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游戏融入幼儿美术活动中,不仅能激发幼儿的表现与探究欲望,有效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我园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游戏融于幼儿美术活动的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挖掘可融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资源,构建较为系统的游戏融于美术活动的路径、组织策略,并形成了具有我园特色的“玩美”活动体系,为教师有效设计与引导幼儿的美术活动提供了参照和指引。
一、适用于幼儿美术活动的游戏挖掘与筛选策略
(一)根据活动情境创设的需要选择游戏
如在小班的绘画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能运用小手通过拍、点、敲等方法玩色,感受玩色的快乐,我们生成了“玩色”活动,并创设了“开火车”的活动情境。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游戏化的语言“我们要去郊游了,小朋友们,赶快上火车,轰隆隆隆出发啦”,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根据火车开进山洞的游戏,教师又设计了“山洞爷爷”角色,教师用语言继续引导幼儿进行色彩的选择与体验,如“我们怎么样把山洞爷爷打扮得更好看”“给山洞爷爷捏捏肩、捶捶背”,让幼儿通过拍、点、敲的方法进行玩色。结束环节,教师提问:“哇,山洞爷爷好漂亮,快来给山洞爷爷说说你给他留下了什么。”“火车要开了,那我们赶快上火车,继续出发咯,和山洞爷爷再见。”从而引导幼儿充分欣赏作品,感受使用不同方法玩色留下的色彩之美。
(二)根据幼儿经验与技能的需要选择游戏
幼儿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和基本技能。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美术经验和技能的发展需要选择适宜的游戏。如在小班绘画活动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特别喜欢用手去拍打物品并发出“啪啪啪”的声音,因此,我们选择了“小手拍拍”的游戏。孩子们跟着音乐进行拍手、拍桌子的游戏,并尝试用拍打游戏的方式在树叶上拍出掌印,从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玩色的乐趣,顺利完成掌印画。此外,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吹画”经验选择“吹泡泡”游戏,基于幼儿的印画经验选择“手指游戏”,在“投掷画”中选择“丢沙包”游戏,在“甩画”活动中选择“跳绳”游戏等。
(三)根据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选择游戏
幼儿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主动性、坚持与专注、好奇与兴趣、想象与创造、反思与解释等学习品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需要选择游戏。如在手工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主动去挖掘身边的手工材料,我们选择规则性游戏,如“萝卜蹲”“拼图”等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主动参与、反思与解释等学习品质都得到了激发。大班幼儿自主性大大增强,并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因此,我们在选择规则性游戏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挑战式游戏,延续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更多的创作欲望。
二、游戏融入幼儿美术活动的设计策略
通过对游戏的筛选以及我园开展美术活动实际情况的分析与讨论,我们探索整理出游戏与幼儿美术活动的三种融合形式:直接式融合、分离式融合和插入式融合。直接式融合指的是游戏与美术活动直接结合,贯穿于整个活动。在直接式融合中,游戏为美术活动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分离式融合是指先进行游戏,再将幼儿的游戲经验带入美术活动中。在分离式融合中,游戏为美术活动提供了经验。插入式融合是指将游戏规则与精神插入整个活动中。在插入式融入中,游戏为美术活动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将游戏融入美术的活动确定为具有我园特色的“玩美”活动,如下页图1所示。
由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不同,故每个阶段的游戏融于美术活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玩美”活动的设计,并通过实践和总结,分析游戏融入的效果,形成一些经典的“玩美”活动案例,如表1所示。
我园教师通过对游戏的分析,探讨游戏融入美术活动的适宜性,通过对美术活动中幼儿关键经验的分析,探讨与之相适宜的游戏方式。以这两个“适宜性”为抓手,根据上述三种融合的方式,形成了近30篇“玩美”活动方案,并将“玩美”活动内容分为高结构的“玩美”活动(集体教学)、低结构的“玩美”活动(美术功能室大区域活动)和“玩美”拓展活动(室外亲子大区域活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美术活动范围的不同,我们各设计出相应的活动方案,如表2所示。
三、游戏融入幼儿美术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提供开放性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的个性表达
为了让每一位幼儿都能体验“玩美”活动的乐趣,我们打破班级界限,开展了全园美术展,孩子们自主选择各个美术小组(印章画、水粉画、手工创意)进行游戏。此外,我们还带孩子走出幼儿园,开展绘画日记、外出写生、社区绘画等活动。这种开放性的环境,更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使幼儿尝试用不同方法进行创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创设了开放的材料区:变教师固定投放为幼儿开放选取;取消单一的桌面操作形式,让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地方进行创作,如将大纸张铺在地面上,选择有隐蔽空间的大纸箱等;变单一的工具使用方法为多种玩法,充分调动幼儿全身心投入,进行个性化表达。
(二)投放有序多样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想象创作
有序、有趣、多样的材料,能有效建立幼儿的秩序感,从分类上引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如在班级美工区,我们按照纸类、自然、生活废旧类的维度对材料进行分类摆放。在美术大区域中,则按照材质划分摆放材料。颜色搭配是影响幼儿美术作品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关系着幼儿的审美感受和成功体验的获得。因此,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创作特点,提供不同的支持性策略:一是颜色巧搭配。小班幼儿的颜色提供以三原色搭配为主,即使混色仍能呈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绚丽的美感。中大班幼儿可采用近似色、三原色、对比色的组合搭配方法,引导幼儿丰富色彩感知。二是材料加工。同种材料在不同年龄段都可以使用,但小班幼儿不易掌握一些材料的使用方法,如较长麻绳、较软布料等材料。因此,需要教师在保持原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适当加工。 (三)营造自主宽松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的良性互动
自由宽松的幼幼互动和师幼互动有利于“玩美”活动的开展。如在大班手工活动“京剧脸谱”中,妍妍说:“我要用瓶盖做眼睛。”小米说:“我觉得可以用豆豆做眼睛。”当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制作出脸谱时,发现原来这两种材料都能表现出脸谱的眼睛,瓶盖可以做大大的眼睛,豆豆也可以表现出小小的眼睛。在制作过程中,小米又有了新发现:“我觉得还可以用豆豆拼成大大的眼睛。”在幼幼互动中,幼儿愉快地与同伴交流,保持轻松的创作状态,达到玩与学的统一。又如在小班“小手玩色”活动中,幼儿用手掌拍打着“山洞爷爷”并留下了痕迹,教师则半握拳说:“我来给老爷爷捶捶背!”幼儿也模仿教师的样子,一边敲一边高兴地说着:“我们都来给爷爷捶捶背。”这时点点说:“快看,我在给山洞爷爷挠痒痒。”在活动中,幼儿能与教师快乐地互动,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得幼儿不同的思维模式得到发展。
(四)给予隐性适度的点拨引导,推进幼儿的经验提升
1. 经验唤醒。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唤醒幼儿已有经验,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在小班“多种多样的毛毛虫”活动中,孩子们一边用手指印着毛毛虫,一边和教师说:“这是一只小小的毛毛虫。”教师则引导:“我很好奇它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呢?你们知道吗?”孩子想了一会说:“会变成蝴蝶。”说着便试着用手掌印出蝴蝶的样子。观察毛毛虫的活动让幼儿十分感兴趣,幼儿潜在记忆中观察的过程被教师的引导语言所唤醒。于是他们主动进行再度创作,从而丰富了表现方法。
2. 点拨推进。在游戏中,当幼儿在遇到冲突、问题或者是能够引发经验拓展的“关键事件”时,教师不能采用包办的方式,“替”幼儿解决问题,而是要善于观察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如在中班“水里的颜色”活动中,坤坤先后将红橙黄色颜料舀到盒子里搅拌,最后整个盒内呈现出一块块红色的色块,当颜料混成片后,孩子意识到已经看不出形了。教师通过观察引导:“这么大的红红的一块,是个大草莓还是大西瓜呀?或者是其他红红的东西?”幼儿愣了一下,马上说:“我觉得它是西瓜。”然后找到彩色的颜料开始添加。教师没有直接要求幼儿怎么做,而是通过点拨式介入推动幼儿操作,支持了幼儿创作的自主性。
3. 经验迁移。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经验并进行迁移。如在美术区角游戏时,两个男孩子用刷子蘸着颜料在白纸上进行大片涂鸦,吸引了许多幼儿的围观。捕捉到幼儿的这一兴趣后,教师设计了小班“粉刷匠”的活动,幼儿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涂鸦,了解了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师对幼儿玩工具的方法进行提炼,唤醒了幼儿的已有游戏经验,侧重启发幼儿对玩色的兴趣,为下一步使用多种工具积累了经验。
4. 深入感知。为了促进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更多元的创意表达,教师要帮助幼儿深入感知活动对象,丰富真实经验。如在表现大树时,一名幼儿使用了纸筒推画的方法畫出树干,其他幼儿相继进行模仿,出现的作品形式雷同。教师在分析幼儿的作品后,带领幼儿到树林里观察不同树干的外表,用手感受其不同的触感,积累直接经验。同时,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与收集需要的材料,尝试不同的创作方法。这种方法使得收集、探索的过程成为幼儿的内在创作需要。在之后的绘画活动“树的创意画”里,幼儿展现出来的画面、表现方式明显有了创新。
(本刊“美术教育联盟园”荐稿)
一、适用于幼儿美术活动的游戏挖掘与筛选策略
(一)根据活动情境创设的需要选择游戏
如在小班的绘画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能运用小手通过拍、点、敲等方法玩色,感受玩色的快乐,我们生成了“玩色”活动,并创设了“开火车”的活动情境。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游戏化的语言“我们要去郊游了,小朋友们,赶快上火车,轰隆隆隆出发啦”,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根据火车开进山洞的游戏,教师又设计了“山洞爷爷”角色,教师用语言继续引导幼儿进行色彩的选择与体验,如“我们怎么样把山洞爷爷打扮得更好看”“给山洞爷爷捏捏肩、捶捶背”,让幼儿通过拍、点、敲的方法进行玩色。结束环节,教师提问:“哇,山洞爷爷好漂亮,快来给山洞爷爷说说你给他留下了什么。”“火车要开了,那我们赶快上火车,继续出发咯,和山洞爷爷再见。”从而引导幼儿充分欣赏作品,感受使用不同方法玩色留下的色彩之美。
(二)根据幼儿经验与技能的需要选择游戏
幼儿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和基本技能。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美术经验和技能的发展需要选择适宜的游戏。如在小班绘画活动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特别喜欢用手去拍打物品并发出“啪啪啪”的声音,因此,我们选择了“小手拍拍”的游戏。孩子们跟着音乐进行拍手、拍桌子的游戏,并尝试用拍打游戏的方式在树叶上拍出掌印,从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玩色的乐趣,顺利完成掌印画。此外,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吹画”经验选择“吹泡泡”游戏,基于幼儿的印画经验选择“手指游戏”,在“投掷画”中选择“丢沙包”游戏,在“甩画”活动中选择“跳绳”游戏等。
(三)根据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选择游戏
幼儿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主动性、坚持与专注、好奇与兴趣、想象与创造、反思与解释等学习品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需要选择游戏。如在手工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主动去挖掘身边的手工材料,我们选择规则性游戏,如“萝卜蹲”“拼图”等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主动参与、反思与解释等学习品质都得到了激发。大班幼儿自主性大大增强,并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因此,我们在选择规则性游戏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挑战式游戏,延续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更多的创作欲望。
二、游戏融入幼儿美术活动的设计策略
通过对游戏的筛选以及我园开展美术活动实际情况的分析与讨论,我们探索整理出游戏与幼儿美术活动的三种融合形式:直接式融合、分离式融合和插入式融合。直接式融合指的是游戏与美术活动直接结合,贯穿于整个活动。在直接式融合中,游戏为美术活动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分离式融合是指先进行游戏,再将幼儿的游戲经验带入美术活动中。在分离式融合中,游戏为美术活动提供了经验。插入式融合是指将游戏规则与精神插入整个活动中。在插入式融入中,游戏为美术活动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将游戏融入美术的活动确定为具有我园特色的“玩美”活动,如下页图1所示。
由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不同,故每个阶段的游戏融于美术活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玩美”活动的设计,并通过实践和总结,分析游戏融入的效果,形成一些经典的“玩美”活动案例,如表1所示。
我园教师通过对游戏的分析,探讨游戏融入美术活动的适宜性,通过对美术活动中幼儿关键经验的分析,探讨与之相适宜的游戏方式。以这两个“适宜性”为抓手,根据上述三种融合的方式,形成了近30篇“玩美”活动方案,并将“玩美”活动内容分为高结构的“玩美”活动(集体教学)、低结构的“玩美”活动(美术功能室大区域活动)和“玩美”拓展活动(室外亲子大区域活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美术活动范围的不同,我们各设计出相应的活动方案,如表2所示。
三、游戏融入幼儿美术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提供开放性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的个性表达
为了让每一位幼儿都能体验“玩美”活动的乐趣,我们打破班级界限,开展了全园美术展,孩子们自主选择各个美术小组(印章画、水粉画、手工创意)进行游戏。此外,我们还带孩子走出幼儿园,开展绘画日记、外出写生、社区绘画等活动。这种开放性的环境,更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使幼儿尝试用不同方法进行创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创设了开放的材料区:变教师固定投放为幼儿开放选取;取消单一的桌面操作形式,让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地方进行创作,如将大纸张铺在地面上,选择有隐蔽空间的大纸箱等;变单一的工具使用方法为多种玩法,充分调动幼儿全身心投入,进行个性化表达。
(二)投放有序多样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想象创作
有序、有趣、多样的材料,能有效建立幼儿的秩序感,从分类上引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如在班级美工区,我们按照纸类、自然、生活废旧类的维度对材料进行分类摆放。在美术大区域中,则按照材质划分摆放材料。颜色搭配是影响幼儿美术作品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关系着幼儿的审美感受和成功体验的获得。因此,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创作特点,提供不同的支持性策略:一是颜色巧搭配。小班幼儿的颜色提供以三原色搭配为主,即使混色仍能呈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绚丽的美感。中大班幼儿可采用近似色、三原色、对比色的组合搭配方法,引导幼儿丰富色彩感知。二是材料加工。同种材料在不同年龄段都可以使用,但小班幼儿不易掌握一些材料的使用方法,如较长麻绳、较软布料等材料。因此,需要教师在保持原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适当加工。 (三)营造自主宽松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的良性互动
自由宽松的幼幼互动和师幼互动有利于“玩美”活动的开展。如在大班手工活动“京剧脸谱”中,妍妍说:“我要用瓶盖做眼睛。”小米说:“我觉得可以用豆豆做眼睛。”当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制作出脸谱时,发现原来这两种材料都能表现出脸谱的眼睛,瓶盖可以做大大的眼睛,豆豆也可以表现出小小的眼睛。在制作过程中,小米又有了新发现:“我觉得还可以用豆豆拼成大大的眼睛。”在幼幼互动中,幼儿愉快地与同伴交流,保持轻松的创作状态,达到玩与学的统一。又如在小班“小手玩色”活动中,幼儿用手掌拍打着“山洞爷爷”并留下了痕迹,教师则半握拳说:“我来给老爷爷捶捶背!”幼儿也模仿教师的样子,一边敲一边高兴地说着:“我们都来给爷爷捶捶背。”这时点点说:“快看,我在给山洞爷爷挠痒痒。”在活动中,幼儿能与教师快乐地互动,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得幼儿不同的思维模式得到发展。
(四)给予隐性适度的点拨引导,推进幼儿的经验提升
1. 经验唤醒。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唤醒幼儿已有经验,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在小班“多种多样的毛毛虫”活动中,孩子们一边用手指印着毛毛虫,一边和教师说:“这是一只小小的毛毛虫。”教师则引导:“我很好奇它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呢?你们知道吗?”孩子想了一会说:“会变成蝴蝶。”说着便试着用手掌印出蝴蝶的样子。观察毛毛虫的活动让幼儿十分感兴趣,幼儿潜在记忆中观察的过程被教师的引导语言所唤醒。于是他们主动进行再度创作,从而丰富了表现方法。
2. 点拨推进。在游戏中,当幼儿在遇到冲突、问题或者是能够引发经验拓展的“关键事件”时,教师不能采用包办的方式,“替”幼儿解决问题,而是要善于观察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如在中班“水里的颜色”活动中,坤坤先后将红橙黄色颜料舀到盒子里搅拌,最后整个盒内呈现出一块块红色的色块,当颜料混成片后,孩子意识到已经看不出形了。教师通过观察引导:“这么大的红红的一块,是个大草莓还是大西瓜呀?或者是其他红红的东西?”幼儿愣了一下,马上说:“我觉得它是西瓜。”然后找到彩色的颜料开始添加。教师没有直接要求幼儿怎么做,而是通过点拨式介入推动幼儿操作,支持了幼儿创作的自主性。
3. 经验迁移。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经验并进行迁移。如在美术区角游戏时,两个男孩子用刷子蘸着颜料在白纸上进行大片涂鸦,吸引了许多幼儿的围观。捕捉到幼儿的这一兴趣后,教师设计了小班“粉刷匠”的活动,幼儿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涂鸦,了解了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师对幼儿玩工具的方法进行提炼,唤醒了幼儿的已有游戏经验,侧重启发幼儿对玩色的兴趣,为下一步使用多种工具积累了经验。
4. 深入感知。为了促进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更多元的创意表达,教师要帮助幼儿深入感知活动对象,丰富真实经验。如在表现大树时,一名幼儿使用了纸筒推画的方法畫出树干,其他幼儿相继进行模仿,出现的作品形式雷同。教师在分析幼儿的作品后,带领幼儿到树林里观察不同树干的外表,用手感受其不同的触感,积累直接经验。同时,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与收集需要的材料,尝试不同的创作方法。这种方法使得收集、探索的过程成为幼儿的内在创作需要。在之后的绘画活动“树的创意画”里,幼儿展现出来的画面、表现方式明显有了创新。
(本刊“美术教育联盟园”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