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基层检察机关办理刑事申诉案件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o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申诉”制度是我国刑法典为防止和纠正刑事诉讼中可能出现的冤假错案而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它体现的是文明社会所追求的“公平原则”,它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这种“公平原则”最终的全面的确实地实现。
  人民检察院管辖的刑事申诉是指对人民检察院诉讼终结的刑事处理决定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不服的申诉。复查刑事申诉案件是检察机关控告申诉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程序之一,同时也是检察机关对于刑事案件进行法律监督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由于复查刑事申诉案件有其复杂性,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申诉人对复查结论不服,导致重复申诉、越级申诉,甚至引起涉检上访等现象时有发生。现结合本院近年以来办理的刑事申诉案件,针对其特点和存在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刑事申诉检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现在的申诉办理是“有申有办,申了才办”,使我们处于被动地位,虽有矛盾排查,但也是事后行为。将申诉案件办理从后置行为转变为前位防范,对检察院“二不一撤”案件,对法院判决及无罪案件动态的防范,须建立信息平台。一是了解动态,与刑检部门建立“案件处理信息反馈”制度。二是掌握动态,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建立“案件管理信息平台”制度。三是预防前置,建立“案件资讯衔接”机制,对检察委员会决定的不捕、不诉、撤案的案件或在法院审理环节撤回、可能判无罪的案件,将信息反馈至控申部门,只有掌握了决定原由才能在应访接待时做到有的放失地进行说理,提高预防实效。四是前位排查,建立“重点案件排查”机制,在掌握了案件动态基础上,进行重点排查,定期分析动态情况,防范于未然。
  2、在办理刑事申诉案件中,特别是对依法应当纠正的案件,因为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角度不一,对案件的一些看法认定往往存在不同意见,有的纠错案件办案程序外的工作较程序内的工作还要多,难度还要大,甚至影响单位之间、部门之间乃至同志之间的关系。
  3、刑事申诉的复杂性和疑难性,客观上需要办案人员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办案经验,检察机关人员现状是高级院素质普遍高于下级院,作为最基层检察院,要求把最优秀的检察官放在控申部门显然不可能,我院控申科仅三名干警,办案力量严重不足,制约了控申工作的发展。2009年,高检院已开始对刑事申诉案件办案程序改革,控申部门提抗案件将改由控申部门出庭支持公诉,因此控申干警要认真研究办案程序调整后对工作的影响和要求,唯一可行的是对现有人员加强针对性的培训,实行主办检察官制度,使复查刑事申诉的检察官专业化、精英化,对办理刑事申诉案件的主办检察官进行分类管理,分类培训,也有利于以后的工作的开展。
  4、对于申诉不息,复查不止的问题,由于申诉无时间和次数的限制,检察机关办理申诉案件又不收取费用,对申诉人来说成本低廉。因此大多数申诉人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反复申诉。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通过立法建立有限申诉制度,对申诉的时限、主体和次数作适当的限制,进一步完善办理刑事申诉案件程序性规定。即:一是明确上访申诉时限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刑事诉讼立法没有就刑事申诉规定时限,这也是当前一些地方申诉案件积压、重复申诉率高的重要原因。反复申诉,使检察机关和其他司法机关陷入大量的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之中,浪费了大量的司法成本,影响了司法运行的效率,使申诉部门难以集中力量及时处理那些确实冤错的申诉案件。二是明确刑事申诉时效性。由于时过境迁,证据灭失,给检察机关复查案件造成困难,也不利于保护申诉人的合法权益。对申诉时限作必要的限制,非但不会削弱当事人的申诉权利,而是保障和加强了当事人申诉权的实施。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增强司法人员的责任感,对当事人和司法人员均形成有效的制约。并建议增强抗诉标准的兼容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了14种不宜提出抗诉的情形,这里抗诉标准成为一个制衡点,依法不抗诉容易使申诉人把矛头转向检察机关,难以息诉罢访,按申诉人诉求抗诉又有违法规,所以抗诉标准的兼容性需完善,要考虑大众对法律客观公正的需求。
  5、不服检察机关不批捕、不起诉的申诉案件,均是经过检察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对于此类案件的立案复查,仍要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具体实践中存在着改变原决定的少,维持原决定的多的情况,这样难免不让申诉人产生不公正的心理。从而出现了越级申诉的问题,反映了申诉人一种心态:“上级机关、上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诉讼心理,老百姓不信法信官的意识,一时难以消除,他们对上级机关及上级领导抱有很大希望与信任,甚至不惜屡次进京到省上访,这也是现阶段上访问题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这类案件和情况的处理,需要在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之间建立一个完善的处理机制,加强对刑事申诉案件的统一领导、指挥和督办。
  三、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检察机关刑事申诉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控申办案队伍建设,保障高质高效地履行对内对外的监督和制约职能,真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
  2、转变观念,强化监督意识,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确保法律正确统一地实施。必须加大对刑事申诉案件的办案力度,拓展监督内涵,完善监督方式。在监督内容上,既要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罪量刑及法律适用等实体问题进行审查,也要重视对原案办理的审判程序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做到实体和程序并重。同时对复查中要注意发现办理原案的司法工作人员是否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问题。在监督方式上,对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无论是实体错误还是程序严重违法,影响公正裁判的案件,要坚决提出抗诉或者提出纠正违法通知;对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能,可以提出检察建议或者再审建议。
  3、在办理刑事申诉案件过程中坚持书面审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的方式,以审查中掌握的材料与原案中据以定案的证据相对照,与申诉人提出的理由和依据相对照,以审慎的、客观的、事实求是的态度看待这些材料,以自己直接的调查活动去发现和确认案件的客观真实,然后作出符合实际、符合法律的复查结论。只有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同时注重“创建和谐社会环境,关爱弱势群体”、“办案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原则,对弱势群体及确实有实际困难的当事人给予救助,才能使他们主动息诉息访,对于正确的处理结果心服口服,及时化解了矛盾。
  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要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尤其是刑事申诉检察工作在深入贯彻“十三检”会议精神、学习“六观”、践行“六个有机统一”和“四个必须”等方面工作的特色、亮点和经验、启示。对于群众的申诉坚持以“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出发点,本着强化制约,做到有错必纠原则,加强法律赋予的第二重制约、监督职责,迎难而上,克服畏难情绪,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理直气壮的履行职责,做到该纠正的坚决依法纠正,该维持的坚决依法予以维持。
  
  (作者通讯地址:广西富川县人民检察院,广西 富川 542700)
其他文献
摘 要:今年进行了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设置了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检察机关进行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了基层检察机关建立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一些构想,同时谈了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建设    刑事羁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控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严厉手段,今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设置了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基层检察院处在实施法律执行和法律监督一线,在履行
期刊
摘 要:合同诈骗和经济合同纠纷都是基于合同实施的行为,两者之间外观上十分相似,从而导致在司法实践上,往往容易混淆两者,使得很多的司法判决结果存在争议。再者,随着新《国家赔偿法》的出台,意味着,法律对行政机关必须坚持合法行政有了更为严格的价值追求。因此,对两者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把握两者的性质与具体特征,分清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必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惩治违法、打击犯罪、维护司法公正、建立司法权威,推进我国
期刊
法庭审判,认定案件事实主要是靠证据进行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案件发生后,因直接证据灭失或丧失获取时机,只能依靠间接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但是,因为间接证据只能认定案件的局部事实或个别情节,致使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成为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受贿案件由于行受贿的秘密性,以及受贿人高智商手段的掩盖和伪装,使查处此类案件难度大,且由于此类案件主要依靠行贿人的证言和受贿人的供述,极易受翻供、翻证的影响而难以定案。
期刊
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提出“各级检察机关要切实把保障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作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方式,既要坚持改革发展,又要注重在发展中规范完善,实现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更好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的部署要求,相继于2011年1
期刊
检察机关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集中体现在维护社会的稳定、公平正义和推动社会的发展上。只有有效地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才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加强法律监督,促进严格公正执法,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改革发展服务,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所有这些,都必须以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基础。因此,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就成为当前检察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根
期刊
检察委员会是依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设立的法定专门机构,其在保障宪法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维护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中,具有其他任何机构不能替代的职能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检察委员会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改革的精神,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强检察委员会改革。  一、检察委员会改革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应遵循客观规律。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法律检察机关,这就是检察机关
期刊
摘 要:发生在民事诉讼领域的虚假诉讼严重干扰了法院的审判秩序,浪费大量的司法资源,侵害了他人、集体或国家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但由于立法缺位以及理论研究滞后,致使对虚假诉讼的处理出现许多难题。故亟待从理论上予以研究,并上升为立法,以便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本文从虚假民事诉讼现状与类型入手,挖掘引起虚假诉讼的内外因素,并对规制虚假诉讼提出对策,期望能对理论和司法实践有所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检察机关应着力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软环境”;创造拴心留人、安心工作的“软待遇”;增强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软实力”,充分尊重干警的人格。干警因为人格受到尊重,从而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通过强化三项“软指标”,实现打造检察幸福文化的“硬任务”,使全院干警尽心竭力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一、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软环境”  1、坚持政治思想学习和廉政教育。坚持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教育观
期刊
一、序论: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参与案件审判的一项司法制度,是公民直接参与司法活动的一种民主形式,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一条重要途径,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人民陪审员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为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有效反映人民的意愿提供了途径;为案件全面、客观、公正审理,防止审判权的滥用进行了监督;同时也为提高人民法院的办案质量和效率,扩大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期刊
摘 要:地沟油问题是近年来严重影响我国食品安全、危害民生民利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及总结国外防治地沟油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吸收和借鉴,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生产、经营地沟油行为的具体规制措施。  关键词:生产;经营地沟油;食品安全;规制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非实用性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长期使用地沟油对人体造成极大地危害,所以地沟油是严禁用于食用油领域的。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