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来源 :教育观察·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hao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往往用极凝练的文字传达出极丰富的文化内涵,融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人性美于一体。教学古诗,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诗的节奏、韵律、画面、内涵,不仅能感悟到古诗优美的语言与意境,还能触摸到诗人真实的情感与灵魂,不断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古诗;文化品位;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1-0061-03
  [作者简介]李红松(1969—),男,江苏扬州人,本科,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城中小学校长、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往往用极凝练的文字传达出极丰富的文化内涵,融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人性美于一体。教学古诗,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不仅能感悟到古诗优美的语言与意境,还能触摸到诗人真实的情感与灵魂,不仅能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所谓品味,指仔细体会、鉴赏、玩味、体味、回味。所谓品位,指档次、层次、格调。在古诗教学中,我们究竟要品味什么,怎样品味,怎样才能让古诗教学更有文化品位呢?
  [HTH]一、读出诗的节奏、韵律,品味音韵美[HT]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它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凡是诗,诵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声,即便不唱,也能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和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因此,教学古诗,要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韵律,让学生品味它的音韵美,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读,画出停顿,读出诗的节奏,再让学生找出押韵的字,让学生知道: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的尾字“中、同、红”,音节中都有韵母“onɡ”,这叫押韵。朗读时,把这些韵脚读长些、饱满些,诗的韵味就出来了。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适时渗透古诗中的平仄音韵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写诗特别讲究音的变化。普通话中第一、二声为平声,第三、四声为仄声。在古诗中,平仄常常交替变化,读平声要延长,读仄声要轻短。学生用一横标注平声,用一竖标注仄声,具体标注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学生按以上标注自由诵读,或师范读,或师生共同诵读(生读每句前四字,师读后三字,再交换读)。经过反复诵读、品味,不仅能让学生体会押韵以及平仄变化的妙处,品味出古诗的朗朗上口、音调起伏变化、音韵的和谐优美,而且能让学生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初步体味古诗的内容和情感。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接受了古典文化的濡染,课堂上流淌着浓浓的诗意文化。
  [HTH]二、说出诗的大意、画面,品味意境美[HT]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里的精品,它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往往要借助于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苏轼曾盛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古人很推崇“诗中有画”的境界。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弄懂字句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欣赏古诗的表现手法,更应该注重品味古诗的意境。
  例如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抓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引导学生想象六月西湖别样的风光、“接天莲叶”“映日荷花”让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把你看到的画面用几句话描述一下吗?(出示练笔:六月的一天早晨,我来到西湖,只见……这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学生在描述画面时,反复品味“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所展示的广阔意境。教学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笔者先让学生给每句诗所展示的画面命名,再选择其中一幅进行具体描述。“黑云翻墨未遮山”——《黑云翻墨图》,“白雨跳珠乱入船”——《白雨跳珠图》,“卷地风来忽吹散”——《风卷云散图》,“望湖楼下水如天”——《水天一色图》。学生可通过抓主要景物命名画面、想象画面、叙述画面,体味这场西湖疾雨急来急去的豁达意境。
  有人说:“诗歌的意境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但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多种途径,让学生品味诗的意境。教师可为古诗配上切合诗意的图画,让学生欣赏意境之美;可为古诗配上切合诗境的音乐,让学生诵读意境之美;可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的画面,表达意境之美;可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对诗中景物进行更生动、更细致的描写或扩写,想象意境之美。总之,古诗教学如果离开了意境的赏析,就会失去古诗的原汁原味,就会缺失古诗教学应有的文化品位。
  [HTH]三、悟出诗的内涵、情感,品味人性美[HT]
  诗“缘于情”和“诗言志”都是说诗歌创作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再现艺术不同,它重视内在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努力揭示人的精神的境界和意义,强调言近意远,意在言外,特别富于潜在的情感内涵。一般来说,我们所学的大量古诗都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发出的一种心声以及作者人生际遇的一种感慨。例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似写西湖雨景,实质是苏轼对正经历的人生的暴风雨的感慨,表达了一种豁达开朗的心境。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诗人所营造的独特的情境氛围,抓住景与情的互相映照,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进行还原,还原诗人写作的场景。只有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后,才能对诗的内涵、情感有全面、正确的领悟。例如,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笔者在最后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1.同学们,诗题中一个“送”字,让你想到了哪些送别诗?(生背诵送别诗句)
  2.(出示一组送别诗句,生读)李白与汪伦的离别之情存于节奏强烈的踏歌声中,王维与元二的离别之情存于纯绵的美酒中,高适与董大的离别之情存于无尽的话语中。杨万里与林子方的离别之情存于哪里?(接天莲叶中、映日荷花中)
  3.讨论:这是一首送别诗,联系“送”字,想一想,诗人赞颂莲叶、荷花,还有别的用意吗?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4.出示背景资料:林子方为官清廉,深受当地老百姓赞赏。淳熙十四年间,林子方担任直阁秘书。当时任秘书少监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一起谈论国家大事,一同切磋诗词歌赋。他们志同道合,互为知己。之后,林子方升官要去福州上任,好友杨万里当即作了五首诗文相送,以示祝贺。
  5.读了这段资料,你再读杨万里的这首诗,还能读出什么?(开阔的胸襟、纯洁的友情,祝贺林子方前程似锦,希望他洁身自好……)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的一字一句都含情脉脉,但它是潜在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品味文字塑造的情感意象,更要从文本拓展开去,引入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背景知识、诗人生平事迹、诗人思想境界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古诗内涵与诗人表达的真实情感,才能真正品味诗人在诗歌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提升古诗教学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牛红梅.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漫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6).
  [2]蔡先地.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古诗教学中[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版,2008(1).
其他文献
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有很多,如观察思考、博览精读、勤写苦练等。其中勤写苦练这条途径很重要。而小学生每星期的作文课只有两节,显然,只靠作文课来练习写作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课内、课外的练笔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一、课堂练笔的常见形式  (一)补白  有些文章在具体叙述时,作者有意识地在篇中留下了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来填补这些空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这方面的探索更为深入,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促进学生合作交流等成为今天课改课堂的追求.  【关键词】课堂 主动 参与 能力       数学课堂是实施数学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这一系列目标,如果仅仅依靠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恐怕是难以达到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广博的内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多样性以及独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人与人、人与计算机的互动的灵活性,加之可不受时间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学生的思維敏捷,能够最佳地接受和处理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中。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
期刊
现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大致分两种:一是書籍阅读.二是网络阅读。语文教师要对他们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让学生有限的课外阅读更有针对性,与课内学业、身心发展结合起来;更有效率效益,为人生奠基。  一、优秀阅读书目的推荐  向中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必要和有益的。推荐书目应该选取内容健康、思想积极的著作,展示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鼓励中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
期刊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时空和教学环境。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里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课堂究竟需要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才是生动有效的呢?我
期刊
现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大致分两种:一是书籍阅读.二是网络阅读。语文教师要对他们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让学生有限的课外阅读更有针对性,与课内学业、身心发展结合起来;更有效率效益,为人生奠基。  一、优秀阅读书目的推荐  向中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必要和有益的。推荐书目应该选取内容健康、思想积极的著作,展示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鼓励中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
期刊
[摘要]机械、重复的作业让教与学都变成了重复的机械劳动,死气沉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形式,如二选一、三选一、多选多、A+B式、套餐式等设计作业并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作业。  [关键词]作业;选择;设计;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1-0057-02  [作者简介]吴少娟(1981—),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四川省成
期刊
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情感因素,使学生明其理、导其行呢?情境教学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我就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感受谈一点看法。  一、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用与教材内容相符、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  如《甲午战
期刊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抽象知识与直观情境结合起来,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联系生活改编数学例题,让学生易懂趣学;链接生活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操作体验;结合生活进行问题探究,让学生分析提升;融入生活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理清思路;艺化生活巧用媒体辅助,让学生直观感悟;贴近生活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精练巩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