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闻生生不息的源泉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s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殷陆君为冯雪松的新作《方大曾:遗落与重拾》写的书评,想起三年前中国记协开的一场座谈会,应该说有不少没想到。
  在2015全国两会上,听到一位政协委员说起记者冯雪松出了一本《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写得不错,引起社会关注。后来正好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日报》社长陆波先生提案,希望新闻管理部门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对方大曾精神好好纪念。中国记协后来召开了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请政界、业界、学界共同谈记者的时代精神。无论是从办理代表提案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弘扬记者精神的角度来看,这个座谈会,都是成功的:代表满意、委员满意、社会满意。此为其一。
  记得此后不久,冯雪松的《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繁体字版在澳门出版,应出版方邀请,我写了篇序,对两代记者弘扬的不畏艰难困苦、忠实记录时代、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的精神进行点评。我认为,这种精神在每个时代是必要的,今天更应在中国记者中弘扬。在中国记协工作,我很少出境,因此虽然我没有参加其首发式,但是对该书在澳门和港台反映之好有所耳闻。此为其二。
  今天,看到这篇书评,看到冯雪松的研究又有了新的成果,而且外文局新世界出版社已经输出了英文、韩文、印地文等语种的版权,说明海内外对方大曾的共识又有进一步提升。此为其三。
  对于新闻人而言,有好作品,出名成家是必然的事。难的是很多时候,必须默默无闻地深入采访,必须经常坚持在现场一线准确报道。这种守候,是职业素养的必要锤炼,也是职业精神的习惯养成。这是出好作品的必要前提,也是新闻记者成名成家的必由之路。
  问题是不少人不时忘记了前提和基础。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众说纷纭,人们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人人都有话筒,个个都有分镜头,记者职业面临消亡。还有人认为,人人都在现场,个个都是自媒体,新闻媒体行将消亡。前几年,传统媒体面临困境,不少新闻单位人员流失严重,一些记者或是为了金钱而职业道德闪了腰,或是为了求快而不求准出不该出的差错。更多的人在媒体形态快速变化、传播环境瞬息万变时,或蹒跚失真,或缺场失语,也有一些与自媒体同舞,失向失准,为搏存在感而忘记社会责任,为求获得感而失去记者自我,令人痛心。
  幸运的是,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特别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会议召开后,更多新闻媒体的有识之士清醒起来。互联网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是一种重要挑战更是重大机遇,人们不断扩大的信息需求、科技不断创新的信息传播,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无比宽阔的空间。信息泛滥成灾,更需要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来定向,社会比以前更需要有权威、公信力的媒体的主流观点领航;网络狂欢喧嚣,更需要众说纷纭时的黄钟大吕来定调,人们比以往更需要全面、准确、真实的记者的客观信息引导。
  定向、定调,这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也是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而新闻工作者本人必须定神、定力,定神的基础是牢记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始终牢记传播政策主张、记录时代声音、守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是自己的根本。定力的基石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新闻永远在现场、记者永远在一线、作品是走出来和写出来的。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人们永远需要正人正心弘扬,社会永远需要正义公平守候,历史需要客观公正存记。不管媒体如何变化,人们永远需要新闻记录时代,社会永远需要信息传播真实,历史需要载体记录底稿。
  从现代媒体的过去,可以看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走过的轨迹,不断变化的是媒介载体,而不变的是新闻报道和社会信息。不管政策或左或右,也不管媒體多与少,人们不变的需求是客观、真实、全面的信息。
  新闻工作者的锦绣文章、丰富报道,都不能失去一个大前提:专业判断与主观经验有关,但主要因为现场客观存在;专业水平需要聪明机巧,但更多来自于深入全面了解;专业能力需要思考习惯,但是深刻的观点更多来自于对实践的直接感知,来自对社会的深邃洞察,来自对人心的深刻体会。
  放在媒体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放在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传承来观,我们不难理解范长江、方大曾、冯雪松一脉相承的中国记者的崇高职业精神、可贵职业品格、高尚职业道德。
  如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方大曾的精神能引起海内外人士的越来越多关注,冯雪松的研究能引起中国乃至世界新闻界越来越深的思考。新闻界为弘扬职业精神、弘扬范长江精神作一些工作是必要而且是重要的。
  新时代,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记者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外与世界媒体一道共塑中国形象,建设和平合作繁荣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好新时代的记者,我们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必须牢记我们的脚只有站在中国大地上才更加坚定,只有坚持在现场在路上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在一线才会有新闻,有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专业精神才有格成为全媒型、专家型、复合型的新时代记者,有人民情怀、记者意识、职业精神才有可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格的新闻作品。
  这是新时代的新要求,也是新闻精神的“真经”,更是我们新闻生生不息的源泉。
  (作者系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
其他文献
前些日子,《博覽群书》的编辑让我来组稿,我琢磨一下,觉得还有的可写,就答应下来,布置给你们了。“名著与劳动”这个话题,我首先想到的其实是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其次想到了路遥的“劳动观”。因党文亭同学的博士论文涉及路遥,我便把路遥布置给了她。近日问赵天舒,他想结合萨特展开这一问题,我觉得也挺好。不知另两位同学是否有些想法了?以前经常说“三大差别”,其中之一就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
值此《博览群书》出版400期之际,《博览群书》邀全球读者共同寻找400位“悦读书画家”。  一、活动主题:  我(们)与“博览群书”。  二、创作主题: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三、创作形式:  1、书法或绘画作品;2、作品请拍摄成图像(分辨率300以上;JPG格式;文件大小3M-5M),配400字作品创作故事(加上作者简介不超500字)。  四、发稿邮箱:  《博览群书》投稿邮箱(gmbl
在中外文学史上,以“家”和“家族”命运变迁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可以说汗牛充栋。文学是人学,写人哪能离得开“家”呢?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写荣、宁两府封建大家族的命运;巴金的《家》《春》《秋》是写一个大家庭的兴衰;陈忠实的《白鹿原》写的是白、鹿两大家族的命运和秘史,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写的山东高密乡的家族故事;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两大家族的悲剧;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写的也是从家庭之变折
郭沫若被誉为中国现代著名翻译家,可是近年来只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新时代》《生命之科学》和《鲁拜集》出版发行,仅仅只有这么几部作品可能很难将郭沫若与翻译家的称号联系起来。特别是随着8卷本《鲁迅译文全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和11卷本《周作人译文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等现代文学作家翻译作品集的陆续出版发行,读者们对于现代文学作家的翻译情形有了整体的认知,对这些作家的
我参加的“文革”后恢复的第一届高考已经过去40年了,但当年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  壹  我是1974年春季从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中毕业的。说是高中毕业,其实小学3年级时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革”。那个年代,一会罢课,一会复课,一会学工,一会学农,一会挖防空洞,一会烧砖窑。初中2年,高中2年,然后就稀里糊涂地毕业,进入了下乡的行列。  当时父亲深知他在解放前国军少将的头衔会影响我的未来,他担心我下乡是不
《国家目标下的科学家个人自由》,马佰莲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29.00元  “不自由,毋宁死”,这是美国著名政治家、演讲家——帕特里克·亨利于公元1775年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口号,它激励了千百万北美人为自由独立而战。对自由的追求是千百年来人类行为的永恒动力之一。自由对于科学创新活动而言,则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由于科学研究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科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很难计划的,自由
·壹·  钱锺书(1910—1998)今日自是大名鼎鼎,但三四十年前,知晓其人的还很有限。20世纪60年代初,美籍学者夏志清在其英文名著《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对钱锺书、沈从文、张爱玲等的小说大加推崇,这一看法与当时国内通行的现代文学研究结论相比,真如云泥相隔。不过,因为当时中外文化交流极少,这本日后被誉为“开创性”的著述,仅流行于港台地区,大陆则基本不知。差不多二十年后,此书方传入大陆知识界并引来
国人时常会跟着西洋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没有信仰。事实上,这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周易》有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拨开宗教信仰形式的外表,透视其实质与功能,我们就会发现,家庭就是中国人的教堂。这个论断出自国史大家钱穆先生。  钱先生1944年在《孔子与心教》一文中如是说:  西方的宗教为上帝教,中国的宗教则为“人心教”或“良心教”。西方人做事每依靠上帝,中国人则凭诸良心。西方人以
这本名为《天生有罪》的书,由美国兰登书屋2017年9月19日出品,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荣登美国《时代》周报评选的2017年度百本重要图书排行榜,位列畅销书榜单的榜首。  吸引我注意的不是榜首畅销书,而是书名以及作者的身份。作者系美国当红脱口秀《小崔每日秀》的主持人特雷弗·诺亚。诺亚1984年2月20日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曾担任电视台、广播电台主持人和脱口秀演员,声名鹊起之后于2014年底赴
在人生的路上,你可能会遇到许多人,或许你并不经心,但当一切成为过去,你会发现有些人已经永远地留在了你的生活里,你循着那些印迹去探寻,又发现你原本并不真的了解他们,他们就像是一座金矿在等待你的开掘,让你领会到那些原本你没有领会到的许许多多。或许,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金矿,那就是生活真正赋予你的有价值的东西……  我和文坛老人们的接触就是这样。  ··一··  1979年春天的一个日子里,我随荒煤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