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上海匠心”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jianghao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周围,生活着各行各业的“匠人”,他们技艺精湛,创造力强,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部分杰出匠人被评定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的匠心精神在振兴中国制造业、振兴传统手工技艺的大背景下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上海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精神是保持城市活力和创造力的灵魂,更是“上海制造”的精神符号,对于塑造上海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弘扬匠心精神成为上海城市精神建设的重要举措。
  民俗学善于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田野调查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为了记录非遗传承人的个人经历、经验智慧和人生感悟,让“上海制造”的精神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从2016年5月开始,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非遗研究团队在田兆元教授的带领下,成立了“上海匠心”课题组。我们秉持着一颗对匠心精神的敬畏心,分两批次对上海地区的2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访谈,根据他们的口头讲述整理成文字材料,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和视频,这些资料是他们毕生心血的结晶,蕴含着上海的文化基因,本身即是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资源,堪称瑰宝。“顾绣”传承人戴明教女士在接受我们的访谈之后,于2018年1月与世长辞。“鲁庵印泥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高式熊先生当时已近期颐之年,在病榻上接受我们的访谈,竭尽所能地提供最大的支持。2019年1月,高式熊先生溘然长逝。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为他们留下绝响,把匠心精神记录下来、传承下去。当我们在《上海匠心》中看到那些鲜活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时,自然能联想到他们为我国非遗事业所作的贡献和至死不渝的匠心精神。
  我们在访谈过程中,认真地考察了传承人用心打造的作品,这些作品无不凝结着他们充满智慧的匠心精神,作品背后的故事更加反映了他们对技艺的追求与敬畏之情。我们不是仅仅记录他们在怎么说,而是根据实物和事实说话,通过作品来展示其才华能力。这是我们记录匠人口述史与众不同的地方,改变了口述史口说无凭的不足之处。
  “上海绒绣”的传承人唐明敏谈到,在她艺术生涯中最完美的一幅人像作品是《陈云像》,其最大的成功源于她对人物本身的深刻理解,陈云同志的故事是她创作的元素。因为这幅作品的成功,唐明敏荣获了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圆了她要成为最优秀的绒绣人的梦想。
  2005年正值陈云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的陈云纪念馆要重新装修,进门的正前方要布置一幅大型陈云同志肖像。馆里决定肖像采用绒绣艺术形式,唐明敏便接受了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她深知对肖像画的制作必须抓住人的精气神,在制作陈云同志肖像前,唐明敏走进中南海,走进陈云同志的家,和陈云同志的妻子于若木女士见面,一起举行《陈云像》绣制的开针仪式。唐明敏拿出特意带去的绷架和针线,请老人开启肖像的第一针。于若木女士庄重地在绷架前坐下,右手拿起针头,轻轻地在额头上划了几下,眼睛凝视着面前的网眼布,向着布的中央位置,落下了庄严的第一针。于若木女士说,这幅肖像是为陈云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而绣的,要为他绣上一百针。唐明敏为于若木女士的真挚情感所感动,决心一定要用绒绣表现革命家陈云的光辉形象。
  唐明敏回到上海后,拿出陈云同志于1995年5月15日在中南海勤政殿的留影照作为蓝本,仔细端详着,感觉他的脸庞又正直又坚毅,一身正气。唐明敏认真构思着肖像绣制的思路,施展了全部的艺术才华,对陈云同志的眼睛进行了用心的刻画,完美地再现了陈云同志坚毅的面部表情,用最合适的色彩搭配展现了陈云同志简朴庄重的着装,整个人物形象达到了传神逼真、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唐明敏坦言,《陈云像》是她完成的难度最大的作品。在作品面前,再多的语言都是苍白的。所以我们在《上海匠心》中,采录了《陈云像》图像作品,让口述历史与图像证据有机结合起来,展现了上海非遗传人的立体的大匠形象。
  通过与传承人们零距离地接触,走近他们的心灵世界,我们深刻体悟到匠心精神贵在恪守师道,礼敬先贤,为非遗传承奉献智慧,劳心劳力。“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的织布娘康新琴已近耄耋之年,在被评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之前为“纺织祖师爷”黄道婆守了几十年的墓,风雨无阻,仅扫墓的笤帚都用坏了300多把,并坚持在黄道婆纪念馆教授徒弟纺纱织布。“紫檀雕刻”的传承人屠杰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曾向联合國科教文组织、上海慈善基金会、同济大学、上海玉佛禅寺、浦东太清宫、青海西宁政府等机构以及国内外许多著名博物馆、艺术馆无偿捐赠了大量珍贵的紫檀木雕作品。因其慷慨捐赠的善心善举以及在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屠杰先后被授予“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等称号,并入选中组部“高级专家人才库”。匠心精神是传承人一生的信条,他们广收徒弟,热心公益,或开店创业,都是为了让传统文化能够薪火相传。
  作为民俗学人,必须成为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建构者和实践者,记录匠心、传递匠心、践行匠心,这是我们的学术担当和社会使命。我们根据每位传承人的经历和特点做了精要的评议,以期在收录资料的同时,能够引发广大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口述记录、作品展示和评议是《上海匠心》的基本架构,三位一体地呈现了匠心精神的内涵和传递之道。《上海匠心》凝聚了课题研究团队辛勤的付出,这正体现了民俗学人的匠心精神。
  (作者简介:游红霞,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人类学系联合培养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其他文献
在中外文学史上,以“家”和“家族”命运变迁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可以说汗牛充栋。文学是人学,写人哪能离得开“家”呢?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写荣、宁两府封建大家族的命运;巴金的《家》《春》《秋》是写一个大家庭的兴衰;陈忠实的《白鹿原》写的是白、鹿两大家族的命运和秘史,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写的山东高密乡的家族故事;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两大家族的悲剧;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写的也是从家庭之变折
郭沫若被誉为中国现代著名翻译家,可是近年来只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新时代》《生命之科学》和《鲁拜集》出版发行,仅仅只有这么几部作品可能很难将郭沫若与翻译家的称号联系起来。特别是随着8卷本《鲁迅译文全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和11卷本《周作人译文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等现代文学作家翻译作品集的陆续出版发行,读者们对于现代文学作家的翻译情形有了整体的认知,对这些作家的
我参加的“文革”后恢复的第一届高考已经过去40年了,但当年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  壹  我是1974年春季从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中毕业的。说是高中毕业,其实小学3年级时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革”。那个年代,一会罢课,一会复课,一会学工,一会学农,一会挖防空洞,一会烧砖窑。初中2年,高中2年,然后就稀里糊涂地毕业,进入了下乡的行列。  当时父亲深知他在解放前国军少将的头衔会影响我的未来,他担心我下乡是不
《国家目标下的科学家个人自由》,马佰莲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29.00元  “不自由,毋宁死”,这是美国著名政治家、演讲家——帕特里克·亨利于公元1775年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口号,它激励了千百万北美人为自由独立而战。对自由的追求是千百年来人类行为的永恒动力之一。自由对于科学创新活动而言,则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由于科学研究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科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很难计划的,自由
·壹·  钱锺书(1910—1998)今日自是大名鼎鼎,但三四十年前,知晓其人的还很有限。20世纪60年代初,美籍学者夏志清在其英文名著《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对钱锺书、沈从文、张爱玲等的小说大加推崇,这一看法与当时国内通行的现代文学研究结论相比,真如云泥相隔。不过,因为当时中外文化交流极少,这本日后被誉为“开创性”的著述,仅流行于港台地区,大陆则基本不知。差不多二十年后,此书方传入大陆知识界并引来
国人时常会跟着西洋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没有信仰。事实上,这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周易》有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拨开宗教信仰形式的外表,透视其实质与功能,我们就会发现,家庭就是中国人的教堂。这个论断出自国史大家钱穆先生。  钱先生1944年在《孔子与心教》一文中如是说:  西方的宗教为上帝教,中国的宗教则为“人心教”或“良心教”。西方人做事每依靠上帝,中国人则凭诸良心。西方人以
这本名为《天生有罪》的书,由美国兰登书屋2017年9月19日出品,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荣登美国《时代》周报评选的2017年度百本重要图书排行榜,位列畅销书榜单的榜首。  吸引我注意的不是榜首畅销书,而是书名以及作者的身份。作者系美国当红脱口秀《小崔每日秀》的主持人特雷弗·诺亚。诺亚1984年2月20日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曾担任电视台、广播电台主持人和脱口秀演员,声名鹊起之后于2014年底赴
在人生的路上,你可能会遇到许多人,或许你并不经心,但当一切成为过去,你会发现有些人已经永远地留在了你的生活里,你循着那些印迹去探寻,又发现你原本并不真的了解他们,他们就像是一座金矿在等待你的开掘,让你领会到那些原本你没有领会到的许许多多。或许,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金矿,那就是生活真正赋予你的有价值的东西……  我和文坛老人们的接触就是这样。  ··一··  1979年春天的一个日子里,我随荒煤老走
看了殷陆君为冯雪松的新作《方大曾:遗落与重拾》写的书评,想起三年前中国记协开的一场座谈会,应该说有不少没想到。  在2015全国两会上,听到一位政协委员说起记者冯雪松出了一本《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写得不错,引起社会关注。后来正好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日报》社长陆波先生提案,希望新闻管理部门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对方大曾精神好好纪念。中国记协后来召开了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请政界、业
《当代吉林传记文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5版),是廖一研究员承担的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名)的研究成果。坊间虽出版有百余部传记文学研究著作,但涉及研究中国当代某一区域的传记文学之发展历程及其特色的,仅有香港寒山碧的《香港传记文学发展史》、寒山碧主编的《香港传记文学发展特色及其影响》、台湾郑尊仁的《台湾当代传记文学研究》等屈指可数的几部。廖一的这部专著属于内地出版的第一部,其价值意义自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