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展现张仃有多难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t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新华编著的《张仃——中国艺术的骄傲》一书,内容厚重,资料翔实,全面回顾、展示和研究了张仃先生的生命历程和创作成就,是迄今研究张仃艺术的重要成果,这一专著的问世是我所热切期待的。
  作为曾经受教于张仃先生的学生,作为中央工艺美院光华教育文脉的传承者,对张仃先生的生命精神与艺术成就进行全面思考研究,是卢新华内心挥之不去的一种精神情结,而且这样的想法由来已久,许多年前,他就开始关注各界对张仃艺术的宣传介绍,默默地进行着资料积累和学术研究。
  2005年4月9日,卢新华先生在《文艺报》以三个整版的篇幅发表《张仃——中国画坛的骄傲》,试图全面梳理回顾艺术家张仃的人生历程与艺术思想。12年后,时间来到2017年,张仃先生已经故去7年,这一年也是他诞辰一百周年。此时的卢新华已经走上清华美院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的位置,成为学院张仃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组织实施者之一。这使卢新华除对张仃先生本能的尊崇与热爱,又平添了一份强烈的责任与使命。张仃和张仃艺术是中国和世界的,但首先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对张仃的研究与宣传,清华美院要走在前列,要更深入、更全面、更权威才是。由此,卢新华决意运用自己多年的研究思考,充分吸纳各方学术成果,创作编写一本全面介绍张仃先生的学术专著。
  愿望是美好的,但实现愿望的道路却充满艰辛,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张仃先生以93岁高龄辞世,他的人生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还有幸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张仃15岁离开沦陷的东北老家,辗转流离,开始了艰难的人生跋涉,他追求真理,求索艺术真谛,始终站在中国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前沿,紧紧追随鲁迅先生,用手中的画笔,抨击专制与黑暗,追求进步与自由。他的人生始终是与国家民族命运,与艺术理想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在一张中国地图上标注下他的足迹,我们不难发现,那是一条多么漫长的人生旅程。他留下的每个脚印,都是那样清晰而坚定,这是一位奋然前行者的生命轨迹,对后来者充满兆示与启迪。回顾这样一位生活在风起云涌大时代中的中国革命文艺的先锋者、探索者、实践者,难度可想而知。张仃夫人理昭感慨地说:“一个人的命运和生活,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卢新华的这本专著,写的是张仃,同时记录了那个时代,记录了张仃那一代人的人生历程。”
  回望张仃先生的艺术成就,其涉猎领域之多,创作范围之广,艺术成就之大,在当代艺术家中,恐无出其右者。他在漫画、年画、壁画、中国画、宣传画、装饰画、书法以及艺术设计、舞台美术、动画电影、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有很高建树,同时,又能将各个艺术领域融会贯通,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学院与民间、质朴与时尚相互勾连结合、浸蚀渗透,由物理融合到化学反应,进而生发出全新的美学思想、创作观念和教育理念,他的大美术思想,对当代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亦有深远影响。全面展示这样一位大美术家、一位现当代美术的引领者,需要具备全面综合的艺术修养,同时需要占有十分丰富的资料。卢新华是在光华路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在学院有多岗位工作经历,曾任学院副院长,具有比较综合的艺术知识,对学院发展情况也十分了解。如此看来,卢新华或许是著作此书的不二人选。
  张仃先生不单单是一位画家、艺术家,还是中国革命年代、新中国成立和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国事和美术活动的领导者、创作者。早在战争年代,就在延安创建作家俱乐部,担任军民大生产成果展览美术设计。我新近看到一份资料,上世纪40年代延安曾成立工艺美术社,张仃被推选为社长,朱丹为副社长,负责供应各界所需的图案、徽章、工艺品制作和会场布置,此外还担负西北文工团、青年剧院等演出单位的舞美设计。新中国成立前后,张仃设计了政协会徽,是国徽的重要设计者,是开国大典的总美术设计。新中国成立之初,领导完成了一系列大型国际博览会的美术设计展示工作。在工艺美术教育方面,他和新中国一批优秀的工艺美术人才,按照国家建设发展需要,遵循艺术设计教育规律,继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汲取西方现代艺术菁华,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探索创立了一整套教育体系,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正是这样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艺美术人才。卢新华对张仃先生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初创时期到在院长岗位上离休,长达数十年的生活工作进行了详尽的考证记录,张仃夫人理昭在谈及这段历史时说:“卢新华的工作很有意义,他在记录张仃先生生命历程的同时,也为中央工艺美院搜集保存了重要史料。”改革开放之初,张仃先生领导创作了首都机场壁画群,前不久我去看望侯一民先生,提及张仃先生,他满是敬佩与感慨:“张仃同志是中国新兴壁画运动的元勋,是我敬重的前辈。”
  在我的感觉中,张仃先生一辈子都在努力地往前走,即便到了晚年,还在专心研习书法,极少对自己的经历、成就进行过专门回顾。加之他的人生极其动荡,许许多多的作品资料散失于早年的颠沛流离、战争年代的辗转之中,由他本人家人保存下来的资料少之又少,这是十分令人痛惜又无可改变的事情。直到后来出于研究和宣传张仃艺术的需要,大家开始陆續查找、收集张仃先生的相关历史资料。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曾专门从单位开具介绍信,去中央档案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查阅档案,后来在全国政协资料室找到了国徽征集活动的全套资料,并被允许破例用相机进行了拍摄。还从单位的历史资料中翻拍了当年中南海戴月轩、新华门、怀仁堂等史料照片,此外,我还从一些老延安人那时收集购回了《国徽图案参考资料》《三年解放战争实绩》《民间剪纸选》等张仃先生的重要历史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我深深体味到了艰辛与不易,由此可想而知,卢新华全面收集,阅读、梳理、取舍和运用张仃先生一生资料之大不易。
  近些年,王鲁湘等研究张仃先生的学者,在不断推动对张仃先生的研究向更深层次迈进。张仃夫人理昭不顾九旬高龄,在去年写成两篇极具分量的文章,对张仃先生的生命精神与艺术追求进行深度挖掘。卢新华先生的这部专著,更是集大成者,在全面回顾张仃先生人生经历与艺术历程的基础上,对张仃先生的生命精神、艺术探索、教育理念、成就贡献及对后世启迪都有认识和思考,把对张仃先生的研究推进到新的层面 ,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张仃艺术的热爱者与研究者,我对卢新华先生的担当精神、写作勇气和艰辛付出,表达由衷敬意。
  (作者系军旅作家、诗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
其他文献
我参加的“文革”后恢复的第一届高考已经过去40年了,但当年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  壹  我是1974年春季从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中毕业的。说是高中毕业,其实小学3年级时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革”。那个年代,一会罢课,一会复课,一会学工,一会学农,一会挖防空洞,一会烧砖窑。初中2年,高中2年,然后就稀里糊涂地毕业,进入了下乡的行列。  当时父亲深知他在解放前国军少将的头衔会影响我的未来,他担心我下乡是不
《国家目标下的科学家个人自由》,马佰莲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29.00元  “不自由,毋宁死”,这是美国著名政治家、演讲家——帕特里克·亨利于公元1775年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口号,它激励了千百万北美人为自由独立而战。对自由的追求是千百年来人类行为的永恒动力之一。自由对于科学创新活动而言,则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由于科学研究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科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很难计划的,自由
·壹·  钱锺书(1910—1998)今日自是大名鼎鼎,但三四十年前,知晓其人的还很有限。20世纪60年代初,美籍学者夏志清在其英文名著《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对钱锺书、沈从文、张爱玲等的小说大加推崇,这一看法与当时国内通行的现代文学研究结论相比,真如云泥相隔。不过,因为当时中外文化交流极少,这本日后被誉为“开创性”的著述,仅流行于港台地区,大陆则基本不知。差不多二十年后,此书方传入大陆知识界并引来
国人时常会跟着西洋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没有信仰。事实上,这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周易》有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拨开宗教信仰形式的外表,透视其实质与功能,我们就会发现,家庭就是中国人的教堂。这个论断出自国史大家钱穆先生。  钱先生1944年在《孔子与心教》一文中如是说:  西方的宗教为上帝教,中国的宗教则为“人心教”或“良心教”。西方人做事每依靠上帝,中国人则凭诸良心。西方人以
这本名为《天生有罪》的书,由美国兰登书屋2017年9月19日出品,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荣登美国《时代》周报评选的2017年度百本重要图书排行榜,位列畅销书榜单的榜首。  吸引我注意的不是榜首畅销书,而是书名以及作者的身份。作者系美国当红脱口秀《小崔每日秀》的主持人特雷弗·诺亚。诺亚1984年2月20日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曾担任电视台、广播电台主持人和脱口秀演员,声名鹊起之后于2014年底赴
在人生的路上,你可能会遇到许多人,或许你并不经心,但当一切成为过去,你会发现有些人已经永远地留在了你的生活里,你循着那些印迹去探寻,又发现你原本并不真的了解他们,他们就像是一座金矿在等待你的开掘,让你领会到那些原本你没有领会到的许许多多。或许,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金矿,那就是生活真正赋予你的有价值的东西……  我和文坛老人们的接触就是这样。  ··一··  1979年春天的一个日子里,我随荒煤老走
看了殷陆君为冯雪松的新作《方大曾:遗落与重拾》写的书评,想起三年前中国记协开的一场座谈会,应该说有不少没想到。  在2015全国两会上,听到一位政协委员说起记者冯雪松出了一本《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写得不错,引起社会关注。后来正好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日报》社长陆波先生提案,希望新闻管理部门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对方大曾精神好好纪念。中国记协后来召开了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请政界、业
《当代吉林传记文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5版),是廖一研究员承担的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名)的研究成果。坊间虽出版有百余部传记文学研究著作,但涉及研究中国当代某一区域的传记文学之发展历程及其特色的,仅有香港寒山碧的《香港传记文学发展史》、寒山碧主编的《香港传记文学发展特色及其影响》、台湾郑尊仁的《台湾当代传记文学研究》等屈指可数的几部。廖一的这部专著属于内地出版的第一部,其价值意义自不待
在我们周围,生活着各行各业的“匠人”,他们技艺精湛,创造力强,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部分杰出匠人被评定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的匠心精神在振兴中国制造业、振兴传统手工技艺的大背景下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上海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精神是保持城市活力和创造力的灵魂,更是“上海制造”的精神符号,对于塑造上海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弘扬匠心精神成为上海城市精神建设的重要举措。  
20世紀80年代初,环境清幽、风景优美的南开大学校园里,每当早晨和午后,在马蹄湖和新开湖边,人们总能看到一位学者模样的老先生在优雅地散步。他身体健朗,精神矍铄,迈着缓慢而稳重的步履,穿过湖边梧桐树硕大树冠掩映的弯曲小路,走在大中路上,走在学校新建不久的教授楼间。他就是《先秦逻辑史》《中国中古逻辑史》和《中国近古逻辑史》的作者,年届八旬的我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教育家,时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和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