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殷陆君为冯雪松的新作《方大曾:遗落与重拾》写的书评,想起三年前中国记协开的一场座谈会,应该说有不少没想到。
在2015全国两会上,听到一位政协委员说起记者冯雪松出了一本《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写得不错,引起社会关注。后来正好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日报》社长陆波先生提案,希望新闻管理部门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对方大曾精神好好纪念。中国记协后来召开了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请政界、业界、学界共同谈记者的时代精神。无论是从办理代表提案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弘扬记者精神的角度来看,这个座谈会,都是成功的:代表满意、委员满意、社会满意。此为其一。
记得此后不久,冯雪松的《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繁体字版在澳门出版,应出版方邀请,我写了篇序,对两代记者弘扬的不畏艰难困苦、忠实记录时代、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的精神进行点评。我认为,这种精神在每个时代是必要的,今天更应在中国记者中弘扬。在中国记协工作,我很少出境,因此虽然我没有参加其首发式,但是对该书在澳门和港台反映之好有所耳闻。此为其二。
今天,看到这篇书评,看到冯雪松的研究又有了新的成果,而且外文局新世界出版社已经输出了英文、韩文、印地文等语种的版权,说明海内外对方大曾的共识又有进一步提升。此为其三。
对于新闻人而言,有好作品,出名成家是必然的事。难的是很多时候,必须默默无闻地深入采访,必须经常坚持在现场一线准确报道。这种守候,是职业素养的必要锤炼,也是职业精神的习惯养成。这是出好作品的必要前提,也是新闻记者成名成家的必由之路。
问题是不少人不时忘记了前提和基础。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众说纷纭,人们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人人都有话筒,个个都有分镜头,记者职业面临消亡。还有人认为,人人都在现场,个个都是自媒体,新闻媒体行将消亡。前几年,传统媒体面临困境,不少新闻单位人员流失严重,一些记者或是为了金钱而职业道德闪了腰,或是为了求快而不求准出不该出的差错。更多的人在媒体形态快速变化、传播环境瞬息万变时,或蹒跚失真,或缺场失语,也有一些与自媒体同舞,失向失准,为搏存在感而忘记社会责任,为求获得感而失去记者自我,令人痛心。
幸运的是,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特别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会议召开后,更多新闻媒体的有识之士清醒起来。互联网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是一种重要挑战更是重大机遇,人们不断扩大的信息需求、科技不断创新的信息传播,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无比宽阔的空间。信息泛滥成灾,更需要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来定向,社会比以前更需要有权威、公信力的媒体的主流观点领航;网络狂欢喧嚣,更需要众说纷纭时的黄钟大吕来定调,人们比以往更需要全面、准确、真实的记者的客观信息引导。
定向、定调,这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也是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而新闻工作者本人必须定神、定力,定神的基础是牢记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始终牢记传播政策主张、记录时代声音、守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是自己的根本。定力的基石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新闻永远在现场、记者永远在一线、作品是走出来和写出来的。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人们永远需要正人正心弘扬,社会永远需要正义公平守候,历史需要客观公正存记。不管媒体如何变化,人们永远需要新闻记录时代,社会永远需要信息传播真实,历史需要载体记录底稿。
从现代媒体的过去,可以看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走过的轨迹,不断变化的是媒介载体,而不变的是新闻报道和社会信息。不管政策或左或右,也不管媒體多与少,人们不变的需求是客观、真实、全面的信息。
新闻工作者的锦绣文章、丰富报道,都不能失去一个大前提:专业判断与主观经验有关,但主要因为现场客观存在;专业水平需要聪明机巧,但更多来自于深入全面了解;专业能力需要思考习惯,但是深刻的观点更多来自于对实践的直接感知,来自对社会的深邃洞察,来自对人心的深刻体会。
放在媒体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放在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传承来观,我们不难理解范长江、方大曾、冯雪松一脉相承的中国记者的崇高职业精神、可贵职业品格、高尚职业道德。
如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方大曾的精神能引起海内外人士的越来越多关注,冯雪松的研究能引起中国乃至世界新闻界越来越深的思考。新闻界为弘扬职业精神、弘扬范长江精神作一些工作是必要而且是重要的。
新时代,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记者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外与世界媒体一道共塑中国形象,建设和平合作繁荣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好新时代的记者,我们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必须牢记我们的脚只有站在中国大地上才更加坚定,只有坚持在现场在路上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在一线才会有新闻,有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专业精神才有格成为全媒型、专家型、复合型的新时代记者,有人民情怀、记者意识、职业精神才有可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格的新闻作品。
这是新时代的新要求,也是新闻精神的“真经”,更是我们新闻生生不息的源泉。
(作者系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
在2015全国两会上,听到一位政协委员说起记者冯雪松出了一本《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写得不错,引起社会关注。后来正好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日报》社长陆波先生提案,希望新闻管理部门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对方大曾精神好好纪念。中国记协后来召开了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请政界、业界、学界共同谈记者的时代精神。无论是从办理代表提案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弘扬记者精神的角度来看,这个座谈会,都是成功的:代表满意、委员满意、社会满意。此为其一。
记得此后不久,冯雪松的《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繁体字版在澳门出版,应出版方邀请,我写了篇序,对两代记者弘扬的不畏艰难困苦、忠实记录时代、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的精神进行点评。我认为,这种精神在每个时代是必要的,今天更应在中国记者中弘扬。在中国记协工作,我很少出境,因此虽然我没有参加其首发式,但是对该书在澳门和港台反映之好有所耳闻。此为其二。
今天,看到这篇书评,看到冯雪松的研究又有了新的成果,而且外文局新世界出版社已经输出了英文、韩文、印地文等语种的版权,说明海内外对方大曾的共识又有进一步提升。此为其三。
对于新闻人而言,有好作品,出名成家是必然的事。难的是很多时候,必须默默无闻地深入采访,必须经常坚持在现场一线准确报道。这种守候,是职业素养的必要锤炼,也是职业精神的习惯养成。这是出好作品的必要前提,也是新闻记者成名成家的必由之路。
问题是不少人不时忘记了前提和基础。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众说纷纭,人们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人人都有话筒,个个都有分镜头,记者职业面临消亡。还有人认为,人人都在现场,个个都是自媒体,新闻媒体行将消亡。前几年,传统媒体面临困境,不少新闻单位人员流失严重,一些记者或是为了金钱而职业道德闪了腰,或是为了求快而不求准出不该出的差错。更多的人在媒体形态快速变化、传播环境瞬息万变时,或蹒跚失真,或缺场失语,也有一些与自媒体同舞,失向失准,为搏存在感而忘记社会责任,为求获得感而失去记者自我,令人痛心。
幸运的是,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特别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会议召开后,更多新闻媒体的有识之士清醒起来。互联网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是一种重要挑战更是重大机遇,人们不断扩大的信息需求、科技不断创新的信息传播,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无比宽阔的空间。信息泛滥成灾,更需要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来定向,社会比以前更需要有权威、公信力的媒体的主流观点领航;网络狂欢喧嚣,更需要众说纷纭时的黄钟大吕来定调,人们比以往更需要全面、准确、真实的记者的客观信息引导。
定向、定调,这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也是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而新闻工作者本人必须定神、定力,定神的基础是牢记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始终牢记传播政策主张、记录时代声音、守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是自己的根本。定力的基石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新闻永远在现场、记者永远在一线、作品是走出来和写出来的。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人们永远需要正人正心弘扬,社会永远需要正义公平守候,历史需要客观公正存记。不管媒体如何变化,人们永远需要新闻记录时代,社会永远需要信息传播真实,历史需要载体记录底稿。
从现代媒体的过去,可以看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走过的轨迹,不断变化的是媒介载体,而不变的是新闻报道和社会信息。不管政策或左或右,也不管媒體多与少,人们不变的需求是客观、真实、全面的信息。
新闻工作者的锦绣文章、丰富报道,都不能失去一个大前提:专业判断与主观经验有关,但主要因为现场客观存在;专业水平需要聪明机巧,但更多来自于深入全面了解;专业能力需要思考习惯,但是深刻的观点更多来自于对实践的直接感知,来自对社会的深邃洞察,来自对人心的深刻体会。
放在媒体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放在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传承来观,我们不难理解范长江、方大曾、冯雪松一脉相承的中国记者的崇高职业精神、可贵职业品格、高尚职业道德。
如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方大曾的精神能引起海内外人士的越来越多关注,冯雪松的研究能引起中国乃至世界新闻界越来越深的思考。新闻界为弘扬职业精神、弘扬范长江精神作一些工作是必要而且是重要的。
新时代,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记者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外与世界媒体一道共塑中国形象,建设和平合作繁荣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好新时代的记者,我们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必须牢记我们的脚只有站在中国大地上才更加坚定,只有坚持在现场在路上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在一线才会有新闻,有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专业精神才有格成为全媒型、专家型、复合型的新时代记者,有人民情怀、记者意识、职业精神才有可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格的新闻作品。
这是新时代的新要求,也是新闻精神的“真经”,更是我们新闻生生不息的源泉。
(作者系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