵养的阅读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充分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阅读积累中升华阅读情感,促进学生感悟文本内容、获取知识信息、领悟人文思想的能力,使学生情感受到陶冶和教育,使课堂阅读教学达到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政治课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因为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地利用各种资源和有效手段来调动
期刊
摘 要:教学工作是非常严谨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严格地按照教学课程开展教学。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把握好三个环节,即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把握好了这三个环节,才能提高教學质量,才能真正上好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三个环节 质量  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先备好课,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做课后辅导。备课是教师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课,它是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情感交流的过程,必须体现师生数学思维活动互动互补的过程。数学探究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探究教学策略,让学生追根溯源,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式 教学  纵观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以被动接受式为主。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并发展自己,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和渗透是相当重要的,语文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重视情感的培养和渗透,引导情感的联系和释放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任。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 情感 释放  新课标改革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课程目标的三维之一,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中情感的培养与渗透是多么重要。教师重视情感的培养与渗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轻松而活跃,联系情感来学习语文是培养语文素养与语文情感品质的重要途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业应注重主体参与,形式多样有趣味,内容上要注意综合,作业评价也要讲究丰富性,所以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的作业设计应该走进每位教师的心里,并且应该占有不少于课堂精力的位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因此我们要布置一些趣味性的、生活性的、实践性的作业类型,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丰富我们的作业评价语及评价方式,让评价真正鼓励学生,调动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