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中领悟 在探究间认知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97043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一步步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这一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的全面实施,必然要求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探究的作用非同寻常:或用来验证生物学规律,或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我在生物教学实践中,着意尝试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方法,颇有收益。
  
  一、实验探究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能讲究直观,注重实物教学,多放手让学生参与探究,就一定会深深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而兴趣又是学生寻求知识、探究未知的向导,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就提高了教学效果。当学生一见到那些实验仪器、实物或模型,没有哪个学生的脸上不会露出兴奋和喜悦的神色,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们认真观察实验探究过程,通过自身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能使他们永远铭刻在心。实验探究激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他们展示了活动的知识世界,也就成了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万能钥匙。
  
  二、实验探究前所未有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技能
  
  生物课堂上的探究实验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要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使学生视野开阔,博见多闻。我们教师要创设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每个双休日我总会要求学生按照课本上的提示,到集贸市场观察猪、牛等动物身体各部分来认识人的骨、骨连结(关节)、骨骼肌、心脏、肺、胃、肠、眼、耳等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构造;又让学生自找动物骨骼照课本那样自行鉴定骨的成分;还让学生采集制作青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并探究肌肉的基本特性;让学生自制脊蛙,通过探究脊蛙反射来了解人的脊髓的反射功能;让学生调查儿童少年的足弓发育情况,调查周围同学眼睛近视的成因,自测胸围差,自测视力,自制肺活量计,自制呼吸运动模型…… 如此等等,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知兴趣,而且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养成了他们随时观察、勤于动手、灵活用脑的良好习惯,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有了长足进步。
  
  三、实验探究行之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效果
  
  若要说在生物课上用实验探式方法教学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我来看,确实一点不假。我在教《人体生理卫生》中的《血液》一节时,把学生请进了实验室,每4人一小组,学校全部的20台显微镜都交给学生,只是四、五分钟时间全班学生就基本上掌握了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功能。在老师示范了血涂片的制作方法步骤后,学生都能依法用载玻片动手制作血涂片。之后也只用了近10分钟,每组都能用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到血涂片中血液的构成情况。整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得有味,教师教得轻松。真不曾想到,后来的毕业升学考试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就是用载玻片制取血涂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区分人血和猪血。有了前面亲身经历过留下深刻印象的实验探究,学生们在考场内轻松自如,从容操作。结果下来,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超过九成的学生获得满分,优秀率达100%。
  着眼新课程标准,面对新课程,我们发现,新观念下的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实验探究在生物教学中也愈来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既然我们已经切身领会了实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真正作用,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等待我们的就应该是对它的不断加强和完善。
  (作者单位:432600 湖北省安陆市王义贞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应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现今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应当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教学新思路,下面就此谈几点建议:    一、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的思
期刊
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切实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看待,比较多地采用学生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我们觉得仍然要加强边学边实验教学,充分发挥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识记开花、传粉和受精的含义。B、识记受精过程。C、识记受精后花的各部分的变化。  2、能力目标:通过对挂图、模型、教学课件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觉悟目标:通过学习开花、传粉和受精知识,激发学生探讨自然界奥秘的热情,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传粉、受精和受精后花的各部分的变化。  教学难点:  受精过程
期刊
单词拼写首次在1996年高考英语试题中出现,2005年高考英语试题再度出现此类题型,目的是扭转英语教学中只注重单项选择,忽视语言基本功的现象。单词拼写题置于具体的小语境中,要求考生根据句意,对其所缺的单词做出准确判断,并兼顾其词义、词性及各种词形变化,然后根据记忆,拼写出该单词的正确形式。此题在很大程度上考查考生的能力。设计这类题型有两种形式:  1、根据所给汉语意思写出所缺单词;  2、根据所给
期刊
中考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又是对老师教学工作的总结。搞好中考复习,是很关键的,复习工作做得好,考试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一、紧抓课本,搞好全面复习    从各地多年中考数学试题中看,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也就是说中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因此,在复习中,首先要紧抓课本,全面复习,打好基础,真正回到课本中去,回到基础中去,引导学生搞清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
期刊
一、待定系数法    此法主要用于有两种反应物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它的主要步骤是:先设其中一种反应物的计量数为1,另一种反应物的计量数为x,然后根据相关元素的守恒确定生成物的计量数,再根据另外一种元素的守恒求出x,如:  Zn+HNO3(极稀)-Zn(NO3)2+N2O+H2 O  先设Zn前面的计量数为1, HNO3前面的计量数为x,根据Zn的质量守恒,得出Zn(NO3)2前面的计量数为1,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等各种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对于开发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为适应中考加试化学实验操作,我想就如何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实验前,教师要充分做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引导学生掌握本实验最基本的操作要点(如:装固体药品、装液体药品、仪器连接等等)
期刊
让我们先来看一道实验题。  题目:现有量筒、水槽、细线、水,你如何测出一块矿石的密度?  解析:  1、根据题目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必须注意安全,这是实验顺利进行和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因此,我们在利用化学实验多渠道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培养。    一、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保证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化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经常接触酸、碱等强腐蚀性
期刊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化学,关键是他们对化学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化学教师,特别是初三年级的化学老师,首先应该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