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大多农村的幼儿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年轻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挣钱,由于老年人缺乏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使一些幼儿出现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幼儿不良习惯的表现,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最后探讨了这些不良习惯的纠正措施。
农村幼儿 不良习惯 形成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6-0035-01
目前,在农村幼儿园里,大多幼儿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幼儿家长都外出打工挣钱,爷爷奶奶对孩子过分宠爱,也缺乏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使一些农村幼儿出现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1.农村幼儿不良习惯的表现
(1)自制能力较差。
有些幼儿经不起挫折,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只要遇到一点不开心的事就去报告老师或者向家长哭诉。在集体活动中,又显得过于兴奋,手舞足蹈,随意讲话,遇到状况就不服从教师的引导,造成教师教学难以进行。
(2)调皮捣蛋,爱做恶作剧。
幼儿由于缺乏社会认知以及自我认识,家长又不注意正确引导,因此,导致幼儿是非观念不强,往往搞一些恶作剧或小破坏。例如,小朋友玩玩具时,趁其不备便把他的玩具偷偷拿走;其他小朋友去厕所时,把小朋友的书包悄悄挪了位置,人家找不到书包,急的乱找,他却得意的哈哈大笑等等。
(3)以自我为中心,无规则意识
现在的幼儿都娇生惯养,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拘无束。来到幼儿园就会出现,上课时想玩就玩,想听就听,不听老师的话,不受纪律约束。如,这学期,我班有几个在园吃饭的孩子,其他孩子吃完饭都去睡觉了,就有两个任其值班老师怎么哄都不睡,过了一会儿,一个跑去厕所玩,另一个跑到教室看起了动画片,我发现了教室的那个孩子,就问他:“你怎么不睡觉呀?”“我不想睡。”“在园吃饭的孩子都得睡觉呀。”“我要看电视”。“睡觉起来才能看一会电视。”“不,我现在就要看电视。”“一会值班老师找不到你,会很生气,会批评你的。”“我叫警察来抓她。”可见其孩子的任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良的習惯,比如挑食,攻击性行为,不与其他幼儿友好相处,爱说谎、懒惰、爱打小报告等等。
2.农村幼儿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
(1)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它对幼儿的影响极为关键。在生活中,家长们对幼儿的衣食住行很是关心,轻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家庭中,特别是爷爷奶奶带幼儿,很重视幼儿知识的学习,不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每天放学,老师就会听见老年人问孙子:“今天学了什么?”“会写了吗?”等等。有些家长喜欢包办代替,不注重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另外,家庭教育中父母不重视自身的言传身教,起不到榜样作用。
(2)幼儿园的管理方式落后
落后的幼儿园管理方式是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因素。农村许多民办幼儿园由于教学理念落后,很多老师喜欢迎合家长,只注重知识教学,轻视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幼儿园里没有制定一定的生活常规,或者制定了,但教师却没有严格按计划执行,上厕所、喝水、玩游戏没有固定的时间。幼儿的生活无规律,这样幼儿便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农村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措施
(1)制定一日生活常规,长期训练。
在孩子入园的第一天,我就制定好班级的一日常规,并严格执行,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可能不太习惯,但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每天会反复训练,比如,早操、如厕、集体活动,游戏有固定的时间,在每个活动中渗透和强化好的行为习惯。还培养幼儿做一个能干的人,要求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穿鞋袜,自己收拾玩具,帮助小伙伴等,虽然幼儿一开始可能做不好,但我每天都会耐心的教,并借助一些图帮助孩子理解,比如,在洗手池贴几张洗手的步骤图;在睡觉的地方贴一些穿衣、穿鞋的步骤图片,让孩子模仿着做;对于表现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树立榜样,让其他幼儿学习,力求使幼儿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师重身教,勤言教,营造良好环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自己的榜样作用,语言要亲切,行为要大方,要让幼儿之间友好相处,首先教师要和同事友好相处;要有礼貌对待家长;对待孩子要宽容,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对待每个孩子的积极表现,要多赞赏,并适当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父母以身作则,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式。
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只有幼儿园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父母在放学后需要监管孩子,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和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如果你希望孩子养成早睡和早起的习惯,家长首先应该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让孩子讲卫生、爱整洁,父母首先要讲卫生,保持家中整洁等。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时,家长要适当的鼓励表扬,孩子肯定高兴,从而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总之,养成一个好习惯一辈子受益无穷。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点一滴慢慢养成的。要想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方式要保持一致,对幼儿的要求要保持统一,教师和家长还要为孩子做好的榜样,加以熏陶,要从实际出发,从小事做起,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幼儿好的行为习惯的问题,从而改善农村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万颖,桑园,城乡幼儿生活习惯差异比较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4),[30-31]
农村幼儿 不良习惯 形成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6-0035-01
目前,在农村幼儿园里,大多幼儿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幼儿家长都外出打工挣钱,爷爷奶奶对孩子过分宠爱,也缺乏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使一些农村幼儿出现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1.农村幼儿不良习惯的表现
(1)自制能力较差。
有些幼儿经不起挫折,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只要遇到一点不开心的事就去报告老师或者向家长哭诉。在集体活动中,又显得过于兴奋,手舞足蹈,随意讲话,遇到状况就不服从教师的引导,造成教师教学难以进行。
(2)调皮捣蛋,爱做恶作剧。
幼儿由于缺乏社会认知以及自我认识,家长又不注意正确引导,因此,导致幼儿是非观念不强,往往搞一些恶作剧或小破坏。例如,小朋友玩玩具时,趁其不备便把他的玩具偷偷拿走;其他小朋友去厕所时,把小朋友的书包悄悄挪了位置,人家找不到书包,急的乱找,他却得意的哈哈大笑等等。
(3)以自我为中心,无规则意识
现在的幼儿都娇生惯养,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拘无束。来到幼儿园就会出现,上课时想玩就玩,想听就听,不听老师的话,不受纪律约束。如,这学期,我班有几个在园吃饭的孩子,其他孩子吃完饭都去睡觉了,就有两个任其值班老师怎么哄都不睡,过了一会儿,一个跑去厕所玩,另一个跑到教室看起了动画片,我发现了教室的那个孩子,就问他:“你怎么不睡觉呀?”“我不想睡。”“在园吃饭的孩子都得睡觉呀。”“我要看电视”。“睡觉起来才能看一会电视。”“不,我现在就要看电视。”“一会值班老师找不到你,会很生气,会批评你的。”“我叫警察来抓她。”可见其孩子的任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良的習惯,比如挑食,攻击性行为,不与其他幼儿友好相处,爱说谎、懒惰、爱打小报告等等。
2.农村幼儿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
(1)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它对幼儿的影响极为关键。在生活中,家长们对幼儿的衣食住行很是关心,轻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家庭中,特别是爷爷奶奶带幼儿,很重视幼儿知识的学习,不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每天放学,老师就会听见老年人问孙子:“今天学了什么?”“会写了吗?”等等。有些家长喜欢包办代替,不注重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另外,家庭教育中父母不重视自身的言传身教,起不到榜样作用。
(2)幼儿园的管理方式落后
落后的幼儿园管理方式是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因素。农村许多民办幼儿园由于教学理念落后,很多老师喜欢迎合家长,只注重知识教学,轻视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幼儿园里没有制定一定的生活常规,或者制定了,但教师却没有严格按计划执行,上厕所、喝水、玩游戏没有固定的时间。幼儿的生活无规律,这样幼儿便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农村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措施
(1)制定一日生活常规,长期训练。
在孩子入园的第一天,我就制定好班级的一日常规,并严格执行,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可能不太习惯,但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每天会反复训练,比如,早操、如厕、集体活动,游戏有固定的时间,在每个活动中渗透和强化好的行为习惯。还培养幼儿做一个能干的人,要求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穿鞋袜,自己收拾玩具,帮助小伙伴等,虽然幼儿一开始可能做不好,但我每天都会耐心的教,并借助一些图帮助孩子理解,比如,在洗手池贴几张洗手的步骤图;在睡觉的地方贴一些穿衣、穿鞋的步骤图片,让孩子模仿着做;对于表现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树立榜样,让其他幼儿学习,力求使幼儿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师重身教,勤言教,营造良好环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自己的榜样作用,语言要亲切,行为要大方,要让幼儿之间友好相处,首先教师要和同事友好相处;要有礼貌对待家长;对待孩子要宽容,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对待每个孩子的积极表现,要多赞赏,并适当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父母以身作则,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式。
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只有幼儿园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父母在放学后需要监管孩子,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和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如果你希望孩子养成早睡和早起的习惯,家长首先应该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让孩子讲卫生、爱整洁,父母首先要讲卫生,保持家中整洁等。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时,家长要适当的鼓励表扬,孩子肯定高兴,从而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总之,养成一个好习惯一辈子受益无穷。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点一滴慢慢养成的。要想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方式要保持一致,对幼儿的要求要保持统一,教师和家长还要为孩子做好的榜样,加以熏陶,要从实际出发,从小事做起,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幼儿好的行为习惯的问题,从而改善农村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万颖,桑园,城乡幼儿生活习惯差异比较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