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中的多重自然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不约而同地收录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几经改革与修订,陶诗占据了稳定的地位,其文学价值和对中学生的影响作用不言而喻。在实际教学中,对这类陶诗的自然之气挖掘不足,教师大多从作者的情感方面和语言方面来引导,停留于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田园生活,诗歌语言朴实自然层面,浅层干枯的理解就不能对这类陶诗真切感受和充分喜爱。笔者认为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自然之气是多重而丰腴的,在诸多方面都氤氲着自然之气,展示着本真的自我之美。现以教材中常见的两首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例来赏析: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氣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自然”这一词源自道家思想,道教经典《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称道性为“自然道意”,强调物与人顺应规律和生命,不强行干预改变,不受外在约束,清虚自然,顺任无为。这种观念在文学作品中则表现出无心、无欲、无为,自然而然、无为而成的心理状态。作为田园诗的早期开创者,陶渊明在其诗中多方面自然地流露出浓郁的自然之气。
  一、意象与意境自然
  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载体,上述两首田园诗中,诗人选用了田园生活中典型的意象,第一首诗的意象包括羁鸟、旧林、池鱼、故渊、南野、园田、方宅、草屋、榆柳、檐、桃李、堂、村、墟里烟、狗、深巷、鸡、桑树、户庭、虚室,第二首诗的意象包括庐、菊、东篱、南山、山气、飞鸟等。这些意象中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都是寻常可见的,无奇花异草,无珍奇走兽,亦无谈笑鸿儒。这些自然平常的意象恰好构成了惬意而盎然的意境,在榆柳和桃李欣欣向荣的村庄,在狗吠鸡鸣,炊烟袅袅的黄昏,诗人身不由己地摆脱尘网,守拙田园。即便外面车马喧闹,但胜景南山,高洁菊花,山间萦绕的暮气和结队而归的鸟儿形成的自然之境让诗人在此中体悟到了不可多得的真意。在此间,诗人舍弃了国家政治之重,选择田园农事之轻,寻常之时地做寻常之事体。诗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采菊看山,伴鸟而还,各有归宿,宁静平和。物与人、境与情水乳交融,真实性情自然流露。由此,陶渊明开创了日常生活诗化,让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生活也隽永弥香。
  二、情感矛盾自然
  众所周知,陶渊明是隐者,寄情田园,操守高洁,而仅从这个角度来读陶诗略显单薄。中国传统文人追崇学优登仕,摄职从政,没有天生的隐者,无家国观念,只钟情山水田园的人在传统社会是无法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实,陶渊明的内心世界也曾战火纷飞,斗争激烈,矛盾纠结。他既有儒家的入世情怀,又有道家的隐逸情结。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门阀制度森严的时代,尽管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但曾祖父“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的人。”为了生计和建功立业,陶渊明29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后辞职。后江州召为主簿,不就任。后入桓玄幕,心生归隐之念。刘裕讨伐野心勃勃的桓玄后,陶渊明出任刘裕参军。内心仍眷念少年时代留下美好回忆的柴桑田园。后改任江州刺史参军和彭泽县令。因“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担任彭泽令83天后坚决辞官隐居,终身不仕。在上述两首诗歌中,陶渊明真实地表露了自己的这种矛盾心理。
  在第一首诗中,他坦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落尘网”完全是“误”。归隐田园之前的他在“丘山”与“尘网”面前矛盾纠结,一边是真心所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另一边是现实的生活与文人的理想。在第二首诗中,他直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归隐田园之后的他在草“庐”与“车马”面前矛盾纠结,一边是简陋却可惬意栖息身心的茅屋,另一边是川流不息,人声鼎沸的世俗生活。这种矛盾心理是传统文人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心态,符合人的普遍心理,自然而然。陶渊明没有故作高雅的矜夸,只有平和地用诗的语言说出诗人也有“俗气”,也曾在高洁和浑浊面前徘徊犹豫。
  内心的矛盾展示了陶渊明的二元人格,浓缩了不同的两个对立面,经过几度冲突、较量和权衡,陶渊明最终将儒学道化,回归自我,寻求真意。诗中陶渊明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谓“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归隐田园后的陶渊明坚持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的为人法则。
  三、表情达理方式自然
  陶渊明田园诗语言风格质朴自然,他很少在这类诗歌中引经据典,化用典故,所以读者在鉴赏过程中阅读障碍少。他在描写时多用白描手法,将有代表性的意象天然罗列,不加描绘,如“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诗句,不强加鲜明的个人情感,让读者在这些朴实真切的意象与意境中感受田园之乐与自然之美。作为诗歌,诗人也嵌入一些修辞手法来表情达理,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句,用羁鸟和池鱼渴望归宿的心理来比喻诗人也有类似的归于田园的心理。这种比喻类比形象贴切,且通俗易懂。
  此外,陶渊明在田园诗中往往采用第一人称内心自省的方式来表情达理。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句表露了自己热爱田园,不爱官场的心性,“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句为自己能摆脱浑浊的官场生活,投身宁静单纯的田园生活而倍感欣喜,“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句写出他人的疑惑和自己内心的宁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句直接表露心声,正如元好问在《继愚轩和党承旨学诗四首》之一中所言:“此翁岂作诗,真写胸中天。天然对雕饰,真赝殊相悬。乃知时世妆,纷绿徒争怜。枯淡足自乐,勿为虚名牵。”“真意”田园,“真意”人生才是诗人毕生的追求。
  对古代诗歌风格和诗人定位基本已成定论,除了让学生认知这些概念外,更应注重对风格和定位的细致理解和深入体悟,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使他们逐步走进有时代隔阂的中国古代诗歌。
  注释: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7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朱自清:《语文零拾·陶诗的深度》
  蔡黎,广东中山市华侨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鲁迅《祝福》里祥林嫂的人生具有撼人心魄的力度,她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妇女悲剧命运的缩影。祥林嫂的悲剧是个人悲剧,也是时代悲剧。重新品读《祝福》,从祥林嫂的人生经历中再获思想启迪,再悟社会人生。  祥林嫂“年纪二十六七”,“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她也的确是一个年轻而又“安分耐劳”的人,像她这样的劳动妇女一寡再寡,两次到鲁四爷家帮工,在给鲁家付出青春血汗
期刊
迢迢路途之中,我们一直在遥想多年前的小渔村,琢磨伟人画下的那一个圈,脑海里来回闪现的是,它和香港切换之时的恢宏气势走出地铁站,置身于人流之中,却有些茫然,但见人潮汹涌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是德政工程、生命工程、效益工程。潞安集团五阳矿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拼劲,抓超前、超前抓,打破了以往的旧框框、老套路,全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违背了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剥夺了少年儿童的童心和乐趣,阻碍着青少年儿童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因此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特别是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  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期刊
就目前生源质量看,大多数技校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学生语文底子薄,基础差,“再”“在”不分,“己”“已”不辨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业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作文病句连篇,错别字一堆,条理不清晰,中心不明确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技校以技能为导向,在课程安排上大都突出专业课和技能课,不少技校语文课每周大多只安排二至四节,这些都似乎在暗示着学生:语文不重要,可有可无。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不认真、敷衍了事;基础差、认
期刊
国家专利配方产品居民睡眠健康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隐藏着庞大的亚健康失眠群体,其中以都市人群比例居多。失眠如同头上的“紧箍咒”困扰着他们: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似睡非
在教学孙犁的《荷花淀》时,我们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只用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眼光来解读《荷花淀》的局限,提出应在文化视野的观照下,去关注和解读小说,去体会其中的中国文化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我内心之间的和谐之美,理解小说的情感和主题,从而提升学生阅读《荷花淀》及其他文化色彩和民族色彩浓郁的小说的能力。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当今中学生,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
期刊
随着2018的到来,《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6岁了,比之于人,正当青春洋溢、风华正茂、开拓进取的年纪,不由想起余秋雨《行者无疆》中的一段话:“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素昧平
期刊
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电子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向,也是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寻求发展的必经之路.单位内部管理者要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学习的第一篇章,也是每个小学生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教学相对枯燥乏味,对儿童来说,符号学习也有一定的难度。有趣的教学形式能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