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是浙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内容,前一首是宋代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写之作,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后一首是唐代诗人杨万里早晨出门送友时即景发兴之作,诗中没有直说送别,而是通过写六月西湖绿叶红花的美景,寓
情于景。引领学生将两首诗整合着学习,感知诗人围绕“西湖”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感悟诗人的写作风格,特有感触。
一首诗,一幅画:
感知六月西湖景美
1.读出古诗独特的韵味。
教学伊始,学生尽情地朗读,读出这两首古诗都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的景色。目的是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同时在学生体会都是描写西湖六月的景致时,教师适时教给读诗歌的方法——细读诗题,能知道相关知识;详读注解,能读懂诗歌。学生被诗句“风光不与四时同”感染时,引导学生回到两首古诗中一遍一遍地读,读出“两首古诗讲了六月西湖的哪些风光?”尽管学生对词语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画面,但他们对景色有了心灵上的“意会”。第三次回到每首诗中细细地品读,体悟词语所构成的语境,美美地读,对比着读,读出它的独特韵味,读出六月西湖的别样景致。
2.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诗歌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教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行诗时,教师不是让学生来解释本身的字面意思,而是让学生想象,从这两句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同样,在教学感悟“乱”字时,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仔细听听,这个 ‘乱’字中,有声音吗?你听出了怎样的声音?”学生的想象就在引导中不断地扩散,一个“乱”字丰盈了,它描绘了一幅可观可感的画面,组成了一曲动听的交响乐。
3.体悟诗人真挚的情感。
如果说,诵读、想象是语言感性的点滴累积,那么体悟则是学生语言感性的统整和勃发。当学生对《望湖楼醉书》形成了鲜明的表象,有了欲罢不能的情感时,就要适时引导将语言的“感”引向语言的“悟”。整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教师引领下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第一步,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这首诗描绘了很多不同的景色!引导孩子沉醉于文本中,在他们眼中,这不再是28个字的一首小诗,而是一曲韵味无穷的篇章。第二步,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雨中西湖这一景致吧!此刻,孩子的诵读应该说是“其言皆出自吾之口,其义皆出自吾之心”。第三步,学完《晓出净慈寺》《望湖楼醉书》两首诗时,学生也欣赏了晴好、雨奇的六月西湖,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赞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也就发自肺腑了。
一个字,一诗人:
感受诗人创作风格
本堂课阅读体验的深度,对这两首古诗教学的第二个层次建构体现在理解“乱”这个字上。这一“乱”字看出了雨中西湖怎样的景致?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用词风格?成了本堂课精心构筑的“精深叙事”,也成了学生体会雨中西湖的切实“抓手”。要知道,让今天的孩子去理解古代诗人所描绘的诗的精髓,是有距离的;让天真的孩子去感知诗人的创作风格,是有挑战的。
1.走进“乱”字构筑的画面。
首先,教师让学生想象 “白雨跳珠乱入船”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感受“乱”字,能感觉到雨点的大、急、密,无限的活力;接着让学生仔细听听,这个“乱”字中,有声音吗?你听出了怎样的声音?体验 “乱”字仿佛将那丁丁冬冬、噼噼啪啪的声音汇合在一起,组成了一首动听的交响乐。这是多神奇的景致,多有气势的画面呀!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比较 “乱”字平时的用法,当学生感知“乱”字都用在形容非常嘈杂令人生厌的语境中,都不轻易使用时,教师引导:大诗人却将它用在西湖雨景上,为什么?就是这样,教师锁定“乱”字不放松,步步跟进,层层剥笋。学生对“乱”字的理解逐步深入,心灵中的西湖美景也越发浓郁。尽管有一部分学生理解的“乱”字还处在感性的层面,但诵读时已浸透了浓浓的情愫!
2.品味“乱”字融入的风格。
苏轼的诗词豪气万丈,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对后代很有影响。如果就诗解诗,不了解诗人读诗,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遗憾。因此,学生理解了“乱”字的景致后,引导他们发现这样的用词风格在苏轼的其他诗词中也多次出现,出示:“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这两句词,请学生读读,说说感受,点拨苏轼用词大胆豪迈的特点,随机介绍苏轼的诗词风格。最后学生回到原诗,从一个“乱”字中读出苏轼的万丈豪情!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刘忠信)
情于景。引领学生将两首诗整合着学习,感知诗人围绕“西湖”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感悟诗人的写作风格,特有感触。
一首诗,一幅画:
感知六月西湖景美
1.读出古诗独特的韵味。
教学伊始,学生尽情地朗读,读出这两首古诗都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的景色。目的是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同时在学生体会都是描写西湖六月的景致时,教师适时教给读诗歌的方法——细读诗题,能知道相关知识;详读注解,能读懂诗歌。学生被诗句“风光不与四时同”感染时,引导学生回到两首古诗中一遍一遍地读,读出“两首古诗讲了六月西湖的哪些风光?”尽管学生对词语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画面,但他们对景色有了心灵上的“意会”。第三次回到每首诗中细细地品读,体悟词语所构成的语境,美美地读,对比着读,读出它的独特韵味,读出六月西湖的别样景致。
2.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诗歌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教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行诗时,教师不是让学生来解释本身的字面意思,而是让学生想象,从这两句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同样,在教学感悟“乱”字时,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仔细听听,这个 ‘乱’字中,有声音吗?你听出了怎样的声音?”学生的想象就在引导中不断地扩散,一个“乱”字丰盈了,它描绘了一幅可观可感的画面,组成了一曲动听的交响乐。
3.体悟诗人真挚的情感。
如果说,诵读、想象是语言感性的点滴累积,那么体悟则是学生语言感性的统整和勃发。当学生对《望湖楼醉书》形成了鲜明的表象,有了欲罢不能的情感时,就要适时引导将语言的“感”引向语言的“悟”。整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教师引领下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第一步,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这首诗描绘了很多不同的景色!引导孩子沉醉于文本中,在他们眼中,这不再是28个字的一首小诗,而是一曲韵味无穷的篇章。第二步,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雨中西湖这一景致吧!此刻,孩子的诵读应该说是“其言皆出自吾之口,其义皆出自吾之心”。第三步,学完《晓出净慈寺》《望湖楼醉书》两首诗时,学生也欣赏了晴好、雨奇的六月西湖,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赞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也就发自肺腑了。
一个字,一诗人:
感受诗人创作风格
本堂课阅读体验的深度,对这两首古诗教学的第二个层次建构体现在理解“乱”这个字上。这一“乱”字看出了雨中西湖怎样的景致?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用词风格?成了本堂课精心构筑的“精深叙事”,也成了学生体会雨中西湖的切实“抓手”。要知道,让今天的孩子去理解古代诗人所描绘的诗的精髓,是有距离的;让天真的孩子去感知诗人的创作风格,是有挑战的。
1.走进“乱”字构筑的画面。
首先,教师让学生想象 “白雨跳珠乱入船”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感受“乱”字,能感觉到雨点的大、急、密,无限的活力;接着让学生仔细听听,这个“乱”字中,有声音吗?你听出了怎样的声音?体验 “乱”字仿佛将那丁丁冬冬、噼噼啪啪的声音汇合在一起,组成了一首动听的交响乐。这是多神奇的景致,多有气势的画面呀!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比较 “乱”字平时的用法,当学生感知“乱”字都用在形容非常嘈杂令人生厌的语境中,都不轻易使用时,教师引导:大诗人却将它用在西湖雨景上,为什么?就是这样,教师锁定“乱”字不放松,步步跟进,层层剥笋。学生对“乱”字的理解逐步深入,心灵中的西湖美景也越发浓郁。尽管有一部分学生理解的“乱”字还处在感性的层面,但诵读时已浸透了浓浓的情愫!
2.品味“乱”字融入的风格。
苏轼的诗词豪气万丈,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对后代很有影响。如果就诗解诗,不了解诗人读诗,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遗憾。因此,学生理解了“乱”字的景致后,引导他们发现这样的用词风格在苏轼的其他诗词中也多次出现,出示:“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这两句词,请学生读读,说说感受,点拨苏轼用词大胆豪迈的特点,随机介绍苏轼的诗词风格。最后学生回到原诗,从一个“乱”字中读出苏轼的万丈豪情!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