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已逝,寂寞仍在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15m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既然时间还早,那就把我的琴拿来吧。”披头散发的嵇康抬头看了看太阳,对监斩官说。监斩官还在犹豫,嵇康的哥哥已经把一架乌黑锃亮的琴递了过来。嵇康接过琴,盘腿而坐,琴放在腿上。琴声响起来了,不知不觉响起来了。原本闹哄哄的刑场安静了下来,数以千计的太学生和官员们都屏声静气。一个马上就要被处死的人,此刻,从他的琴声中流淌出的,竟然是鲜花,是春水,是夜晚飞过霜天的雁阵,是一些美丽得令人忧伤的永恒记忆。
  正当听众还沉浸在琴声中时,琴声却嘎然而止。“这是什么曲子”?有人问。嵇康自然没听见。他自言自语地说,“想当年,袁仲尼要我教他这曲《广陵散》,我却舍不得,没想到,从今以后,世上再也不会有《广陵散》了。”“哦,广陵散”,监斩官似懂非懂地重复了一句。“正午了,送我上路吧”。嵇康把琴扔到地上,受了委屈的琴发出空洞的鸣响。大刀起处,人头落地。数千太学生一齐哭喊:“叔夜先生,叔夜先生。”
  这是公元262年的事情。在三国即将归晋的大动乱岁月,身为曹氏宗族女婿,嵇康清醒地远离政治。他愿意在琴声的陪伴下,终结寂寞无华的一生。因此,他毕生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四桩:打铁,弹琴,写诗,喝酒。然而,在一个污浊的时代,一个企图独自清洁的人是危险的。他注定会被污浊吞噬,如同他最后的琴音,注定要被遍地秋风吞噬。
  
  2
  俞伯牙和钟子期必须相遇。否则,这个原本就寂寞的世界将会更加寂寞,这些原本就潦草的人生将会更加潦草。
  那是俞伯牙的漫游岁月。这个楚国琴师,他走名山,访胜友。一次雨后,他在河畔的森林里弹琴,他遇到了樵夫钟子期。俞伯牙刚弹了曲《高山》,钟子期就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俞伯牙又弹了曲《流水》,钟子期又说,“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俞伯牙又惊又喜,因为他走遍了大半个已知世界,从来没有人对他的琴声和心事如此洞彻。
  俞伯牙放下琴,对钟子期说,“先生,这个世界上只有您懂得我的琴声。您真是我的知音啊。”两个人都很激动,喝酒,弹琴,尽兴。分手之前,他们约定,明年今天,还要在这里相会。
  次年,琴艺精进的俞伯牙如期前往。但是,这一次,他没见到钟子期,他只见到一座墓。里面埋葬的,就是他的只有一面之交的知音。墓旁的人告诉俞伯牙,钟子期去世了,临终前,托人把他葬在江边,以便赴您的去年之约。
  俞伯牙默默来到坟前,他弹了一曲《高山》,但再也没有人对他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他又弹了一曲《流水》,但再也没有人对他说“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曲罢,俞伯牙大哭一场,他把最心爱的琴摔得粉碎。他对惊讶的路人解释说,“既然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我还有必要弹琴吗?”
  这是春秋时期的事情。年代久远,当事人面目模糊。但从此这世上却多了一曲《高山流水》,多了一种叫知音的奢侈品。倘若说每个人的心都是一条孤独的内流河,那么琴声,就有可能是连接两条河的涓涓小溪。
  
  3
  那些日子,天下太平。洪水和旱灾都很遥远,五谷在田里疯长,就连老虎也从不到村子吃人。身为君主的舜很愉悦。那是人类少有的愉悦时期,而我们的君主舜,他是一个仁慈的长者,酷似邻家那个善良的糟老头子。
  那时候,国家的首都在今天山西运城一带,京城以东,有一大泽,那是造山运动时期,因地壳变化而形成的一座盐湖。为了获取食盐,人们把含有盐份的湖水倒进湖畔的盐田,依靠南风吹拂,水分干了,盐就大功告成。
  在那个没有任何工业的年代,食盐就是获利最丰的通行商品,那座寸草不生的盐湖,它是舜所领导的国家的支柱企业。有了它,他的国家才能长期繁荣稳定。
  舜是君主,也是一个著名的音乐爱好者。传说,就是他发明了源远流长的琴。一开始,琴只有五弦,后来,经过他老人家的改进,琴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那一天,当他又在宫中——其实就是几间相对牢固些的茅草房而已——研习琴技时,他手下负责食盐生产的官员向他汇报,近来,南风急速,盐田蒸发得更快了,生产出的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舜听了,十分高兴,他就手抚琴弦,且弹且歌,一连三遍。他的臣民们都听懂了,也学会了。后来,在联欢大会上,舜的保留节目就是弹琴唱歌,那支著名的歌大意如此:
  感谢轻轻吹拂的南风,
  它吹干卤水,为我们带来了食盐,
  我的人民不再因淡食而愠怒;
  感谢轻轻吹拂的南风,
  它吹干卤水,为我们带来了食盐,
  我的人民因此而日益富有。
  这是上古时期的事情。
  年代更加久远,惟有依靠想象,方能抵达当事人身旁。不过,当琴声呜咽,先民的快乐也许就蕴藏在那种朴素而简洁的生活中。朴素是美,简洁也是美,一如琴声,最朴素最简洁的,也是最能击中人心的。
  
  4
  我没学会弹琴,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琴的热爱。如同我不是美女,却从不妨碍我对美女的热爱一样。
  沿着起伏的琴声,我们聆听到的已不是简单的音乐,而是古老中国最隐秘的呼吸。琴声中有着太多的传统,它构成了我们这个东方民族的DNA;琴声中也有太多的意境,它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犹如天边一瞥而逝的惊鸿,它见证了我们曾有过的那些平凡却充满激情的光辉岁月。
其他文献
2009年的所有大片之中,最值得人寻味的一定是岁末上映的《2012》,都是人们的末世情绪在买单。人们总是无法停止思考关于“自己将如何终结”这一类命题。对生命的敬意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让人们对末世的兴趣度远远高于信仰。于是《2012》将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灾难片了,我们大可称其为“哲学片”。    回顾去年,似乎是终结在一片对于末日的讨论声中。然后,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发现自己还剩下1085天可活。
期刊
赵柏田/1969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小说和随笔作家,文化学者。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多种。近年尤以“中华书局·赵柏田作品系列”在知识界和读者群中广为人知,被境内外媒体誉为“黄仁宇与史景迁的合体之作”。    1.玩笑  应麟德14岁那年离开家乡慈溪应家河塘,进了上海的一家钱庄做学徒。后来又离开那家叫福源的小钱庄,进了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棉业银行,短短几年,就做到了银行出纳股主任的位子。  但据说此人
期刊
自我和自我意识中才承认价值的躯体  像极了  死亡沙海中纯美化身的蜃景    名利可是身外之物?  那什么才是身内的安在  是心吗?     她妄念吗?  她忠诚于健康躯体的安宁吗?  唯有身体康乐吗?  那心的背离该判终身监禁    谁贵为西方衲子?  谁遗失蒲团上不老的黄金?  虔诚是安守的本分吗?  那节欲的修行就是多余    唯有不肯安宁吗?  学秋江里腾跃的红鲤吧  仅是不能致远吗?  
期刊
杨键/1967年生于安徽马鞍山,有诗集《暮晚》和《古桥头》,曾获首届刘丽安诗歌奖,2007华语传媒文学奖等。    冬天的时候,最苦的是老人了。妈妈说,你看,我的牙就像棺材钉。我说,棺材钉是什么意思?她说,我讲的棺材钉呀,就是棺材还没有钉上,只是插在棺材缝里,等家人看完以后再赶紧钉上,我的牙就是这没有钉牢的棺材钉。我妈的牙确实所剩无几,胡乱插在牙床上。有时候早晨吃药,就连药片也会陷在牙缝里,她得喝
期刊
I那只小母牛被拉走的时候我正在默坐静思。我端和的外貌与微闭的眼睑让牛们以为我已在意念中进入另一世界。我常常告诉它们说,那个世界是我们的终极,我们只有通过承受这世间的苦难才能达到我们的终途。我的牛们都是我的信徒,它们都信了我的信念——可天知道,这是它们的信念,我所灌输给它们的信念,而非我自己的信念。  我知道那只小母牛被拉走时眼睛里充溢着忧伤的泪水,整个柔顺的身体都因恐惧而战栗着。它与拉它的人僵持着
期刊
1988年,我用700元为自己购买了一件那个年代的奢侈品,一部135相机。  2000年,我用非常便宜的价格,700元购买了一台老式双镜头120相机。  2008年,我开始用4x5页片大幅相机拍摄作品。  在我看来,相机和冰箱,电视,洗衣机,电脑一样,就是一件工具,无论是拍摄胶片还是数码,相机只是一个器物,它的光圈速度无法控制我的思想,它只能够完成我为它设定的程序,仅此而已。  我从小就有一种天性
期刊
朱大可/祖籍福建武平(客家),1957年生于上海,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2006年9月号的《凤凰生活》杂志推出“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朱大可与李敖、余秋雨、王小慧、程抱一等人一起,成为“思想的力量”的代表。    2009年11月2日,杰出的中国女性郑念在美国华盛顿仙逝。这个日子,距离柏林墙
期刊
空间越逼仄,人性的异化和扭曲越发明显,这是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  在日本,流传着三只猴子的典故,他们信奉的三猿雕像,一个双手捂眼、一个双手捂嘴、一个双手捂耳,意喻不看、不听与不说。抛弃对禅意的阐释,不语、不听、不说,亦意喻着空间的逼仄与人性回到混沌状态下的无意识主义。  柏拉图曾有著名的“洞穴”理论:一些人从小就囚禁在一个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被铁链所束缚,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两眼只能直视前方的洞
期刊
中华文化,绵延千年,代有高峰。从(先)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至晚清小说,煌煌大观;从音乐绘画、书法陶艺至金石剑器,人才辈出。几乎在每一个文化名人的背后,都能找到人与琴互为抚慰互为寄托的故事。琴与文人关系密切,琴的处境就是人的命运,琴的失落就是人的失落。“泠七弦之音”透露出的文化人格忍又曲折,《广陵散》的失落何尝仅仅是琴的失落,我们失去的是最亮丽,最富个性的人文精神。  魏晋风骨,几成绝响,隐痛至
期刊
网上曾出现一些颇为灼人眼球的PS杂志封面,号称是《古代八卦周刊》封面。第一期的主打选题是《性感尤物西施与经纪人范蠡 自造绯闻抬高身价》;第二期,《焚书坑儒生还者讲述坑下72小时》……第五期,《武则天:做名女人更难》……第N期,《曹雪芹痛斥续书者: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所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八卦”。今人替古人撰的八卦,显然十分KUSO。然而我们的古人在清风明月诗词唱和的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