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七年级的学生兴高采烈来到初中,而到了八年级,由于成绩等原因,部分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在学习上有所建树,进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生利用新接触的物理学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教育,从而为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因为情感、动机、意志、兴趣、性格等属于非智力因素,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教育,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的理论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用良好的表情和爱融洽师生的情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都希望教师关心自己,认识自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无时不想,无时不爱。有爱,才会有良好的表情和心境。教师走进课堂,衣着整洁、大方,面带笑容,使广大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就无意中消除了学生心里的压抑感。越是后进生越厚爱,常找他们谈心,耐心辅导,百问不烦。对他们小小的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赞许。用尊重学生的爱心换取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以高尚的教师人格潜移默化学生的学习心境,使学生步入学习物理的大门。
二、讲究课堂语言艺术,形成积极的学科情感。
农村中学教学仪器和设备相对简陋缺乏,尽管努力改进教法,但讲解仍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教师课堂语言就显得更为重要,它要求准确、精炼、条理、生动、通俗。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尝试。1.直观性与生动性。基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对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物理学科来说,总有“一听懂了,一做错了”的现象,到后来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在教学中多举看得见的事例,加强实验教学,尽力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有趣、有用,从而亲近物理学科。2.通俗性与幽默性。为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把一般语言转化为物理语言,或把物理语言转化为一般语言,辅以恰当的“演员”动作和幽默语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3.科学性与准确性。物理概念、定义、定理等有其特定事实上的完整性、严密性和因果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严谨,该抠字眼时不能含糊其辞,规范思考回答问题的思路方法。对学生既宽容又严格要求,以形成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4.艺术性与技巧性。在讲课时注意语言的轻重、缓急。运用寓于启发性的语言,以充满信心的表情引起学生的共鸣,以饱满的热情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循循善诱,娓娓而谈。长此努力,准备学好物理的学生会逐渐增多,效果也会逐渐显现。
三、丰富课堂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学科情感后,兴趣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以便挖掘内部潜力。这仍然要在课堂教学方法、手段上下工夫,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增加实验数量。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补充一些趣味小实验,小制作。(2)多穿插物理史料,物理学家传略,物理学故事,物理知识应用实例,物理学的发展及未来展望等。(3)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4)尽量多举例,形象生动,贴近生产生活。(5)开展物理游艺竞赛等课外活动。
在张弛结合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再感到物理乏味,枯燥,难学。兴趣逐渐高涨,表现在课堂气氛活跃,作业完成率高,最不喜欢物理课的学生将逐渐减少。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树立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发展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中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而其需要常以动机、目的、爱好等形式体现出来,但学习动机还会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在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思想守旧的农村,抱着“在校往大长,只求混毕业”的学生和家长不少,如此会造成学习动机不良的倾向。因此,转变学习动机,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巩固和发展已形成的学科兴趣是需要解决的又一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介绍钱学森、李四光、居里夫人等中外科学家克服困难,艰苦工作的故事。(2)尽量寻找每个学生的优点,多角度评价学生。(3)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常给学生期望、赏识和尊重,使他们更加自爱、自强、自尊。(5)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认识社会,实际体会学习之重要。
经过训练,大多数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有很大提高,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敢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五、分层次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尽量填补与学生之间的代沟,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进行有效的差异化教学。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怎么才能使学生感兴趣呢?教师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未必也能感到有趣,而且不同的学生的关注点也是有所不同的。如何在一节课中既要让不同的学生感到有趣又要不脱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呢?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给自己的学生分层。比如:我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学生对物理学习有较浓厚的有兴趣,学习成绩优异,他们学习的兴趣主要来源于成就感;B层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各科成绩均衡,他们是老师、家长眼中的乖孩子,他们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老师、家长的鼓励与夸奖;C层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本身没有什么兴趣,学习成绩也不理想,他们在物理课上最感兴趣的是老师为了引入新课而设置的有趣情景问题或是比较简单的自己能够解决的物理问题。基于这三个层次的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分层教学,这样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在物理课堂上都感到有趣。
1.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目标是支配课堂教学进行的主线,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教材中的例题、练习题是每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而课外实验、调查及练习册中“想一想,做一做”等属于较高要求,是为程度较好的学生或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同时要体现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可以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类。要求A层学生达到“较高教学目标”,使他们享受通过努力勇攀高峰快感;C层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B层学生在达到“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较高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特别注意鼓励与表扬,有时不仅仅是在班里表扬,还通过向他们的家长发祝贺的短信息,使他们充分享受当好学生的快乐。
2.提问、设问要有层次性、针对性。课堂提问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能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趣。对于基础题总是先让C、B层学生回答:对于逻辑性强、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则由A层学生回答,这样能使提问有普遍性、针对性;同时采用四人小组集体讨论并由C层学生回答的方式激励各组相互竞争,增强他们的信心;特别是C层学生有了优先回答的机会同时得到了同组学生的帮助,以及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大大激发了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3.作业分层。在布置作业时,我形象地把学生的家庭作业称为精神食粮,“营养餐”是学生的必做作业,必做题都是教材上比较典型的物理问题,“饭后水果”是由班里学生轮流自出的一道物理思考题(这一题基本上是学生上物理课外班时做过的一些题),“饭后甜点”是我根据当天的教学内容延伸的一道思考题,要求学生对“饭后水果”和“饭后甜点”吃与不吃可随意。学生不仅对这种说法感到比较有趣的,而且对他们自出的一题都会非常关心,由于要求轮流出题还要讲题,所以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很关心谁出的题、出的什么题、难易程度如何,等等,C层次的学生和希望受到老师表扬的B层次的学生自然对“饭后甜点”也要努力吃下去,这样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做家庭作业的兴趣。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每一个人的存在对于世界来讲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体验。既然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与众不同,那么教育理所当然地就应该为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服务。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了解学生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现在,只有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才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施有效的差异化教学。
六、进行有机组合,发挥个体优势,优缺互补,整体推进。
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习有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实验动手能力,思维敏捷程度,兴趣爱好,表达能力,创造意识,观察判断能力,意志力等各个方面有差异。为此,可将学生编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和实验小组,组内互为学习对子,组内不同个体间相互感染,使每个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实践证明,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成人、成才大有裨益。
一、用良好的表情和爱融洽师生的情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都希望教师关心自己,认识自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无时不想,无时不爱。有爱,才会有良好的表情和心境。教师走进课堂,衣着整洁、大方,面带笑容,使广大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就无意中消除了学生心里的压抑感。越是后进生越厚爱,常找他们谈心,耐心辅导,百问不烦。对他们小小的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赞许。用尊重学生的爱心换取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以高尚的教师人格潜移默化学生的学习心境,使学生步入学习物理的大门。
二、讲究课堂语言艺术,形成积极的学科情感。
农村中学教学仪器和设备相对简陋缺乏,尽管努力改进教法,但讲解仍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教师课堂语言就显得更为重要,它要求准确、精炼、条理、生动、通俗。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尝试。1.直观性与生动性。基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对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物理学科来说,总有“一听懂了,一做错了”的现象,到后来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在教学中多举看得见的事例,加强实验教学,尽力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有趣、有用,从而亲近物理学科。2.通俗性与幽默性。为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把一般语言转化为物理语言,或把物理语言转化为一般语言,辅以恰当的“演员”动作和幽默语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3.科学性与准确性。物理概念、定义、定理等有其特定事实上的完整性、严密性和因果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严谨,该抠字眼时不能含糊其辞,规范思考回答问题的思路方法。对学生既宽容又严格要求,以形成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4.艺术性与技巧性。在讲课时注意语言的轻重、缓急。运用寓于启发性的语言,以充满信心的表情引起学生的共鸣,以饱满的热情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循循善诱,娓娓而谈。长此努力,准备学好物理的学生会逐渐增多,效果也会逐渐显现。
三、丰富课堂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学科情感后,兴趣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以便挖掘内部潜力。这仍然要在课堂教学方法、手段上下工夫,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增加实验数量。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补充一些趣味小实验,小制作。(2)多穿插物理史料,物理学家传略,物理学故事,物理知识应用实例,物理学的发展及未来展望等。(3)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4)尽量多举例,形象生动,贴近生产生活。(5)开展物理游艺竞赛等课外活动。
在张弛结合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再感到物理乏味,枯燥,难学。兴趣逐渐高涨,表现在课堂气氛活跃,作业完成率高,最不喜欢物理课的学生将逐渐减少。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树立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发展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中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而其需要常以动机、目的、爱好等形式体现出来,但学习动机还会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在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思想守旧的农村,抱着“在校往大长,只求混毕业”的学生和家长不少,如此会造成学习动机不良的倾向。因此,转变学习动机,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巩固和发展已形成的学科兴趣是需要解决的又一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介绍钱学森、李四光、居里夫人等中外科学家克服困难,艰苦工作的故事。(2)尽量寻找每个学生的优点,多角度评价学生。(3)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常给学生期望、赏识和尊重,使他们更加自爱、自强、自尊。(5)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认识社会,实际体会学习之重要。
经过训练,大多数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有很大提高,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敢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五、分层次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尽量填补与学生之间的代沟,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进行有效的差异化教学。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怎么才能使学生感兴趣呢?教师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未必也能感到有趣,而且不同的学生的关注点也是有所不同的。如何在一节课中既要让不同的学生感到有趣又要不脱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呢?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给自己的学生分层。比如:我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学生对物理学习有较浓厚的有兴趣,学习成绩优异,他们学习的兴趣主要来源于成就感;B层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各科成绩均衡,他们是老师、家长眼中的乖孩子,他们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老师、家长的鼓励与夸奖;C层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本身没有什么兴趣,学习成绩也不理想,他们在物理课上最感兴趣的是老师为了引入新课而设置的有趣情景问题或是比较简单的自己能够解决的物理问题。基于这三个层次的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分层教学,这样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在物理课堂上都感到有趣。
1.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目标是支配课堂教学进行的主线,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教材中的例题、练习题是每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而课外实验、调查及练习册中“想一想,做一做”等属于较高要求,是为程度较好的学生或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同时要体现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可以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类。要求A层学生达到“较高教学目标”,使他们享受通过努力勇攀高峰快感;C层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B层学生在达到“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较高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特别注意鼓励与表扬,有时不仅仅是在班里表扬,还通过向他们的家长发祝贺的短信息,使他们充分享受当好学生的快乐。
2.提问、设问要有层次性、针对性。课堂提问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能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趣。对于基础题总是先让C、B层学生回答:对于逻辑性强、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则由A层学生回答,这样能使提问有普遍性、针对性;同时采用四人小组集体讨论并由C层学生回答的方式激励各组相互竞争,增强他们的信心;特别是C层学生有了优先回答的机会同时得到了同组学生的帮助,以及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大大激发了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3.作业分层。在布置作业时,我形象地把学生的家庭作业称为精神食粮,“营养餐”是学生的必做作业,必做题都是教材上比较典型的物理问题,“饭后水果”是由班里学生轮流自出的一道物理思考题(这一题基本上是学生上物理课外班时做过的一些题),“饭后甜点”是我根据当天的教学内容延伸的一道思考题,要求学生对“饭后水果”和“饭后甜点”吃与不吃可随意。学生不仅对这种说法感到比较有趣的,而且对他们自出的一题都会非常关心,由于要求轮流出题还要讲题,所以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很关心谁出的题、出的什么题、难易程度如何,等等,C层次的学生和希望受到老师表扬的B层次的学生自然对“饭后甜点”也要努力吃下去,这样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做家庭作业的兴趣。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每一个人的存在对于世界来讲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体验。既然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与众不同,那么教育理所当然地就应该为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服务。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了解学生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现在,只有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才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施有效的差异化教学。
六、进行有机组合,发挥个体优势,优缺互补,整体推进。
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习有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实验动手能力,思维敏捷程度,兴趣爱好,表达能力,创造意识,观察判断能力,意志力等各个方面有差异。为此,可将学生编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和实验小组,组内互为学习对子,组内不同个体间相互感染,使每个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实践证明,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成人、成才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