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繁花》是很多年来唯一一部用吴方言写作的长篇小说,有人曾评价它为“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和最好的城市小说之一。”我也同样认为《繁花》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是有它合理意义的。下面我将从主题、语言和叙事艺术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这部小说的理解。
首先,从主题而言,这是一部地域小说,描述了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讲述了主人公沪生、阿宝和小毛从少年到中年的经历。读金宇澄的这本小说给我一种与读王安忆的上海小说截然不同的感受,小说里对上海的描写比王安忆笔下的上海要生动得多。上海对王安忆来说不是故乡,她无法像金宇澄一样深切地体会到上海的民风民俗,因此有种隐隐的置身事外的距离感。而作者金宇澄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对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十分真实,比如小说里出现了很多标志性的建筑以及真实的地名,展现出民间生活的本来面目,让读者有很强的代入感。作者甚至还亲自绘制了上海建筑和地貌的插图,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浓浓的生活气息,更能使读者融入老上海的市井文化之中。這看似缓慢平和的叙事方式,实则包含了作者对上海的深切的喜爱。
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从书评中了解到有人拿《繁花》和《红楼梦》作比较,这是令我费解的,到底怎样一部小说才能和鸿篇巨著《红楼梦》来对比呢?读完之后,我认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繁花”这个命题,有一种由繁盛到衰落的哀伤之感,有一种繁华落尽曲终人散的凄凉之感,这与《红楼梦》所展现的兴盛衰败、风云变幻以及生离死别有着相似之处。比如,小说里的李李出家后使得原本热闹的“至真园”变得凄凉冷清,就像《红楼梦》里宝玉出家后落魄的大观园一样。作者的写作也像曹雪芹一样,极力铺陈,为我们呈现了整个上海的民风民俗和生活百态,宛如一幅气势恢宏的风俗画。
其次是小说的语言特色。
正如授奖词中提到的:金宇澄遥承近代小说传统,将满含文化记忆和生活气息的方言重新擦亮,反复调试……《繁花》读起来有种温婉舒缓之感,这种慵懒的慢节奏给小说披上了沉稳大气的面纱。小说语言最突出的特色便是运用了大量吴方言,这些方言很好的保存了上海市民生活的本来面貌。比如“姆妈”“小娘皮”“瘪三”“老菜皮”“淴浴”“触霉头”等等,它们增加了叙事的真实感,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说以人物对话的方式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且人物对话也多用短句。作者始终保持着平缓的叙事节奏,冷静客观地进行语言描写,甚至看不出作者的情绪波动,我想这也与小说在标点上只采用逗号和句号有关,他不动声色的描述往往比其他人纵情泼墨的描写更能让人体会到语言的深刻意蕴。比如写春香临产大出血而死,作者没有太多感情的介入,简简单单几百字却写得让人痛彻心扉。在环境描写的语言中作者也采用短句串联的方式,节奏感很强,特别是描写蓓蒂钢琴的那一段,甚至让我觉得在读一首优美的小诗,可见作者的功力之深,不仅能让笔下的人物语言雅俗兼备,连环境也能写得有雅有俗。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小说中出现了很多类似题记中“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这样的“某某不响”类型的句子,我认为这“不响”正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他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融入到对话中去,借人物表面上的 “不响”,表达着人物背后丰富的情绪、情感变化。面对困境,面对尴尬,当事人仅仅被赋予“不响”二字,这近乎传统写意画中白描或是留白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参与到文章中所述的事情当中,自己潜入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体会其情感的诸多变化,可谓精妙。
最后,是小说的叙事艺术。
这部小说反映的是1960年代到1990年代数十年间的上海日常生活的变迁,作者用繁体字标识单数章节,描写六七十年代革命岁月的上海,用简体字标识偶数章节,描写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上海,这种叙事结构是我之前所没有遇到过的。作者用这种双线交叉的结构,使两个时代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有所不同,旧时代里的阿宝与蓓蒂、沪生与姝华的感情是纯洁真诚的,而新时代里汪小姐、梅瑞、徐总、陶陶们则暧昧不清,玩弄感情。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旧时代的人们喜好集邮、看电影、读书,而新时代里的人,重视金钱,饭局……两个时代的人与人交往方式也不同,旧时代的人简简单单,团结友爱,真心相待,而新时代的人们更多的是逢场作戏,互相看热闹。作者通过这种强烈的反差,表现出在声色犬马、物欲横流的新时代下,对上海遗失的传统文化和人们抛弃的优良品质的追思,对新社会抛弃和遗忘人的本真而变得糜烂破碎而表达深深的惋惜,读完之后,有种繁华落尽的悲凉之感。
繁花易败,眼前是一片繁盛美貌变得满目疮痍的破败景象,上海的文化符号走向衰落和消解,但这也该引发我们的思考,这不是仅仅是上海的写照,还是当今社会的写照,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但却多的是精神匮乏的行尸走肉,这本小说的时代价值或许正是呼吁我们引起保留文化传统本真的思考,引起我们对精神文化的思考,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在时代洪流中站住脚跟,不被历史所淘汰。
首先,从主题而言,这是一部地域小说,描述了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讲述了主人公沪生、阿宝和小毛从少年到中年的经历。读金宇澄的这本小说给我一种与读王安忆的上海小说截然不同的感受,小说里对上海的描写比王安忆笔下的上海要生动得多。上海对王安忆来说不是故乡,她无法像金宇澄一样深切地体会到上海的民风民俗,因此有种隐隐的置身事外的距离感。而作者金宇澄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对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十分真实,比如小说里出现了很多标志性的建筑以及真实的地名,展现出民间生活的本来面目,让读者有很强的代入感。作者甚至还亲自绘制了上海建筑和地貌的插图,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浓浓的生活气息,更能使读者融入老上海的市井文化之中。這看似缓慢平和的叙事方式,实则包含了作者对上海的深切的喜爱。
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从书评中了解到有人拿《繁花》和《红楼梦》作比较,这是令我费解的,到底怎样一部小说才能和鸿篇巨著《红楼梦》来对比呢?读完之后,我认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繁花”这个命题,有一种由繁盛到衰落的哀伤之感,有一种繁华落尽曲终人散的凄凉之感,这与《红楼梦》所展现的兴盛衰败、风云变幻以及生离死别有着相似之处。比如,小说里的李李出家后使得原本热闹的“至真园”变得凄凉冷清,就像《红楼梦》里宝玉出家后落魄的大观园一样。作者的写作也像曹雪芹一样,极力铺陈,为我们呈现了整个上海的民风民俗和生活百态,宛如一幅气势恢宏的风俗画。
其次是小说的语言特色。
正如授奖词中提到的:金宇澄遥承近代小说传统,将满含文化记忆和生活气息的方言重新擦亮,反复调试……《繁花》读起来有种温婉舒缓之感,这种慵懒的慢节奏给小说披上了沉稳大气的面纱。小说语言最突出的特色便是运用了大量吴方言,这些方言很好的保存了上海市民生活的本来面貌。比如“姆妈”“小娘皮”“瘪三”“老菜皮”“淴浴”“触霉头”等等,它们增加了叙事的真实感,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说以人物对话的方式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且人物对话也多用短句。作者始终保持着平缓的叙事节奏,冷静客观地进行语言描写,甚至看不出作者的情绪波动,我想这也与小说在标点上只采用逗号和句号有关,他不动声色的描述往往比其他人纵情泼墨的描写更能让人体会到语言的深刻意蕴。比如写春香临产大出血而死,作者没有太多感情的介入,简简单单几百字却写得让人痛彻心扉。在环境描写的语言中作者也采用短句串联的方式,节奏感很强,特别是描写蓓蒂钢琴的那一段,甚至让我觉得在读一首优美的小诗,可见作者的功力之深,不仅能让笔下的人物语言雅俗兼备,连环境也能写得有雅有俗。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小说中出现了很多类似题记中“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这样的“某某不响”类型的句子,我认为这“不响”正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他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融入到对话中去,借人物表面上的 “不响”,表达着人物背后丰富的情绪、情感变化。面对困境,面对尴尬,当事人仅仅被赋予“不响”二字,这近乎传统写意画中白描或是留白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参与到文章中所述的事情当中,自己潜入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体会其情感的诸多变化,可谓精妙。
最后,是小说的叙事艺术。
这部小说反映的是1960年代到1990年代数十年间的上海日常生活的变迁,作者用繁体字标识单数章节,描写六七十年代革命岁月的上海,用简体字标识偶数章节,描写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上海,这种叙事结构是我之前所没有遇到过的。作者用这种双线交叉的结构,使两个时代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有所不同,旧时代里的阿宝与蓓蒂、沪生与姝华的感情是纯洁真诚的,而新时代里汪小姐、梅瑞、徐总、陶陶们则暧昧不清,玩弄感情。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旧时代的人们喜好集邮、看电影、读书,而新时代里的人,重视金钱,饭局……两个时代的人与人交往方式也不同,旧时代的人简简单单,团结友爱,真心相待,而新时代的人们更多的是逢场作戏,互相看热闹。作者通过这种强烈的反差,表现出在声色犬马、物欲横流的新时代下,对上海遗失的传统文化和人们抛弃的优良品质的追思,对新社会抛弃和遗忘人的本真而变得糜烂破碎而表达深深的惋惜,读完之后,有种繁华落尽的悲凉之感。
繁花易败,眼前是一片繁盛美貌变得满目疮痍的破败景象,上海的文化符号走向衰落和消解,但这也该引发我们的思考,这不是仅仅是上海的写照,还是当今社会的写照,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但却多的是精神匮乏的行尸走肉,这本小说的时代价值或许正是呼吁我们引起保留文化传统本真的思考,引起我们对精神文化的思考,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在时代洪流中站住脚跟,不被历史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