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指出:教师要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为宗师。意思是说,教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去启发、诱导、教育学生,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为学生的教科书”。
本文立足于笔者自身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学生的创新发现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在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提高基本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和同行商榷,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一、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许多教师当学生的时候,往往抱怨教师的课堂教学乏味。如今自己当了教师之后,往往又抱怨学生对学习不够热情。其根源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未走进学生的心灵。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就不能把成人化的生活强加给学生,教师必须用学生的视角去认识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载体,密切联系学生当前的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学生的生活经历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生活是教学的背景,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我们实施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形影相随的科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师应从生活经验联系到书本上的化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价值之所在。
案例一:化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实例。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让学生观看一些特大火灾的视频,结合生活经验猜想燃烧的条件。组织学生根据猜想,利用已经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分析归纳燃烧的三个条件,采用多种方法将桌面上燃烧的蜡烛熄灭,并结合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归类,得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上海“11·15”特大火灾的惨痛教训,让学生思考遇到火灾时应如何灭火和自救。
在教学中,还可以从成语、诗歌和谚语中挖掘与燃烧有关的知识。如“钻木取火”、“煽风点火”等成语,帮助
学生理解燃烧的条件;通过“釜底抽薪”、“水火不容”等成语帮助学生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利用“人要忠心,火要空心”来说明使可燃物完全燃烧的原理和方法。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外,还要多给学生创造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化学药品。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如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废弃的酸奶瓶、饮料瓶做氢气爆炸实验的反应器,在实验室用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制取氧气等。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怎样除去热水瓶内的水垢?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如何除去冰箱内的异味?铁质、铝质的容器能盛放醋酸吗?加酶洗衣粉能洗涤真丝面料的衣服吗?又如让学生测定当地化工厂排除的酸性或碱性污水的pH,设计防止污水的方法等。
学生学习的任何知识都不是脱离于生活的一种纯符号的逻辑演绎,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现象、发现化学规律、解决化学问题应充分调动和拓展他们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生活中去,使他們的学习充满乐趣、富有意义、富有价值。
二、学生学习的错误——实实在在的课程资源
黑格尔曾经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的确,错误反映了学生真实的认识、真实的思维过程,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切入点。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出错、辨错、析错、纠错的过程中认清了错误及其原因,从而加深了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出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不让出错就是不让学生发展和成功。
案例二:“老师,我发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程序为:阅读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动手实验前,教师并没有刻意强调“在燃烧匙中放多少红磷”“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等实验注意事项。在交流实验现象时不少同学说:“老师,我发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是集气瓶容积的1/5。”师生一起分析了实验现象,得到了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1/5。也有部分同学说:“老师,我发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还有的同学说:“老师,我发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容积的1/5。”
此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差异的原因,只是引导学生再次回到课本上来,阅读有关的实验步骤,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实验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教师正是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强化了对该实验关键步骤以及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的认识:正确的操作与结论起到正强化的作用;错误的操作与结论起到负强化的作用。
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作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不仅保护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还能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辨错、析错、纠错,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生的创新发现——积极有效的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还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曾大声疾呼:“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他一再告诫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量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为学生的创新发现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教师应将学生的创新发现作为课程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使它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宝贵资源。
案例三:“老师,我发现把铁钉放入蒸馏水中,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
课题:第五章第一节《常见的金属》。
教学设计: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把铁、铝、铜三种金属分别放到冷水、稀硫酸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在交流实验现象时,有位学生说:“把铁钉放入冷水、稀硫酸中,铁钉表面都有气泡生成。”
教师并没有直接否定这位学生观察到的现象,相反,教师充分利用了这一资源。教师问:“其他同学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吗?”有一部分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针对两种不同的现象,师生共同研究生成气泡的原因。经过师生交流、讨论,归纳出可能的原因有:
1.试管未洗干净,上面沾有稀硫酸。(重新取一支试管做对比实验,看现象是否相同。)
2.所用的水不纯净,里面可能混有稀硫酸。
(重新取蒸馏水做对比实验,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猜想。)
学生在出错、辨错、析错、纠错的过程中认清了错误及其原因,从而加深了对“一些金属与酸反应”问题本质的认识。
总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与生成者。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充分拓展、深化,帮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是实实在在的课程资源,教师应细心发掘、求证,使学生在出错、辨错、析错、纠错的过程中探询知识和学习方法。学生的创新发现是积极有效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进行解读,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 罗 艳)
本文立足于笔者自身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学生的创新发现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在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提高基本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和同行商榷,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一、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许多教师当学生的时候,往往抱怨教师的课堂教学乏味。如今自己当了教师之后,往往又抱怨学生对学习不够热情。其根源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未走进学生的心灵。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就不能把成人化的生活强加给学生,教师必须用学生的视角去认识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载体,密切联系学生当前的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学生的生活经历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生活是教学的背景,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我们实施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形影相随的科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师应从生活经验联系到书本上的化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价值之所在。
案例一:化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实例。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让学生观看一些特大火灾的视频,结合生活经验猜想燃烧的条件。组织学生根据猜想,利用已经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分析归纳燃烧的三个条件,采用多种方法将桌面上燃烧的蜡烛熄灭,并结合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归类,得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上海“11·15”特大火灾的惨痛教训,让学生思考遇到火灾时应如何灭火和自救。
在教学中,还可以从成语、诗歌和谚语中挖掘与燃烧有关的知识。如“钻木取火”、“煽风点火”等成语,帮助
学生理解燃烧的条件;通过“釜底抽薪”、“水火不容”等成语帮助学生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利用“人要忠心,火要空心”来说明使可燃物完全燃烧的原理和方法。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外,还要多给学生创造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化学药品。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如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废弃的酸奶瓶、饮料瓶做氢气爆炸实验的反应器,在实验室用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制取氧气等。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怎样除去热水瓶内的水垢?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如何除去冰箱内的异味?铁质、铝质的容器能盛放醋酸吗?加酶洗衣粉能洗涤真丝面料的衣服吗?又如让学生测定当地化工厂排除的酸性或碱性污水的pH,设计防止污水的方法等。
学生学习的任何知识都不是脱离于生活的一种纯符号的逻辑演绎,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现象、发现化学规律、解决化学问题应充分调动和拓展他们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生活中去,使他們的学习充满乐趣、富有意义、富有价值。
二、学生学习的错误——实实在在的课程资源
黑格尔曾经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的确,错误反映了学生真实的认识、真实的思维过程,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切入点。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出错、辨错、析错、纠错的过程中认清了错误及其原因,从而加深了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出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不让出错就是不让学生发展和成功。
案例二:“老师,我发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程序为:阅读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动手实验前,教师并没有刻意强调“在燃烧匙中放多少红磷”“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等实验注意事项。在交流实验现象时不少同学说:“老师,我发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是集气瓶容积的1/5。”师生一起分析了实验现象,得到了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1/5。也有部分同学说:“老师,我发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还有的同学说:“老师,我发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容积的1/5。”
此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差异的原因,只是引导学生再次回到课本上来,阅读有关的实验步骤,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实验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教师正是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强化了对该实验关键步骤以及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的认识:正确的操作与结论起到正强化的作用;错误的操作与结论起到负强化的作用。
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作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不仅保护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还能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辨错、析错、纠错,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生的创新发现——积极有效的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还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曾大声疾呼:“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他一再告诫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量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为学生的创新发现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教师应将学生的创新发现作为课程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使它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宝贵资源。
案例三:“老师,我发现把铁钉放入蒸馏水中,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
课题:第五章第一节《常见的金属》。
教学设计: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把铁、铝、铜三种金属分别放到冷水、稀硫酸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在交流实验现象时,有位学生说:“把铁钉放入冷水、稀硫酸中,铁钉表面都有气泡生成。”
教师并没有直接否定这位学生观察到的现象,相反,教师充分利用了这一资源。教师问:“其他同学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吗?”有一部分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针对两种不同的现象,师生共同研究生成气泡的原因。经过师生交流、讨论,归纳出可能的原因有:
1.试管未洗干净,上面沾有稀硫酸。(重新取一支试管做对比实验,看现象是否相同。)
2.所用的水不纯净,里面可能混有稀硫酸。
(重新取蒸馏水做对比实验,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猜想。)
学生在出错、辨错、析错、纠错的过程中认清了错误及其原因,从而加深了对“一些金属与酸反应”问题本质的认识。
总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与生成者。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充分拓展、深化,帮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是实实在在的课程资源,教师应细心发掘、求证,使学生在出错、辨错、析错、纠错的过程中探询知识和学习方法。学生的创新发现是积极有效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进行解读,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 罗 艳)