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既然时间还早,那就把我的琴拿来吧。”披头散发的嵇康抬头看了看太阳,对监斩官说。监斩官还在犹豫,嵇康的哥哥已经把一架乌黑锃亮的琴递了过来。嵇康接过琴,盘腿而坐,琴放在腿上。琴声响起来了,不知不觉响起来了。原本闹哄哄的刑场安静了下来,数以千计的太学生和官员们都屏声静气。一个马上就要被处死的人,此刻,从他的琴声中流淌出的,竟然是鲜花,是春水,是夜晚飞过霜天的雁阵,是一些美丽得令人忧伤的永恒记忆。
正当听众还沉浸在琴声中时,琴声却嘎然而止。“这是什么曲子”?有人问。嵇康自然没听见。他自言自语地说,“想当年,袁仲尼要我教他这曲《广陵散》,我却舍不得,没想到,从今以后,世上再也不会有《广陵散》了。”“哦,广陵散”,监斩官似懂非懂地重复了一句。“正午了,送我上路吧”。嵇康把琴扔到地上,受了委屈的琴发出空洞的鸣响。大刀起处,人头落地。数千太学生一齐哭喊:“叔夜先生,叔夜先生。”
这是公元262年的事情。在三国即将归晋的大动乱岁月,身为曹氏宗族女婿,嵇康清醒地远离政治。他愿意在琴声的陪伴下,终结寂寞无华的一生。因此,他毕生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四桩:打铁,弹琴,写诗,喝酒。然而,在一个污浊的时代,一个企图独自清洁的人是危险的。他注定会被污浊吞噬,如同他最后的琴音,注定要被遍地秋风吞噬。
2
俞伯牙和钟子期必须相遇。否则,这个原本就寂寞的世界将会更加寂寞,这些原本就潦草的人生将会更加潦草。
那是俞伯牙的漫游岁月。这个楚国琴师,他走名山,访胜友。一次雨后,他在河畔的森林里弹琴,他遇到了樵夫钟子期。俞伯牙刚弹了曲《高山》,钟子期就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俞伯牙又弹了曲《流水》,钟子期又说,“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俞伯牙又惊又喜,因为他走遍了大半个已知世界,从来没有人对他的琴声和心事如此洞彻。
俞伯牙放下琴,对钟子期说,“先生,这个世界上只有您懂得我的琴声。您真是我的知音啊。”两个人都很激动,喝酒,弹琴,尽兴。分手之前,他们约定,明年今天,还要在这里相会。
次年,琴艺精进的俞伯牙如期前往。但是,这一次,他没见到钟子期,他只见到一座墓。里面埋葬的,就是他的只有一面之交的知音。墓旁的人告诉俞伯牙,钟子期去世了,临终前,托人把他葬在江边,以便赴您的去年之约。
俞伯牙默默来到坟前,他弹了一曲《高山》,但再也没有人对他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他又弹了一曲《流水》,但再也没有人对他说“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曲罢,俞伯牙大哭一场,他把最心爱的琴摔得粉碎。他对惊讶的路人解释说,“既然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我还有必要弹琴吗?”
这是春秋时期的事情。年代久远,当事人面目模糊。但从此这世上却多了一曲《高山流水》,多了一种叫知音的奢侈品。倘若说每个人的心都是一条孤独的内流河,那么琴声,就有可能是连接两条河的涓涓小溪。
3
那些日子,天下太平。洪水和旱灾都很遥远,五谷在田里疯长,就连老虎也从不到村子吃人。身为君主的舜很愉悦。那是人类少有的愉悦时期,而我们的君主舜,他是一个仁慈的长者,酷似邻家那个善良的糟老头子。
那时候,国家的首都在今天山西运城一带,京城以东,有一大泽,那是造山运动时期,因地壳变化而形成的一座盐湖。为了获取食盐,人们把含有盐份的湖水倒进湖畔的盐田,依靠南风吹拂,水分干了,盐就大功告成。
在那个没有任何工业的年代,食盐就是获利最丰的通行商品,那座寸草不生的盐湖,它是舜所领导的国家的支柱企业。有了它,他的国家才能长期繁荣稳定。
舜是君主,也是一个著名的音乐爱好者。传说,就是他发明了源远流长的琴。一开始,琴只有五弦,后来,经过他老人家的改进,琴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那一天,当他又在宫中——其实就是几间相对牢固些的茅草房而已——研习琴技时,他手下负责食盐生产的官员向他汇报,近来,南风急速,盐田蒸发得更快了,生产出的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舜听了,十分高兴,他就手抚琴弦,且弹且歌,一连三遍。他的臣民们都听懂了,也学会了。后来,在联欢大会上,舜的保留节目就是弹琴唱歌,那支著名的歌大意如此:
感谢轻轻吹拂的南风,
它吹干卤水,为我们带来了食盐,
我的人民不再因淡食而愠怒;
感谢轻轻吹拂的南风,
它吹干卤水,为我们带来了食盐,
我的人民因此而日益富有。
这是上古时期的事情。
年代更加久远,惟有依靠想象,方能抵达当事人身旁。不过,当琴声呜咽,先民的快乐也许就蕴藏在那种朴素而简洁的生活中。朴素是美,简洁也是美,一如琴声,最朴素最简洁的,也是最能击中人心的。
4
我没学会弹琴,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琴的热爱。如同我不是美女,却从不妨碍我对美女的热爱一样。
沿着起伏的琴声,我们聆听到的已不是简单的音乐,而是古老中国最隐秘的呼吸。琴声中有着太多的传统,它构成了我们这个东方民族的DNA;琴声中也有太多的意境,它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犹如天边一瞥而逝的惊鸿,它见证了我们曾有过的那些平凡却充满激情的光辉岁月。
“既然时间还早,那就把我的琴拿来吧。”披头散发的嵇康抬头看了看太阳,对监斩官说。监斩官还在犹豫,嵇康的哥哥已经把一架乌黑锃亮的琴递了过来。嵇康接过琴,盘腿而坐,琴放在腿上。琴声响起来了,不知不觉响起来了。原本闹哄哄的刑场安静了下来,数以千计的太学生和官员们都屏声静气。一个马上就要被处死的人,此刻,从他的琴声中流淌出的,竟然是鲜花,是春水,是夜晚飞过霜天的雁阵,是一些美丽得令人忧伤的永恒记忆。
正当听众还沉浸在琴声中时,琴声却嘎然而止。“这是什么曲子”?有人问。嵇康自然没听见。他自言自语地说,“想当年,袁仲尼要我教他这曲《广陵散》,我却舍不得,没想到,从今以后,世上再也不会有《广陵散》了。”“哦,广陵散”,监斩官似懂非懂地重复了一句。“正午了,送我上路吧”。嵇康把琴扔到地上,受了委屈的琴发出空洞的鸣响。大刀起处,人头落地。数千太学生一齐哭喊:“叔夜先生,叔夜先生。”
这是公元262年的事情。在三国即将归晋的大动乱岁月,身为曹氏宗族女婿,嵇康清醒地远离政治。他愿意在琴声的陪伴下,终结寂寞无华的一生。因此,他毕生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四桩:打铁,弹琴,写诗,喝酒。然而,在一个污浊的时代,一个企图独自清洁的人是危险的。他注定会被污浊吞噬,如同他最后的琴音,注定要被遍地秋风吞噬。
2
俞伯牙和钟子期必须相遇。否则,这个原本就寂寞的世界将会更加寂寞,这些原本就潦草的人生将会更加潦草。
那是俞伯牙的漫游岁月。这个楚国琴师,他走名山,访胜友。一次雨后,他在河畔的森林里弹琴,他遇到了樵夫钟子期。俞伯牙刚弹了曲《高山》,钟子期就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俞伯牙又弹了曲《流水》,钟子期又说,“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俞伯牙又惊又喜,因为他走遍了大半个已知世界,从来没有人对他的琴声和心事如此洞彻。
俞伯牙放下琴,对钟子期说,“先生,这个世界上只有您懂得我的琴声。您真是我的知音啊。”两个人都很激动,喝酒,弹琴,尽兴。分手之前,他们约定,明年今天,还要在这里相会。
次年,琴艺精进的俞伯牙如期前往。但是,这一次,他没见到钟子期,他只见到一座墓。里面埋葬的,就是他的只有一面之交的知音。墓旁的人告诉俞伯牙,钟子期去世了,临终前,托人把他葬在江边,以便赴您的去年之约。
俞伯牙默默来到坟前,他弹了一曲《高山》,但再也没有人对他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他又弹了一曲《流水》,但再也没有人对他说“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曲罢,俞伯牙大哭一场,他把最心爱的琴摔得粉碎。他对惊讶的路人解释说,“既然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我还有必要弹琴吗?”
这是春秋时期的事情。年代久远,当事人面目模糊。但从此这世上却多了一曲《高山流水》,多了一种叫知音的奢侈品。倘若说每个人的心都是一条孤独的内流河,那么琴声,就有可能是连接两条河的涓涓小溪。
3
那些日子,天下太平。洪水和旱灾都很遥远,五谷在田里疯长,就连老虎也从不到村子吃人。身为君主的舜很愉悦。那是人类少有的愉悦时期,而我们的君主舜,他是一个仁慈的长者,酷似邻家那个善良的糟老头子。
那时候,国家的首都在今天山西运城一带,京城以东,有一大泽,那是造山运动时期,因地壳变化而形成的一座盐湖。为了获取食盐,人们把含有盐份的湖水倒进湖畔的盐田,依靠南风吹拂,水分干了,盐就大功告成。
在那个没有任何工业的年代,食盐就是获利最丰的通行商品,那座寸草不生的盐湖,它是舜所领导的国家的支柱企业。有了它,他的国家才能长期繁荣稳定。
舜是君主,也是一个著名的音乐爱好者。传说,就是他发明了源远流长的琴。一开始,琴只有五弦,后来,经过他老人家的改进,琴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那一天,当他又在宫中——其实就是几间相对牢固些的茅草房而已——研习琴技时,他手下负责食盐生产的官员向他汇报,近来,南风急速,盐田蒸发得更快了,生产出的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舜听了,十分高兴,他就手抚琴弦,且弹且歌,一连三遍。他的臣民们都听懂了,也学会了。后来,在联欢大会上,舜的保留节目就是弹琴唱歌,那支著名的歌大意如此:
感谢轻轻吹拂的南风,
它吹干卤水,为我们带来了食盐,
我的人民不再因淡食而愠怒;
感谢轻轻吹拂的南风,
它吹干卤水,为我们带来了食盐,
我的人民因此而日益富有。
这是上古时期的事情。
年代更加久远,惟有依靠想象,方能抵达当事人身旁。不过,当琴声呜咽,先民的快乐也许就蕴藏在那种朴素而简洁的生活中。朴素是美,简洁也是美,一如琴声,最朴素最简洁的,也是最能击中人心的。
4
我没学会弹琴,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琴的热爱。如同我不是美女,却从不妨碍我对美女的热爱一样。
沿着起伏的琴声,我们聆听到的已不是简单的音乐,而是古老中国最隐秘的呼吸。琴声中有着太多的传统,它构成了我们这个东方民族的DNA;琴声中也有太多的意境,它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犹如天边一瞥而逝的惊鸿,它见证了我们曾有过的那些平凡却充满激情的光辉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