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指出:教师要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为宗师。意思是说,教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去启发、诱导、教育学生,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为学生的教科书”。
  本文立足于笔者自身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学生的创新发现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在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提高基本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和同行商榷,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一、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许多教师当学生的时候,往往抱怨教师的课堂教学乏味。如今自己当了教师之后,往往又抱怨学生对学习不够热情。其根源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未走进学生的心灵。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就不能把成人化的生活强加给学生,教师必须用学生的视角去认识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载体,密切联系学生当前的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学生的生活经历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生活是教学的背景,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我们实施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形影相随的科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师应从生活经验联系到书本上的化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价值之所在。
  案例一:化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实例。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让学生观看一些特大火灾的视频,结合生活经验猜想燃烧的条件。组织学生根据猜想,利用已经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分析归纳燃烧的三个条件,采用多种方法将桌面上燃烧的蜡烛熄灭,并结合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归类,得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上海“11·15”特大火灾的惨痛教训,让学生思考遇到火灾时应如何灭火和自救。
  在教学中,还可以从成语、诗歌和谚语中挖掘与燃烧有关的知识。如“钻木取火”、“煽风点火”等成语,帮助
  学生理解燃烧的条件;通过“釜底抽薪”、“水火不容”等成语帮助学生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利用“人要忠心,火要空心”来说明使可燃物完全燃烧的原理和方法。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外,还要多给学生创造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化学药品。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如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废弃的酸奶瓶、饮料瓶做氢气爆炸实验的反应器,在实验室用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制取氧气等。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怎样除去热水瓶内的水垢?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如何除去冰箱内的异味?铁质、铝质的容器能盛放醋酸吗?加酶洗衣粉能洗涤真丝面料的衣服吗?又如让学生测定当地化工厂排除的酸性或碱性污水的pH,设计防止污水的方法等。
  学生学习的任何知识都不是脱离于生活的一种纯符号的逻辑演绎,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现象、发现化学规律、解决化学问题应充分调动和拓展他们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生活中去,使他們的学习充满乐趣、富有意义、富有价值。
  二、学生学习的错误——实实在在的课程资源
  黑格尔曾经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的确,错误反映了学生真实的认识、真实的思维过程,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切入点。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出错、辨错、析错、纠错的过程中认清了错误及其原因,从而加深了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出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不让出错就是不让学生发展和成功。
  案例二:“老师,我发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程序为:阅读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动手实验前,教师并没有刻意强调“在燃烧匙中放多少红磷”“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等实验注意事项。在交流实验现象时不少同学说:“老师,我发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是集气瓶容积的1/5。”师生一起分析了实验现象,得到了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1/5。也有部分同学说:“老师,我发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还有的同学说:“老师,我发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容积的1/5。”
  此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差异的原因,只是引导学生再次回到课本上来,阅读有关的实验步骤,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实验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教师正是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强化了对该实验关键步骤以及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的认识:正确的操作与结论起到正强化的作用;错误的操作与结论起到负强化的作用。
  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作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不仅保护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还能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辨错、析错、纠错,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生的创新发现——积极有效的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还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曾大声疾呼:“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他一再告诫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量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为学生的创新发现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教师应将学生的创新发现作为课程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使它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宝贵资源。
  案例三:“老师,我发现把铁钉放入蒸馏水中,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
  课题:第五章第一节《常见的金属》。
  教学设计: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把铁、铝、铜三种金属分别放到冷水、稀硫酸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在交流实验现象时,有位学生说:“把铁钉放入冷水、稀硫酸中,铁钉表面都有气泡生成。”
  教师并没有直接否定这位学生观察到的现象,相反,教师充分利用了这一资源。教师问:“其他同学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吗?”有一部分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针对两种不同的现象,师生共同研究生成气泡的原因。经过师生交流、讨论,归纳出可能的原因有:
  1.试管未洗干净,上面沾有稀硫酸。(重新取一支试管做对比实验,看现象是否相同。)
  2.所用的水不纯净,里面可能混有稀硫酸。
  (重新取蒸馏水做对比实验,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猜想。)
  学生在出错、辨错、析错、纠错的过程中认清了错误及其原因,从而加深了对“一些金属与酸反应”问题本质的认识。
  总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与生成者。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充分拓展、深化,帮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是实实在在的课程资源,教师应细心发掘、求证,使学生在出错、辨错、析错、纠错的过程中探询知识和学习方法。学生的创新发现是积极有效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进行解读,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上的权威,主导着整个课堂的教学秩序。教师在讲台上尽情地讲述知识,学生们认真听讲,完成课堂笔记。这种教学通常被称为“填鸭式教学”。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讲解,通过布置大量的习题、作业,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成为解题高手,但一旦题目稍有变化,学生就不知道要怎么应对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工具,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推进以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生物学作为科学课程的一部分,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物学观点,更重要的是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即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智能,而且要具有较高的生命科学素养。  传统的理科教育基本上是以客观主义的教学理念为基础,它的课程、教学、管理、评价都体现着客观主义的意识形态,在教学实践
2012年7月4日,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发现新亚原子粒子,疑似“上帝粒子”。至此科学家们对这种赋予其他粒子以质量的神秘粒子的探寻,终于达到了顶点,他们深信“上帝粒子”的存在,找到它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对于解开“上帝粒子”的神秘面纱,物理学家仍然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到底什么是“上帝粒子”?它对物理学的进展有什么重要性?为什么在实验中很难找到它的踪影呢?本文将逐一阐述。一、希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思疑解难的过程。那么,教师如何营造一个富有精神活力的课堂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一个“读”字。“读”就是唤醒,就是领悟。因此,教师应该“读”懂课堂,“读”出课堂的精神活力。那么怎样“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读”懂有形的教材——课本  这是一个活化教材的过程。尽管课本是有形的教材,但课本中的内容却是静态的、无穷的丰厚知识,很多是难以被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教师讲解的静态模式为主,这违背了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化学教学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和要求。所以,作为教师要开展化学教学研究,推进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一、创设趣味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生初次接触化学知识,所以他们还没有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对化学知识和理论的空间概念,对于化学实验的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的颁布实施,以及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陆续出台,加之财政部对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的修订,需要对会计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更新,提出新的要求。我校从本学期开始,财经专业学生使用《企业财务会计》第四版。在保留第三版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对涉及方针政策制度发生变化的相关章节及其内容做了全面修改。我
生物学概念的学习是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人们对生物及其生理现象、本质属性认识的基础。在生物学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准确地理解生物学的各个概念,才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在现行的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存在大量重要的生物学概念,而这些概念是决定能否学好生物学的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这些概念呢?教材上的概念通常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的呈现方式是静止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科学课程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学生认识自然,获取知识,提高素养都是从观察开始的。俄国著名的科学家门捷列夫曾经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踵而来的前进。”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始终重视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教给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教学大纲对教师的要求。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不可能相同,教师在课堂上又难以让所有学生都掌握所讲授的内容,这就有了学困生。有了学困生,课堂上少了些生机、少了些和谐。如何让学困生摆脱学习困境,创建和谐信息技术课堂,这是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遇到的头疼问题,笔者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总结了一些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成因及应对策略,现提出来与同仁们共勉。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如何才能把这一理念在教学中落实到位呢?作为一名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笔者认为教学过程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探索,构建高效优美的课堂。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