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要善于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同时,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不断完善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只要教师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力的人才。
【关 键 词】 创新能力;非智力因素;数学;素质
有些青年教师在初中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却忽视了数学素质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实,多数学生之所以学不好数学,并不是他们智力低下,而是因为教师没有开发和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那么,如何通过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呢?
一、要明确数学素质的构成,明确非智力因素与数学素质的关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将培养非智力因素贯穿教学的始终,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正确理解数学素质的构成
数学素质是一个多元的群体因素结构,其中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由智能因素、心理因素、情感因素、知识技能和思想品质等方面组成。数学素质的核心是数学思维素质。从结构的组成上划分,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由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等构成;另一部分由心理因素、思想因素等构成。这两大部分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二)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
在素质教育中,数学素质和非智力因素都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二者都是素质的子集;同时,数学素质和非智力因素又有交叉的部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促退的内在制约关系。从数学素质的构成,数学素质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要重视、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心理素质自然包括在内,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必须渗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数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在落实双基的前提下,重视、加强学生各种心理素质,特别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探索与尝试
(一)用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对智能的发展将起到强化和推动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用榜样的力量去鼓励、教育学生,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意志。初中生大多情绪不够稳定,容易转移兴趣,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
(二)制作教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初中生的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完成操作的过程中实现由直觉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通过让学生制作教具的实践活动,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重视教法的同时,重视加强数学学法指导。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他们终生受益,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阻碍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1. 预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动笔将重点词语、关键句子、重要概念、公式定理画出来,多读几遍。使学生养成边阅读、边画线、边记忆、边思考的好习惯。
2. 听课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上课时专心听讲,特别注意听老师对重、难点的剖析,听例题的解法思路、答题技巧,认真做好拓展练习,认真听老师对易犯错误的讲解。鼓励学生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表见解,参与教学过程。
3. 复习方法的指导。在进行复习时,引导学生对各章节的重要内容、各个知识点加以综合归纳,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横向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三、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要努力实施创新性教学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数形结合,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数和形,是数学教学中的两大内容,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 培养、训练学生敏捷、灵活的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就是要培养他们迅速、正确地解题和运算的能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正确迅速地判断、快速推理和运算的能力。
(二)激励学生养成创新性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一个道理:学习数学知识时,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过程的探索比结果的获取更有价值。教师要激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养成创新性学习习惯,激励学生不满足于对教师教学内容或问题的记忆或解答,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教师提供的限定范围。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增加数学课外书籍的阅读,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独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要善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同时,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不断完善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只要教师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就能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明良,曾方. 创新教育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2(12).
[2] 肖柏荣. 对实施数学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02(11).
[3] 张云丽. 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J]. 考试周刊,2007(3).
【关 键 词】 创新能力;非智力因素;数学;素质
有些青年教师在初中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却忽视了数学素质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实,多数学生之所以学不好数学,并不是他们智力低下,而是因为教师没有开发和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那么,如何通过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呢?
一、要明确数学素质的构成,明确非智力因素与数学素质的关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将培养非智力因素贯穿教学的始终,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正确理解数学素质的构成
数学素质是一个多元的群体因素结构,其中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由智能因素、心理因素、情感因素、知识技能和思想品质等方面组成。数学素质的核心是数学思维素质。从结构的组成上划分,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由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等构成;另一部分由心理因素、思想因素等构成。这两大部分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二)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
在素质教育中,数学素质和非智力因素都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二者都是素质的子集;同时,数学素质和非智力因素又有交叉的部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促退的内在制约关系。从数学素质的构成,数学素质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要重视、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心理素质自然包括在内,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必须渗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数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在落实双基的前提下,重视、加强学生各种心理素质,特别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探索与尝试
(一)用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对智能的发展将起到强化和推动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用榜样的力量去鼓励、教育学生,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意志。初中生大多情绪不够稳定,容易转移兴趣,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
(二)制作教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初中生的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完成操作的过程中实现由直觉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通过让学生制作教具的实践活动,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重视教法的同时,重视加强数学学法指导。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他们终生受益,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阻碍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1. 预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动笔将重点词语、关键句子、重要概念、公式定理画出来,多读几遍。使学生养成边阅读、边画线、边记忆、边思考的好习惯。
2. 听课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上课时专心听讲,特别注意听老师对重、难点的剖析,听例题的解法思路、答题技巧,认真做好拓展练习,认真听老师对易犯错误的讲解。鼓励学生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表见解,参与教学过程。
3. 复习方法的指导。在进行复习时,引导学生对各章节的重要内容、各个知识点加以综合归纳,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横向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三、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要努力实施创新性教学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数形结合,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数和形,是数学教学中的两大内容,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 培养、训练学生敏捷、灵活的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就是要培养他们迅速、正确地解题和运算的能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正确迅速地判断、快速推理和运算的能力。
(二)激励学生养成创新性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一个道理:学习数学知识时,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过程的探索比结果的获取更有价值。教师要激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养成创新性学习习惯,激励学生不满足于对教师教学内容或问题的记忆或解答,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教师提供的限定范围。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增加数学课外书籍的阅读,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独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要善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同时,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不断完善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只要教师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就能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明良,曾方. 创新教育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2(12).
[2] 肖柏荣. 对实施数学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02(11).
[3] 张云丽. 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J]. 考试周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